Telegram Web Link
真係想來加拿大移民或者學生簽證查詢嘅話可以搵你呢. @CanadaSP_bot
#網絡資訊

Link:
https://www.whitehouse.gov/news/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text-notice-continuation-national-emergency-respect-proliferation-weapons-mass-destruction-111220/
Trump總統宣佈「延續」第12938號行政命令,這是一個將化學,核和生物武器的擴散定為「國家緊急狀態」的命令。
今晚食西餐仲要飲香檳
試吓先
[要光復香港 請先光復香港人]

光復香港,下一句是「時代革命」。
Fyi 在現在定義中,「革命」通常指一個階級用暴力手段推翻另一個階級,譬如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等,表示一種政治制度的改變(from Wiki lol)

[不願面對現實之人—香港「運動」還未完結]

在過往探討「運動已死」/相類型題目的幾乎全數會被大眾歸納,定性為散播失敗主義。只能說,部份有覺悟的手足絕對明白我在說什麼,但majority的人仍是鍾情於「維持抗爭熱度」,等待不知多少區「開花」重現,認為武漢肺炎後,街頭抗爭必定重臨。我實在不忍心見到如斯環境,不忍心見到香港人仍在自欺欺人,因此,就讓我背上一切「分化撚」「失敗主義」「割蓆」的罪名,宣判已再沒所謂「運動」。

運動不斷在演變,進化,現在只剩與獨裁者的戰爭。

[國安法下,香港已歷最黑暗的時代?]
其實歷史還在編寫。

[實現五大訴求?]
現在不單單是一場民主運動、反送中運動,不能再要求一個殘暴不仁的獨裁政權進行改革,不要再奢望政權會變,簡單來說,五大訴求從來只是願景,一日仍是威權體制,一日都沒可能實現。在再乞求政府,亦只是抱有犬儒心態,乞求一個殘酷的政權會給予你憐憫。

「香港人說這是時代革命」
確實很多人口裏說這一場革命、一場戰爭,但不妨先看一看一場真正的革命的定義。毛澤東曾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革命是一個用血與汗編寫的詞語。革命是需要犧牲,縱使很多香港人意識到需要變革,社會需要一個足以動盪的改變,但卻不希望自己現在的生活受影響,仍然抱有所謂的港式犬儒心態。革命的種子確實種下了,但一日民智未開,這也只是一場民主運動,一場乞求政權憐憫的民主運動。

[事實上香港不需要民主運動了 這是一場戰爭]
其實中共一直對香港發起一場隱式戰爭,一場侵略。每天三百人來港、本土文化日漸消失、遭受蠶食。有沒有留意中小學學生不少已經使用普通話更甚於香港本土語言 粵話。有沒有留意更多的中國用語入侵我們的生活而「陀地」用語日漸遺忘。香港人需要意識到這是一場戰爭,一旦眾人放棄,一旦我們落敗 ,就再沒有香港。

戰爭會顯露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不要想像得太浪漫,用最悲觀的想法去面對殘酷的時代,但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這已再不是一場運動,這是戰爭。

[別再奢望極權主義的政權會憐憫你]

提出訴求,只因你對政府還有一絲盼望,要光復香港,首先要光復香港人的心志,只要他們一日他們仍是犬儒,香港一日也沒可能達至任何一位的理想鄉。

所謂完結並非終點,而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文:部分由不在香港的手足所寫]

#9up #不懂政治 #香港 #學生 #光復香港
Forwarded from VHK Radio
【震撼】理大圍城一年紀錄片 《和你飛》 《自游》 https://youtu.be/ehrWUH64VtI
屠殺了百多萬人的蘇聯領袖史太林,也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相傳在大清洗期間,處決數萬人的命令,他也不厭其煩地逐一審批簽字。

史太林對家人亦相當冷漠,第一任妻子早年病逝,第二任妻子在口角後吞槍自殺身亡。大兒子雖任空軍將領,然而由於父親的關係嗜酒成狂。一次吞槍自殺不遂後,史太林在他的病床前嘲笑:「這麼近也射不中!」

所以,工作狂又如何?跟家人疏離又如何?
#手足投稿

香港其實係一個好好既案例,畀後世人睇到一個都市點樣被一個意識形態有如蟒蛇一樣慢慢勒到缺氧而死。雖然表面死因係專政有如癌細胞既滲透,但係實際上都有頗大原因係本身既不抵抗:有賴當中有不少人唔抵抗仲要賣港求榮。

首先係當初貪圖低廉勞動力,一大堆工廠北移。本身香港應該係要做工業轉型,結果就係呢種「資源詛咒」反而令一眾廠佬失去變革既動力同時機。然後教識徒弟無師父,人地自己另起爐灶,甚至用各種方法謀取控制權,變成第一代港產韮菜。

其次係各大商業集團,眼看「十三億龐大市場」,商業角度又真係無理由唔去做。但係到自己後勤同收入都依賴別人時,自己既春袋就握咗係人地既手入面。結果係社會重大既時刻呢堆人變咗另類人質,除咗跪同埋唔出聲乜都唔可以做。

其三就係藝人名流。個個放棄自己發蹟既地方搵真銀,一開始就奉你為上賓,但後來既,你唔融入就係你問題,歌手上節目受後輩批評,甚至烈女形象都要放棄變成旗手,出賣人格形象盡毁。

其四傳媒,把口講到自己如何專業獨立,但係多年輕賤記者,人工低得侮辱斯文,一邊自我陰乾。有趣既係所謂既工會係一次又一次既迫害完全無所作為,每年仲要請個傀儡參加面子派對。最印象鮮明就係「擱筆一小時」,簡直貽笑大方。

其五學術界別。一路引狼入室,一路用香港資源去營運學店牟利。當中有啲更加成為殖民者既前線打手,口講西方大愛包容平等,實際無視香港現實處境。結果而家學術界由大陸人取得控制權後,逐個外國同香港學者遭到清洗,倒轉以各種方法迫害師生。

仲有一眾富豪。舊年既逃犯條例本身對付既一來係外國人,二來係有錢富商。換言之佢地更大機會成為條例對付既目標。當整嗰香港反抗時,呢堆富豪除咗一個夠膽出聲,其他要不噤若寒蟬,要不助紂為虐。

或者,香港人本身既短視同本性就反映咗係行為上,宣告咗香港不可避免既死亡。正如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個罪惡之城,當城入面既人要羅得交出兩個天使,就注定咗硫磺與火將要吞噬兩座城市的命運一樣。
民主自由要靠大家一同維護,我地永不放棄,用行動聲援澳洲,對港共政權say no!
中美爭先推出疫苗,邊個搶先一步開始全國接種,邊個就係攞光環,但呢個只係第一步。第二部係向其他國家出口疫苗,邊個嘅疫苗比較受眾,邊個就又贏一分。

國際線又有嘢做了。
Forwarded from 【糖水Channel 】
#手足投稿

//有天收到位家長口訊,說銀行戶口被凍結了(而且並不是中資銀行,也不是大家近日在報上見到的銀行)。家長曾利用這個接通海外戶口的帳戶收集不少資金再分別助養不同手足,然後有天突然收到銀行通知,說警方以「戶口有問題,與近日『罪案』有關」為由凍結其銀行戶口,至於「戶口有問題」與「洗黑錢」有沒有關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這是突發進行,而且即使親身到銀行辦理手續及提父資料,也需要多個月時間才解凍。這多個月時間,我把原本來自家長的資金收集再還,另外還籌了一點錢讓家長先度過一個月困難(家長家裡出了點事)。記得當時家長說「我無諗過會有日要小朋友照顧返我轉頭⋯⋯ 希望個戶口唔會無咗,畢生儲蓄嚟⋯⋯ 」
//

原文:https://www.instagram.com/p/CIh4ewuARYx/?igshid=ldgiiq6svbro

支持:https://www.patreon.com/posts/8-12-2020-ji-lu-44799468?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_to_clipboard&utm_campaign=postshare
【移民潮如果帶來全球厭港風險? | 盧斯達 on Patreon】

英國政府說,預計不到續BNO的人會那麼多。97年之後最大的移民潮已靜悄悄展開。當最後會有幾十萬人離開香港,會發生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香港與外國關係在長期來說會惡化。 就像「黃店」本身存在操作的弔詭,你想要店主作為民族資本家、聘請受害者、支持政治運動,他們有額外的成本要負,包括資金政治風險;在街頭能打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有生產力的員工;這樣下來,要做到價廉物美就更加困關。提升服務質素是黃店突圍的長久方法,但就因為是黃店,就像公平貿易咖啡豆和有機優質素食,都做不到價廉物美。

資本、員工和服務質素三者,一般只能做到兼顧兩樣;但如果是走高檔消費路線,那就不是廣大群眾可以負擔,政治群聚的效應也會減低。 那麼,香港移民到世界各地也是一樣。政治難民是逃命的,沒甚麼好說,求生最重要;但有些人則抱著移民外國打國際線、在外國建立香港根據地的心態,當中的操作也很弔詭。做好一個新國家的移民,首先當然是融入,做到同心同德,當地人才可能承認你是自己人,不是像黎明 (女) 那樣大喊我也是手足就行,承認感是不可能由情緒勒索得來,多大愛的人也會反感。如果這波移民潮的結果,是世界上多了幾條香港村、香港人高調進行政治活動,也許亦是國際線,但與移民國的利益就可能出現分歧。這些人要求的事情,也許是當地政府不支持的。也可能帶來相近人口的就業競爭感、下層人民對這班有錢人高級中產的反感。就樓價被炒高已經可以得罪一大班當地人。

要外國人喜歡你、聽你說話,大家都在不同的國家就容易,因為平時沒有實際交往,但相見好同住難。外國人因為自由主義浸慣了,所以外面也許不會說甚麼,但內心的不滿還是會滋長的。香港移民越能打國際線、越有政治團結力,就會越受忌憚,就是影響力會打折扣。而且移民不同難民,老實說甚麼人可以移民?就是家景殷實、有外國聯繫、在香港有正當舒服職業的人,這些人是有年紀的,年紀越大越自我中心。年紀越大就越難習慣新的一套,他們會傾向將自己的那一套在外國重建一個山寨板。像要求台灣弄一個特區,行使另一套法律都有人說;也有一些人會「據理力爭」、要求別人遷就自己的習慣;衝突久了,就會有人說自己被歧視,身份政治也會開展。這些事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出現。所以最壞的情況,是香港人在世界範圍的聲譽急劇下滑,人見人憎,成為最新一波的蝗蟲。

如果移民去到外國,安靜下來,作一個沉默的大多數,就沒那麼多衝突,但亦沒有政治影響力,「為香港族群存留火種」,是需要政治議程和神話維繫。猶太人就用了巴比倫之囚、羅馬帝國和後續歐陸國家的迫害作為神話。他們能夠保持身份認同的代價,就是持續受到居住國國民的忌妒和迫害。要行猶太人模式才能保持香港的離散身份認同,但行猶太人模式則要付出另一個代價。或者我們也可以想通,完全的效益主義和以我劃線,用中國人那一套作為香港族群的生存壯大之化,利用外國的自由憲法和社會正義議程,能拿就拿,能挖就挖,像蛇蟲鼠蟻一樣靜悄悄侵蝕別人的國家。

如果是這樣,香港人就是數十萬隻微型的五月花號,在新世界不是需要模範公民而是殖民官;然而香港人沒有中國大使館的資源,在本家的政治實踐經驗也相當少,難聽點說他們也不是 2010 年以來的積極組織過甚麼,大多數只是旁觀著的內心支持。最多捐錢。錢是無法換來組織力,因為香港人本身就有錢,但錢是沒有效率的,最後都是要用去中心化的天然小組織方式且走且戰。同鄉會模式香港人也許不是最擅長。 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中國人模式,都對「香港人」在國際政治的遊戲各有成本和限制。難民是被形勢迫成的外交家,路線相當簡單;移民則幫不上已經是最好的狀態,因為移民的生存落地需要消耗實際資源,融合也會有成本,那個成本可能會由傾向包容移民的政府提供,也可能是移民歸化散功自付。有成本就會有現實衝突。

最終,外國移民有兩邊要處理。一心避難的不用煩,就安心生活;但如果胸懷大志,就有兩邊主家要顧。一方面是新國家,另一方面是家鄉。或許在當地格外謹言慎行、在香港事務就用個人身份低調行事,可能是兼顧雙方的較好狀態。最終你也知道,不能靠一班在外國聽待在外國的香港KOL去了解虛擬的香港。國際線也不是吹出來,而是先在香港爆發了反送中和理大之戰。所以你最終還是要支持留在香港的人,移民政治只是聊備一格。

海外移民的最大資產是人脈網絡和資產、人員的避險好處,錢放在外國,連資源都去中心化、網絡化,他們能分散保護「香港人」的經費資產。至於受害,心理和現實的壓彈,還是要由本地人來承擔。所以很怕聽到好人好姐的移民大談如何愛香港、說香港一定有未來。「移民而不放棄香港」,就像黃色經濟圈,是很困難的玩法,你確定自己有這個意志?還是說出來只為安撫自己的內疚呢? 但如果內疚,就好好利用它。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就算是中國人模式,只要確認了就前進,都會有成果,最差的結果是,這波移民潮反而造成全球厭港、然後各地多了一班不肯融入的港蝗,而最後他們又沒有佔領到甚麼政經利益可以輸送給香港人這個族群。

訂閱我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什麼是涼薄?一群老年人恥笑歡呼年輕人入獄是否涼薄?

佢哋享受咗香港殖民地時期嘅社會進步、安定繁榮,為下一代做過乜嘢?
講涼薄,拍馬都追唔上藍屍狗😒

Credit: #studioincendo
#支持警察吞槍自殺 #黑警 #黑警死全家 #私煙 #李偲嫣 #藍屍 #藍屍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藍屍死清光
各位如果想下年9月去加拿大讀書,然後用畢業工簽移民,最好依家或1月尾之前,申請,如果唔係會申請唔切
有master degree 嘅,最好讀啲唔同嘅科,如何唔係會好難批,建議兩年diploma,比較簡單同讀,有3年工簽


最重要⚠️⚠️⚠️
考好英文ielts
讀1年同2年分別

1年
1)只有1年工簽


2年
1)3年工簽
Forwarded from かんとうデパート㍿
香港人下呢樣嘢呢啲先叫revulsion
2024/06/01 02:57:5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