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特朗普重申美加貿易談判將停止

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將會停止,直至對方取消某些稅項。特朗普上周五(27日)在社交媒體帖文稱,加拿大已通知美國將堅持實施數字服務稅的計劃,該稅適用於在加拿大與線上用戶互動的加拿大和外國企業,該稅將於今日(30日)生效。帖文稱,基於該稅收政策,美國立即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美國將在七天內通知加拿大將需支付的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將繼續以加拿大人最佳利益進行複雜的談判。

#AASTOCKS | 來源
日媒引述消息:中方擬邀特朗普9月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

據《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方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美國亦已提議習近平在9月紐約舉行聯合國大會期間訪美。消息稱,即使特朗普本人渴望訪華,北京方面認為對華鷹派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及其他很多華府高級官員,都可能反對特朗普出席閱兵儀式。

#AASTOCKS | 來源
烏克蘭 F-16 戰機抵禦俄軍襲擊期間墜毀 機師身亡

俄烏衝突持續,烏克蘭軍方表示,一架 F-16 戰機在抵禦俄軍襲擊期間墜毀,機師身亡,總統澤連斯基讚揚機師,向他追頒最高榮譽的烏克蘭英雄稱號。烏克蘭空軍表示,機師使用了所有機載武器,擊落七個空中目標,但在擊落最後一個目標時,戰機受損並開始下降,機師在墜機前將戰機駛離一個定居點,但未及彈射逃生。澤連斯基說,陣亡機師熟悉操控四種飛機,對於失去人才感到痛心,他又呼籲華盛頓和西方盟友提供更多支持,強化烏克蘭的防空能力。《路透》報道,自去年開始使用美製 F-16 戰機以來,烏克蘭已損失三架這款戰機。

#AASTOCKS | 來源
特朗普:「對等關稅」暫緩期7月9日屆滿後擬不延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不打算將對大部分國家的90天關稅暫停期延長至下月9日之後,屆時他設定的談判期限將到期,美國政府將通知各國,除非與美國達成協議,否則貿易懲罰將生效。他稱在即將到來的截止日期前,信件將很快開始寄出。美國會觀察各國家的態度如何,如果不太好,美方就直接給出一個高額數字。他稱有關國家被允許「在美國購物」,將需支付25%、35%、50%或10%的關稅。他指貿易談判仍在繼續,但全球有200個國家,不可能和每個國家都談。

#AASTOCKS | 來源
特朗普稱「一群富有投資者」將提出收購TikTok美國業務

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一群富有投資者將提出收購短視頻平台TikTok美國業務。他稱TikTok美國業務已有買家,他認為交易需要中國方面批准,又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批准交易。特朗普沒有就買家提供任何詳情,僅稱他們為一群非常富有的人們,又稱會在約兩周內公布資料。

#AASTOCKS | 來源
巴基斯坦暴雨已造成45人死亡

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表示,自本月26日進入雨季以來,暴雨在全國範圍導致的死亡人數已增至45人,超過60人受傷。局方在聲明中表示,大多數人員傷亡是由於屋頂倒塌和洪水沖毀房屋或橋樑所致,超過130人獲救,救援隊和志願者正在向災民分發物資。當局又發布惡劣天氣預警,預計大範圍降雨和雷暴仍會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各省級災害管理部門、地區行政部門將採取預防措施,並啟動應急計劃,盡可能減少損失。

#AASTOCKS | 來源
Forwarded from 智能講股獨家優惠
我們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上提供各種廣告訊息推廣服務。每日只需低至$3!We offer various advertising messaging services on different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s low as $3 per day!

📢智能講告📢 @AdsIntelligence
👩🏻‍💻 立即聯絡👩🏻‍💻@SIAssistant

聯營智能講股頻道:
📣智能講股: @StockIntelligence
7x24快訊: @StockIntelligenceNews
💸SIForex EA: @SIForex
📚FB專頁: fb.com/StockIntelligence
《政政經經-石鏡泉》搶你財的美國法案

美國在與中國進行科技與貿易戰的同時,亦在推動通過威脅全球資本秩序的「899條款」。它是美國針對全世界資金的金融核彈。「899條款」是指「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又稱「大而美法案」中第899條條款,原本將在2025年正式啟動,對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資本大開殺戒,讓你辛苦投資美股、持有美債甚至領取股息的收入,都可能被扣上高達20%的美國稅。但在6月17日,美國參議院卻突然宣布延後執行。這項突如其來的延期,到底是妥協還是另一場陰謀的鋪陳?
899條款瞄準所有非美國人徵稅

「899條款」不僅是美國與全球投資者之間的稅務拉鋸,更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操盤下的資本戰重要一環,是美國未來金融戰略的核心武器。它的真正目的是甚麼?一句話,對全世界的資金動手,逼你站隊、逼你繳稅、逼你選邊。從表面上看,「899條款」是個針對稅務的法案,但其背後邏輯是美國針對資本發動的新一輪全球戰爭。「899條款」首次授權美國政府對所有非美國人在美國市場中獲得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s)與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課稅。這在國際稅制上是個劇烈轉向,以往美國市場對外資多半採取友善態度,甚至提供稅收豁免,就是為了吸引全球資金流入,支撐美股、美債與美元霸權。但現在風向變了,這「899條款」目的就是要懲罰那些對美國企業徵收高稅,或推行全球最低稅負制度的國家。特朗普的邏輯很清楚,你讓我的企業多繳稅,我就讓你的資金也多繳稅。這是赤裸裸的報復與要脅,是金融層面的冷戰升級。條款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是針對整個非美國人社群,無論你是個人、小型投資者還是大型主權基金都在射程之內。讓我們來看具體的課稅物件:(1)外國政府與中央銀行,以前是稅務豁免的物件,未來可能不再享有免稅地位。(2)主權基金,像挪威主權基金,台灣的勞退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全都會被納入課稅範圍。(3)退休基金與保險機構,過去被視為公共資本的代表也不再被豁免。(4)外國/地企業,無論是日本企業還是台積電這類在美掛牌的公司,未來的利得可能都要報稅。(5)一般外國個人投資者,這才是你我最該關心的。買了美股ETF、買了蘋果(US.AAPL)或英偉達(US.NVDA)、買了美國國債,恭喜你,未來可能都要繳稅。課稅內容呢?主要有兩類:1. 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比如你用100美元買了一股標普500ETF,漲到150美元賣出,賺了50美元,過去你是免稅的,但根據「899條款」,未來這個利潤會被課稅,第一年是5%,每年增加5%,最高可達20%。也就是說,未來這50美元你要繳10美元稅。2. 被動收入稅(Passive Income Tax),包括你收到的股息、債權利息、租金收入、授權費等等。這類收入本來就有部分稅率,如美股股息30%餘扣稅,但未來加重到50%也不是不可能。條款最大的變化,是從過去的收入稅走向全面資本利得稅。一旦實施,美國將從全球投資者身上直接拿到大筆稅收,甚至對本來享有免稅地位的主權投資者開刀,這是從未有過的激進做法。你可能會想,這法案針對的不是跨國企業嗎?但實際上特朗普的目標是整個低稅負國家聯盟。美國目前企業最低稅率是15%,凡是企業稅率低於15%的國家,可能都會被美國列為不合作稅務區,這些國家未來投資美國金融市場的資金都可能被課重稅。根據目前資料,以下地區都很可能中招:(1)台灣。企業稅僅12%,而且長期扮演亞洲資金流入美國的重要橋樑。(2)香港。稅率低且金融自由度高,是全球資本中轉戰,未來可能面臨嚴格限制。(3)新加坡。亞洲避稅天堂之一,美資,亞資進出的金融要塞,風險不亞於港台。(4)愛爾蘭。歐洲科技巨頭,最愛設立總部的地區,稅負極低,早已是歐美爭議焦點。(5)開曼群島等地。長期是美國企業避稅的天堂,未來可能遭到重罰。這些國家與地區不僅是資金的出入口,更是大量退休基金、保險資金、美債持有者的所在地。一旦條款實施,這些地區的投資者與機構就面臨稅務重擔,將被逼思考要不要繼續持有美股與美債?總結來說,「899條款」的可怕之處不在於它收多少稅,而是它打破了過去全球資金自由流動的潛規則。它的本質是要重新劃分全球資本勢力版圖,逼逼各國選邊站。如果你所在的國家不順從美國的規則,就準備繳懲罰金稅款吧。這就是為甚麼即便法案尚未正式通過,全球金融市場已經繃緊神經,而這場即將引爆的資本戰才剛剛開始。
港台會是899條款一線受害者

這場看似遙遠的美國「899條款」稅改,其實就在我們家門口敲門。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一支美國法案正在威脅你我退休金的未來,甚至可能顛覆整個區域的資金流動格局。我們先來看看為甚麼台灣與香港會是這場金融稅改的第一線受害者:首先,企業稅率太低成為被針對的目標。台灣的企業所得稅目前為12%,比美國設定的全球最低稅負基準15%還要低。根據特朗普陣營的邏輯,企業稅率低於15%就會被美國列入不公平稅務地區,當地資金進入美國市場時就會受到懲罰性徵稅。香港情況相似,目前企業稅率為8.25%或16.5%的分級稅制,更容易落入美國的重稅清單。而兩地的共同特徵是高資金自由度、高財富密度以及大量與美國市場掛勾的主權或半主權投資資金。這些資金在那裏?退休金、保險基金、主權基金,還有我們手中的ETF、海外基金全都算。以台灣為例,根據政府資料,勞退基金資產總規模已突破6萬億新台幣,其中超過25%以上投資於海外資產,當中又大量集中在美股與美債。保險資金如壽險業資產規模更大,外部投資資產超過11萬億新台幣,其中美債持有比重高達30%以上。散戶與高資產族群近年來也熱衷於透過ETF、共同基金等形式參與美股,從納指100ETF(US.QQQ)到整體股市指數ETF(US.VTI)都是熱門選項。香港擁有龐大的退休強積金與保險基金,資金同樣高度暴露於美國市場。換言之「899條款」一旦啟動,港台資金就是第一批被收過路費的旅客。這對港台投資者與機構會產生甚麼樣的連鎖效應?首先是稅負壓力的實質上升。你買美股ETF,漲了20%,過去不需要繳稅,但未來可能要從利潤中被扣5%、10%,甚至20%。不只是個人投資者,連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長?資金也無法倖免。這會帶來兩大直接衝擊:1. 資產回報下滑。假設勞退基金每年目標報酬為4%,未來如果其中20%資產被扣5%至20%的稅,整體報酬率可能下修到3%甚至更低。這會讓退休金提撥壓力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上升。2. 資產配置壓力。若稅負過高,主權資金與大型金融機構將被逼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策略,降低美股、美債的資金配置比重,轉向稅負較輕或不受美國掌控的市場。更重要的是,這種政策不確定性會嚴重打擊投資信心。過去港台企業因為稅務穩定性與資金自由度,願意赴美掛牌,但未來這些企業可能會選擇新加坡、東京甚至杜拜作為上市地點。這樣的趨勢會在4個層面造成結構性重組:(1)港台企業的海外布局成本上升。未來若要在美國設立分公司、資本運作或財務融資,稅務成本將成為一大風險。舉例來說,台灣科技公司若在美國設立控股公司,可能會被要求補繳過去未報的資本利得稅或面臨美國稅局追查。這會逼使企業調整國際架構,甚至放棄某些美國資本市場的操作機會。(2)資金可能轉向向本地或亞洲市場。當美國成為稅賦高地,資金自然尋找出路。未來如稅賦增加,美股ETF報酬下滑,港台投資者可能將資金轉回本地市場尋求相對穩定與免稅的投資選項;又或者轉向新興市場ETF,如東協國家、印度甚至沙特阿拉伯的ETF,因為納入課稅範圍而具相對優勢。(3)擴大對虛擬資產的興趣。比特幣、以太幣等非主權資產將被視為避稅與資本自由流動的替代管道,尤其在美國以外交易的平台,如幣安、嗶嗶等,將吸引部分資產前。最後,財富管理的全球結構將被重塑,在高競職人士與家族辦公室層級上,避稅不再只是富人遊戲,而是生存策略。過去設立開曼架構投資美股,是一種稅務效率安排,未來若被「899條款」鎖死,這些架構將不得不去美元化,轉向其他地域,如阿聯酋、新加坡,或直接將資產虛擬化。
「899條款」延遲是多方在角力

美國正透過「899條款」把國際資本變成美國稅源。這對長期依賴美國市場的投資者與政府基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挑戰愈大機會也愈多,當資金流向被重新打亂,誰能提前找到新出路,誰就能掌握下一個資本黃金時代的節奏。當大家都在預測「899條款」即將成為現實,甚至已經準備開始調整資產配置時,2025年6月17日,美國參議院突然宣布延後實施,這個訊息震撼了整個金融圈。明明看起來勢如破竹的法案,為甚麼會突然踩剎車?這背後的故事絕不只是技術層面,而是一場牽動美國金融安全、企業利益與國際政治的三方博弈。雖然特朗普與其團隊堅持「899條款」是為了公平稅負,打擊避稅與保護美國利益,但金融與企業界看到的卻是另一幅映象--資金外逃、交易流動性下降、外資信心崩盤,尤其是幾個重要的利益團體發揮了關鍵作用。華爾街巨頭聯合施壓,摩根大通、高盛、黑石、貝萊德等資產管理巨頭在得知條款細節後迅速行動,他們擔憂一旦「899條款」實施,來自亞洲、中東與歐洲的資金將會減少對美股的投資,撤出美國固定收益市場,特別是美債與商業地產債,降低對REITs基金與ETF的持倉。這些資金規模龐大,僅新加坡與台灣的保險資金在美國市場的整體資產估算就超過5000億美元。外資銀行與財富管理界,像瑞銀、滙豐、渣打等深耕亞洲市場已久的外資銀行也紛紛表示,此舉可能破壞客戶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他們難以向高資產客戶解釋,為甚麼現在投資美國等於多繳一筆稅。對於美國國會來說,這不只是業界反對聲音大,而是整個金融生態系統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警訊。儘管「899條款」由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主導推動,但黨內其實並非鐵板一塊。

#經濟通 | 來源
【新股上市】雲知聲超購91倍一手分配率10%,暗盤稍潛水

雲知聲(09678)公布,最終發售價每股205元,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共有約2.55萬人申請,超額認購約90.66倍,認購一手20股H股的1.17萬人中有1172人獲配股份,分配比率10.01%,認購500股方穩獲一手。該集團於今日上午9時掛牌上市。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雲知聲股權高度集中於少數H股股東,即使小量H股成交,H股價格亦可能大幅波動。該集團指,「頂頭槌飛」涉約7.8萬股,共有15人申請,各獲6220股,分配比率7.97%,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觸發回補機制,發售股份升至62.44萬股,佔發售股份總數40%,至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0.7倍。該集團招股集資約3.2億元。雲知聲暗盤表現偏弱,在輝立、耀才、富途等三大暗盤場均低收,較招股價上限205元分別低2.4%、3.4%、2.9%。未計手續費,一手最多蝕140元。

#經濟通 | 來源
【新股上市】峰岧科技招股入場費1.2萬元,十基投購8.8億元

中國晶片製造企業峰岧科技(01304)公布,今日至周五(4日)招股,計劃全球發售約1629.95萬股股份,其中10%在港公開招股,其餘作國際發售,每股作份120.5元,每手100股,入場費12171.53元,公司預期於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掛牌,獨家保薦人為星展銀行。公司是次引入包括泰康人壽、保銀資產管理、3W Fund、華夏基金(香港)等10家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金額1.12億美元(約8.79億港元),相當於認購股份總數729.57萬股,假設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佔已發行股本總額約6.4%。公司預期是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18.46億元,當中約34%計將用於增強研發和創新能力;約10%將用於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及擴展下游應用;約16%計將用於擴展海外銷售網絡及於海外市場推廣產品;約30%計將用 戰略性投資及收購;其餘為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峰岧科技是一家晶片設計公司,專注於BLDC電機驅動控制芯片的設計與研發,並在BLDC 電機主控及驅動晶片行業建立強大的市場地位。去年度公司錄得年內利潤達2.2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7.2%。

#經濟通 | 來源
《航運指數》波羅的海乾貨指數跌2.06%...全文

#經濟通
《期油行情》紐約期油盤後交易新報64.75美元,下跌77美仙...全文

#經濟通
恒生科指期貨現貨月份未平倉合約總數139139張增2744張...全文

#經濟通
恒生國指期貨現貨月份未平倉合約總數188234張減9506張...全文

#經濟通
恒指期貨現貨月份未平倉合約總數123534張,增536張...全文

#經濟通
新火科技(01611)折讓30%發新股擬籌2.8億元待批

新火科技(01611)公布,根據特別授權以每股1.66元發行1.66億股新股予5名認購人,集資約2.76億元,有關交易須待股東批准。該集團指,每股作價比上周五(27日)收報2.36元折讓約29.66%,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22.08%,其中Avenir持股由29.08%升至29.84%,其餘4名認購人持0.48%至10%,擬將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業務發展、還債、為虛擬資產業務申請及升級牌照等。

#經濟通 | 來源
英皇國際(163)全年蝕逾48億元,遭核數師曝銀行貸款逾期

英皇國際(00163)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全年虧損擴大至48.41億元,而對上一年同期虧損20.29億元;每股基本虧損1.02元,而對上一年同期每股基本虧損0.56元;不派末期息。期內收入13.76億元,升41.5%;毛利4.73億元,跌33.8%;稅前虧損擴大至23.56億元,而對上一年同期稅前虧損21.22億元。
德勤:166億逾期貸款或馬上遭call loan
然而,市場關注公司核數師德勤並未就年度業績發放「無保留意見」,而發放「不發表意見」,意即對公司財務數據有懷疑。德勤指出,英皇國際上年度虧損逾48億元,截至上年度集團逾166億元借貸已逾期及╱或已違反貸款協議的若干條款,銀行可能要求立即償還該等銀行借貸,因此銀行借貸已於今年3月31日分類為流動負債,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構成重大疑問。德勤指集團已在落實計劃及措施以持續緩解流動資金狀況及改善財務狀況,董事已編製涵蓋自報告期末起計不少於十二個月期間的集團現金流量預測,並繼續採用持續經營會計基準編製 集團綜合財務報表,而持續經營假設是否成立,取決於該等計劃及措施的結果,包括能否:(i)成功與銀行磋商,就財務重組計劃達成一致;成功物色買家以出售特定物業;及(iii)成功實施成本控制措施。
未有足夠審計憑證,證明能於本年度內改善財務狀況
鑑於集團的計劃及措施尚處於初步實施階段或仍在落實中,且德勤並未收到來自相關銀行及潛在買家的書面合約協議或其他佐證文件以延長持續經營評估,該行無法取得認為必要的充足適當審計憑證,以評估現金流量預測所依據的假設和估計以及集團目前採取的計劃及措施的成功可能性,故對報告發表「不發表意見」。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經濟通 | 來源
完美醫療(1830)全年純利2億元,跌35%,派息5.3仙

完美醫療(01830)公布,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純利約2.07億元,跌34.5%,每股盈利16.5仙,建議末期股息為每股5.3仙,年度股息為每股16.6仙。年度派息比率為100.6%。該集團指,收益約11.3億元,跌19%,經營利潤減少34.2%至2.5億元,即經營利潤率跌5.1個百分點,至22.3%。受經濟疲弱及消費意欲低迷影響,香港市民傾向外遊消費及內地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影響業績表現。該集團集中推出高性價比韓國醫美服務,並加強會員忠誠度計劃以刺激消費和提升銷售,維持淨利潤率18.3%。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經濟通 | 來源
百威亞太(1876)子公司員工涉逃稅韓國被起訴,料影響不重大

百威亞太(01876)公布,最近獲悉全資子公司Oriental Brewery Co. Ltd. 一名員工因涉嫌挪用OB公司資金和商業賄賂,以及涉嫌與進口麥芽相關的海關逃稅,在韓國被起訴。OB、OB的子公司ZX Ventures、OB的物流主管以及首席執行官也就涉嫌海關逃稅而作為共同被告被起訴。該集團指,將和共同被告將就海關逃稅指控進行抗辯,而且預計潛在的罰款風險不會對該集團整體造成重大影響。

#經濟通 | 來源
2025/07/14 09:52:5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