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宏利:投資大中華股市 聚焦創新領域

進入2025年下半年,大中華區股票市場的前景正受到科技創新、政策支持與全球經濟變化下的策略調整共同推動。儘管地緣政治緊張與關稅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內地、香港與台灣的股市展現出強勁韌性,自年初以來已收復先前的跌幅。這一復甦主要受益於人工智能(AI)、醫療保健與先進製造等結構性增長動能。2025年迄今,離岸中國與香港股票表現優於美國與亞洲其他市場。這一表現受到自動駕駛、人形機械人與AI技術突破的推動。DeepSeek平台的創新進展,促使內地在AI推理與應用方面快速發展,加速了半導體、軟件與硬件的本地化進程。儘管中美關稅壓力仍在,中央透過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方案積極支撐經濟,包括降息、新的再貸款工具與長期資本市場投資激勵措施,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內地政策方向聚焦於穩定經濟與推動本地創新。政府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並持續支持醫療與生技等關鍵產業。醫療保健與生技產業表現亮眼,授權輸出與全球合作推動盈利增長。中美持續對話為緩解貿易緊張帶來希望。儘管高關稅風險仍存,但市場已部分反映最嚴重的情景。同時,美國可能避免實施會導致國內通脹的高關稅。在當前環境下,投資轉向槓鈴策略,即同時投資於結構性增長機會與具備股息增長與回購能力的公司。出口相關曝險已減少,轉而增持內需導向產業如消費、醫療與科技板塊。
下半年押注4大主題
2025年下半年,以下4大主題構成主要投資機會。第一、加速(Acceleration):傳統消費仍面臨壓力,但特色食品、化妝品、旅遊、音樂與線上遊戲等小眾與服務型消費領域持續增長,受宏觀逆風影響較小。第二、海外(Abroad):內地醫療保健產業受惠於創新藥政策支持與全球授權輸出趨勢,生物科技公司展現穩健盈利與研發潛力,成為防禦型投資首選。第三、進步(Advancement):AI應用快速擴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受惠於推理需求激增,資本支出大幅提升以部署大型語言模型(LLM)。AI穿戴設備與邊緣AI亦帶動供應鏈增長。而半導體本地化為長期趨勢,中國圖像處理器(GPU)自給率預計自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投資機會涵蓋積體電路(IC)設計、晶圓代工與特定用途積體電路(ASIC)設計等全產業鏈。第四、自動化(Automation):高科技製造業自2020年以來快速增長,疫情期間自動化加速推動工業機械人需求。2024年起人形機械人產量進一步上升,政策支持與本地供應鏈優勢為關鍵驅動力。
睇好新興與小眾消費
總結而言,儘管全球宏觀與關稅壓力仍存,大中華區在醫療保健、AI、自動駕駛與人形機械人等領域展現出豐富的結構性增長機會。這些趨勢多為本地導向,受全球波動影響較小。中國AI發展具備長期潛力,技術創新與本地化能力將持續推動增長。醫療創新與小眾消費亦提供穩健投資機會。雖然部分產業仍面臨產能過剩,但具備市場領導地位的企業仍在擴大全球市佔率。傳統消費復甦可能較慢,但新興與小眾消費領域預期將持續領先。

#東網產經 | 來源
【M18精選】中資股添動力 勢再跑贏美市

東方日報B1:中資股添動力 勢再跑贏美市


#東網產經 | 來源
日本軟銀收購美國芯片企業Ampere 交易現在面臨FTC更深入的審查。
道指升400點 標指納指低收 港股ADR指數做好

美國參議院通過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另投資者關注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結果,美股三大指數在7月首個交易日個別發展。道指收報44,494點,升400點或0.91%;標指跌6點或0.11%,收報6,198點;納指跌166點或0.82%,收報20,202點。港股ADR指數按比例計算,收報24,307點,升235點或0.98%。滙豐控股收報94.62元,較港收市低0.33元;騰訊控股收報506.31元,較港收市高3.31元。

#東網產經 | 來源
日股初段跌逾1%

東京股市初段跌逾1%。日經指數較早時報39524點,跌461點,跌幅1.15%。

#香港電台 | 來源
韓股初段偏軟

南韓股市偏軟。首爾綜合指數較早時報3077點,跌12點,跌幅0.39%。

#香港電台 | 來源
南韓上月通脹按年升2.2% 創今年1月以來最高

南韓6月通脹升至今年1月以來最高,並高於市場預期。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2.2%,較5月加快0.3個百分點,市場原本估計上升2.1%。數據按月持平,符合預期。

#香港電台 | 來源
軟銀收購Ampere交易現在面臨FTC更深入的審查

日本軟銀集團公司收購半導體設計公司Ampere一事正面臨美國政府可能長達數月的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審查交易的兩個監管機構之一——聯邦貿易委員會,已對此次收購展開深入調查,此次調查正式名稱為對交易的第二次信息請求。這些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因為此事尚未公開。只有極少數交易會收到此類後續請求。在某些情況下,調查可能會持續一年或更長時間,並且是阻止交易的訴訟的先兆。Ampere公司的代表拒絕置評。軟銀的一位發言人無法立即發表評論,而聯邦貿易委員會的一位代表也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軟銀於3月宣佈,以全現金形式收購Ampere公司,交易價值 65 億美元,這是這家日本公司推進添加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能力的又一舉措。
金價延續漲勢 銅價漲至三個月高點 油價回升

金價連續兩個交易日走高,投資人評估川普稅改法案的影響。銅價漲至三個月高點,大陸製造業景氣復甦提振了需求前景。原油小幅回升,中東局勢再現緊張蓋過了美國經濟數據的影響。以下是整理自彭博的商品行情:隨著投資人評估川普稅改法案的影響,黃金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金價一度上漲1.7%,進一步收復過去兩周的跌幅。美國股市小幅走低,美元接近三年低點。川普力推的租稅和支出法案周二在參院過關,此法案將4.5兆美元減稅和1.2兆美元減支合為一體,接下來將交由眾院審議。截至美東時間下午4:56,黃金現貨上漲1.1%,報每英兩3,339.11美元。白銀現貨下跌0.2%,報36.0341美元。倫敦銅價一度上漲1.3%,突破每噸10,000美元。中國6月製造業活動復甦,表明與美國貿易戰休兵後形勢有所好轉。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與中國的談判將首先聚焦於對等關稅,然後再處理銅和其他原物料的關稅問題。這意味著交易員有更長的空檔將銅運往美國倉庫,從而可能進一步導致其他市場供應趨緊。截至收盤,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上漲0.7%,報9934美元/噸;LME鋁期貨持平,報2598.5美元/噸;LME鎳期貨下跌0.1%,報15206美元/噸。油價從一個月以來的低點附近回升,因為中東局勢再現緊張,凸顯了以色列與伊朗之間停火的脆弱性。西德州中級原油(WTI)上漲0.5%,收於每桶接近65.50美元;布蘭特原油收於每桶67美元上方。投資人密切關注伊朗接近製造核彈級別的鈾庫存去向情況,以及伊朗將核查人員拒之門外是否會引發美國的新一輪打擊。川普還表示將在「市場時機合適時」開始補充戰略石油儲備,但沒有具體說明時間表。8月交割的WTI原油上漲0.5%,收於每桶65.45美元;9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漲0.6%,收於每桶67.11美元。

#經濟日報 | 來源
中信證券:AI拉動業績快速增長,通信板塊整體改善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5Q2,通信公司業績預期分化,但總體較Q1改善。得益於北美AI需求爆發,光模塊龍頭業績預計快速增長,光器件及二線光模塊業績亦有望加速增長。國內算力需求持續改善,國內光模塊和交換機龍頭預計表現良好;AIDC板塊由於重資產特性,業績預計在25H2改善;國內傳統通信設備總體承壓。運營商業績總體穩健,增速預期較Q1提升。在深海建設拉動下,光纜海纜產業有望進入向上通道。物聯網模組景氣度延續,業績有望環比增長。重點推薦光模塊、AIDC、運營商、物聯網等細分龍頭。
大又美法案是什麼?誰受害誰受益錢怎麼花 5大重點一次看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7月1日通過大又美法案,現交付眾議院表決,若通過將提交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立法。該法案預計10年內減稅高達4.5兆美元(約台幣132兆),並削減超過1.1兆美元支出(約台幣32兆),主要延續川普2017年減稅政策,還有大幅縮減醫療與社福預算、提高軍事與邊境安全經費、削弱綠能補貼等,將使國債增加逾3.3兆美元(約台幣97兆)。外界普遍關注對低收入家庭的不利影響、赤字擴張對美國經濟與金融穩定的壓力,以及聯準會利率決策所面臨的挑戰。法案延續川普2017年推出並將在今年底到期的減稅措施。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處(CBO),預計將減稅高達4.5兆美元,僅部分透過支出削減來抵銷。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指出,法案將對家庭收入產生的影響,將使低收入者承受較高收入者更大的負擔。稅改與福利刪減合計將使美國最貧困的20%人口,其稅後收入下滑2.3%,約相當於每年損失560美元。相比之下,最富有的前1%,其稅後收入將增加2.1%。根據CBO估算,法案將使美國至2034財政年度的國債增加超過3.3兆美元。經濟學者指出,法案將使美國赤字達到每年平均7%;同時將政府舉債上限提高5兆美元。部分赤字可望透過關稅收入抵銷,但考量川普貿易政策反覆不定,關稅收入規模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目前在美國幾近充分就業、通膨仍高於目標的背景下,伴隨法案的經濟刺激將使聯準會更難執行貨幣政策,特別是在川普施壓要求降息。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席林(Neil Shearing)表示,如此規模的赤字若是在金融危機後、總需求極度低迷時期提出,或許合乎邏輯,但在當前經濟周期下,這是差勁的財政政策。部分投資者警告,赤字與債務攀升的陰影恐削弱對美國資產的信心。根據CBO最新估算,該法案未來十年將削減超過1.1兆美元的醫療支出,主要來自低收入戶公營保險「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美國未投保人口將在2034年前增加1180萬人。法案要求受益人須每月工作80小時才能符合資格,藉此減少參與人數,降低聯邦對各州的醫療支出補助。儘管其他領域面臨削減,國防與邊境安全將獲得大量預算。根據CBO,未來十年軍事支出將增加約1500億美元,當中包括230億美元用於建設「金穹」飛彈防禦系統,以及280億美元用於造船,重點投資無人艦艇。另一方面,國土安全部門將獲得1290億美元的預算,其中450億美元將用於修建邊境圍牆,另有相似預算用於擴建拘留設施。該法案大幅削減前總統拜登氣候法案的多項綠能補助,並規定風力與太陽能計畫必須在2027年底前投入營運,方可享有《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減稅優惠,此舉引發業界強烈警告。

#經濟日報 | 來源
烏情報首長:俄助北韓設無人機產線 加劇南北韓局勢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昨天表示,俄羅斯正向北韓轉移無人機製造技術與設備,並在當地建立生產線,估此舉可能加劇朝鮮半島安全局勢。根據烏克蘭公共廣播公司(Suspilne)報導,布達諾夫指出,俄羅斯並非僅將無人機整機移交北韓,而是轉移包括製造技術、儀器與生產能力。他表示,原本由伊朗設計的「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經由俄羅斯技術轉化,如今已進一步傳入北韓。布達諾夫表示,北韓軍力正在提升,主要是因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合作,並透過戰場經驗強化實戰能力。他指出:「他們的士兵獲得真正的軍事經驗,這無疑影響朝鮮半島的安全局勢。說到底,對北韓而言,唯一的實質敵人就是南韓。」此外,他也證實,俄製「鎧甲-S1」(Pantsir-S1)防空系統已部署至北韓首都平壤,並由俄方人員協助訓練北韓士兵操作。該系統結合飛彈與速射高砲,可用於防禦低空目標。布達諾夫預測,朝鮮軍方將很快具備獨立操作此系統的能力。針對人員流動部分,布達諾夫透露,平壤將透過「勞動輸出」模式派遣人力赴俄,未來將有大量北韓公民進入俄羅斯,以取代中亞勞工來源,降低遭到烏克蘭或西方情報機構滲透的風險。部分北韓人員則可能直接投入俄烏戰事。他指這些人將以「志願者」形式加入俄軍,此舉將避開官方派兵的外界質疑,但實際上仍屬軍事支援。布達諾夫同時提及,有中國公民參與俄方作戰行動。他表示,這些人主要目的是獲取實戰經驗,與北韓情況相似。烏媒先前也有報導稱,俄方計劃於今年安排約600名中國軍人進入俄羅斯軍事設施接受訓練。俄羅斯與北韓自2024年起加強軍事合作。布達諾夫早前在另一訪問中指出,俄羅斯與北韓已達共識,在北韓當地生產Harpy與Geran型無人機,與伊朗「見證者」無人機設計相似。俄方目前每月產量達2000架,並預計提升至5000架。同時,俄羅斯也改良由北韓提供的KN-23短程彈道飛彈,提高精準度,據稱具備攜帶核彈頭能力。北韓則向俄方提供122毫米榴彈砲、各型多管火箭系統(MLRS)與人力支援。俄國國安會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在上個月到訪北韓會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後,北韓國營中央電視台(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日前播放金正恩悼念在烏克蘭戰場陣亡的北韓士兵畫面。南韓國會議員李成權(Lee Seong-kweun)上週引述國家情報院消息指出,北韓將在7至8月間增派軍力至俄羅斯,估計有4000人於今年上半年抵達,另有約6000人將協助重建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地區。他也說,早在去年10月,已有約1萬1000名北韓士兵派往俄羅斯。俄羅斯媒體報導證實,北韓將派遣軍事建築工人及掃雷人員支援庫斯克州的重建工作。南韓情報院則指出,北韓至今已向俄羅斯提供超過1000萬枚砲彈與飛彈。

#經濟日報 | 來源
泰國總理貝東塔遭停職後 三大走向與四大觀察要點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1日遭憲法法院下令暫時停職,泰國主流媒體頭條重點轉向分析後續政局發展,歸納出四大觀察點。首先,代理總理「看守經濟」任務。代理總理蘇里雅(Suriya Jungrungruangkit) 承諾維持政策連續性,穩定外資信心。曼谷郵報以「看守政府保證穩定」為題,分析短期目標是安撫日本、韓國等主要投資代表團。其次,貝東塔家族的房地產背景與利益衝突爭議被放大,貝東塔涉嫌任命參議員時涉及利益衝突。貝東塔的房地產大亨形象恐成「貪汙觀感」負擔,逼使為泰黨切割個人色彩、回歸集體決策。再者,遭停職宛如 「政治定時炸彈」,貝東塔若最終被撤銷資格,國會須重新選出總理。為泰黨內已有備胎人選討論,但派系平衡成為難題。軍方背景參議員在最終投票恐再成關鍵。最後,國際投資者初步反應溫和,認為經濟政策主軸不會劇變。若司法程序拖延或導致政治真空,恐影響國際評等和長期投資決策。泰國憲法法院7月1日宣布,受理有關調查總理貝東塔是否存在違憲行為的請願書,並決定即日起暫停貝東塔行使總理職權。此決定震驚泰國政壇,標誌著貝東塔上任不足一年以來,執政生涯陷入空前危機。隨著貝東塔被暫停總理職務,泰國政治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綜合各方分析,泰國政局可能出現三種走向。第一種是貝東塔辭職,國會重新推選總理。根據泰國憲法,如果總理職位空缺,國會將從現有議員中推選新總理。這種情況下,為泰黨可能推出新的總理人選以維持執政地位,但考慮到執政聯盟已失去泰自豪黨的支持,新總理的施政將面臨巨大挑戰。尤其關鍵的是下一年度預算案剛經過一讀,將於7月進行二讀,如果貝東塔或繼任者無法確保足夠支持,政府可能因預算案受阻而垮台。第二種是解散國會,提前大選。貝東塔或繼任者可能選擇主動解散國會下議院,通過重新選舉尋求新的民意授權。然而,當前為泰黨的民意支持率不佳,提前選舉可能導致其失去執政地位。根據NIDA民調,反對黨人民黨以46.08%的得票率居首,遠超其他政黨。此外,泰國選舉制度經過軍政府時期的改革,更加有利於中小黨派,這可能加劇政治碎片化,使組建穩定政府變得更加困難。第三種是軍方再次干預政治。歷史經驗表明,當泰國民選政府陷入嚴重危機時,軍方往往會以「恢復秩序」為名介入政治。雖然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當前直接軍事政變的可能性較低,但軍方及親王室保守勢力很可能通過法律手段將貝東塔趕下台。值得注意的是,貝東塔的前任賽塔就曾因「違反道德規範」被憲法法院罷免,這顯示司法系統已成為泰國保守派制衡民選政府的重要工具。

#經濟日報 | 來源
今年15件起火冒煙事件!陸機場嚴查旅客不合規行動電源「日截上千個」

大陸民航局6月底突宣布在機場攔截不合規的充電寶(行動電源),導致許多旅客隨身攜帶的充電寶幾乎都因「不合規」被截留在機場。民航局最新回應指,光在今年上半年大陸民航就發生15起充電寶起火冒煙事故,嚴查充電寶刻不容緩。大陸民航局6月26日突發布緊急通知指,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事實上,自26日一發布的當下就有許多機場開始執行攔查任務,許多旅客措手不及,大陸國內的每座機場每天都有上千個充電寶被攔。大陸民航指充電寶必須符合3C標識,指的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一個由「CCC」3個字母組成的特殊圖案,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人民日報今天(2日)報導,訪問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解說為何有此緊急通知表示,截至目前,2025年中國民航已發生15起旅客充電寶起火冒煙的事件,給航空安全和旅客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威脅,民航局對航空運輸必須採取「零容忍」。發布這項緊急通知有多方面考慮:一是今年以來,全球民航發生多起由旅客攜帶充電寶引發的不安全事件。1月28日,一架釜山航空的飛機由於旅客行李中的充電寶引發火災事故,致使飛機行李架燒穿,機體嚴重受損。3月20日,香港航空一架杭州飛往香港的飛機,行李架中的充電寶燃燒導致行李架起火,後航班備降至福州長樂機場。二是充電寶中含有的鋰電池具有固有的危險性。鋰電池一旦受到外部因素干擾,如高溫、擠壓、碰撞等,極易引發內部短路,進而產生大量熱量。當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發電池的熱失控,導致起火、爆炸,且過程具有起火快、威力大、撲滅難等特點。三是電池產品品質參差不齊。近期,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移動電源品質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在抽查的149批次移動電源中,發現有6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占比達43.6%。目前,市場上充電寶的生產廠家眾多,一些假冒偽劣的充電寶,內部電池的電解液品質差、隔膜性能不佳,容易出現漏液、短路等問題。有的充電寶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安全保護措施,缺乏有效的過充、過放、短路保護功能,在使用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如果這些品質不過關的充電寶被攜帶上飛機,將極大增加航空運輸安全風險。人民日報記者問,為何民航部門發布的緊急通知沒有設置分步管控的「緩衝期」,比如先禁止被召回批次的充電寶,再禁止未被召回、但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民航局負責人解釋,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對存在品質問題的充電寶,採取撤銷或暫停3C認證等監管措施,而充電寶召回工作,需要一定時間過程,在此期間,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一旦進入航空運輸環節,將對航空器、旅客及客艙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出於航空安全風險管控的緊迫性,經綜合評估執行可行性及運輸風險的嚴重性,最大限度降低航空運輸中的充電寶帶來的安全隱患而發布此通知。對於如何處理被攔下的充電寶?民航局負責人表示,機場將對旅客自棄、超過暫存期限的充電寶作統一銷毀或回收處理。充電寶在暫存、轉移、回收等環節,將做好相應紀錄,確保其流向可追溯,防止被私自處理後回流市場。

#經濟日報 | 來源
美擔憂彈藥儲備過低 烏克蘭遭空襲之際暫停部分軍援

美國官員1日表示,由於擔憂本國防空飛彈和其他精準彈藥的儲備過低,五角大廈正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相關物資。美聯社與Politico報導,拜登政府此前承諾向烏克蘭提供這些彈藥,供烏軍在對俄戰爭中使用。但此次暫停交付,反映出川普上任後的新一輪政策優先排序。3位知情人士透露,該決定是由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推動,並在審查五角大廈彈藥庫存後做出;該審查引發對砲彈、防空飛彈和精準導引武器總量持續下滑的擔憂。被撤回的物資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飛彈、精準導引砲彈與「地獄火」飛彈,以及烏克蘭F-16戰機和無人機發射的其他飛彈。一位匿名美方官員指出,五角大廈的審查認定,部分先前承諾的物資庫存過低,因此一些原定交付的軍援將不會運出。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上周末對烏克蘭發動最大規模的聯合空中攻擊之後,部分武器援助已開始暫停。知情人士則表示,早在6月初就已做出扣留部分拜登政府時期承諾軍援的初步決定,但直到近期才開始生效。五角大廈沒有回應置評請求。白宮副發言人凱利(Anna Kelly)在消息見報後發表聲明表示,該項決定是「在國防部審查我國對全球其他國家的軍事支持與援助後,為了將美國利益置於首位而做出。」她還說,美軍的實力仍毋庸置疑,「問問伊朗就知道了」。

#經濟日報 | 來源
久量股份:公司生產銷售的充電寶產品具備3C標識但此前均已下架

久量股份7月2日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生產銷售的充電寶產品具備3C標識但此前均已下架。公司充電主產品銷售額在營業收入中佔比較低,不會對公司銷售收入造成重大影響。
促消費反內卷 ,淘寶閃購啟動500億補貼計劃

7月2日消息,淘寶閃購宣佈啟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將在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共500億,通過發放大額紅包、免單卡、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給消費者帶來優惠、便捷的服務體驗,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同時上線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免傭減傭等措施,促進商家生意增長。
以總理下週將訪美 特朗普再催加沙停火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7月1日説,他將於下週赴美國與美總統特朗普會晤。特朗普同日表示,他將與內塔尼亞胡討論加沙地帶和伊朗局勢,希望加沙地帶的停火協議屆時能夠達成。內塔尼亞胡7月1日表示,他將在下週的美國之行中會見特朗普,還將會晤美國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等美方官員。內塔尼亞胡説,以色列和美國之間在貿易等方面仍有“些許事宜”有待敲定。
亞股

1. 中國上證綜指7月1日(週二)收盤上漲13.32點,漲幅:0.39%,報3457.75點;
2. 中國深證成指7月1日(週二)收盤上漲11.17點,漲幅:0.11%,報10476.29點;
3. 中國滬深30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上漲6.68點,漲幅:0.17%,報3942.76點;
4. 中國創業板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5.09點,跌幅:0.24%,報2147.92點;
5. 中國科創5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8.61點,跌幅:0.86%,報994.80點;
6. 港股6月30日(週一)休市。
歐股
1. 德國DAX3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268.20點,跌幅1.12%,報23660.16點;
2. 英國富時10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上漲27.03點,漲幅0.31%,報8787.99點;
3. 法國CAC4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3.32點,跌幅0.04%,報7662.59點;
4. 歐洲斯托克5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23.14點,跌幅0.44%,報5280.10點;
5. 西班牙IBEX35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14.57點,跌幅0.10%,報13976.23點;
6. 意大利富時MIB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231.22點,跌幅0.58%,報39561.00點。
美股
1. 道瓊斯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上漲400.17點,漲幅0.91%,報44494.94點;
2. 標普500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6.94點,跌幅0.11%,報6198.01點;
3.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7月1日(週二)收盤下跌166.84點,跌幅0.82%,報20202.89點。
2025/07/04 01:29:2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