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中國洗產地騙全歐洲 義大利從餐桌迎戰紅色經濟風暴

一帶一路漩渦5-番茄罐頭主權戰(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9日專電)走進義大利超市蔬果區,最顯眼的是琳瑯滿目、以國旗標示產自義大利的各式番茄。番茄在義國有「紅金」美譽,然而2019年義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後,卻不斷發現中國番茄以「低價傾銷」及「洗產地」方式混入市場,即使義國已在2023年底退出一帶一路,仍未能遏阻這股歪風。番茄是義中貿易衝突中一個具體而微的案例,對一般民眾最有感。2019年出版的「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一書,揭露中國如何靠隱藏產地標示,搶走義大利番茄罐頭市場銷售寶座;去年歐洲多家媒體持續爆料,中國大量番茄被運至義大利做成罐頭,再以「義大利製造」名義出口歐洲各國。義退一帶一路 主因成效不彰、弊大於利許多專家將義中這種「有毒」貿易關係,源頭指向前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在2019年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效期5年的「一帶一路」倡議。這份倡議在義大利被稱「新絲路」,美其名是要讓義大利成為中歐貿易樞紐,為義國帶來豐沛商機,實際卻使義中貿易逆差飆漲,得利的只有中國。義國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2022年上任後,直言一帶一路效果「不如預期」,義大利2023年底正式退出協議。「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是很正確決定,其中存在兩大問題。」台灣駐義代表蔡允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第一是義大利不滿意加入後的經濟效益,第二是產生負面影響;舉例來說,去年義中雙邊貿易額660億美元,台義貿易額60億美元,「中義貿易額雖是台義10倍,但中國對義投資僅20億美元,台灣對義投資有15億美元,足見中國對義投資太少。」蔡允中表示,中義去年660億美元貿易額當中,中國享350億美元以上順差,但中國每年從義大利賺這麼多錢,卻只對義投資20億美元,「這種情況從2019年義中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到2023逐年惡化,義大利對這點很不滿,沒收到實質經濟利益、反而愈來愈糟,這是最重要退出原因。」蔡允中解釋,另外潛在影響是中國國際聲譽不好,在智慧財產權、科技研發都有剽竊行為,義大利是製造業起家大國,義國擔心關鍵產業與技術在跟中國合作時流失,且義國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G7先前只有義大利簽一帶一路,引發同盟國質疑,這都是負面影響。長期關注東亞議題的義大利頁報(Il Foglio)資深記者龐皮利(Giulia Pompili)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也坦言,義中貿易最大隱憂是安全問題,「建立深度商業關係時,可能面臨中國藉機竊取資訊、情報、專利。」龐皮利表示,就商業安全性來說,義大利是全球最保護戰略產業的國家之一,因為義國有所謂「黃金權力」(Golden Power)條款,義國政府已多次動用此一權力,介入擋下中國收購義大利戰略性產業。不過龐皮利認為,義大利和許多歐洲國家,不夠警覺依賴中國經濟的危險性,因為中國慣用「以商逼政」手法,恐透過經濟影響義大利政策。前總理撇親中 義媒嗆這裡不是北京將時序倒回2019年3月,當時習近平盛大訪問義大利首都羅馬,與時任總理孔蒂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孔蒂所屬「五星運動」(5 Star Movement)政黨,自此被視為義國政壇旗幟鮮明的「親中派」,創黨人葛里洛(Beppe Grillo)更多次被拍到出入中國駐義大使官邸。不過在葛里洛淡出、孔蒂接下五星運動領導人之後,似有意避免「親中」標籤,因為中俄同盟,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挺中等於挺俄,這在歐洲政壇形同自居反民主、挺獨裁陣營。孔蒂今年3月出席外媒座談時向中央社表示,當他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時,美國很不高興,且因簽了此協議,很多人批評他是俄羅斯總統蒲亭的支持者,儘管他曾公開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孔蒂強調,他簽署一帶一路單純基於國家利益,當時已有12、13個歐洲國家簽約,所以他也簽了,相較其他國家照單接受中國要求,他還展現強硬態度,「當時習近平單方面準備了一份協議,所有國家都照樣簽署,我進行了強硬的談判,我說除非你首度改掉這點、這點和這點,否則我不會簽字。」他表示,「大家可去翻閱,義大利簽署的一帶一路協議,裡面有提到公平競爭、環境永續、財務永續等概念,這是前所未有的。」他自認以政治手段打造願景,卻因簽署協議遭到強烈抨擊。然而五星運動黨簽署一帶一路協議前,是否真的「做足功課」,正是輿論詬病焦點。時任義國副總理迪馬尤(Luigi Di Maio)2018年11月訪問中國時,因不懂中文姓氏位置在前,誤將習近平稱為「平主席」(President Ping),迄今仍在義國外交圈傳為笑談。許多媒體都見證了當時中國在義大利的盛氣凌人,頁報記者龐皮利就曾親身經歷「中國威脅」。龐皮利回憶,頁報在2019年大幅報導中義簽署一帶一路,包括率先質疑一帶一路不是商業協議,而是習近平主導的政治計畫,頁報批評協議,並揭露推動義大利與中國簽約的幕後黑手。龐皮利說,這讓中國不太高興,「在簽署協議前一天,中國駐羅馬大使館的發言人嚴厲要求我,不要再寫有關中國的壞話。」隔天頁報刊登「我們不是在北京」報導,公佈中國官員姓名與威脅記者經過。龐皮利說,從那時起,頁報與中國使館的關係就變得不怎麼融洽,但這證明一件事,中國接受批評的能力較差,且中國常使用強制手段影響有關中國的敘事,「自2019年以來,我們已在其他多家媒體上看到,中國使館試圖操縱資訊或建構對中國有利的敘事。」中國威脅義大利記者的事件在2019年轟動一時,龐皮利表示,事發後她得到許多政界、新聞界人士支持,「但我揭發此事,不是為了讓自己看來像言論自由的殉道者,而是為了披露中國對媒體使用這種審查與脅迫的方式,至少大多數時候是如此。」美中貿易戰牽動後勢 台灣著眼高科技合作義大利右派總理梅洛尼2023年底退出中國一帶一路,被視為在政經光譜上站隊美國,但隨著美中貿易戰、美國加徵關稅議題加劇,義大利將更仰賴中國等海外替代市場,使義國處境陷入兩難。前總理孔蒂批評,梅洛尼撕毀一帶一路協議後,意識到情況不對,去年立刻出訪中國會晤習近平,拜託中國跟義大利建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若美國向義大利課徵高額關稅,義大利難道又要回到習近平面前,跪求習近平為義大利產品打開中國市場。孔蒂表示,義大利靠出口生存,關稅會造成某些市場關閉,「不要說25%關稅,就算只加5%關稅,某些產品都可能面臨被邊緣化、擠出市場的風險,我們將不得不尋找其他替代市場。」他主張義大利應實現市場多元化,增加向中國、印度、南方共同市場開放。龐皮利則認為,義大利加入又退出一帶一路,可惜未能成為一個「教科書型範例」,勸戒其他國家不要重蹈覆轍;義大利採取「默默退出」的方式,沒有公開指出一帶一路的錯誤,這無法明確義大利的政治立場,「讓義大利感覺只是在美國要求下才退出,是對美國做出讓步。」龐皮利說,每個人都期待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時會發出更強烈政治訊號,特別是在G7內部,義國政府卻做了完全相反舉動,義國總理去年在北京簽署另一份類似一帶一路的備忘錄,使用相同表述,只是刪除「新絲路」字眼,這讓義大利很難教導其他國家,如何跟中國打交道。不過隨著歐盟愈來愈將中國定調為經濟競爭對手,台灣與義大利經貿合作潛力日增。駐義代表蔡允中表示,台灣對義投資有愈多愈快的趨勢,前兩年台義雙邊貿易額雖呈現小幅衰退,但2025年1到4月已反轉成長,這是好的現象。蔡允中表示,因應國際局勢改變、國際貿易轉向,台義經貿存在很多令人振奮的消息,義大利最希望台灣投入的產業包含AI(人工智慧)、半導體、電動車、能源、農業、工具機、機器設備等,這些都是台灣產業強項,需求與強項有契合之處,這是雙方未來可以好好發展的重點領域。蔡允中表示,大企業有自身布局計畫,但台義都是中小企業支撐的經濟結構體,他認為中小企業合作可投入更多資源,未來可散發出相當大的經濟能量。

#經濟日報 | 來源
中國畫大餅又挑釁 馬尼拉轉身背對北京

一帶一路漩渦6-止損及轉向(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9日專電)2023年10月26日,菲律賓交通部長包蒂斯塔(Jaime Bautista)在商務論壇的場邊告訴媒體記者,菲律賓將不再與中國商談3大鐵路建設項目的貸款融資事宜。包蒂斯塔當時說:「我們不能永遠等下去,而且中國似乎不再那麼感興趣了…菲律賓將會尋找其他融資來源。」這段言論被觀察人士解讀為菲律賓宣告正式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包蒂斯塔提到的3大鐵路建設項目中,有2條位於北部呂宋島,另1條位於南部民答那峨島,預計斥資49億美元興建。根據菲律賓媒體報導,中國打算在菲律賓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除了這3條鐵路之外,還有契科河(Chico River)灌溉系統、卡里瓦水庫(KaliwaDam)、杜特蒂家鄉納卯市跨海大橋,以及多座大城市監控系統等。中國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當時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爭議已因黃岩島(又稱民主礁)對峙事件而升溫,時任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III)並未尋求與中國合作。2018年11月,菲律賓當時已由立場親中的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執政,馬尼拉與北京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正式加入「一帶一路」。然而,中國資助菲律賓興建大型基礎設施的承諾,幾乎都沒有兌現。現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2023年1月訪問中國時,曾提及「一帶一路」旗下計畫進展緩慢,但北京未予理會。前菲律賓駐台代表、現為馬尼拉標準報(ManilaStandard)政論專欄作家的班納友(Angelito Banayo)告訴中央社,據他所知,中國只為菲律賓興建了兩座橋,而這兩座橋甚至未被視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資金一直沒有到位,讓菲律賓政府對「一帶一路」失去耐心與信心。此外,觀察人士認為,地緣政治是「一帶一路」未能在菲律賓啟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包蒂斯塔宣布菲律賓退出「一帶一路」的前幾天,菲方才剛指控中國海警船在仁愛礁海域衝撞菲律賓運補船。菲律賓與中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陷於南海主權爭議,緊張關係在被認為親美的小馬可仕上任後再次升溫,菲方多次指控中方衝撞菲國船艦、噴射高壓水柱以及對飛機投擲燃燒彈等危險行為。班納友說:「和杜特蒂時代相比,現今小馬可仕政府的對中政策可說是180度大轉變…這也是美中經濟及政治競爭的結果。」2024年4月,美、日、菲3國領袖在華府召開峰會,宣布啟動「呂宋經濟走廊」(Luzon EconomicCorridor)計畫,反制中國「一帶一路」。「呂宋經濟走廊」計畫旨在連接蘇比克灣(Subic)、克拉克(Clark)、馬尼拉和八打雁(Batangas)4個呂宋島發展樞紐,項目包括港口、鐵路、乾淨能源、半導體供應鏈等高影響力基礎設施,有些甚至可作軍民兩用,具有戰略意義,英國、瑞典、法國和澳洲也已表達參與意願。在菲律賓,呂宋經濟走廊計畫是由總統府投資暨經濟事務特別助理辦公室(OSAPIEA)主導,記者去函詢問最新情況,僅被告知這是小馬可仕政府的重要優先計畫,相關各方正就下一步驟進行討論。呂宋經濟走廊計畫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時代發起,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是否會繼續推動仍是未知數。消息人士告訴中央社,有關綠能以及由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資助的計畫已確定取消。總統府投資暨經濟事務特別助理吳詩澤(FrederickGo)5月初曾發表聲明說,儘管川普政府叫停了對某些國家的融資計畫,但仍會支持呂宋經濟走廊計畫,協助菲律賓推動基礎設施現代化。聲明稱,美國貿易發展署(USTDA)已將蘇比克-克拉克-馬尼拉-八打雁(SCMB)貨運鐵路前期可行性研究(pre-feasibility study)的經費,從250萬美元增加至380萬美元。這顯示美、日、菲合作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且菲律賓官員先前也曾表示,若美國不支持菲國重要基礎建設計畫,馬尼拉將尋找其他融資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資金充裕且手握技術,可望在呂宋經濟走廊計畫中扮演角色。班納友回憶,他擔任駐台代表之時,就有很多台商希望來菲投資關鍵項目,但總統府馬拉坎南宮因為顧慮中國反應而態度保守,希望這樣的情況會因小馬可仕放寬對台交流限制而有所改變。今年4月15日,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貝沙明(LucasBersamin)代表小馬可仕,簽署第82號備忘錄通告,放寬菲律賓官員訪台或接見台灣官員的限制,以發展經貿合作的機會。班納友說:「我希望小馬可仕政府會對台灣更加開放,畢竟我們談的不是政治,而是經濟。對許多台商來說,菲律賓是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因為兩地距離很近。」他補充:「菲律賓早年的罷工問題已不復在,我認為現在是台商重新審視菲律賓、參與菲律賓基礎建設的時候了。」

#經濟日報 | 來源
印度宗教節慶活動發生人踩人 至少3死6傷

印度東部城市普里舉行宗教節慶活動期間發生人踩人,當局表示,至少3人死亡、6人受傷。事發在當地星期日清晨,數千名印度教信眾聚集在一個宗教場所附近,參與一個一年一度的節慶活動,期間發生人踩人,多人受傷,部分人呼吸困難,要送院治理。當局說,事件由大批信眾同時湧入導致,已指示對安全漏洞啟動調查,追究有關人士的責任。當局又形容事件是悲劇,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路透社報道,在印度,大型集會有大批人群聚集在狹小空間,部分人忽略安全要求,過往多次發生人群擠壓事件。今年1月,印度北方邦一個宗教活動亦發生人踩人,至少30人死亡。

#香港電台 | 來源
LV「路易號」泊駐上海興業太古滙

興業太古滙迎來路易威登(LV)全新概念地標「路易號」(The Louis),通過這一世界級的商業項目,進一步拓展全球消費場景。「路易號」的船形建築巧妙融合了LV店舖、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廳、以及「非凡之旅」(Visionary Journeys)品牌展覽,其設計靈感源自19世紀路易威登為越洋旅程打造硬箱的傳奇歷史,也代表了上海作為「東方門戶」的港口文化。「路易號」坐落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的興業太古滙,從裝飾金屬Monogram圖案的優雅船首與船身,到奢華甲板及形似經典硬箱的層疊式頂層結構,無不彰顯品牌精髓。展覽空間由OMA協力設計,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橫跨兩層。訪客可從展覽一樓啟程,遊覽至二樓空間,隨後進入LV店鋪。路易威登全新品牌展覽「非凡之旅」也在此啟幕,聚焦旅行、工藝、時尚與創新四大主題,呈現品牌多維傳承。未來,興業太古滙的升級及創新仍將繼續,更將進一步與張園及周邊資源協同,推動整個地區的零售升級,形成南京西路核心商業格局。同時,在南京西路營造全球頂流街區的背景下,興業太古滙也將助力建設更具活力的南京西路換乘站樞紐,以期持續提升南京西路商業能級,為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動力。

#信報 | 來源
深圳控股不悉股價波動原因 確認業務無重大變動

深圳控股(00604.HK)就股價及成交量不尋常波動聲明,並不知悉任何導致變動之原因,確認集團的業務營運維持正常,且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變動。該股上交易日(27日)收報1元,升0.17元,升幅20.48%;成交11.22億股,成交額12.37億元。

#AASTOCKS | 來源
《業績》富士高實業全年轉虧3,611萬元 末期息派5仙

富士高實業(00927.HK)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入9.26億元,按年下降6.7%。錄得虧損3,611萬元,相較上年度純利1,717萬元,盈轉虧;每股虧損8.5仙。末期息派5仙。

#AASTOCKS | 來源
《業績》新興光學全年虧損擴至3,225萬元 特別息派1.5仙

新興光學(00125.HK)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入錄得8.28億元,按年增加18%。虧損由上年度2,837萬元,擴至3,225萬元,每股虧損12.27仙。末期特別息維持派1.5仙。

#AASTOCKS | 來源
英偉達高管趁AI熱潮 1年沽股套現逾10億美元

外媒消息指出,英偉達(Nvidia)的高管趁全球投資者對人工智能(AI)興趣高漲之際,在過去一年出售股份套現逾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且近期交易活動顯著增加,單在6月便出售逾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當中包括早前已報道的行政總裁黃仁勳,是他自去年9月以來的首次減持。

#東網產經 | 來源
以色列停火前襲擊伊文監獄 伊朗:至少71死

以色列和區域宿敵伊朗日前剛停火,終結1場歷時12天的戰爭,但伊朗司法部今天對外表示,以色列在戰爭尾聲對德黑蘭一座監獄發動的襲擊行動,造成至少71死。法新社報導,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賈漢吉爾(Asghar Jahangir)今天表示,根據官方數據,以色列23日對德黑蘭(Tehran)以北的伊文監獄(EvinPrison)發動襲擊行動,造成至少71人喪生。空襲伊文監獄的行動,是以色列13日發動的伊朗轟炸任務的一環。路透社報導,在與伊朗的戰爭尾聲轟炸伊朗最惡名昭彰的政治犯監獄,說明了以色列把目標從軍事和核設施擴大到伊朗統治體系的象徵。賈漢吉爾先前表示,以色列空襲造成伊文監獄部分行政大樓受損,導致人員傷亡。司法部補充說,監獄其他囚犯已被轉移到其他監獄。伊文監獄內關押多名外籍人士,包括兩名已被監禁3年的法國公民。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於空襲事件過後在社群媒體X發文指出:「鎖定德黑蘭伊文監獄的襲擊行動,將我國公民柯勒(Cecile Kohler)和巴瑞(Jacques Paris)置於險境之中。這是不可接受的。」

#經濟日報 | 來源
中國千億投資砸出鬼城 馬來西亞未來城市夢碎

一帶一路漩渦7-未來城市還是鬼城?(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柔佛29日專電)中國地產巨頭碧桂園斥資千億美元打造的馬來西亞森林城市,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的重點計畫之一。因北京當局限制資金外流與對外交通不便利,這座與新加坡僅柔佛海峽一水之隔的造鎮計畫,如今面臨被貼上「鬼城」標籤的窘境。中國在大馬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建設,指標案包括東海岸銜接鐵道計畫(ECRL)與2015年啟動的森林城市(Forest City)建案。其中,森林城市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面對新加坡的大士(Tuas),兩地隔著柔佛海峽,直線距離僅約2公里,是中國建商碧桂園耗資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打造的海外住商混合建案。走訪森林城市社區空蕩蕩 鳥鳴比人聲響亮中央社記者走訪森林城市,儘管社區設施齊全、建築新穎、綠化環境普遍完善,但整體空間空蕩蕩,挑高的銷售大廳內人煙稀少,銷售人員數量似乎多於社區內活動的居民或遊客。不時傳來的鳥鳴聲,也比人聲更加清晰響亮,凸顯出這座「未來城市」現況。在偌大的社區廣場周圍,放眼望去是一棟棟設計感十足的住宅與商業大樓,卻幾乎看不見人影。記者使用叫車軟體Grab搭上車,一邊走,輪胎與地面摩擦聲一邊在空曠的建築間迴盪。這裡建築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因為缺乏人潮,更凸顯這座建案「未完成」的氣息。搭著叫來的車抵達銷售大廳外時,馬來裔司機李奧(Leo)轉頭看記者一眼,說道:「這是我這幾週唯一一張接到要來這裡的單。現在幾乎沒什麼人來這裡了啦!」他語氣平靜,像是早已習慣這樣的冷清。李奧說,除非有活動,否則最近很少有客人叫車到這裡。「沒什麼人實際住在這地方,平時叫我們車子來載,其實也不太划算。」「你是來看房的嗎?」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銷售員,把握每個踏進銷售大廳的身影,迅速遞上宣傳冊,熱情解說眼前的模型屋與未來規劃圖。她介紹著各類戶型、優惠條件,以及馬來西亞政府祭出的利多政策,語氣中隱隱流露出對人流減少的無奈。馬來西亞房地產公司負責人周家慶表示,這個開發案起初銷售對象主要是中國人,大約10年前中國經濟景氣不錯,當時「遊覽車一台一台接著來,簽約買房」。隨著大批投資者把資金進駐於此,周家慶說,中國政府意識到類似開發案使太多人民幣移出海外,因而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資金流出。自從北京祭出限制作為,這個開發案銷售便一落千丈,「其實沒有爛尾樓、都有蓋上來,只是就是沒人住」。「第二居所」概念 主攻中國投資者森林城市初期主攻對象就是中國投資者,特別是中產階級與高資產族群。他們看重的有幾個面向,包含資產配置與「第二居所」概念,這裡更被視為「距離新加坡最近的海外房產」。不過,隨著政策變動、疫情影響,以及計畫與預期落差,中國買家的熱度大幅下滑,部分購屋者轉為觀望或出售物件。中國投資者興趣大幅退燒主因,除了政策因素外,不得不提「距離新加坡最近的海外房產」這項誘因。新加坡物價高昂,對一般上班族來說,租金或購屋成本高。森林城市選址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靠近新加坡」,開發商當時打出「新加坡旁的智慧生態城市」名號,吸引海外買家、尤其是中國買家投資。對開發商來說,靠近新加坡是主要行銷賣點之一,強調可以享有「新加坡生活圈」,卻以馬來西亞房價購屋。首先,新加坡房價高,且政府對外國人購房課以60%額外印花稅,讓不少投資者或上班族轉向成本較低的馬來西亞購屋。再者,馬來西亞生活成本低,柔佛新山房價相對較低、居住空間大,吸引新加坡工作者「住馬來西亞、賺新幣」。另外,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RTS)預計2027年通車。若順利落成,將進一步提升柔佛新山交通便利性與房產價值。與新加坡直線距離2公里 上下班通勤卻要耗上5小時雖然地圖上看來,森林城市與新加坡直線距離僅2公里,實際通勤情況卻遠不如地理距離看來那般便捷。從森林城市前往新加坡,須經馬來西亞柔佛州的第二通道(Second Link),先抵達馬來西亞邊境檢查站,再穿越大士關卡(Tuas Checkpoint)進入新加坡市區。在非尖峰時段,單趟車程約1小時;但一旦進入尖峰時段,單程通勤時間通常會拉長到2小時以上,甚至更久,上下班通勤可能就得耗上4、5個小時。耗時主因是新馬兩地的通關程序。通勤高峰時大量車流湧現,關卡前常大排長龍,加上安檢與證件查驗流程,通關效率受影響,成為跨境通勤族一大挑戰。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籍投資者回憶起幾年前的看房經驗說,他當時實地考察過森林城市,但最終放棄在這裡置產。「看起來很宏偉,可是現場完全沒有人氣,加上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也很有限,感覺就是空城。」這名投資者後來買下一處靠近新山市中心的公寓社區,「至少有人住、有超市、也有公車,這些都是決定買不買的重要因素」。專家:交通條件削弱吸引力 「鬼城」標籤影響市場觀感熟悉房地產、經濟領域的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副教授拉扎利(Muhammad Najib Razali)指出,過去在主流媒體、社群媒體上,有人稱森林城市為「鬼城」(ghost town);這樣的標籤一出現便難以撕除,間接影響投資人信心與市場觀感。碧桂園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受相關債務問題影響,拉扎利指出,當母公司在原籍國發生問題時,會影響海外投資計畫、影響現金流;若相關計畫無法帶來良好利潤,又會波及母公司營運,這是一種骨牌效應。拉扎利認為,在大型開發案計劃初期,就應事先考慮各種城市規劃,特別是交通。從森林城市前往柔佛州首府新山市中心交通不甚便利,多數只能依賴私人交通工具,若遇尖峰時段更可能塞車延誤,對通勤或日常往返城市辦公、就學的居民而言,這樣的交通條件會削弱該地作為宜居社區的吸引力。拉扎利說,走進這個開發案,雖然有些物件已售出,實際上卻沒人住,被國際媒體形容為「現代鬼城」,負面形象加深市場觀望情緒,使外資憂慮未來穩定性而放緩投資動能。大馬政府推經濟特區 盼森林城市谷底翻身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全力推動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以及森林城市金融特區(SFZ),希望讓這個計畫谷底翻身。拉扎利說,馬來西亞政府試圖拯救這個開發案,讓它「不要落入難以挽回的局面」,但不能只靠增加所謂金融園區等名字、不應新瓶裝舊酒。要吸引外國投資者,首要目標是促進他們做生意的便利性,不要繁文縟節,讓投資者看見降低成本的機會。森林城市未來是否依然面臨租售兩難困境,拉扎利認為,「鬼城」的負面形象拖累投資進駐,須透過國際行銷重塑品牌;不過這樣的修復工作,恐需長期策略與持續投入,方能見效。

#經濟日報 | 來源
連結斷裂美中角力 新絲綢之路轉型挑戰大

一帶一路漩渦8-一帶一路變多國堵路(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29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他執政時代最具標誌性的對外政策。12年來,一帶一路從最初的對外基礎援助逐步調整,如今在美中激烈對抗下,成為北京對外經濟統戰的最高綱領,為中國帶來新的戰略空間。2013年9月,習近平到訪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並在同年10月於印尼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的西北方與東南方,豪氣展開陸路與海路2條絲綢之路的地圖。2013年11月,在中共18屆三中全會,一帶一路被確立為中國國家戰略。當時的願景是在中國高度經濟發展下,將過剩產能投射到周邊國家,主要標的是雄心勃勃的對外援建案,印尼雅萬高鐵、中寮鐵路,以及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都是重點工程。如今,美中對抗陰影再度浮現,一帶一路的戰略價值隨之調整。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表示,2023年之後,一帶一路變成中國向外統戰的具體作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向全球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後,習近平隨即出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跟3國簽署更緊密的經貿戰略夥伴關係,而這些國家重申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建設計畫。「(中國)選擇美國課徵高關稅的東南亞,然後提出強化一帶一路經濟建設與互惠合作」,張弘遠強調,這證明一帶一路的政策與角色,已變成北京對外的指導綱領。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當中國的經濟發展水準越來越接近美國,美國開始意識到要圍堵中國,以切斷中國經濟發展,此時就體現出一帶一路的戰略價值。過去中國要靠美國市場才得以發展,而一帶一路帶來新的、不同的戰略空間。包承柯說:「一帶一路東西向的中歐班列,大鐵道將亞洲與歐洲聯繫起來,這具有重大的政治、經濟與戰略意義。」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習近平想的是要如何把貨品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散對美風險,「一帶一路的戰略意涵,是在對美關係上拉攏他國、應對美國的挑戰」。他分析,一帶一路對中國而言是「短多長空」的計畫。除了工程施工貪腐問題頻傳,在跨境電商方面還出現與沿線國家的不平衡貿易,「經貿失衡」、「債務陷阱」讓許多國家對一帶一路態度趨於強硬,成效難彰,也無法持久。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認為,雖然虧本項目引起合作國家、政界與公眾輿論疑問,但到目前為止,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這位國際關係專家指出,2018年8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一帶一路要從豪情揮灑的「寫意畫」,轉變為細膩精湛的「工筆畫」,原因是過去進行的基建項目超出中國資源適當投入能力,「並且沒有帶來應該希望的、足夠的經濟效應,同時在所在國家也大致沒有帶來足夠的公眾輿論好評與歡迎,以及中國外交影響力的提升」。時殷弘形容,一帶一路計畫「知易行難」,初期提出的共創、共有、共同發展是正確的方向,但推進過程取決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複雜度大幅增加,加上中國經濟近年來持續下滑,「收縮是非常必要」,有些計畫需要仔細審查與反思,以吸取經驗和教訓。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副院長莊太量告訴中央社記者,對外基礎建設的風險本來就很大,面臨政治風險、匯率風險等各樣風險,但不能單從賺錢的角度看待這一政策。他認為,一帶一路帶來貿易順差,以及海外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後續建設完成後的管理與維護需要靠中國,令合作國家難以與中國斷開來往。一帶一路提出將滿12年,內涵已從大型基礎建設,擴增到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的「數位絲綢之路」,具體實踐如5G建設、光纖、電纜、數位標準、人工智慧(AI)、跨境電商,甚至提出一帶一路到北極的構想,疫情期間還有「健康絲綢之路」的概念,政策範疇無所不包。王國臣認為,要警惕中國的數位威權輸出。由於中國是威權與國有企業驅動的國家,在發展高科技與AI的同時,所有人的數據都會被官方掌控,中國這一套方法便於專制國家對內管控。「如果不想被它掌控,就要跟它切斷所有關係」,王國臣指出,一帶一路已經從看得到的地理,走向看不到的空間,這樣的空間概念就是網路空間,這牽涉到一系列的產業鏈。如果台灣不想被掌握數據,就要進行去中供應鏈,這是從台灣看待一帶一路的一個方向。

#經濟日報 | 來源
塞爾維亞反政府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 數十人被捕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有大批民眾舉行反政府示威,要求提前大選,結束總統武契奇持續12年的統治。部分示威者其後與警方爆發衝突,有人向警員投擲玻璃樽、石塊和燃燒彈,警方施放催淚氣體驅散群眾,數十人被捕。警方表示,事件中有6名警員受傷。武契奇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責呼籲舉行選舉的示威者是外國陰謀的一部分,試圖奪取他的國家,強調對方想要推倒塞爾維亞的圖謀注定失敗。反對武契奇的人指控他及盟友與有組織犯罪有關聯、對競爭對手使用暴力以及限制新聞自由,武契奇否認指控。

#香港電台 | 來源
興業太古滙迎「路易號」 品牌升級戰略重要里程碑

香港興業國際及太古地產共同投資的上海項目興業太古匯迎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全新概念地標「路易號」(The Louis)。「路易號」的進駐標誌興業太古
興業太古滙表示,「路易號」設計靈感源自19世紀路易威登為越洋航行製作行李箱的悠久歷史,同時體現上海作為「東方門戶」的港口文化。該建築樓高三層,總佔地面積為1.72萬平方呎,相當於大約是4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當中包括LV店舖、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廳以及「非凡之旅」(Visionary Journeys)品牌展覽。興業太古滙指出,隨著「路易號」項目落成,興業太古滙的商業空間有所提升。未來,興業太古滙的升級及創新仍將繼續,並在南京西路商圈的黃金地段進一步與張園及周邊資源協同,推動整個地區的零售升級,形成南京西路核心商業格局。

#明報 | 來源
《業績》現恆建築全年虧損擴至1,891萬元

現恆建築(01500.HK)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益錄得2.74億元,按年下降28.6%。虧損由上年度1,286萬元,擴至1,891萬元,每股虧損2.3仙。不派末期息。

#AASTOCKS | 來源
《盈警》資本界金控預告全年虧損擴至1.56億元

資本界金控(00204.HK)發盈警,預計3月止財政年度虧損約1.56億元,相較上年度錄得2,870萬元。預期虧損增加主要因財務資產及預期信貸虧損模式下減值虧損增加。

#AASTOCKS | 來源
《業績》華油能源2024年轉虧2.56億人民幣 周一復牌

華油能源(01251.HK)公布2024年止年業績,收入16.94億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13%。錄得虧損2.56億元,相較上年度純利1,675萬元,盈轉虧;每股虧損13.1分。不派末期息。

#AASTOCKS | 來源
《業績》偉工控股全年純利739萬元增23% 末期息派1.2仙

偉工控股(01793.HK)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益10.59億元,按年下降8.8%。錄得純利739萬元,增長23%,每股盈利0.9仙。末期息維持派1.2仙。

#AASTOCKS | 來源
《業績》宏基資本(02288.HK)全年虧損擴至2.81億元

宏基資本(02288.HK)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益錄得7,445萬元,按年下降28%。虧損由上年度1.74億元,擴至2.81億元,每股虧損74.9仙。不派末期息。

#AASTOCKS | 來源
Forwarded from 智能廣告🤝VIP客戶廣告
申請Citi信用卡賺HK$1,000現金及360,000積分迎新獎賞❣️

由即日起透過專屬朋友邀請代碼成功申請指定Citi信用卡並累積合資格簽賬滿指定金額,即可專享迎新獎賞,高達HK$1,000現金及360,000積分

快啲透過以下專屬推薦連結登記申請指定Citi信用卡👇
https://t.ly/LZoEo

朋友邀請碼:HK58159501726012025fU
長沙灣海景高層四房戶 不足3年冧價230萬貶22%

市區優質單位抗跌力減弱,長沙灣南昌一號高層海景套四房單位,減價後以800萬港元售出,原業主持貨不足3年帳面損失約230萬元。香港置業曾家輝表示,上述為項目高層A室,實用面積約595方呎,坐向西南望開揚海景,最初叫價約860萬元,放盤約3個月,減價約60萬元售出,呎價約13,445元,新買家為區外換樓客。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22年8月以約1,030萬元購入單位,現貶值約是次轉手帳面虧損約22.3%。

#東網產經 | 來源
2025/07/14 03:07:0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