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Forwarded from TinyReadiviearning (南国微雪 Miyuki | One Idiot | 笨蛋网络 20 号)
🥰8🔥1
为什么我信仰长期主义,并且认为觉得没有战略是很恐怖的事情?

  前两天跟朋友聊到一个乐子,顺着聊到怎么看人。他问我共同的朋友 A 怎么样。我说,大问题没有,就是从长期主义来看,她没有战略是很恐怖的事情。
  他过了两分钟,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他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们是两类人。
  不过没关系,就算底层组成不一样,在许多事情上也仍然可以交流、讨论并达成一致。
  我从来觉得人际关系是八卦中的“艮”挂,也即“☶”卦。
  我们可以在最表层的东西上交流并达成一致,无伤大雅,比如讨论吃什么、问路、搭顺风车等等。但只要稍微往下,就会碰到人际组成的断层,从这里,人们开始分群。
  第二层是每个个体的经历、观点和看法。比如对政策怎么看,觉得哪个哪个人怎么样,涉及到个体的伤痛经历或许比观点和看法讨论还要深刻。毕竟,这部分只会对亲密的人开放。
  第三层是“信仰”,人组成的最底层逻辑。这部分没有对错,只关乎信念。就只是因为选择不一样,所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强行把对方拉到自己的路上来,非死即伤,每个人都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在这一层做出任何“说服”、“劝导”和“强迫”的行为,否则极易分道扬镳。
  任何事情,唯物主义深究到最后,都会碰上这样一个哲学且无形的唯心主义“壁障”。
  说得太抽象了,我觉得最底层的信仰起码分三组:悲观和乐观;自信和自卑;急性子和慢性子。两两组合,人起码可以分成八派。
  最底层当然也可以改变,需要时间。永远不变的只有真理。
  而长期主义与随缘主义(姑且这样称呼),就是第三层的东西。
  我们不能说随缘主义随波逐流有错,也不能说长期主义容易一步错步步错。这只是选择不同。
  毕竟,从最长期来看,人都会死。那长期主义到最后,不如现在就死掉,这又陷入了虚无。
  既然人生是个过程,那么怎么享受这个过程,就是个人选择了。
  有句话说的很好:“有目的地的人才会迷路,我来这人世间只为了闲逛。”
  随缘主义,每时每刻活在当下,放肆地让自己不修边幅,犷野成长,也是一种美。
  只是我选择了长期主义,并同时面对长期主义伴生的意外风险。
  
  我不清楚什么时候种下的种子。不过信念很明确。
  我相信:人和物就应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不是在冬天的时候播种。而这只有长期主义才能做到。
  季节气候,只是很小的例子。
  无论男女,人的身体机能在 25 岁时达到顶峰,而后开始衰退。无论内脏、记忆、反应还是肌肉力量,都会逐渐全面衰退。
  如果我不在这个时候学习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多更广阔的世界,那只有等到四五十岁了。事倍功半,还不一定有半。
  这还仅仅只建立在形而上学般的“静止”情况之下。现实却是:时间本身就有价值。
  内因驱动的成长,越早开始越好。所有的成长,都能潜在地指导日后的经历。
  7 岁时,父母给了我们 50 块钱,去游戏厅赢了 100 枚币,最后输光。
  “想想自己开始有多少钱。现在你知道了什么叫赌博。”
  如果那个时候从心里感到恐惧,或许就能在 21 岁自由豪横的大学年纪,避免一场十多万贷款的股市杀猪盘。
  如果小时候就体会到坚持,或许后来就能有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爱好、一项强有力的技能。
  然而,这并不是提倡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到小时候。不然,或许在长大之前就死掉了。而且外力强压几乎不能带来内因的驱动。后者是个很随缘的事情。内力驱动和外力驱动,只是意识上的“抬一下头”。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那些更早觉醒的人,几乎是拥有一种资本。
  知识沉淀需要时间,而视野和知识、经历高度相关,所以视野和格局也需要时间。
  一开始,婴儿,大哭大闹,不顾他人;幼儿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需要;小学,认识到男女有别;初高中,对人际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大学,尝试接触“利益”;进入社会,渐渐放眼到整个宏观层面。
  如果说,这种身份和环境带来的格局改变,是“外力”,到了时间自然会达成,那么“内力”的格局改变,就很少有人跟我们说过了。
  我将来究竟想做什么?做那件事又需要什么条件?达成那些条件需要多少时间?有没有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可以的话,现在能做什么?
  这些一串一串的连锁问题,可以将“战略”拆解成“战术”。也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的样子。
  但我们看不到别人的“战略”,那种东西只在“艮”卦的最底层。其他人不会轻易开放。
  鹰击长空需要先学会飞翔;猎豹生存需要学会追逐奔跑和撕咬。这些“战术”都不一样。
  他每天泡在实验室,是因为他想保研,想发论文,做研究;她每天睡大觉是因为之后要去留学,学业无关紧要,只需要毕业证;学校里从来看不见祂人影,是因为祂想尽快财务自由。
  然而,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大学,同在一个房间里睡觉,甚至都很穷,这些很容易带来错觉。一种“我们都一样”的错觉。实际却天差地别。
  将时间从大学放到高中,更恐怖,普通高中的大家甚至目标都一样。然而,谁又知道这一张张笑脸背后,他们的战略目标达成了多少呢?
  如果看到这里感到恐慌,或者不屑,都没关系。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旷野,自己的方向才最重要。多余的比较,没有必要。
  而自己的方向,轴线只有一条:时间。
  “战略”是一串行进“战术”的宏观呈现。但没有“战略”目标就无法指导当前的“战术”,也不知道下一步“战术”该怎么走。这种漫无目的,极端来讲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圆,自己总是在沿着周长走,却永远没有进步和尽头。
  我确实找不到“战略”目标该怎么办?这可能是很多人的致命问题。
  看起来我们似乎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囹圄,必须先有“战略”才有“战术”。
  然而,战略战术,相辅相成。
  这个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是:体验所有,寻找,根据自己的偏好筛选出初步方向,再动起来,渐渐地收束到最精准的方向和目标。
  一张围棋棋盘,19×19,共 361 个落子点。最初的一手,谁又会对着某一个落子点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呢?
  对长期主义来说,我们可以先走一步看一步,但不能一直如此。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
  我们都知道种一棵树要十余百余年时间,但如果现在不种下去,岁月经轮之后,我们仍然一无所获。
  对念旧的人来说,这似乎十分困难。我们特别喜欢遵循原有的轨迹,讨厌改变的风险。
  但那个轨迹,最初是如何诞生的呢?
  我们当初怀着怎样巨大的恐惧,面对这一路的未知呢?
  所以如果没有战略目标,尽力克服恐惧,勇敢地尝试所有未知的、法律未禁止的事物,或许是第一步。
  于笔者而言,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兴趣使然,没有觉得舞蹈很帅,没有学第一个动作“Running Man”,后面也就不会有持续到今天的热爱了。它会如我看到的大多数视频一样,过往云烟,烟消云散。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硬着头皮,被工作逼着开始学经济学,大概也不会有今天这个自己。他会因为“察觉所学学科都有着相同底层逻辑”而感到兴奋,进而想学习更多学科,进而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在自己的身体机能大面积衰退之前,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见识更多更广的世界,认真实践,努力生活。」
  拆解到今天的“战术”,便是每年的年度计划,拼命看书和认真运动。
  自己这样“木梳”型齐头并进的战略,到目前接触了医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学等等学科。
  它们或许会让自己在三十多岁时,因为药理学而看懂一个医生不合理的高血压处方;或许能让自己在四十多岁,因为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安抚好更年期的夫人;也或许不久的将来就能用上,让管理学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而至于这种“木梳型”战略没有长板的问题,自己能承担其风险和责任就好。
  可惜我觉醒得太晚了。
  为什么我信仰长期主义?因为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为什么我认为觉得没有战略是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时间会让“原地踏步”和“节节攀升”差异无限放大,战略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主义的进步,它或许不是一维线性函数,每天都比昨天好,它或许是抛物线、三角函数甚至马鞍面,有一段时间的沉沦。不过没关系,你只要知道,你的现在,总比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的自己好,就足够了。然后继续向着战略指导下的下一个战术目标前进。
  
  说了这样多长期主义的好,只是因为我选择了长期主义。
  然而我必须强调,这只是一种选择。无关优劣。
  长期主义,成也时间,败也时间。因为长期,所以有着或短或长,甚至可能漫长的窗口期。意外致死,导致“未能到达目的地”的风险极高。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自我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定格。
  从这一层面上说,长期主义远不如随缘主义。
  因为随缘主义没有终点,又或者说,他们每一步都是终点。
  长期主义在意外瞑目时,终究会有遗憾,而随缘主义,大抵是没有的。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旷野。
  现在,该轮到你选择了。
  
  南国微雪 Miyuki
  2024 年 11 月 10 日
1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因为药理学而看懂一个医生不合理的高血压处方
补充

  想特别说明一下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有现实前例。
  兄长那边有医生开降压药,普利和沙坦一起开。然而这种方子,只有在重度高血压的时候才会考虑联合用药。
  这俩玩意儿一起用对肾脏毒性太大了。
  危急重症的话,大概又直接考虑强效的钙通道阻滞剂或者硝酸甘油了。
  属于不上不下的方子,被看到了绝对要弄回去的。
  (医生水平也有高有低,这个医生美其名曰:“不然血压降不下来。”那你开 ACEI + 地平啊!急的时候上硝酸甘油呗。)
  如果知道这些,可能会把两盒药拿回去,但只吃普利。毕竟沙坦是普利之后的二线用药(虽然同为一线药物),实在咳得受不了了才会上沙坦。
  或者直接喊医生换种药,说自己肾不好,看他乱不乱搞。
👏1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但我们看不到别人的“战略”,那种东西只在“艮”卦的最底层。其他人不会轻易开放。
补充

  我在这篇文章里开放阅读了一个具体的战略。但不是说战略只能有一个哦(笑。
  比如,制定货币政策的终极战略目标就有两个: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
  虽然这俩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
Forwarded from 柴可的记录世界
忍冬的绝望🥰

#草 #可爱 #明日方舟
🌭1
感触

  无意间又看了一遍自己写的东西。
  直至今天我都能感受到潜藏在这些文字里的情绪。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写出来的。
  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感到难过。
  明明那么看重友谊,为什么却会越走越远呢?

#吐槽 #静默思念 #感触 #情感
5👍1
Forwarded from 凯露酱的朋友圈
1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https://mp.weixin.qq.com/s/hnh8jFgTakozL7whPeqLtw
我想起前天晚上给妈妈打电话时,她问我:“你声音听起来很虚,最近好累啊?”

我将语气克制了一下,回答她:“还好。”

“妈知道你累,但也没有办法,再咬牙坚持看看?这个工作又好又稳定,不行再去找别的。”

“咬牙坚持”,我想着这四个字,有些想哭。
😭5
白月光

  你不是我的白月光。
  她已经死了。
  
  她从那年之后
  就从你的身体上剥离。
  你只是一具躯壳,
  木讷活到如今。
  
  我前往你在的城市
  只是因为你身上有她的影子。
  你是她那年的躯壳,
  而今她已永生。
  
  南国微雪 Miyuki
  2024 年 11 月 14 日

#文章 #诗词 #感触 #情感 #静默思念
👍1
这么明目张胆了?
不怕被金融监管局查?
还是说后面有关系?
这个收益率认真的?
风险转嫁给谁了?
还是在说谎话?
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又是哪儿冒出来的?
考场上睡的觉,最香了!
🥰111😱1
统计

凡例:
⭐️(类别)书名(原书名) - [作者国别]作者中文译名(作者原语言名)(备注)

  省略书名号,节省字数。回车隔开。遗忘书目不计在内。持续更新。⭐️表示推荐阅读。部分组成依据书籍省略。暂不添加译者信息。

上接

2024 年:
11. 软件设计师考试同步辅导——考点串讲、真题详解与强化训练 - 钟彩华 傅伟玉 - <2024.3.11-2024.5.24>
12. 小岛经济学 - [美]彼得·希夫(Peter D. Schiff),[美]安德鲁·希夫(Andrew J. Schiff) - <2024.3.27-2024.3.30>
13. 不要用别人的脑子思考你的人生 - 采薇 - <2024.4.20-2024.4.23>
14.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美]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 - <2024.4.25-2024.4.29>
15. 洞穴奇案 - [美]萨伯(Peter Suber) - <2024.4.30-2024.5.11>
16. 雪球专刊第 40 期:普通青年投资理财指南 - 雪球 - <2024.5.8-2024.5.12>
17. 诗歌手册:诗歌阅读与创作指南 - [美]玛丽·奥利弗 - <2024.5.13-2024.5.18>
18. 西游记 - 吴承恩 - <2024.6.8-2024.7.4>
19. 飞鸟集 - [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 <2024.7.10-2024.7.11>
20. 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 - <2024.7.30-2024.8.31>
21.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 - <2024.7.30-2024.10.8>
22. 香帅金融学讲义 - 香帅 - <2024.10.12-2024.11.15>
Forwarded from Bilibili Feed 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4K60FPS】迈克尔·杰克逊MJ史上最强15分钟封神现场!纪念永恒的流行天王!
@音乐私藏馆:
音乐现场 - MTV现场
DVD源文件提取制作,由于是早期的现场,进行了重做
1995年MTV颁奖典礼15分钟无敌的现场,永恒经典
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
部分粉丝应该知道,我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开始制作这个视频
6个歌词文件,分段进行双语字幕制作,全部自己双语翻译
这应该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做的最累的一个视频了
15分钟超长视频,做的我眼睛都花了
填的转载,祝所有喜欢MJ的人看的开心
👍1
Forwarded from TinyReadiviearning (南国微雪 Miyuki | One Idiot | 笨蛋网络 20 号)
# 孤单是对你最好的惩罚

*王朔*

  你痴,你的心里只有一个人,从第一眼开始你就认定了她是你一生所爱的人,她是你的女神。即使她对你无动于衷,甚至不屑一顾,你依然一往情深痴心不改。最后女神终于被感动了,哭着对你说:“求求你,放过我吧!”你也哭了,终于明白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但你在心里对自己说:不会再爱了,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孤单一辈子。

  你傻,你明明爱着对方,却当了她的男闺密,还为她出谋划策去吸引心仪男生的注意。她开心时,你表现得比她更开心;她伤心时,你开导她谈人生谈理想。你的安慰很有成效,没过几天你就看见她上传的新的甜蜜合照。于是你只能默念: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穷,你不是买不起五环内的房子,你是连通县的厕所都买不起;你三个月的工资装在口袋里也撑不起一点弧度。你从不请姑娘看电影逛游乐场,图书馆和免费公园是你的最爱。你上班要转三趟车,就算是世界末日你也绝不会打的,因为打一次的就会花掉你半个月的生活费。你看不到任何希望,没有任何保障,你只能对姑娘说:“我是个好人。”姑娘只说了两个字—“可是”加一个省略号,于是,你只能继续做个好人,一个孤单的好人。

  你俗,你无时无刻不晃着你的车钥匙,晃着脖子上手指般粗的金项链,开口闭口就是你的生意一秒钟几十万上下;你的口头禅是:“不就是钱嘛!”对于姑娘,你一向霸气十足,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一边不耐烦地说:“说!想要什么!车子?房子?LV?Dior?快说快说!”通常情况下,姑娘会立马转身就走,当然,现在不通常的情况比较多,但不影响最后的结局,当你的钞票消耗殆尽的时候,姑娘会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只留下空瘪的钱包和孤单的你。

  你文,你是个优雅的文艺青年,你张着 O 形的嘴随时准备赋诗一首。你有一颗诗情画意的心脏,一粒沙一朵花都可以让你激动一宿;你碰到喜欢的姑娘,常常两眼放光,热血澎湃,这时你会激动地满含热情地说出三个字—“等一下!”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开始大声念起来:“啊!美丽的姑娘……”等你声情并茂地念完以后,你才发现那里只剩下孤单的自己,还有一阵悲凉的北风吹过。

  你苦,你比卡扎菲还苦,你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似乎全世界都亏欠了你,你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种利益关系,各取所需罢了。你不相信爱情,两个人在一起不过是因为寂寞。你对人总是怀有戒备心,所以虽然你在人群中,虽然你脸上挂着笑,虽然你说着无所谓,却依然无法掩饰你眼底的孤单。

  你忙,你比奥巴马还忙,你总有很多应酬,你总有打不完的电话,你的口头禅是“我忙啊”,你最大的痛苦是时间总是不够用。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清冷的房间时,偶尔也会感到一丝孤单,终有一天,这一丝丝孤单累积起来将会充满整个房间,让你无处可逃。

  你伤,你比林黛玉还伤,你沉浸在上一段感情中无法自拔。时间长了,你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忧伤还是为了忧伤而忧伤。即使又有一个爱情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会习惯性忧伤,习惯性逃避,然后习惯性孤单。

  你宅,你比普鲁斯特还宅,你沉迷网络,在游戏中呼风唤雨,体验成功的感觉;在 QQ 上勾三搭四,幻想一个艳遇从天而降;整宿看着偶像剧,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男主角。你的生活轨迹就是家—单位—家,你几乎没有朋友,也从不参加什么团体活动,留给世界一个颤抖的孤单的背影。

  你有颗聪慧机敏的大脑,你最引以为傲的事是自己从来没有吃过亏。对于恋爱,你有一套精密的计算公式,对方的长相、身材、家境、学历、好感度乘以阿尔法系数开根号除以西格玛系数加上 π 的三次立方根,最后得出吃几顿饭、吃多少钱的饭、看不看电影以及需不需要打的送回家,等等。令你自豪的是:很多次你都成功地让对方付了钱。虽然你现在还是单身,但是你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地一顿敲击后,骄傲地宣称:根据投资回报率,目前的得分是最高的!

  你换工作比换衣服还勤,你总是一副怀才不遇的衰样,仿佛所有上司都忌惮你的能力而故意打压你,所有的同事都嫉妒你的才华而刻意排挤你。十几年过去了,你仍然胸怀大志一事无成,你最大的成就是换了几十个手机号码,姑娘终于 hold 不住离你而去,你恶狠狠地说:“你不懂我!你会后悔的!”

  你喜欢低头走路,你说话时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你的视野总停留脚边 30 厘米以内,你看不到天边灿烂的晚霞,也看不到天上璀璨的群星,你总在为脸上的某些瑕疵焦虑,即使对方善意的微笑,你也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嘲笑,于是你仓皇逃离,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

  你超凡脱俗,你卓尔不群,你是人中之龙,你是天之骄子,所以你对自己的另一半也绝不能随便,你希望你的另一半玉洁冰清清丽脱俗知书达理善解人意色艺双绝人神共赏。最后,你悲催地发现这个对象好像不存在银河系中,于是你幻想有一天驾着飞船驶向外太空,在茫茫星际中孤单地穿行。

  你崇尚自由,喜欢流浪,你最大的爱好就是拿着地图幻想旅行。你也向往美丽的邂逅和浪漫的爱情,但是你给不了任何保证,你擅长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不后悔,但现在的姑娘们都聪明了很多,早在一公里外就看穿了你的小伎俩,所以结果就是你一个人走,孤单地走。

  你缺乏安全感,认为太漂亮的 hold 不住,太丑的带不出,太活泼的过于风骚,太文静的缺乏情趣,年纪大的现实,年纪小的肤浅,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年纪合适、长相合适、性格合适的,结果已是孩子他妈了。

  你总有很多害怕的理由,你怕她不会爱你,你怕给不了她幸福,你怕她看中的是你的钱,你怕她找你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你怕她和别人余情未了,你怕她曾经沧海不会再爱,你怕她阅人无数经验丰富,你怕她辜负了你的深情,不过也许你并不是真的害怕,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孤单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你感情经历丰富,女人对你来说,不过是件装饰品,戴上和摘下同样挥洒自如。你很享受这过程,你从不动真心,可能也动过,不过你很快就会控制住,因为你深信“谁动真心谁倒霉”的道理。

  你换女朋友就像换手机,新款上市后就毫不犹豫抛弃老款。但是你迟早会发现你在抛弃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抛弃你,终有一天,你拿起手机翻遍电话簿也不知道打给谁诉说真心。

  所以,孤单就是对你最好的惩罚,所幸惩罚的不只你一个人。

#每日一文
😭3😁2🐳1
Forwarded from 中年人生存报告
(连载一)经过一年两次失业,且年到 32 岁,我才发现:

互联网工作积累下来的认知及经验,脱离了互联网这个载体,真的都很虚,也什么都不是。

千万别给自己上价值,或者被上价值而自我感动。

我们总被领导们教育,平时要不断学习、要看专业书籍、要充电、要线下行业交流;

现在我才知道,工作上的事情工作日在去思考去学习解决,并也不耽误什么,也不损失什么,

其次,人是爱炫耀的动物,工作带来了多少新用户、带来 了多少 GMV,能0-1 操盘策划了什么什么。

以为自己很牛逼,或者好像有成绩是自己的功劳,自己了不起。

现在面试,不管怎么吹嘘自己的功绩,公司不急着招人,就是不要你,你觉得明明很合适,对不起,你很棒,还有年轻人…

回头想想,这些都是泡沫…

不过,干一行爱一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把剩余的时间放在生活上。

别浪费自己的青春,去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

我年轻时,一心热心于工作,坐地铁、甚至晚上睡觉都还想着工作。

遇到很多项目组成员,讨论需求,领导咋说,就怎么干、领导安排什么活就做什么,好像都不愿意多操心一下,也没有把项目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维。

我会着急 我会鄙视 我会看不起他们…

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项目生死可能在于本身是否是对的、在于领导的指挥是否靠谱、在于公司是否真的想长期主义做这个事情…

项目做不做。其实就是公司的一句话,不管你在怎么惋惜,牌桌上没你说话的份,你只是蝼蚁。

那为什么,不尽人事听天命,把剩余的激情放在生活上,别让工作榨干你的生命与能量。

我 32 岁了,除了每天发牢骚没有面试外,我也没有爱好,就在屋里看看电视,坐烦了就去小区溜达溜达。

我什么也没有了,也什么都不会。希望你别跟我一样。
2025/07/09 20:37:1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