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Photo
补充

上述《你究竟更男性化还是更女性化?》一文配图。

创作者 | ふに・無9
图源 | X
补充

  输入这个口令的时候,微雪希望能带给你一些信念。哪怕只有一点也好。
  最后,除夕快乐。新的一年,一定要平安、健康。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吐槽

兄长神神秘秘给我塞了一瓶这个。我一看,大惊失色。结果他给我说里面装的是维生素 D……

#吐槽 #麻了 #今天听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吐槽

  去药房帮了半天忙。
  不是,怎么现在还有医生给人开庆大霉素的,什么感冒不得了要给人开这玩意儿……
  我对这医生的水平有点怀疑……

#吐槽 #麻了 #今天听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这医生是疯了吗?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这医生是疯了吗?
来自 Deepseek。
Forwarded from rvalue的生草日常
Forwarded from 新·世界观察日志
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到800元的8个理由

以下就是我的第一个利国利民的建议的修正版: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到800元/月。下面简单阐述我的8个理由,跟以前一样,都是大白话常识,没有一点点晦涩深刻的内容。

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平均下来不到200元/月。我大四川,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农民工大省,目前基础养老金163元/月,这是2024年7月调高之后的数据。而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3000元出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平均6000多元,也就是说,一个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个月的养老金相当于一个四川农民三年的养老金。

我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数据显示,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在3-5倍,其中城市老人社保收入占比74%-79%,农村老人社保收入占比13%-22%。一个简单的算式:城乡老人社保收入占比的差距是多少倍?人很容易习以为常,但如果你能保持一定的陌生感,看到一个社会动辄十几倍几十倍的差距,你是啥感觉?

有些人会说,农民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每个月有一两百块养老金已经不错了。这当然是错的,大错特错。

1998年之前,大多数企业职工没有交社保,但工龄直接被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没有交社保,工龄同样被视同缴费年限。请问:农民为什么就不能一视同仁?如果说工厂机关等城里的工作才算工龄,那你告诉我:下乡知青都能算工龄,农民为什么不算?

我知道还会有人有意见:毕竟1998年和2014年之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交,而农民没有交。行,那我们就从1998年开始算起,假设农民18岁才开始下地干活,今年60岁的农民有16年工龄,70岁的农民有26年工龄,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每个月应该拿多少养老金?800块多吗?

实际上,农民是最早为全社会缴纳社保的群体,这里说的是公粮,包括“三提五统”等。但凡你在农村缴过公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敢拿“农民没有缴社保”来说事?

朋友们,农业税是典型的不公平税赋,你现在交个人所得税,还有个起征点,农业税是没有的。农业税没有起征点和免征额,不管产量多少,自用还是外销,统统都要全额计征的。而且,“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是农业税,“二税”是“三提五统”,即村提留三项: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乡镇统筹五项:教育费、优抚费、交通费、民兵训练费、计划生育费。“三税”就是各种名目的集资摊派,什么教育、交通、治安、计生、电网、新房、旧房等等,其实就是乱收费。

整体下来,税费负担在20%-30%之间,这是个什么规模呢?以前总说地主压榨农民,但根据历史学家高王凌的测算,地主占有的农业“剩余”大概在10%-12%之间(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耕农)。换句话说,要说从农民身上汲取剩余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和这几十年相比。

还没完,还有各种隐形的方式,比如服劳役,修桥修路修水库疏通河道等等,每年要承担15-30个义务工。更厉害的是“剪刀差”(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提高工业产品价格),有研究数据显示,光是“剪刀差”,农民每创造100元财富,就要向城市输送25元。

那个时代的农民,把维持最低生产生活之外的一切剩余都上交了,承担的税费劳役之重,除了名称不叫社保,比后面交社保的人交得多多了——说“农民没交社保”,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的无耻之徒罢了。

有人可能还会说,这都是老黄历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然,90年代之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没有享受到平等福利,反而缴纳社保给城里退休职工养老,包括通过征收农村土地赚取差价等,农民对城市居民的贡献从未断绝。此处不详述,具体可参看格隆的《谁来保障农民的风烛之年》和聂日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须正视基础问题》。

我知道还会有人说:你说得都对,但是国家没钱。我之前已经批驳过这种观点,咱们国家有钱。

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1.3亿,一年下来养老金支出1.25万亿,看起来是一大笔钱,实际上一点都不多。养老金支出在很多国家都是财政支出最大的一块,中国一年财政支出接近30万亿,一万亿多一点就解决了中国一半老人的养老金支出,完全是花小钱办大事。

单就养老支出而言,可以降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标准,假设降低到4000元/月,一个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就能省出两个半农民,同时与农民的差距缩小到了5倍,与企业职工缩小到了1.3倍,岂不完美?此外还可以降低老干部的福利待遇,也可以省不少。

你领到的养老金,有一部分是财政补贴,是纳税人的钱。一般说来,出于基本的公平理念,应该是收入低的补贴高,收入高的补贴低甚至不补贴,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机关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最高,2021年已达6483.8元,财政补贴2211.3元;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3047元,财政补贴482.8元;城乡居民(含农民)月均养老金190.9元,财政补贴163.9元。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替代率(退休后可以领到退休前工资水平)高达80%以上,有些人领到的退休金甚至比在职时的工资更高。这是一个什么水平?除了那些高福利国家,很多发达国家也不过50%-60%,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也要缴40年才能达到50%。

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千万不要说这是因为你们缴得多,因为你们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给的,缴得多等于你们给自己变相加薪。实际上,你们也确实缴得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职业年金单位8%+个人4%,两者合计36%,这同样是一个高得离谱的数字,发达国家一般也不超过20%。

去年9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课题组成员发布调研报告,执笔者是学会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一干人等,里面就提到应该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费率,把替代率调整到50%左右。“这种现象既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悖,也与资本主义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追求公平的制度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客观规律不符,而前苏联的崩溃、智利将公共养老金全面私有化背后都有和公职人员养老金异常丰厚导致广大劳动者不满有关的影子。”

顺便说一句,企业退休人员就不要站出来反对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了,你们也不算高,目前所有的方案都没有说要降低你们的退休金,2014年你们跟体制内比还差不太多,现在只有一半了。我以前也在三线厂上过班,我尊重爱戴的师父和师公都下岗了,我深知其中的痛苦,既然有过相似的经历,请多一点感同身受,莫要把优越感建立在农民身上。

从总体来看,养老金支出在中国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低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换句话说,完全可以通过减少其他开支来填补这个缺口。钱总是不够花的,但要说优先级,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可以排到首位,只要愿意,这点钱完全不是事儿。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民众没钱,民众没钱的原因是在财富分配中的占比太低。而要提高促进消费,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发钱,而在今日中国,最应该发钱的群体当然是农村老人。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先存起来,等到每个月到期就能领到,有了安全感,慢慢就敢于消费了。

就算是农民没有交社保,但他们的孩子交了,不管是进城务工,还是当了城里人。

不要说“农民归农民,孩子归孩子”,搞清楚一个事实: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用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金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换句话说,外出打工的民工,包括那些落户城市的农民的孩子,他们缴纳的养老金,大部分都用于支付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了。再换一句更通俗的话,就是农民的孩子帮忙养城里人的爸爸妈妈,亲生爸妈反而没人管。请问一念即此,作为农民的孩子,你心里是啥感觉?农民的孩子交了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用于自己的父母?自己孩子缴纳的自己不能用?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公共养老金网页上,至今依然保留着“缴费给家乡的父母、祖父母养老”的宣传。日本80年代也是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来到城市,农民养老金账户不足,因此日本公共养老金改革为现收现付,不同群体互济,于是有了前面的宣传语。

另外,同样基于“现收现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现在这些缴纳社保的年轻人,三四十年后还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只要是现收现付,就必然有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缴费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拿到多少,尤其是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实际上,职工养老保险断缴的人越来越多,已经从2011年的2956万人增长到了2022年的6325万人,遵缴率从85.2%下降到了80.8%。为什么?信心不足,鼓励不够啊。

两者结合,意味着你缴纳的养老金,既不能养父母,也不知道有多少能用于自己身上,对于缴纳社保能有多少积极性?所以,如果能够把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0元/月,对于农民的孩子来说,缴社保就当是给爸妈开了个800元/月的“亲情账户”,多少还能有点安慰不是?

最后一个理由,也是现代国家的常识:不是交了才有,没交也可以有。这部分叫基础养老金,或者叫救济金。

实际上,我知道,对有些人来说,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骨子里觉得农民是贱民。这个理由我建议就不要说了,那些人就算做得出来,也不敢说出口的,毕竟这是2025年了。

这一代农村老人,国家欠他们最多,刚出生碰上大饥荒,侥幸长大成人,又碰上计划生育,为了养家外出务工遭遇各种制度歧视,如今老了,孩子又不在身边(进城为各位大爷服务去了),还要拖着病躯下地劳作。至今犹记,前些年和爸妈回老家,路边看到一位老人,深深地佝偻着身躯,头都快埋到大腿了,我走过去了,又回头去给了他一百块钱,我妈说:没有人给他钱的,你不知道他有多高兴。

难道,要等到他们都死光了,就不欠了?

https://mp.weixin.qq.com/s/hDWqaxt5BXt27UxsyvfWqg
见不到灵了……
Forwarded from ​⁦‌‏⁡‌⁤⁨⁢‎‍‌⁥⁢End of the World
Webkit-logo-P3.png
76.2 KB
可能是对春节假期的一些总结

  「我一直都应该知道,听到别人说出她的名字,我还是会心里一跳。」
  过年与我当初预计的完全不同。
  我当初的计划,春节七八天,写很多很多文章,极速推进今年年度计划的写作一项。为此还专门订阅了一个月的 Windsurf 用来辅助写作和审稿。
  现在里面的 Cascade 余额还有 11/200……几乎等同于没用。
  不过也挺正常,自小长大,假期前的计划从来就没有完美成功执行过,甚至一半都没有。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而打断。
  这次也是。
  兄长在医疗系统工作,我们的假期总是对不上。我放假,他工作。对这次而言,他放假了,我得去见朋友们。
  药房很忙,有时候忙不过来,我们去帮忙。
  算是意外收获吧。
  社区医生很大程度上按经验开药,只做一些问诊,不太开检查。当医生的处方传到电脑上时,有些方子让人十分迷惑。包括但不限于大剂量的庆大霉素,两种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效果相互拮抗抵消的药物(红霉素和青霉素)。
  兄长跟我说,药师没有处方权,只能按处方拿药,就算有问题,很多情况下也不能说什么。
  前几天放假,几乎都在帮忙,或者在社区医院里面消磨时间,看看有没有帮忙的必要。
  在此期间抽空看了一点内科学,目前进展在肺部感染性疾病。只是笔记是一点没做。
  而后面几天则是去见朋友们。
  第一天见男生。一共 13 个人。中午有个人赶不到,说晚上来。而我晚上又走了。晚上他们有张大合照,看起来很有九十年代的风格。
  溃疡,所以我吃了午饭才去。下午他们打麻将,一共两桌。有些人剩下了,有些人不会打,我是后者中的一员。我们围在一起聊天,说高中现在的校长如何如何,也聊现在的导师怎样怎样。而至于我们这些上班族,其实没有什么太多聊的。
  只是聚在一起,兴叹时间流逝,岁月不饶人。
  第二天见兰。因为头天晚上兰跟我说了一些情况,而且头天晚上事故频发,让我焦虑到了顶峰。
  我不知道怎么迎接了第二天。
  那天晚上,手环给我的睡眠状况评价非常不好。我自己也感觉相当疲倦。直到和兰见面的前一刻,我都困意浓厚,坐在大树下面的休憩区差点睡着。
  “我没想到你压力那么大,”兰说,“我给你说这个只是给你打个预防针……”
  “我以为是你要我做些什么……”我哭笑不得。
  “没有没有。”
  “那你怎么敢和我说这些事情的?”我问。
  “我感觉你没有男生特别那种的东西。”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我:……
  这一天完全没有按照我之前规划的行程那样来。不过也还好,大体上也算合格吧。
  第三天见珍。这篇文章就写于与珍见面期间。她要先和另一个朋友见面。我去抓个尾巴见她一面就好。到目前,她跟我说,她们两个可能还要很久。我说无所谓。因为这一刻,我只想确认一件事:五楼的那个人,究竟是不是她。
  第一天,我下午说我要走了,第二天还要来见人。他们问既然这样干脆就不要走了,还问我第二天要见什么人。我当时不太想说,便一直保持沉默。一片嘈杂之中,有个人说出了她的名字,问是不是她。声音很小,几乎被掩盖了。
  饶是如此,我的心头还是一跳。
  我没说话。
  写到这里时,我已经确认过了。那个人,确实是她。
  她和客户(我后来才了解到的)吃饭结束,出来道别。我戴上眼镜,俯身在她面前。
  “看来我确实没看错。”我说。
  她看了我一眼,愣住了。旋即开始笑:“我之前才看到你消息,还没来得及回。开始用的工作号,关联的生活号上只能看到最后一条消息。我以为你说哪张照片。”她说。
  后来,我们一起买蜜雪冰城,我对她说:“你是这几天我见的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吐槽我头发的人。”
  “其实我很想吐槽的,但是我忍住了。”
  我俩都笑。
  我们聊了许多事情,包括不限于她的动画行业,我的金融行业,各自的生活,最近的电影,安排,假期,工作强度。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她的声音变了,变得比之前低沉了许多。在她还是我白月光的时候,声音相当清澈、透明,以及少年。
  我给她拍照的时候,她脸上也有着许多的憔悴与倦怠。她与我聊天的过程中,也总是开口公司闭口公司,似乎也没有了工作之外的生活。
  “我们两人班味都很重了呢。”我笑。
  只是她有一点让我非常羡慕:她似乎相当喜欢她的工作——至少,不厌倦。
  很早之前看过一段话。
  「我常跟他说,那个人永远活在时间里了,你把她拉不出来,自己也回不去,就这样吧,让她安静地留在那里吧。
  「她不会发福,不会老去,不会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不会带着家长里短、柴油米醋的气息;她永远年轻,永远漂亮,穿着鲜艳长裙站在回忆里,对着你笑靥如花。这样难道不好吗?
  「你总有一天要跟所有的记忆相安无事握手言和,那里面有她也有你,有她的青春也有你的年华。让它们留在那里吧。」
  这段话其实立场不太正确,将那个“她者”幻化成一个客体供人审视和凝视。但这个“她”也可以泛化成“他”,穿着一双干净的球鞋,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和一群兄弟打着篮球。
  所以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那个人其实已经死了。
  我其实很早就已经明白,那个人早就已经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但真到这时候,我仍然感慨万千。
  是啊。成长了。每个人都会长大。
  遇见她只是一场盛大的意外,而在这场意外之中,我看见了时间。
  而至于与珍的会面,只有五分钟:陪着她走到车站。不过我的初衷本也只是见她一面。
  我与她们聊到我怎样与她见面,珍的挚友窍问了一句:“为什么你总是说‘那个人’?你不知道她名字吗?”
  我愣住了。转过头看了窍一眼。她笑。
  一时间,我无言以对,也做不出反击或戏谑。那几秒,真正意义上、结结实实地宕机了。
  或许我还是不敢说出她的名字吧。
  哪怕这个名字背后的人,早已经永远停留在记忆里了。
  我太胆小,胆小到不敢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也害怕听到她的名字。
  我记得我听到朋友说出她名字时,自己的内心一跳;我记得今天下午转角意外看见她吃饭时,如闪电般开始狂跳的心脏;我记得我手足无措躲起来的一瞬间,哪怕她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到我;我记得那一个多小时,在外面傻傻站着,只是为了等她吃完;我记得我戴上眼镜,鼓起莫大勇气才敢俯身在她面前搭话。
  我很自私,明明知道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却仍然向时间轴上她现在的身体搭话,只为了希望找到哪怕她的一点点踪影。
  我太过自私,太过卑劣了——我只是喜欢那个在梦幻中,被视界吞噬、永远停留的她的影子。
  过年一连很多天,我都相当疲惫。如果用色彩形容,大约只会是阴翳灰。
  而你的出现,为我带来了一线色彩。
  哪怕,你只是一种象征。
  谢谢你。
  我现在仍然记得那篇问卷,你用着重号强调了很多次。
  “你喜欢我,对吗?”
  看到那里,我相当惊慌无助,觉得被人认出心意是一件害羞且丢脸的事情。
  但是,现在我终于有勇气承认我自己了,也可以正式地给你做出一个回答了。
  你猜对了,我喜欢你,懿。
  很喜欢,很喜欢。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2 月 3 日
  于 2025 新年暨立春时节
Forwarded from 赛小盐的日常 Cyan's Official Ch. (朝日 小盐)
2025/07/05 23:57:5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