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週的地震後,冰島西南部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 Peninsula)週一晚火山爆發,呈橙色和鮮黃色的熔岩噴向夜空,冒出濃煙,當局疏散附近格林達維克鎮居民。

火山爆發在冰島很常見,專家認為這次事件不太影響旅遊和航班運作,但氣體污染恐會飄到首都。

https://bit.ly/474bs33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人的民族認同感有增無減。

但以蘇聯時代為背景、獲俄府資助的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Слово пацана. Кровь на асфальте),最近卻通過盜版網站和 Telegram 頻道,「攻佔」禁播俄語節目的烏國,成為當地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連續劇,年輕人尤其著迷。

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烏兩國官員都想禁播此劇。

https://bit.ly/3tAV2S5
英國王室素來講求優雅得體,言行舉止都要符合禮儀,在餐桌亦毫不例外,不如一同了解王室的用餐禮儀,看看怎樣才叫舉止得宜吧。⁣

https://bit.ly/3Nyufg4
聖誕節當日下午 3 時,查理斯三世將按照傳統發表聖誕文告,是其繼任以來第二份聖誕文告。

從最初的電台廣播開始,到今日全球民眾都可在官方 YouTube 頻道收看,這項皇室傳統隨時代革新。

對此有深入研究的諾定咸特倫特大學新聞與媒體系主任 Deborah Wilson David,就在聖誕前為我們分享這項傳統的歷史。

https://bit.ly/48ugZkA
20 年前「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上畫,自此成為經典聖誕電影之一,仍有很多人翻看此戲當作過節。

不過,英國的聖誕除了這種溫馨浪漫作品,其實還有更多陰森、詭秘的鬼故事,圍爐互嚇更是不少家庭的傳統,並且維持至今。

當地的電視台和劇團也會「贈興」,推岀帶有懸疑恐怖感覺的聖誕節目。

https://bit.ly/3v2ZF7S
知名電器品牌東芝創業近 150 年,自 1949 上市,終在日前於日本股市除牌。

回首東芝的輝煌史,在經濟高增長時期,東芝在日本國內生產的黑白電視機、雪櫃及洗衣機,成為庶民趨之若鶩的家電「三神器」,其後推出的家電更為人津津樂道。

公司又於 78 年推出首台日文文書處理器,而 87 年開發出 NAND 快閃記憶體,成為現今智能電話的關鍵,更成為南韓三星電子的模範,但兩者發展卻南轅北轍。

https://bit.ly/41FoKC7
2016 年底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停用 500 及 1,000 盧比這兩款鈔票,並在 4 小時內回收作廢,以打擊貪污及遏制黑錢。

86% 流通貨幣一夜間淪為白紙,令全國上下陷入混亂。批評人士更指,此舉傷害低收入戶,並窒礙非正規經濟發展。

但最新研究顯示,現金仍在當地佔主導地位,讓人再次質疑廢鈔令的必要性。

https://bit.ly/48wII4p
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階段,如何走完一生實是藝術。趁著年末,不如一同了解各時代不同的葬禮文化,看看異地異國怎樣看待死亡。⁣

https://bit.ly/3TSuAhR
每逢年尾,Spotify、KKBOX 等音樂串流平台都會推出年度回顧,分析計算你最常聽的歌曲。你今年的年度歌單中,有沒有 AI 生成的作品?回顧 2023 年,關於 AI 音樂的討論在歐美流行樂壇多不勝數,香港亦如是,AI 將如何改變未來的音樂?

https://bit.ly/3NDYX7y
展望來年美國總統大選,最愁的或許是競逐連任的拜登。「華盛頓郵報」指他在年底 17 項民調的平均支持率已追平個人歷史新低,並在全國及多個關鍵州落後於最大潛在對手杜林普。據報拜登曾向心腹訴苦,不明為何民望差強人意。路透社及全國廣播公司(NBC)分析,作為民主黨兩大票源的西語裔選民和年青一族,都有拋棄這位白宮主人的趨勢。

https://bit.ly/3tA9UjN
談到中美洲古文明阿茲特克(Aztec),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電腦遊戲「世紀帝國 II」,只知道其物質文明,不知道其精神遺產同樣豐盛。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副教授 Sebastian Purcell 研究發現,阿茲特克人沒有任何「聖人」的概念,他們深信培養美德不單靠個人修行,而是仰賴社會互相扶持才得以實踐。

在英語世界的 Virtue,中文譯作「美德」,阿茲特克人以詩意方式稱作 in qualli in yectli,意思是「善良和正直」,內涵包括有中庸、正義、審慎與勇氣。阿茲特克哲學的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可概括為三大核心原則:第一、美好人生要活得「有根」和有價值;第二、中庸就是正道;第三、美德是社會集體互補下培育而成。

https://bit.ly/3RCJYMj
2023 年,被不少人稱為生成式 AI 元年,全因 ChatGPT 爆紅普及,世界各行各業正經歷一次範式轉移,齊齊以 AI 探索全新的生產、工作模式。年中爆發的荷里活罷工潮,也得歸因於此。談論多年的高智能人工智慧看似實現在即,人類會否被科技淘汰?人與電腦關係如何轉變?2023 年或許正是轉捩點。⁣

https://bit.ly/3GVFKui
60 年歷史的彩虹邨重建消息傳出後,很多大事回顧都提到政要名人到訪的足跡,最早必定要數 1964 年到訪的尼克遜(Richard Nixon)。說到尼克遜,很多人都想到中美「乒乓外交」,但當年到彩虹邨打羽毛球的尼克遜尚未當總統,更在香港鼓吹圍堵中共戰略。究竟當時尼克遜為何訪港?

https://bit.ly/3vdwVcK
臨近元旦,日本的社畜們陸續「收爐」(仕事納め),但一眾稱之為「打畜」(バ畜)、自嘲打工打到天昏地暗的大學生,反而格外忙碌。人手短缺之下,他們作為重要勞動力,工時不斷增加,生活漸被兼職吞噬,危及健康或瀕臨留級。部分人卻說痛並快樂著,指賺錢來追星、美容和整形,令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https://bit.ly/3TGX5yL
英國約有 230 萬人患有食物過敏或不耐症,或是對麩質敏感的自體免疫疾病乳糜瀉。但據「衛報」報道,因應食物成本上升,患者愈來愈難負擔不含過敏成分的產品,但若為省錢而進食普通食物,其身體將出現難受的症狀甚至永久損傷。

https://bit.ly/47vqYFH
將視線由國際轉到眼前,2023 年的香港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年?⁣

https://bit.ly/3vgwZbF
近年,香港歷史愈來愈受關注,有很多關心地方歷史的民間組織和檔案計劃誕生,有以香港史為主題的書店,當然也有大量相關書籍面世,由科普書到研究面向,滿足不同程度的讀者。香港史研究亦早已走進世界,例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在 2022 年設立了香港史研究中心。1994 年,歷史學家冼玉儀曾經撰文回顧香港史發展,認識早期為香港歷史著書立言的人。

https://bit.ly/47bejHL
日本殿堂級音樂家坂本龍一,在生前最後一次獨奏會「Ryuichi Sakamoto: Playing the Piano 2022」中以鋼琴演奏多首名曲,包括 1983 年反戰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配樂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作為送給世界的最後聖誕禮物。

2023 年,戰爭與地區衝突未停;回看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前線對峙的德軍和英軍在平安夜自發停火,成為了後世傳頌的歷史。百年過去,聖誕節休戰象徵著甚麼,如何教我們反思戰爭與和平?

https://bit.ly/3v9O0UQ
來到 2023 年的尾聲,即將迎接新的一年、新的考驗,好的壞的也曾經歷。不如趁著年底,一同回顧今年逝世的名人、默想一下他們留下的歷史印記,以為記念。⁣


https://bit.ly/3TOn72W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https://bit.ly/3vhi3dm
2024/05/08 20:04:3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