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条裤子,TNF Purple Lable 22AW Corduroy Wide Pants,W32,当时买错码了,阳了之后就忘了这事儿…

吊牌、防盗扣未动,1100 出包顺丰。
刷到一个粉丝不算多的原 UP,是姐姐,非常硬核,肝肾手脑四个乘区都拉满那种。从开服到现在(氪满)体力全勤,把迪卢克融化队玩到可以一套秒三剑鬼,胡桃的 aaz 打得巨顺溜。

然后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以前玩 J3 的时候的团长姐姐,玩的是最难的奶花,自己写插件,做副本数据,一边指挥,一边还有时间去看 DPS 队友的读条监控,教他怎么走位,怎么重排技能轴,能多偷几跳伤害。

搜了下她的微博,发现快 10 年了,还在做 J3 插件,最近在研究怎么把 ChatGPT 整合进去。

太tm穿越了草。
跟朋友聊 K-Pop,忍不住输出了一顿暴论。

就说白了,K-Pop 吹向西方,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无非是本土女星,已经没人想成为下一个 sex symbol 了。社会左倾的文化语境也不再能选拔出 sex symbol 了。但这部分需求永远都在,所以就像制造业一样,外包到亚洲。

我对「偶像产业」,以及围绕性的美学表达没意见,我以前也是 AKB fan,从偶像战国时代长大的。但这个东西永远不应该被摆到舞台中央来,不能压到主流文化上。它就像你需要吃 Adderall、Xanax,没问题,但不能形成一个比谁吃得多谁牛逼的舆论,为这个感到自豪。

这种单一的价值论,流水线化的创作、选拔机制,传到到现实生活就是物化。你去看小红书和抖音,它已经在深刻影响下一代年轻人了。

好莱坞上一代的 sex symbol,年龄大了还能转型。Scarlett Johansson 还能拍 Marriage Story,Taylor Swift 也能走出 1989 时代,走到 Anti-Hero 的新叙事里。而那些王道偶像、女团选手,现在又有几个留在艺能界的?

以及最后,这个事情最 bothered me 的地方在于,国内现在最为自己是 K-Pop fan 而感到自豪的,反而都是左倾人士,是 LGBT。

just sad.
看推しの子,想到一个 2016 年的片段。

那年初夏,去东京,在秋叶原第一次见到了チ桑。之前我们在网上认识的契机是同为 AKB fan,那会儿我的主推是 mayu,他由某个前代王道 TOP 转推了 sashi 桑。所以,2015 年 mayu 输给 sashi 的时候,我是非常不甘心的。

但不得不说,见到チ桑并真正聊起现实的时候,我受到了另一个极大震撼。因为在那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在庆应读书。但见到之后才发现,チ桑是一个又高又帅的纯帅哥,在国内读的也是一个,全国最 TOP 的中学之一,家境就不用说了。

在这之前,我认识过长相好 or 有钱 or 学习好的二次元,但我实在想不到,一个现实形象没有任何死角的人,为什么要到偶像宅的世界里找慰藉?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直到今天我也没法确切知道,毕竟我也没有问出口。那次见面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那天我们一起去 AKB Cafe 吃了甜品,下午逛秋叶原,打街机,到傍晚,从 Mandarake 下来,是步行者天国时间,乌云低低地压在整条电器街头顶上,一阵阵凉风吹起来。

当时我们聊了即将开票的,那一年的总选举。实际上那个时候,AKB 不说日薄西山,但已经是走下坡路了。我也很清楚,那年 sashi 大概率会第一次拿到她的连冠。但チ桑在聊完这个话题之后说了一段,我之后很长时间都忘不掉的话,他说:

「作为饭,你会经历一个自我解剖的过程。把你那些最隐秘的心情,自己用刀挖出来。当你意识到,自己对偶像的喜爱,不只是觉得她可爱,或想要看她赢那么简单,而是会归因到一个更深,更复杂,更变态的东西上,那就是你作为饭的最后一天,也是你成为饭的第一天。」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这段话,过程很难简单讲清楚。但就在那个时刻后不到半年,不知知老师用一句话,不一定精准,但无比精炼地概括了这种心情:

「我们应援偶像,其实也是在应援自己。」
玩完这期盛典与慧业的剧情,除了感觉说须弥 F4 的角色塑造很到位之外,还 get 到了珐姐的萌点。

溜到角色 PV,发现这个角色曲也非常非常赞,电子萨克斯和风琴的音色太酷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M411B7is/

然后越听越觉得,这个编曲,似乎在隐隐呼唤着记忆里某个更深的扇区。刚刚,某个神经元被点亮,想起来是 2013 年那会儿经常听的,镜音双子版本的えれくとりっく・えんじぇぅ。

这个版本真的好多年没听过了(因为大部分 Project Diva 里用的都是初音的版本),以这种方式重新被唤起,只能说这就是二次元的本质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Yoz0JmnZo
近期刷到的一些较有艺术性的 AI 翻唱(无 AI 孙燕姿),只能说 AI 让人力 Vocaloid 回到叻最好的时代。

【AI东雪莲】漫步人生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b411D7Lb/

Ariana Grande AI翻唱《回娘家》The Weeknd友情出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M411g7fV/

【The Weeknd & Ariana Grande AI翻唱】朝你大胯捏一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M4y1b7kJ/

【Quin(?】这么可爱真是抱歉【3月3日生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A411y7ua/

【The Weeknd AI翻唱】徐怀钰 - 我是女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M4y1b72N/

【Ariana Grande AI翻唱】韩红 - 天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o4y147UJ/

【AI灰原哀】处处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m4y117xn/

【AI提纳里】富士山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M4y117wE/

【AI孙笑川】Lemon——非自然死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54y1F7wg/
那天重看 Jackie Brown,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与杜琪峰的《夺命金》,是基于同一 plot 的不同展开,情节结构很像,但故事内核完全不同,一种「同构异题」。

拿这里的女主Jackie,和何韵诗演的银行柜员 Teresa 做个对比,这个反差几乎跃然而出。

Jackie 代表的是 LA、加州,以及泛意义上的西部精神,是周旋于警察、老板和律师之间,做双面间谍,最终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赢得整个游戏。

Teresa 则象征着香港这座城市如浮萍般的命运。故事里她始终被所有人支配着,公司体系下的冷眼和压力,精明刁钻的客户,以及走在灰色地带时良知的挣扎。即便在结局里交上好运,一切也如风吹潮水般变异不定。

这种命途渺茫,一切繁华随时可化作泡影的幻灭感,其实就是东亚一个精神母题。最后,日本的泡沫崩坏,韩国的阶级撕裂,香港台湾沦为真正的亚细亚孤儿,至于大陆,刚刚经历了三年大健康的中产们应该最有体感,后面则是漫长的下行的冬天。这些问题最终统一浓缩成生育率死局,完美概括了一切。

从这个角度,再去看硅晶之梦这一条故事线,只能说它对时代的侧写,拿捏得太准了。

-

另附上周的一段想法:

顺着这个去读了 TNO 的坎通国故事线,硅晶之梦。只能说,以前我对这游戏不感兴趣,一方面是不玩 TBS,其次是觉得 P 社玩家多少沾点极右内味儿。

但坎通国这段做的,就只能说作者太懂坎通和 JP,整个故事线其实就是东亚缩影,包括围绕珠人概念的展开,李嘉诚和盛田昭夫共同创立索尼什么的,堪称第一人称东方主义。

最后再炼出这一首,贝斯特 AI 艺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b411D7Lb/
不过,这些年来,基本每到高考的时候,我都会有点键盘痒,写点什么,在 z 站爹味输出一波什么的。

但也要说,干这件事,并不完全是因为我好为人师(我承认自己确实好为人师),而是某种程度上,我虽然给我自己中学阶段不读书找了很多解释,但这个 issue,即「如果我真的认真读一下,说不定现在已经如何如何的」issue,从未真正 got resolved。

但这一期,这一句「一定会有人要去大(dai)众传媒,也一定会有人要去树达学院,搞不好他们十年后也成为朋友,拍恰粉克。」,我只能说,贝斯特金句。

大家记得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美化什么样的生活」。

然后昨天晚上______说黄宇龙长得有点像广末凉子的出轨对象,是本周最好笑的笑话。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m4y1q7LW/
我第一次听 Gusty Garden Galaxy,是 2015 年初,看超级小桀直播打 3D World 的真结局关。那一关在整个马里奥的历史上都算非常难的一关,桀哥打了应该有两三个月,守着直播很难不听熟。包括最后通关的时候,那个 THANK YOU 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我自己通关 Odyssey 真结局时,被这个 callback 瞬间淹没。

后来,dunkey 在他的 Odyssey 视频里也用了 Gusty Garden Galaxy(尽管这首并没有出现在 Odyssey 里,所以你能感受到他有多喜欢这首),差不多就在同时,2017 年秋季,我第一次看了 Shelby (Girlfriend Review) 的 BotW 视频,同样是杰出的作品。

再后来,就是 2020 年夏天,TLOU2 引发的那场地震。当时很大程度上正是 dunkey 和 Shelby 对 TLOU2 精准、深刻且充满共情的解读,帮助了我理解了它的妙处,坚定了我认同这是一个好作品的想法。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视频里,Shelby 和 Matt 又选了 Gusty Garden Galaxy 作为他们婚礼走过通道时的音乐时,我依然不可避免地被打动了。不只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都是被音乐,用这样的方式串联起来」,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素未谋面也大概率不会见面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可以被旋律,用这样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而我相信,我做过的那些内容,也用同样的方式,将我与一些(或许不那么多)朋友的生命,交织在一起。

回到 2015 年,那时我刚刚拥有自己的第一台 3DS,还完全不知道这些旋律、作品,以及任天堂这家公司,将如何贯穿于此后我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后来,每当存在主义危机汹汹袭来,我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时,我都会回到那些「交汇」的瞬间,是这些瞬间,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完整的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da3Ib7EAE
从我回家之后,每一次旅行,基本都是和旅伴在目的地相见。返程时,要么是在航站楼乘不同的航班,要么是到达一站后,我再独自转机、转火车回家。

这件事本身其实没什么问题,我一般会用这段独处的时间,soak in 旅行的心情。

但前两年,有一次和___出去玩,返程的时候我的航班大晚点,一个人在登机口坐了 5 个多小时。期间一个共同朋友发来信息问我,你和___的关系是不是不再单纯了?

我原本并未意识到。但事情就像一件起球的毛衣,当你揪下第一个毛线球之后,它就再也无法被揪干净了。

后来我至少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来 resolve 这份被挑弄起的心情,最后是在一次喝酒的时候,我说:

是,___当然不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只是对我来说,当一个能理解我的美学,与我共振,互相觉得对方说话好笑的人出现时,我宁愿与 ta 真正相交在一个点,之后永远离散。也不愿意把自己拟合进一根看似连贯、重合,但实际却平行着,永远不会相交的线。
听 Taylor Swift 时间越长,越有一种感觉:那些旋律和歌词,就像载玻片一样,能完美保存一张记忆的切片。

比如 Love Story,第一次听是高一开学后不久,我把它下载到手机里,某个中午在食堂吃完饭,从楼梯走上来,我一边盯着路边的宣传栏,一边听到「Romeo save me…」

Sparks Fly,是专辑发布后不久,高二下学期开春的时候,我买了饭从学校门口走进来,周四的广播站在放。

那甚至是我最讨厌 Taylor Swift 的一段时期,但依然闪下一张清晰深刻的记忆,后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误以为这张专辑的名字是 Sparks Fly。

然后是 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这是我从讨厌她,到彻底闭嘴的一首歌。

第一次听是大一刚入学的秋天,正值这首打单。某个下午下课之后我从教学楼往一食堂下面的超市走,用手机听了这首歌。

穿越一片草坪的时候,正好唱到「I hate you, we break up, you call me, I love you」

22,是大一暑假,我出去骑车的时候经常听。

有一天深夜,我骑到教师新村附近的一条偏僻小路(当时教师新村对我来说就是城市边界了),买了瓶水坐在路边休息。

第一次听懂了「we’re happy, free, confused and lonely at the same time」这句词,被一下闪中。

同样在大一暑假,当时___买了一张《Red》实体专辑放在车上。所以坐他车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经常是在循环整张专辑。

每次播到后半张,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点是 Stay Stay Stay 最后的「So fun~」和 The Last Time 开头的男声。

有时候___还会模仿一下,很好笑,令人印象深刻。

然后是 1989,这是最为清晰,直到今天也无比鲜活生动的一个切片。是去看《星际穿越》首映的风雪交加的夜晚。

我在万达楼下一边听歌一边等电影开场,商场已经关门,四下完全寂静了。我捧着一杯 Coco 一边搓手吸取一点温度,然后恰好听到 I Wish You Would,开头「It’s 2 AM, in your car」两句词就直接触发了某个神经回路,成了 1989 里我一耳朵喜欢上的那首歌。

以及关于 1989 的另一段故事是 2017 年初的春节。有一个凌晨,跟___临时起意出来玩。

当时刚跟__分手,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我意识到在这里右拐就是过去每次送她回家的路,然后毅然直行,一脚踩死了油门冲过路口,当时车上放的是 Wildest Dream,且刚好唱到「Say you'll remember me」。

那天和___在高中学校门口彻夜聊了过去激热的记忆,迷茫的当下和未来。回家的路上,CD 播到了专辑末尾的 Clean,我憋着眼泪听了「and by morning, gone was any trace of you, I think I‘m finally clean」

reputation 发布的时候是在东京。当时 Taylor 还在向流媒体宣战。在 iTunes 上买了之后,听了前几首可以说是大呼上当。

直到去富士山的那天,下午徒步了 5 个小时,回到车站又冷又饿。在回东京的巴士上,迷迷糊糊半睡半醒。前半张放完,到 Getaway Car 的时候,我恰好惊醒,一下喜欢上这首。

再后面,比如 Cornelia Street、betty、tolerate it,都是专辑刚发布,开车的时候听到,然后就烙下了一个印记,基本都能对应到一个视觉的「截图」。

甚至连 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都有一个类似的回转。

那是 2021 年开春,前一天晚上我喝多了,第二天早上宿醉着去跟刚刚回长沙工作的__吃饭,吃完我们去买乐高,发生了那个「湘北老友记故事之小学同桌变成了铁 T」。

然后我买了个喜茶的椰椰雪糕杯,坐在车里等__一起回家,一边听着《Fifteen》,回忆的画面汹涌而来。
2024/04/28 04:22:3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