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我希望在搜索“间性人”的时候,我能找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能读到这些人真实的故事 —— 而不是只能找到一张张衣不蔽体面目模糊的“医用照片”。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对被奴役的黑人来说,七月四日美国独立日,是一年中最狰狞的一天。因为在独立日的欢庆下,一个黑奴遭受的不公和虐待,是那么昭然若揭。

—— 1852年,黑人外交官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我们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并随手破坏自然生态,这种游人摆放的石头堆也越来越多了。我希望我这个科普视频可以传播出去,让大家理解这种石头堆的危害。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觉得只要变装女王出现,就一定是色情表演?

这是不是因为你在潜意识里把“展现女性化的特质”等同于“露骨的勾引”?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以为“美国梦”是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但真正的“美国梦”,应该是我们共同一起建造一个社会 ——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人挨饿,没有人流浪,人人平等,社会保障全面普及,最低工资也可完全负担基本生活所需。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有时候
我会以为冬天没有尽头


你看
每一次
冬去春来自有时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真的受够了那些觉得“外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的人了。

我不点名了,但我之前看到有个网红说什么“我一看某某的眼神就知道这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了”,然后那个帖子下面有几百个人纷纷留言表示同意。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小时候有很严重的斜视,别的小孩都觉得我很可怕。这些小孩有些会当面指责我说我有意吓唬Ta们,也有一些会告老师,说我有意斜眼看Ta们。但我其实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我天生有斜视而已。

后来,我决定去做了眼睛手术。我为此花了很多钱,术后恢复期又遭了很多罪。尽管如此,我的眼睛还是没有“完全正常”。看到别人说自己“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品质”,我特别紧张特别恐惧。我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种会因为我的外表而认定我“不是什么好东西”的人。

事实就是,外表和人品没有一点关系。你觉得自己能“一眼看出谁有问题”?你觉得自己有“一看就能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天赋?别瞎想了,你不过是对那些和你不一样的、身心有障碍的人怀有深深的偏见而已。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看到了我的温柔和善良。但你知道吗?正是因为曾经遭受过无数的暴力,才让我下定决心成为了现在这样的我。

不是“从未见过黑暗”,而是“见过无数黑暗但仍旧选择温柔和善良”。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有大量科学的证据可以表明:
❶ 肥胖和健康没有必然联系;
❷ 快速减肥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比快速增肥对身体的伤害还要大;
❸ 减肥而不反弹,对99%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❹ 成年之后,你的体重和你新陈代谢的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你的基因;
❺ 计算卡路里等做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❻ 适度肥胖可以避免很多在瘦人中常见的疾病;
等等等等。

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些知识都无法说服Ta们。Ta们只在高中上过一个学期生物课,却坚持认为肥胖是“自控力缺乏”,是“性格品质问题”,是“最糟糕的健康问题”。

这些人这么想的背后,是因为Ta们害怕看到事实 ——
❶ Ta们害怕看到,胖人和自己并没有生活习惯或生活选择上的差别;
❷ Ta们害怕看到,自己并不是因为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才避免了肥胖,自己并没有能顺理成章高那些胖人一头的地方;
❸ Ta们害怕看到,自己不肥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运气好有个不肥胖的基因而已;
❹ Ta们害怕看到,仅仅是因为自己不胖,并不意味自己一定很健康。

评论:实际上,胖人是否真的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用统计数据是很难推理出来的。因为很多医生在对待肥胖的病人的时候会有巨大的偏见和歧视,Ta们将胖人的一切身体健康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肥胖”,原本明明可以治好的问题就是这样被医生的偏见生生耽误了及时确诊和及时治疗的时机。更糟糕的是,如果病人为了获取本应获得的治疗,不得不听取医生的意见开始减肥,那Ta很可能又会因为减肥而给自己带来更多更棘手的健康问题。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人生总有起起伏伏
在那些穿越低谷的日子
至少你可以对自己
温柔一些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听说,因纽特人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很多因自杀而去世的因纽特人,年纪在10岁至24岁之间。是的,那些年仅十岁的孩子。

我们因纽特社群遭遇到的很多不公正,是造成我们社群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这些不公正包括但不限于:
❶ 1950-1960年间,加拿大政府开始大规模屠杀因纽特人的雪橇犬,严重破坏了因纽特人的日常生活。
❷ 加拿大政府屡次强迫因纽特人动迁。
❸ 住房资源分配不足。
❹ 教育资源分配不足。
❺ 传教士于1845年开始建立原住民寄宿学校,强迫原住民孩子与家人分离,并接受强制性的同化教育。原住民寄宿学校多虐待孩子,大量原住民孩子被虐待致死。而这种“原住民寄宿学校”一直到1997年才终于正式消失。
❻ 高昂的食品价格。
❼ 缺乏医疗。
❽ 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
❾ 政策性歧视。

是的,因纽特社群的自杀率问题,是一个很令人痛心的议题。但我们需要更公开地去谈论着这个议题,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困境。我们因纽特社群遭受过很多痛苦和灾难,但我们仍然怀有爱。我们的社区对我们来说,仍然是独特而美丽的。

注:因纽特人为爱斯基摩人的一支。因“爱斯基摩”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质的称呼,现在一般不用“爱斯基摩”来称呼因纽特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过好一生最重要的道理”。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1973年,跨性别拉拉贝丝·艾略特在美西拉拉大会中遭到一名会议发言人的攻击,被辱骂为“假装成女人的男间谍”、“来摧毁我们的强奸犯”。事后,贝丝·艾略特写文回应,现摘录几个段落:

❶ 如果我们的社会参与,只是在重复那些已有的偏见和歧视排除“异己”;如果在我们的团体里,谁排除的“异己”越多,谁越“激进”,谁地位就越高;那我们这种做法,完全是和反抗压迫背道而驰的。

❷ 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让我们开始互相辱骂、互相攻击...

❸ 我不信任那些恨男人比爱女人更多的人。我不信任那些一开口就是喋喋不休攻击别人的人。我不信任那些把“社会参与”建筑在“排除异己”之上的人。我不信任那些一边攻击别人一边说着“我在意你所以我要把你骂醒”的人。

❹ 我很愤怒。我必须站出来说些什么。那些恶意而严重的指控,说我是间谍,说我是强奸犯,完全是无中生有。

❺ 我生下来被指派为一种性别,但我的心是另一种性别。我天生就是这样。如果你说这是一种病,这种病也绝不是心理疾病,而是身体上的疾病。我的身体需要和我的心一致。

❻ 你们说我小时候是男孩。不是这样的。我在了解到世界上有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之后,我就发现了自己是女性。我身边的女性是我的榜样,我一直和女孩们一起玩耍...

❼ 你们说因为我小时候被当作男生,因此获得了性别特权,所以我不是女性。那我问你们,如果一个成长在母系社会里社会的女性来到这边,她在成长的环境里也获得过性别特权,你们会说她不是女人吗?

❽ 你们说我的身体决定了我不可能是女性。但连医生都不是这么说的,连医生都说我是女性,只是我的身体稍微和别的女性不一样...

❾ 有些人对待我的方式,和父权制度下男性对待女性的方式如出一辙。这些人不相信我自己说的话,还要把标签和身份强加给我。这些人没有把我看作平等的人,还禁止我说话、禁止我抱怨、要求我“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些人利用我之后,又抛弃了我。很多姐妹看到了这一切,也看懂了这些人对我的暴行。我不愿意再忍受这一切了。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永远,并把“永远”和“成功”牢牢捆绑了起来。

比如你开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店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后来成本变高了,经营压力也变大了,你决定关掉这家店。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开店失败。如果你喜欢写作,还写了几本书。然后你兴趣发生了变化,不再写书了。社会对你的评价是:一个失败的作家。如果你和某个人结婚,头几年生活得挺好。然后发生了一些问题,你决定离婚。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失败的婚姻。

社会认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永远”。

一段持续几年的美好友情,最后两人渐行渐远。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们不是“真正”的友谊。一个爱好你搞了几年,后来不搞了。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不过是三分钟热度,这事情太可惜了。

我认为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结束,但这不改变“它曾经很美好”的事实。当然这些美好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难过、可以追悼,但我们不能去否认它曾经的美好和成功。把“永远”列为美好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仅是不现实的,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这是2015年澳大利亚公益组织 GetUp! 为呼吁同性婚姻合法化制作的视频。两年后,2017年,澳大利亚正式通过同性婚姻法,成为第25个同婚合法化的国家。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每当看到某些类型的网络言论时,我总是会用这些问题来帮助我的思考:

1. 这是真心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还是想去惩罚“没有足够参与到变革之中来的人”?
2. 这是真心想让社会变得更公正,还是想看到“坏人”万劫不复永世不得翻身?
3. 这是真心想让人压迫人的事情更少一些,还是想掌握权力成为有更多机会去压迫别人的人?
4. 这是真心想做应当做的事情,还是在追求“公正无私”的自我感觉? source
2025/07/13 16:00:0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