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我现在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导盲犬服务中心。我想给大家看一看这边厕所边上贴着的盲文立体小地图,这张小地图真的非常贴心。
你知道作为盲人,我生活最大的不便是什么吗?也许你猜不到。不是我不能开车带来的不便,虽然能开车真的会方便很多,但我最大的不便是出门在外的时候上厕所的不便。每个厕所的设计都不太一样,所以每次我独自一人去上厕所的时候都会非常紧张。我男朋友只能在厕所外面等我,而我必须一个人走进那片“未知地带”。我该在哪里排队?隔间在哪里?如果我带着导盲犬的话我需要去空间更大一些的无障碍隔间,于是我得一个个隔间摸索过去,找到无障碍隔间里,在那里等待。进入隔间之后我还得继续探索 —— 厕纸在哪里?马桶在哪里?厕所干净不干净?我根本没法知道,只能希望它最好干净一点。我该怎么冲马桶?是有个地方要按一下?还是人走的时候会自动冲水?洗手池在哪里?肥皂在哪里?烘手器在哪里?
而所有这一切问题,这张小地图都帮我解决了!
这边盲文的第一句话是,“无障碍女厕所小地图”,然后写着“无障碍隔间用A-T表示”,就是那个空间更大一些的隔间,“普通隔间用T表示”,“烘手器用D表示”,等等等等... 这样我就可以知道,这边这间是我和我的导盲犬可以一起进去的大一些的隔间,因为这间写着“A-T”。这间右边的两间都是“普通隔间”。烘干器在这边,因为这里写着“D”,我洗完手可以来这边烘干我的手。这边是洗手池,因为这里写着“B”,两个洗手池的中间有肥皂,小地图上写着“S”。
我真的很需要这种小地图!这间厕所我一进去就知道该怎么走。我知道我要向前走到最左边的那间隔间,然后上完厕所到进门的地方的右边洗手。这真的可以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上厕所时遇到的各种不便。请在别的地方的厕所也贴上这种盲文地图吧,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上厕所。
补充:另外无性别厕所也很重要!我希望我们的陪护和家人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厕所。 source
你知道作为盲人,我生活最大的不便是什么吗?也许你猜不到。不是我不能开车带来的不便,虽然能开车真的会方便很多,但我最大的不便是出门在外的时候上厕所的不便。每个厕所的设计都不太一样,所以每次我独自一人去上厕所的时候都会非常紧张。我男朋友只能在厕所外面等我,而我必须一个人走进那片“未知地带”。我该在哪里排队?隔间在哪里?如果我带着导盲犬的话我需要去空间更大一些的无障碍隔间,于是我得一个个隔间摸索过去,找到无障碍隔间里,在那里等待。进入隔间之后我还得继续探索 —— 厕纸在哪里?马桶在哪里?厕所干净不干净?我根本没法知道,只能希望它最好干净一点。我该怎么冲马桶?是有个地方要按一下?还是人走的时候会自动冲水?洗手池在哪里?肥皂在哪里?烘手器在哪里?
而所有这一切问题,这张小地图都帮我解决了!
这边盲文的第一句话是,“无障碍女厕所小地图”,然后写着“无障碍隔间用A-T表示”,就是那个空间更大一些的隔间,“普通隔间用T表示”,“烘手器用D表示”,等等等等... 这样我就可以知道,这边这间是我和我的导盲犬可以一起进去的大一些的隔间,因为这间写着“A-T”。这间右边的两间都是“普通隔间”。烘干器在这边,因为这里写着“D”,我洗完手可以来这边烘干我的手。这边是洗手池,因为这里写着“B”,两个洗手池的中间有肥皂,小地图上写着“S”。
我真的很需要这种小地图!这间厕所我一进去就知道该怎么走。我知道我要向前走到最左边的那间隔间,然后上完厕所到进门的地方的右边洗手。这真的可以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上厕所时遇到的各种不便。请在别的地方的厕所也贴上这种盲文地图吧,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上厕所。
补充:另外无性别厕所也很重要!我希望我们的陪护和家人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厕所。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知道,那种在社交场合里的不适与紧张不是一句“放松”就能轻易消解的,但我想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或许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慰藉与启发。
我在国外读研时总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局促之中。当时我的同学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有一位年长的姐姐,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这位姐姐非常从容洒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学一起去另一所大学听讲座,中途这位姐姐忽然想起自己的钱包落在了吃午饭的地方,便起身想要离开教室。她一边向台上小声致歉解释,一边快步走向前方的门 —— 结果却不小心推开了一间储藏室的门。只见这位姐姐毫不紧张,关上了门后还俏皮地说,“这间储藏室真不错!” 然后朝着出口的门走去。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没有人觉得她奇怪或愚蠢,反而被她的率真和幽默所感染。后来,我开始尝试去练习这份泰然自若,渐渐的,我不再因为那些不必要的小事而那么焦虑了。
我也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多余的不安,拥抱自信与自由。 source
我在国外读研时总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局促之中。当时我的同学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有一位年长的姐姐,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这位姐姐非常从容洒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学一起去另一所大学听讲座,中途这位姐姐忽然想起自己的钱包落在了吃午饭的地方,便起身想要离开教室。她一边向台上小声致歉解释,一边快步走向前方的门 —— 结果却不小心推开了一间储藏室的门。只见这位姐姐毫不紧张,关上了门后还俏皮地说,“这间储藏室真不错!” 然后朝着出口的门走去。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没有人觉得她奇怪或愚蠢,反而被她的率真和幽默所感染。后来,我开始尝试去练习这份泰然自若,渐渐的,我不再因为那些不必要的小事而那么焦虑了。
我也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多余的不安,拥抱自信与自由。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是不是从小在有毒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此养成了随时随地敏锐感知周围人的不快的习惯?你是不是认为,别人任何眼神和呼吸的微妙变化,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你说你有天赋,天生就能感知到别人的情绪。并不是这样的。这是还阴云笼罩在你心中的童年创伤给你造成过度警惕。也许有时你的感知确实非常正确,但也有很多很多时候,你的感知是错误的。
在那个无法信任任何人的童年里,你或许已经养成了习惯,不加质疑地完全信任你这份过度警惕下的感知。现在,每当那些可以保护你走过童年时期的推理让你感到下意识的紧张的时候,你就会认定对方一定是生气了。你不是感知到了别人的情绪,而是把“情绪”强加给了对方。
去学习如何避免触发过度警惕和如何处理你的过度警惕吧。因为无视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善意,坚信无缘无故警铃大作的感受,真的会伤害到你的人际关系。
评论:过度警惕的感受可能让你觉得世界上充满了残忍的坏人,甚至让你去伤害那些对你根本没有恶意的人。
评论:每当周围人生气的时候,我都会感觉非常难受。我曾经以为那是共情,直到后来我才发现我是因为害怕对方的迁怒而紧张不已。绝大多数时候,对方完全不是那种会迁怒于别人的人,但我之前创伤还是给我造成了“一定会被迁怒”幻觉。是的,这就是“过度警惕”。 source
你说你有天赋,天生就能感知到别人的情绪。并不是这样的。这是还阴云笼罩在你心中的童年创伤给你造成过度警惕。也许有时你的感知确实非常正确,但也有很多很多时候,你的感知是错误的。
在那个无法信任任何人的童年里,你或许已经养成了习惯,不加质疑地完全信任你这份过度警惕下的感知。现在,每当那些可以保护你走过童年时期的推理让你感到下意识的紧张的时候,你就会认定对方一定是生气了。你不是感知到了别人的情绪,而是把“情绪”强加给了对方。
去学习如何避免触发过度警惕和如何处理你的过度警惕吧。因为无视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善意,坚信无缘无故警铃大作的感受,真的会伤害到你的人际关系。
评论:过度警惕的感受可能让你觉得世界上充满了残忍的坏人,甚至让你去伤害那些对你根本没有恶意的人。
评论:每当周围人生气的时候,我都会感觉非常难受。我曾经以为那是共情,直到后来我才发现我是因为害怕对方的迁怒而紧张不已。绝大多数时候,对方完全不是那种会迁怒于别人的人,但我之前创伤还是给我造成了“一定会被迁怒”幻觉。是的,这就是“过度警惕”。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随着脑科学领域的研究的深入,我们愈发可以肯定人类大脑没有性别之分。
是的,男性大脑比女性平均要大11%,但这是因为男性的体型比女性平均来说也要大一些,而且大脑的大小与智力并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比较其它器官,如心脏、肺、或肾脏,平均男性比平均女性的大小差异要到17%到25%不等。也就是说,大脑在人类各个器官的平均大小差异上,甚至是性别差异更小的器官。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物的大脑都没有性别差异。科学家发现,在有些鸟类中,雄性大脑管控求偶时唱歌的区域,比雌性的大脑的同一区域要大6倍。但人类的大脑中丝毫找不出任何有类似特征的区域。
确实,我们之前有不少论文似乎证明了人类的大脑确实有性别差异,但我们验证了所有30年内发表的这类论文的有效性,发现这类论文的结论几乎完全无法经过检验和复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论文?这边有一个发表过程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在期待“大脑有性别差异”这个结论的时候,相关的论文就更容易被发表,而否定该结论的论文则会被认为“没有价值/没有发现真正的差异”而无法发表。
我们的这个结论被来自政治光谱两边的人攻击了。首先是保守派攻击我们“为了政治正确不讲科学”,因为我们“竟敢否认之前的人的研究结论”。进步派也批评我们“无视女性的特异性/研究不到位”,说我们这个“大脑没有性别差异”的结论可能会影响到对抑郁症和阿兹海默病这类女性更容易罹患的疾病的研究。但我们认为这类疾病女性更容易患病,不一定是大脑结构的差异,更可能源于女性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社会的歧视偏见。而且,我们也不可能用无法被科学论证的“政治正确”结论去真正为女性争取公正。比如十年前很多人认为男女大脑不同,所以要求老师分男班女班教学,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
https://theconversation.com/you-dont-have-a-male-or-female-brain-the-more-brains-scientists-study-the-weaker-the-evidence-for-sex-differences-158005
是的,男性大脑比女性平均要大11%,但这是因为男性的体型比女性平均来说也要大一些,而且大脑的大小与智力并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比较其它器官,如心脏、肺、或肾脏,平均男性比平均女性的大小差异要到17%到25%不等。也就是说,大脑在人类各个器官的平均大小差异上,甚至是性别差异更小的器官。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物的大脑都没有性别差异。科学家发现,在有些鸟类中,雄性大脑管控求偶时唱歌的区域,比雌性的大脑的同一区域要大6倍。但人类的大脑中丝毫找不出任何有类似特征的区域。
确实,我们之前有不少论文似乎证明了人类的大脑确实有性别差异,但我们验证了所有30年内发表的这类论文的有效性,发现这类论文的结论几乎完全无法经过检验和复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论文?这边有一个发表过程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在期待“大脑有性别差异”这个结论的时候,相关的论文就更容易被发表,而否定该结论的论文则会被认为“没有价值/没有发现真正的差异”而无法发表。
我们的这个结论被来自政治光谱两边的人攻击了。首先是保守派攻击我们“为了政治正确不讲科学”,因为我们“竟敢否认之前的人的研究结论”。进步派也批评我们“无视女性的特异性/研究不到位”,说我们这个“大脑没有性别差异”的结论可能会影响到对抑郁症和阿兹海默病这类女性更容易罹患的疾病的研究。但我们认为这类疾病女性更容易患病,不一定是大脑结构的差异,更可能源于女性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社会的歧视偏见。而且,我们也不可能用无法被科学论证的“政治正确”结论去真正为女性争取公正。比如十年前很多人认为男女大脑不同,所以要求老师分男班女班教学,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
https://theconversation.com/you-dont-have-a-male-or-female-brain-the-more-brains-scientists-study-the-weaker-the-evidence-for-sex-differences-158005
The Conversation
You don’t have a male or female brain – the more brains scientists study, the weaker the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
Rather than distinctly male or female, the human brain is much more like the heart, kidneys and lungs – basically the same no matter the sex of the body it’s in.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我们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并随手破坏自然生态,这种游人摆放的石头堆也越来越多了。我希望我这个科普视频可以传播出去,让大家理解这种石头堆的危害。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