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在身上的一个变化,是变成了浪漫爱过敏体质。刚刚看到友邻写在上海骑车去见前夫的故事,突然被勾起一件浪漫小事,一个很异乡人的故事。
是什么呢,是什么呢……
啊,是有一天一起去日料店吃拉面。作为一个从未有过亚洲经验的人,ta的筷子用得很糟糕,我汤都喝完了ta还有半碗面。吃完后消食散步。柏林冬夜很冷,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地上结成的冰令人趔趄不已。我说我刚经过了一个柏林很有名的独立书店,ta说那一起去看看吧。
一边走一边聊天。我来柏林快两个月了,语言还是不太好。并不是留学出来的,也没有长期生活在英文语境,一下子被抛到这样的环境里就有点吃力。中文下的我伶牙俐齿妙趣横生,德语下的我是大白痴,而说英语的时候又像个年久失修的机器,卡一下顿一下再转两圈,再卡一下。
但是每次我“啊啊啊啊听不懂”的时候,ta都会很耐心地~放慢语速~重复一遍,或者解释一下刚才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然后我英语说得乱七八糟的时候,ta会很认真地说hayami sorry, 有时候我让你重复一遍,不是你的问题,因为我的听力不太好。
那天晚上也是,我忘了一个单词怎么发音然后开始胡言乱语。ta就想了一下,说你想表达的是不是xxx?我说对对对,ta笑着说,I need to read your mind uhh?
在我们的交往中,我要花更多力气去表达我的想法,ta也要花更多心思去揣摩我的语言,所以那一刻被 read your mind 这个形容击中 —— 我在用一种英语之外的英语,混杂着德文和中文语法,和某些时刻总是脱口而出的日语。像是变成了七肢桶,在二维平面上粘连着各种语言符号。
请以我的语言理解我。
我没有把这些内心活动讲出来,可能是编织语言太累了,也可能是散步本就是轻盈的。我只是笑着跳起来回击,but it’s easier than using chopsticks, right?
来到书店的时候已经关门了,落地窗前摆着五光十色的杂志,在夜色里闪着幽幽光泽。路人三两成群,裹着围巾匆匆而过。我站在台阶上、靠着窗,我们接了很久的吻。走时回头看了一眼,窗上贴着大大的店名:
Do you read me?!
是什么呢,是什么呢……
啊,是有一天一起去日料店吃拉面。作为一个从未有过亚洲经验的人,ta的筷子用得很糟糕,我汤都喝完了ta还有半碗面。吃完后消食散步。柏林冬夜很冷,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地上结成的冰令人趔趄不已。我说我刚经过了一个柏林很有名的独立书店,ta说那一起去看看吧。
一边走一边聊天。我来柏林快两个月了,语言还是不太好。并不是留学出来的,也没有长期生活在英文语境,一下子被抛到这样的环境里就有点吃力。中文下的我伶牙俐齿妙趣横生,德语下的我是大白痴,而说英语的时候又像个年久失修的机器,卡一下顿一下再转两圈,再卡一下。
但是每次我“啊啊啊啊听不懂”的时候,ta都会很耐心地~放慢语速~重复一遍,或者解释一下刚才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然后我英语说得乱七八糟的时候,ta会很认真地说hayami sorry, 有时候我让你重复一遍,不是你的问题,因为我的听力不太好。
那天晚上也是,我忘了一个单词怎么发音然后开始胡言乱语。ta就想了一下,说你想表达的是不是xxx?我说对对对,ta笑着说,I need to read your mind uhh?
在我们的交往中,我要花更多力气去表达我的想法,ta也要花更多心思去揣摩我的语言,所以那一刻被 read your mind 这个形容击中 —— 我在用一种英语之外的英语,混杂着德文和中文语法,和某些时刻总是脱口而出的日语。像是变成了七肢桶,在二维平面上粘连着各种语言符号。
请以我的语言理解我。
我没有把这些内心活动讲出来,可能是编织语言太累了,也可能是散步本就是轻盈的。我只是笑着跳起来回击,but it’s easier than using chopsticks, right?
来到书店的时候已经关门了,落地窗前摆着五光十色的杂志,在夜色里闪着幽幽光泽。路人三两成群,裹着围巾匆匆而过。我站在台阶上、靠着窗,我们接了很久的吻。走时回头看了一眼,窗上贴着大大的店名:
Do you read me?!
第一次参加柏林电影节,看到群里很多影迷说“再也不看华语片了”。
华语片真的大多很烂,烂到家,烂到离场。作品差是其次,最重要的不真诚。随便糊弄一下,媚迎西方就行了。
但华语片之外还有星辰大海,前几天想推荐我看过最震撼的一部长片,但没空写影评,就随手在电影群里草草写了两句。然后真的有人去看了,还给我发了repo.(我真的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出来了还对华语片有执念。龙标能看到什么好东西。不过我虽然不理解但尊重祝福…
这部纪录片我和两个朋友去看的,一个是南方报业的前媒体人,一个是研究移民离散的学者(也是从上海出来的)。电影以俄乌战争爆发为时间线,串联起了普京统治下独立新闻媒体人的故事。虽然是英文字幕、俄罗斯语,但我们(可能是在场唯三中国人)都又哭又笑,related 到流泪。接近六个小时的放映结束,感觉心灵都被涤荡了。散场后我们去找导演和主创,和她们面对面聊了很久。我说谢谢你们的真诚和记录。
(ps:我第一次看到简介说是俄罗斯流亡导演拍摄xxx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男的,对不起。可能因为离散、流亡这些词眼总是不可避免带着落魄英雄主义的男子气概,但没想到电影开场前女导演上场,映后主创上台所有都是女性和酷儿。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想在大荧幕上看到的移民/离散女性叙事 —— 如此勇敢、决绝、热烈。)
我从来都不觉得我在华语片里才能找到共鸣,相反,作为观众一次次被糊弄我感到十分愤怒!!!很多东西能跨越种族、语言、时空遥相呼应,这才是柏林电影节的意义,这才是我远走高飞的理由。
I left China not for eating shits in the cinema.
华语片真的大多很烂,烂到家,烂到离场。作品差是其次,最重要的不真诚。随便糊弄一下,媚迎西方就行了。
但华语片之外还有星辰大海,前几天想推荐我看过最震撼的一部长片,但没空写影评,就随手在电影群里草草写了两句。然后真的有人去看了,还给我发了repo.(我真的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出来了还对华语片有执念。龙标能看到什么好东西。不过我虽然不理解但尊重祝福…
这部纪录片我和两个朋友去看的,一个是南方报业的前媒体人,一个是研究移民离散的学者(也是从上海出来的)。电影以俄乌战争爆发为时间线,串联起了普京统治下独立新闻媒体人的故事。虽然是英文字幕、俄罗斯语,但我们(可能是在场唯三中国人)都又哭又笑,related 到流泪。接近六个小时的放映结束,感觉心灵都被涤荡了。散场后我们去找导演和主创,和她们面对面聊了很久。我说谢谢你们的真诚和记录。
(ps:我第一次看到简介说是俄罗斯流亡导演拍摄xxx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男的,对不起。可能因为离散、流亡这些词眼总是不可避免带着落魄英雄主义的男子气概,但没想到电影开场前女导演上场,映后主创上台所有都是女性和酷儿。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想在大荧幕上看到的移民/离散女性叙事 —— 如此勇敢、决绝、热烈。)
我从来都不觉得我在华语片里才能找到共鸣,相反,作为观众一次次被糊弄我感到十分愤怒!!!很多东西能跨越种族、语言、时空遥相呼应,这才是柏林电影节的意义,这才是我远走高飞的理由。
I left China not for eating shits in the cinema.
2025.2.25
今天是来柏林两个月的日子啦!总体来说就感觉生活很有激情很有盼头。
怎么会认识这么多 inspiring & supportive 的朋友!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开心,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很开心,约会很开心,交友很开心,运动、散步、探索城市、光是走在路上都很开心。总是感觉被很多能量和爱萦绕着!
因为每天很充实也懒得在网上发什么。但真的发生太多太多事情啦!也有很多新鲜的感受!如果有机会后面再和大家分享吧。现在呢,就是一头猛扎进新生活!
对啦,三月有个一直默默关注的人要回柏林了。喜欢她,好奇她,想见她,想和她成为朋友❤️
相信我在柏林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今天是来柏林两个月的日子啦!总体来说就感觉生活很有激情很有盼头。
怎么会认识这么多 inspiring & supportive 的朋友!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开心,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很开心,约会很开心,交友很开心,运动、散步、探索城市、光是走在路上都很开心。总是感觉被很多能量和爱萦绕着!
因为每天很充实也懒得在网上发什么。但真的发生太多太多事情啦!也有很多新鲜的感受!如果有机会后面再和大家分享吧。现在呢,就是一头猛扎进新生活!
对啦,三月有个一直默默关注的人要回柏林了。喜欢她,好奇她,想见她,想和她成为朋友❤️
相信我在柏林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很喜欢 date 是直球型选手。
上周因为一些事情我就说我要静静,给我点个人空间别来烦我。然后ta之前天天来黏一下刷个存在感,说了句 Please take the time you need. We can talk at any moment if you feel like it, 就真的就好几天一声不吭了(边界感好强)。今天我觉得静差不多了,就过去找ta。
Do u miss me?
又很骄傲,撤回重发——
Did u water the plant?
(因为之前很有心机地在 ta 家放了盆里面包着小芽会开花的绿植。说你想我的时候就去浇浇水,the bud is my little soft heart💕)。
ta秒回说我浇了,聊了两句又说我想你也希望你那边一切都好(估计看到撤回的那句了)。我说我想见你,ta说一起去攀岩吗?过了几分钟又补了一句说,我其实根本不关心做什么,告诉我你有空的时间就好。
我很喜欢这种不别扭的直爽。按照很多剧本来写,ta应该也要晾一会我再回复消息,ta应该会等我发出邀请,ta应该也要故作下骄傲。
但是没有诶,就是很快很直接的回应。我觉得直球不是说表达感情有多直接,而是不玩那种约会文化里最常见的 power game 了。就是你推我拉,你进我退,互相博弈,暗流涌动,那种随时准备抽身而出的心情,谁都不愿意占据下风的姿态,现在觉得好别扭好烦啊。不行,长大啦!!觉得这种游戏不好玩了。还是喜欢《《请回答1988》阿泽那种,坚定的选择,不玩权力游戏的喜欢。就是,很清爽!—— “再来一万次都会选阿泽。”
上周因为一些事情我就说我要静静,给我点个人空间别来烦我。然后ta之前天天来黏一下刷个存在感,说了句 Please take the time you need. We can talk at any moment if you feel like it, 就真的就好几天一声不吭了(边界感好强)。今天我觉得静差不多了,就过去找ta。
Do u miss me?
又很骄傲,撤回重发——
Did u water the plant?
(因为之前很有心机地在 ta 家放了盆里面包着小芽会开花的绿植。说你想我的时候就去浇浇水,the bud is my little soft heart💕)。
ta秒回说我浇了,聊了两句又说我想你也希望你那边一切都好(估计看到撤回的那句了)。我说我想见你,ta说一起去攀岩吗?过了几分钟又补了一句说,我其实根本不关心做什么,告诉我你有空的时间就好。
我很喜欢这种不别扭的直爽。按照很多剧本来写,ta应该也要晾一会我再回复消息,ta应该会等我发出邀请,ta应该也要故作下骄傲。
但是没有诶,就是很快很直接的回应。我觉得直球不是说表达感情有多直接,而是不玩那种约会文化里最常见的 power game 了。就是你推我拉,你进我退,互相博弈,暗流涌动,那种随时准备抽身而出的心情,谁都不愿意占据下风的姿态,现在觉得好别扭好烦啊。不行,长大啦!!觉得这种游戏不好玩了。还是喜欢《《请回答1988》阿泽那种,坚定的选择,不玩权力游戏的喜欢。就是,很清爽!—— “再来一万次都会选阿泽。”
最近一个很鲜活的感受是,原来对“浪漫爱”祛魅后是这样的。
今天是约会一个半月以来,第一次和 date 待了完整的 24 小时。过去我是一个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很难想象翻以前的 blog, 会看到自己写出这样的话:
「在第一次见面的第一秒,被埋藏了几个轮回的元素就会重新复苏过来……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见钟情,并不存在什么日久生情。日久生情需要“催化物”,比如人品、个人魅力,甚至是“ta对我好”的脉脉温情,一些些叠加在上面,一点点培养出叫做“感情”的产物。固然这些东西都是重要的,必须的,但我对培养皿里生长出来的爱情从来不感兴趣。我只喜欢一刹那的火山爆发,一秒钟的心跳漏拍,一步踩在云朵上微微失重的眩晕。」
大概是很年轻的时候,才会对爱情有着如此文学化的描述,喜欢给自己生活罩上一层梦幻滤镜。在德国约会已经是 20 代的尾声。第一次在遇到 date 的时候,没有任何化学反应,也完全没动什么心思,只觉得是一个一起抱石的岩友。没想到相处越久,越发现对方身上的很多优点。
对于我们这种 mean mean girl 来说,「人很好」是对一个人(尤其伴侣)最平庸无聊的描述。毕竟文学化的人很擅长给自己制造 drama, 在 toxic 的关系里上下沉浮,然后再以此编织自己的创作素材。但现在突然发现一个事,以前觉得这个特质不重要,是不是只是没遇到。真的全都是烂人。我也在豆瓣感慨无数次,东亚社会受儒家影响太深了,有毒的土壤根本长不出健康的关系。而在欧洲约会的感受就是,第一次在亲密关系里可以这么被尊重,原来可以被这样珍惜地对待,原来能遇到人品真的很好的人,原来被喜欢并不是占有也可以是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原来恋爱可以不高开低走、而是在慢慢相处中更加喜欢彼此。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恋爱感受,像刚洗完的床单在阳台里散发着皂香,干净又好闻。
以前在 blog 里写「爱情是荷尔蒙在心里掀起千层湍流」,现在想写的话很朴素,爱情是细水长流。
今天是约会一个半月以来,第一次和 date 待了完整的 24 小时。过去我是一个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很难想象翻以前的 blog, 会看到自己写出这样的话:
「在第一次见面的第一秒,被埋藏了几个轮回的元素就会重新复苏过来……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见钟情,并不存在什么日久生情。日久生情需要“催化物”,比如人品、个人魅力,甚至是“ta对我好”的脉脉温情,一些些叠加在上面,一点点培养出叫做“感情”的产物。固然这些东西都是重要的,必须的,但我对培养皿里生长出来的爱情从来不感兴趣。我只喜欢一刹那的火山爆发,一秒钟的心跳漏拍,一步踩在云朵上微微失重的眩晕。」
大概是很年轻的时候,才会对爱情有着如此文学化的描述,喜欢给自己生活罩上一层梦幻滤镜。在德国约会已经是 20 代的尾声。第一次在遇到 date 的时候,没有任何化学反应,也完全没动什么心思,只觉得是一个一起抱石的岩友。没想到相处越久,越发现对方身上的很多优点。
对于我们这种 mean mean girl 来说,「人很好」是对一个人(尤其伴侣)最平庸无聊的描述。毕竟文学化的人很擅长给自己制造 drama, 在 toxic 的关系里上下沉浮,然后再以此编织自己的创作素材。但现在突然发现一个事,以前觉得这个特质不重要,是不是只是没遇到。真的全都是烂人。我也在豆瓣感慨无数次,东亚社会受儒家影响太深了,有毒的土壤根本长不出健康的关系。而在欧洲约会的感受就是,第一次在亲密关系里可以这么被尊重,原来可以被这样珍惜地对待,原来能遇到人品真的很好的人,原来被喜欢并不是占有也可以是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原来恋爱可以不高开低走、而是在慢慢相处中更加喜欢彼此。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恋爱感受,像刚洗完的床单在阳台里散发着皂香,干净又好闻。
以前在 blog 里写「爱情是荷尔蒙在心里掀起千层湍流」,现在想写的话很朴素,爱情是细水长流。
又是被德国的健身房震惊的一天。
前两个月不是四处跑各种运动,现在探索差不多了,就定下附近一家健身房开始 routine 训练。今天练臀日第一次去,觉得也太拉了,找了半天怎么连臀推机都没有,哈克深蹲也只有反向没有正向的。直到洗完澡,才发现女浴室里有个通道,通到一个巨大的女性力量区,而且很多专门针对女性的器械。
我被这个明亮通透的女性专属力量区震惊到了。在国内(上海),也不乏那种专门针对女性的健身房。但是因为人群划分太细,导致选择非常少(而且女性健身房教练全都是男性,有啥区别啊....)如果在健身房里开辟出一个专区吧,又和地铁弄个粉粉的女性车厢然后到处都是男的一样,形式大于内容。
我一直没有想到太好的解决方式,直到看到这个,女性洗浴室内部通向女性器械专区的设计。没有明文规定,甚至没有特地宣传,但物理上就隔离了男性进入的可能性,真真正正做到了全女。这个专区还不小,有两个大房间、有氧区、瑜伽区和全部力量器械,感觉有一个普通健身房这么大。里面也都是女生,从年轻的到中年老年都有,没有凝视,器械干净,氛围很好(虽然欧洲的健身房 mix 区域也非常干净)。
后来在 reddit 上搜帖子,有个女生说自己是肥胖人士,去健身房总是感到羞愧和不适,下面就有人提到我去的这个健身房。
真是我理想中的健身房啊!只要男性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全女」(还有酷儿)环境就很难实现。但完全可以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开辟出一片私密、专业、只属于女性的区域。真是让人有好舒服的安全感,又喜欢德国了。
(柏林的姐妹想知道地址可以 ig dm 我,因为我天天在这里练就不暴露坐标了)
前两个月不是四处跑各种运动,现在探索差不多了,就定下附近一家健身房开始 routine 训练。今天练臀日第一次去,觉得也太拉了,找了半天怎么连臀推机都没有,哈克深蹲也只有反向没有正向的。直到洗完澡,才发现女浴室里有个通道,通到一个巨大的女性力量区,而且很多专门针对女性的器械。
我被这个明亮通透的女性专属力量区震惊到了。在国内(上海),也不乏那种专门针对女性的健身房。但是因为人群划分太细,导致选择非常少(而且女性健身房教练全都是男性,有啥区别啊....)如果在健身房里开辟出一个专区吧,又和地铁弄个粉粉的女性车厢然后到处都是男的一样,形式大于内容。
我一直没有想到太好的解决方式,直到看到这个,女性洗浴室内部通向女性器械专区的设计。没有明文规定,甚至没有特地宣传,但物理上就隔离了男性进入的可能性,真真正正做到了全女。这个专区还不小,有两个大房间、有氧区、瑜伽区和全部力量器械,感觉有一个普通健身房这么大。里面也都是女生,从年轻的到中年老年都有,没有凝视,器械干净,氛围很好(虽然欧洲的健身房 mix 区域也非常干净)。
后来在 reddit 上搜帖子,有个女生说自己是肥胖人士,去健身房总是感到羞愧和不适,下面就有人提到我去的这个健身房。
真是我理想中的健身房啊!只要男性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全女」(还有酷儿)环境就很难实现。但完全可以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开辟出一片私密、专业、只属于女性的区域。真是让人有好舒服的安全感,又喜欢德国了。
(柏林的姐妹想知道地址可以 ig dm 我,因为我天天在这里练就不暴露坐标了)
在国内约会好像有句话叫,你有时候就是输在太真诚了。我觉得挺难过的,不知道为什么真诚的时刻总是被糊弄、被逃避、被随便对待。直到后来自己也学会了这些。
来德国之后有个很大的变化,是重新拾回了真诚。
最近和德国邻居出来 hang out, 然后今天开诚布公讲了互相的状况,然后一致认同以纯朋友的方式相处。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职业和共同语言,所以可能会是一段不错的友情。而现 date 也都知道这些事情,ta完全信任我并且尊重我的个人空间和选择。
不知道是德国人很直接的关系,还是这里人们更尊重彼此(也有可能是单纯遇到的人太好了),这里面来来回回的沟通都让我一遍遍被震惊到。就是...可能....我作为老中女人真的没有这么被对待过。身上背负太多 trauma(讲起来也觉得很烦了),总之就是很失望很失望。但闪过很多想要随便糊弄一下的时刻,把别人当作傻子的时刻,然后看到对方很真诚地去和沟通,就觉得这事儿其实很简单啊,讲就完了。要做到真诚就只是四个字:诚实、沟通,不行吗?有这么难吗?为什么我在国内就觉得是奢侈品呢?
其实也不是责怪哪个具体的人,有时候只能很无奈地归结为土壤问题。诚实需要面对自己,沟通需要尊重他人,这两个都是男子气概的反面 —— 那要怎么做到真诚呢?做不到,所以说东亚是 npd 和回避性人格的土壤。有毒的土壤不可能长出健康的关系,无解。
(说太笼统了,还是讲在柏林约会被 culture shock 到的细节比较生动!但先记个笔记以后有机会分享吧。)
来德国之后有个很大的变化,是重新拾回了真诚。
最近和德国邻居出来 hang out, 然后今天开诚布公讲了互相的状况,然后一致认同以纯朋友的方式相处。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职业和共同语言,所以可能会是一段不错的友情。而现 date 也都知道这些事情,ta完全信任我并且尊重我的个人空间和选择。
不知道是德国人很直接的关系,还是这里人们更尊重彼此(也有可能是单纯遇到的人太好了),这里面来来回回的沟通都让我一遍遍被震惊到。就是...可能....我作为老中女人真的没有这么被对待过。身上背负太多 trauma(讲起来也觉得很烦了),总之就是很失望很失望。但闪过很多想要随便糊弄一下的时刻,把别人当作傻子的时刻,然后看到对方很真诚地去和沟通,就觉得这事儿其实很简单啊,讲就完了。要做到真诚就只是四个字:诚实、沟通,不行吗?有这么难吗?为什么我在国内就觉得是奢侈品呢?
其实也不是责怪哪个具体的人,有时候只能很无奈地归结为土壤问题。诚实需要面对自己,沟通需要尊重他人,这两个都是男子气概的反面 —— 那要怎么做到真诚呢?做不到,所以说东亚是 npd 和回避性人格的土壤。有毒的土壤不可能长出健康的关系,无解。
(说太笼统了,还是讲在柏林约会被 culture shock 到的细节比较生动!但先记个笔记以后有机会分享吧。)
最近项目上的事情太令人沮丧了。
更令人沮丧的是,如果你不是给别人打工,你就必须为你自己做出的所有选择负责,并为每一个(可能很差很失望的)结果承担起责任。你没有傻屌老板可以归因,也没有讨厌同事可以抱怨,你自己就是因果交织汇聚的所有中心和焦点。这种情况下真的很容易向内自我攻击……
真是自由引起的眩晕啊。很沮丧的时候还是要一遍遍告诉自己,没关系,继续做,会好的,辛苦自己再给出多一些韧性和耐心。
更令人沮丧的是,如果你不是给别人打工,你就必须为你自己做出的所有选择负责,并为每一个(可能很差很失望的)结果承担起责任。你没有傻屌老板可以归因,也没有讨厌同事可以抱怨,你自己就是因果交织汇聚的所有中心和焦点。这种情况下真的很容易向内自我攻击……
真是自由引起的眩晕啊。很沮丧的时候还是要一遍遍告诉自己,没关系,继续做,会好的,辛苦自己再给出多一些韧性和耐心。
这周过得超级忙,昨天被一些事情狠狠 trigger 到,是来德国后第一次开始焦虑签证问题。正好晚上去 date 家,我就一边想一边列举了12345个我可以续命的签证。讲完我抱着电脑站起来,突然想到什么,"oh there is one more……"
"Marriage."
ta很快回应说,然后我们都笑了。
(当然我觉得自己不至于有5条路都走不通,最后要走到婚绿的地步。)但我一直、从来就没有排斥过这个事情。古往今来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有目共睹,更别说在东亚儒家圈吃着女人的环境里。这个时候女的出走了,留不下来了,找个本地人结婚,在百害无一利的婚姻制度里,就占了这么点点点点便宜,吃到了一点点点点甜头,而目标也只是留下来而已。好了,开骂了,污名化了,厌女狂欢了!
好好笑,男的站在父权的金字塔尖吃了几千年的女人,是拼尽一切努力不让女人吃上一口好的啊!以及,还有,别提到婚姻就觉得是嫁给男的,好像全世界txl婚姻都不合法一样。
忘了很早在网上看到一个女生,也是在美国留不下来然后婚绿,然后大大方方摆到台面上来说,我就是来 take advantage 的。你们白男生下来就是地球上最 easy 的生物,我们老中西北农村里出来的女人摸爬滚打拼尽全力才来到这里,占点便宜是你的荣幸(忘了原话大概是这么个背景,记错勿怪)。之前看到王慧玲也说,她嫁给老公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用更大白话来讲就是“看上 Peter 是有利可图”。结婚也是玲玲催的婚,去年他们一起搬到英国,虽然她最近被封号了,但有看到有人说“姐现在在英国过得挺好的”。
(还是那句话,不是因为我要婚绿才替婚绿讲话,而是我反对一切污名化)。我支持女性大大方方、利利落落,用一切方法抵达她们想要去的地方。
"Marriage."
ta很快回应说,然后我们都笑了。
(当然我觉得自己不至于有5条路都走不通,最后要走到婚绿的地步。)但我一直、从来就没有排斥过这个事情。古往今来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有目共睹,更别说在东亚儒家圈吃着女人的环境里。这个时候女的出走了,留不下来了,找个本地人结婚,在百害无一利的婚姻制度里,就占了这么点点点点便宜,吃到了一点点点点甜头,而目标也只是留下来而已。好了,开骂了,污名化了,厌女狂欢了!
好好笑,男的站在父权的金字塔尖吃了几千年的女人,是拼尽一切努力不让女人吃上一口好的啊!以及,还有,别提到婚姻就觉得是嫁给男的,好像全世界txl婚姻都不合法一样。
忘了很早在网上看到一个女生,也是在美国留不下来然后婚绿,然后大大方方摆到台面上来说,我就是来 take advantage 的。你们白男生下来就是地球上最 easy 的生物,我们老中西北农村里出来的女人摸爬滚打拼尽全力才来到这里,占点便宜是你的荣幸(忘了原话大概是这么个背景,记错勿怪)。之前看到王慧玲也说,她嫁给老公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用更大白话来讲就是“看上 Peter 是有利可图”。结婚也是玲玲催的婚,去年他们一起搬到英国,虽然她最近被封号了,但有看到有人说“姐现在在英国过得挺好的”。
(还是那句话,不是因为我要婚绿才替婚绿讲话,而是我反对一切污名化)。我支持女性大大方方、利利落落,用一切方法抵达她们想要去的地方。
遇到了在德国最恐怖的恐怖片 —— 丢钥匙了,甚至还是五把连在一起。在24小时内完成了
1. 一路爬回去找了两小时,未果
2. 去警察局报案,和官僚机构打交道需要全德语😖
3. 得知可能被送去了失物招领处
4. 发现失物招领一周只开三天门且9-2点,并且遗失物品1-2周内才可以申领
5. 和远在天边度假的德国房东沟通,没有得到帮助就算了,还被莫名其妙人身攻击,几次礼貌提醒他不要用脏话和我沟通无果后,从礼仪之邦切换成东亚女子发疯模式,我狂发疯,并且带上了律师和法律条文,我说你再给我说一句脏话试试?现在这人已经吓得不敢说话了。感觉来德国后天天在修理死白男
6. 开始满城找配钥匙的地方。换了十几家店都配不了,最后从五金店借了老爷爷的螺丝刀开始手动拆门,又从万能钥匙里捡了一堆回家一个个试,最后又在一家巨贵的店里找到可以配密钥的,小哥配了一个半小时配出来居然还不能用
德国丢钥匙多恐怖呢,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大门密钥,有人丢了被物业知道后整个楼的大门都要换,价值3000欧;如果物业大发慈悲可以再配一把,价值300欧。而我踏破铁鞋找到一家可以配密钥的,价值79欧,结果配出来发现不能用……
是的,你没看错,在德国丢一个钥匙,代价可以从2000人民币到20000. 钱都还是其次的,中间的交涉、流程还极其繁琐,非常耗神耗精力。
在德国丢了钥匙,其后果仅次于丢了小命。今天捧着一大把钥匙走在路上绝望得差点要哭,觉得不如回国算了,在上海丢钥匙哪次不是两块钱几秒钟就配好了,更别说都是密码锁指纹锁哪里需要实体钥匙。
但现在哭也哭不出来了。明天继续去配钥匙,明早还要去健身。嗯,日子就还得咂吧咂吧过下去。这才哪到哪😌
1. 一路爬回去找了两小时,未果
2. 去警察局报案,和官僚机构打交道需要全德语😖
3. 得知可能被送去了失物招领处
4. 发现失物招领一周只开三天门且9-2点,并且遗失物品1-2周内才可以申领
5. 和远在天边度假的德国房东沟通,没有得到帮助就算了,还被莫名其妙人身攻击,几次礼貌提醒他不要用脏话和我沟通无果后,从礼仪之邦切换成东亚女子发疯模式,我狂发疯,并且带上了律师和法律条文,我说你再给我说一句脏话试试?现在这人已经吓得不敢说话了。感觉来德国后天天在修理死白男
6. 开始满城找配钥匙的地方。换了十几家店都配不了,最后从五金店借了老爷爷的螺丝刀开始手动拆门,又从万能钥匙里捡了一堆回家一个个试,最后又在一家巨贵的店里找到可以配密钥的,小哥配了一个半小时配出来居然还不能用
德国丢钥匙多恐怖呢,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大门密钥,有人丢了被物业知道后整个楼的大门都要换,价值3000欧;如果物业大发慈悲可以再配一把,价值300欧。而我踏破铁鞋找到一家可以配密钥的,价值79欧,结果配出来发现不能用……
是的,你没看错,在德国丢一个钥匙,代价可以从2000人民币到20000. 钱都还是其次的,中间的交涉、流程还极其繁琐,非常耗神耗精力。
在德国丢了钥匙,其后果仅次于丢了小命。今天捧着一大把钥匙走在路上绝望得差点要哭,觉得不如回国算了,在上海丢钥匙哪次不是两块钱几秒钟就配好了,更别说都是密码锁指纹锁哪里需要实体钥匙。
但现在哭也哭不出来了。明天继续去配钥匙,明早还要去健身。嗯,日子就还得咂吧咂吧过下去。这才哪到哪😌
重新开始吃肉了。不知道那些健身同时又吃素的人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反正行不通,吃素健身会浑身无力、皮肤苍白、心跳过快(不用妖魔化吃素,可能是我自己营养没搭配好的关系)。
也努力了 —— B12吃了,维生素D补了,铁片糖果也嚼了,每天也会补一些锌和硒,但还是不太行(我小时候贫血、缺铁,查了下素食中的铁主要是非血红素铁,比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少、且吸收效率低。现在的铁片糖果可能吸收效率也不高,但相对温和,不像其他铁补充剂一样伤肠胃。我肠胃很娇气……)
总之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前,还是重新吃肉了。最近真的碳水爆炸了,天天睡前生吞一条法棍🥖……
也努力了 —— B12吃了,维生素D补了,铁片糖果也嚼了,每天也会补一些锌和硒,但还是不太行(我小时候贫血、缺铁,查了下素食中的铁主要是非血红素铁,比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少、且吸收效率低。现在的铁片糖果可能吸收效率也不高,但相对温和,不像其他铁补充剂一样伤肠胃。我肠胃很娇气……)
总之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前,还是重新吃肉了。最近真的碳水爆炸了,天天睡前生吞一条法棍🥖……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抱石。不管在上海也好柏林也罢,抱石都是一个很社交型的运动。总是呼朋引伴、成群结队的。即使自己一个人去岩馆,也老听到人们在下面吵吵闹闹的。
真的真的真的好想念攀岩啊。去年等德国签证的时候去了阳朔,本来那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现在想来却回味无穷。想念一个人面对岩壁的时候,想念爬上去就听不到一切声音的时候,想念被广西毒太阳晒成碳的时候,想念零距离看世界最顶级 climber 的攀岩范式,想念攀岩季时总是在岩场听到八国语言、然后随随便便认识个人加了 ins 就发现是第一个无氧登顶 k11 的女性登山者,想念签证等到绝望心力交瘁的时候读攀岩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然后在把身体的每一次移动都融进了禅的艺术。
我觉得抱石更像是一门室内解谜运动,但野外攀岩是一场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修行。去年在野攀里学到的东西,从很深很深的地方重新塑造了我体内的某一些性格、习性和对待世界的方式。好想回到山里,想在岩壁上踮脚、伸手、侧身、翻转,想念最接近恐惧时瞬间迸发出灵性的一刻。
真的真的真的好想念攀岩啊。去年等德国签证的时候去了阳朔,本来那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现在想来却回味无穷。想念一个人面对岩壁的时候,想念爬上去就听不到一切声音的时候,想念被广西毒太阳晒成碳的时候,想念零距离看世界最顶级 climber 的攀岩范式,想念攀岩季时总是在岩场听到八国语言、然后随随便便认识个人加了 ins 就发现是第一个无氧登顶 k11 的女性登山者,想念签证等到绝望心力交瘁的时候读攀岩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然后在把身体的每一次移动都融进了禅的艺术。
我觉得抱石更像是一门室内解谜运动,但野外攀岩是一场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修行。去年在野攀里学到的东西,从很深很深的地方重新塑造了我体内的某一些性格、习性和对待世界的方式。好想回到山里,想在岩壁上踮脚、伸手、侧身、翻转,想念最接近恐惧时瞬间迸发出灵性的一刻。
感觉到东西方约会差异很大的一个瞬间。
和 date 坐在窗边聊天,我说起前几天和德国邻居聊了他女朋友搬来柏林的事情,然后觉得果然刚来到一座城市不能很快进入到关系。
ta说为啥,我说,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啊。
「为什么需要很多?」
「因为关系是需要去维护的。就是...两个人需要磨合吧。」
「可是 date 期间不是已经在磨合了吗,进入到关系该咋样就咋样吧。」
我说好有道理哦...可能是亚洲没什么约会文化吧。在 YouTube 上看到很多白女去日本生活的 culture shock, 其中有一点就是人们有感觉后开始暧昧,然后告白、紧接着就确定关系了。所以往往是在确定关系后开始磨合的。
date 大惊,捂住嘴说,我被吓到了。
我说这就吓到了,我们老家还是先结婚再培养感情呢,办完婚礼才开始磨合。
ta 说不敢相信。我说嗯,但我说这个不是 ask for a relationship 的。
后来又聊到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区别。我说其实如果两个人互相喜欢,好像关系的定义并不是这么重要,唯一的区别是 commitment. 可是如果 commitment 有用,世界上就不需要婚姻制度来保证 commitment 的合法性了。
「但是承诺的意义是,表达我很喜欢你。」
-- but it's just something like i'll love you forever, i won’t mess around with anyone else. i will, i will, 这种将来时态根本没什么意义。
date又想了一下说,「关于关系定义的意义是,就像你去亚超,买酱油是为了炒菜,买饺子是主食,买西瓜是餐后甜点。对于不同的种类,我们会去对应不同的使用方式。」
我说对哦,这是一个潜意识的问题,就是你用怎样的方式去对待你喜欢的人。这种定义会去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
然后 date 说其实对 ta 来说,有时候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差别没有这么大。当我们做出承诺互相 can't sleep with other people 的时候,对 ta 来说就很像女朋友的状态了。
我大吃一惊,我说你知道的,我 propose 这个的背景是,我们都刚做了 std test , 然后我不想因为谁乱搞染上病(毕竟柏林应该翻译成柏淋)。仅此而已,并不是我多想 exclusive.
ta 说没错啊,我知道。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对我来说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差距会越来越缩小,然后那个界限就很模糊了。
我说,我还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我能理解为什么柏林这么多 open relationship, 因为白人有时候就是生来太富足了所以需要在关系上受虐来制造一些 drama 填补生活。我不一样,我要搞签证,我要搞钱,我要搞network, 天天疲于奔命都快死了。我对关系的理解就是,这个事情越简单越好,不要占据太多时间精力。
ta 说,完全同意。你就忙你的好了啊,你想我就给我发消息约见面,你忙的话就拒绝我的邀请。
我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没什么问题。date 邀请我出来的时候,我老讲 i'm occupied, ta也不会咋样,导致后来约会完全就是按照我的时间表来走。而且确实约会的时间越长,互相越了解,需要磨合的部分就越少了。date 最近还在计划周末一起离开柏林去野攀(因为我天天讲我受不了了我好想念石头),当作我们之间小小的旅行。因为我们之前聊到说,旅行是了解彼此最好的方式。
如果真这么一直约会下去,就算走入关系好像也没什么不同。不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充分的自由度和空间。但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谁知道会怎样。现在就是,呃....好像真的体验到完全不一样的约会方式呢!
和 date 坐在窗边聊天,我说起前几天和德国邻居聊了他女朋友搬来柏林的事情,然后觉得果然刚来到一座城市不能很快进入到关系。
ta说为啥,我说,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啊。
「为什么需要很多?」
「因为关系是需要去维护的。就是...两个人需要磨合吧。」
「可是 date 期间不是已经在磨合了吗,进入到关系该咋样就咋样吧。」
我说好有道理哦...可能是亚洲没什么约会文化吧。在 YouTube 上看到很多白女去日本生活的 culture shock, 其中有一点就是人们有感觉后开始暧昧,然后告白、紧接着就确定关系了。所以往往是在确定关系后开始磨合的。
date 大惊,捂住嘴说,我被吓到了。
我说这就吓到了,我们老家还是先结婚再培养感情呢,办完婚礼才开始磨合。
ta 说不敢相信。我说嗯,但我说这个不是 ask for a relationship 的。
后来又聊到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区别。我说其实如果两个人互相喜欢,好像关系的定义并不是这么重要,唯一的区别是 commitment. 可是如果 commitment 有用,世界上就不需要婚姻制度来保证 commitment 的合法性了。
「但是承诺的意义是,表达我很喜欢你。」
-- but it's just something like i'll love you forever, i won’t mess around with anyone else. i will, i will, 这种将来时态根本没什么意义。
date又想了一下说,「关于关系定义的意义是,就像你去亚超,买酱油是为了炒菜,买饺子是主食,买西瓜是餐后甜点。对于不同的种类,我们会去对应不同的使用方式。」
我说对哦,这是一个潜意识的问题,就是你用怎样的方式去对待你喜欢的人。这种定义会去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
然后 date 说其实对 ta 来说,有时候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差别没有这么大。当我们做出承诺互相 can't sleep with other people 的时候,对 ta 来说就很像女朋友的状态了。
我大吃一惊,我说你知道的,我 propose 这个的背景是,我们都刚做了 std test , 然后我不想因为谁乱搞染上病(毕竟柏林应该翻译成柏淋)。仅此而已,并不是我多想 exclusive.
ta 说没错啊,我知道。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对我来说 date 和 relationship 的差距会越来越缩小,然后那个界限就很模糊了。
我说,我还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我能理解为什么柏林这么多 open relationship, 因为白人有时候就是生来太富足了所以需要在关系上受虐来制造一些 drama 填补生活。我不一样,我要搞签证,我要搞钱,我要搞network, 天天疲于奔命都快死了。我对关系的理解就是,这个事情越简单越好,不要占据太多时间精力。
ta 说,完全同意。你就忙你的好了啊,你想我就给我发消息约见面,你忙的话就拒绝我的邀请。
我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没什么问题。date 邀请我出来的时候,我老讲 i'm occupied, ta也不会咋样,导致后来约会完全就是按照我的时间表来走。而且确实约会的时间越长,互相越了解,需要磨合的部分就越少了。date 最近还在计划周末一起离开柏林去野攀(因为我天天讲我受不了了我好想念石头),当作我们之间小小的旅行。因为我们之前聊到说,旅行是了解彼此最好的方式。
如果真这么一直约会下去,就算走入关系好像也没什么不同。不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充分的自由度和空间。但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谁知道会怎样。现在就是,呃....好像真的体验到完全不一样的约会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