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只是工具
最近有朋友提到我频道关于「营销」的内容对他很有感触,我当时对这方面内容毫无有印象,逐渐想到是之前分享一些关于模因和注意力的隐喻。MEMEs 作为作为注意力货币去病毒式地获取影响力,Naval 提到 Build and Sell 的价值机制,以及我分享过 Andrej Karpathy 的 Building Ramps 以建造吸引人的叙述滑道。
我有个正在梳理的 Building Ramps 笔记标签, 它主要关于如何公共表达、获得流量和粉丝,以及如何利用媒体平台和传播机制去打造影响力。比如 Andrej Karpathy 油管关于 LLMs 科普视频就很不错,他深入浅出以脱离学院派风格的大众视角去解读专业领域,这即是 Building Ramps。
自媒体流量或者影响力只是工具,它是一个副产品,是你所有学习和经验的派生。比如我分享生产力经验,分享信息,这些最终还是得有个核心落脚点,隶属于某个专业和领域,或者说你专注的实际工作。
Influencer 和做自媒体,我认为它不属于真正的职业。虽然现在已经被当成全职或者高度认可的职业去做,但这对于整个人的发展极其平面。我仅把它当做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创作流程后部分「触达环节」,即我获得影响力和营销的重要部分,而非全部。我无法信任《第二大脑》作者 Tiago Forte 的任何生产力经验,他只是为了教授而教授的影响力创作者,这就是他的职业。
真正核心创造流程需要与一个更重要、更底层、更具有实际生产性的领域挂钩。现在的创作,需要去认真学习如何驾驭媒体和模因、获取流量、获得分发,也更需要去专注领域深耕和研究,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模型、哲学社会理论、生命科学抗衰老,这些是真正重要部分。
影响力只是工具,Build, Sell and Taste 缺一不可。
相关链接:
1 语言的通货膨胀
2 Ramping
3 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
#thoughts #ramping
最近有朋友提到我频道关于「营销」的内容对他很有感触,我当时对这方面内容毫无有印象,逐渐想到是之前分享一些关于模因和注意力的隐喻。MEMEs 作为作为注意力货币去病毒式地获取影响力,Naval 提到 Build and Sell 的价值机制,以及我分享过 Andrej Karpathy 的 Building Ramps 以建造吸引人的叙述滑道。
我有个正在梳理的 Building Ramps 笔记标签, 它主要关于如何公共表达、获得流量和粉丝,以及如何利用媒体平台和传播机制去打造影响力。比如 Andrej Karpathy 油管关于 LLMs 科普视频就很不错,他深入浅出以脱离学院派风格的大众视角去解读专业领域,这即是 Building Ramps。
自媒体流量或者影响力只是工具,它是一个副产品,是你所有学习和经验的派生。比如我分享生产力经验,分享信息,这些最终还是得有个核心落脚点,隶属于某个专业和领域,或者说你专注的实际工作。
Influencer 和做自媒体,我认为它不属于真正的职业。虽然现在已经被当成全职或者高度认可的职业去做,但这对于整个人的发展极其平面。我仅把它当做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创作流程后部分「触达环节」,即我获得影响力和营销的重要部分,而非全部。我无法信任《第二大脑》作者 Tiago Forte 的任何生产力经验,他只是为了教授而教授的影响力创作者,这就是他的职业。
真正核心创造流程需要与一个更重要、更底层、更具有实际生产性的领域挂钩。现在的创作,需要去认真学习如何驾驭媒体和模因、获取流量、获得分发,也更需要去专注领域深耕和研究,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模型、哲学社会理论、生命科学抗衰老,这些是真正重要部分。
影响力只是工具,Build, Sell and Taste 缺一不可。
相关链接:
1 语言的通货膨胀
2 Ramping
3 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
#thoughts #ramping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