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1989年6月4日,中国政府屠杀了至少上千名学生、工人和市民。官方宣称的死亡人数为241人。如今,因为政府的管控,中国境内很难搜索到任何与六四大屠杀相关的信息。很多年轻人对这场屠杀一无所知。四年前,18万人曾在香港纪念六四30周年。现在,在香港国安法下,谈论六四可能会面临1年刑期,纪念六四可能会面临5年刑期。如果有可能的话,请花几分钟为六四死难者默哀。请不要忘记当年的抗议者。

相关历史: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心脏病发作逝世。在追思的过程中,北京工人与学生提出与新闻自由、民主制度、官员贪污相关的诉求,并与北京市民一起开始了一系列的聚会与抗议活动。6月3日晚间,军队决定镇压抗议,并对民众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 source
必胜客,输了

评论:刚才去了解了一下这个案件,情况可能不像大家说的那么乐观。首先这位不算完全胜诉,法院只是支持了他的部分请求(图中说的这些),但驳回了包括加班费在内的多项权益。其次腾讯对待官司的态度,一向是劳动法官司硬打一律不赦,其他官司能赢就赢、输了也没关系。腾讯对待劳工官司的手法经常用拖,耗到原告方金钱支持不下去认输为止(在这场官司中,原告方未获得全部权益,被告方对结果不满意,双方都有上诉的可能性)。 而输了官司时,腾讯经常会让对方在圈子里混不下去。作为旁观者,网友们只需要发表下看法就行了,但原告却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评论:ta和腾讯都想上诉,接下来会有二审。普通人打官司真的不容易,费神费力,何况对方还是腾讯。不过没请律师能打下年终奖一项诉求已经很厉害。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还要把多少时间花在类似于“刮腿毛和女权主义的关系”的争吵上?我真的不想再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了,请听好 ——

1. 刮腿毛是女权主义的行为吗?不是!
2. 女权主义者会不会刮腿毛?有些会!
3. 刮腿毛是不是对女权主义深深的背叛?根本谈不上!
4. 有人质疑真的有人是“为了自己舒服”才刮腿毛的吗?当然有!夏天风扇对着我吹的时候腿毛会被吹到我的腿上让我非常痒非常难受总以为有虫子爬在我腿上,我猜有这种困扰的不止我一个人!
5. 假如我刮腿毛的理由是为了避免有人因为我的腿毛而来找我麻烦或者区别对待我,可不可以?假如我不认为任由自己承受苛待是什么“更有道德的选择”,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6. 长篇大论威逼利诱让刮腿毛的人不再刮自己的腿毛,有什么好处吗?没有!
7. 让刮腿毛的人不再刮自己的腿毛,对推动政策上的性别平等,比如保障堕胎权,有用吗?没用!
8. 十多年前我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这个明星是不是女权主义者”,现在我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一个人平时做的某某私事是不是对女权主义背叛”,但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占据我们无数精力的争吵完全避开了我们最应当去质疑去监督的那些现有制度结构中正在当权的人和机构!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精选
==== “非法移民”:一个被操弄的伪概念 ====

在川普的这场政治运动中,“非法移民”已成为一个被高度政治化的术语。这一词被刻意放大、泛化、简化,成为煽动排外情绪、制造政治敌人的便利工具。然而,回到法律和事实本身,“非法移民”这个说法本质上就是一个伪概念。

一、法律上并不存在“非法移民”这个类别
首先,在美国法律体系中,“非法入境”(illegal entry)和“非法居留”(unlawful presence)确实是可以被识别的行为。但问题在于,大多数被称为“非法移民”的人群,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合法的移民程序,比如申请庇护、身份调整、绿卡等待、延期排期、U签证等。
这些程序一旦启动,个人身份即处于“法律保护状态”。也就是说,在最终裁定前,他们并不构成“非法”,而是法律承认的合法申请人。将这一类人称为“非法”,不符合法理但却可以煽动民众排外情绪。倘若我们坚持把这类合法程序下的移民叫“非法”,那等于说移民法本身成了违法者的保护伞,这是一个逻辑悖论。

二、模糊法律状态,为政治操控制造便利:
“非法移民”这个伪概念的核心危害在于,它将移民问题情绪化,把原本需要法律区分和事实判断的群体标签化为“罪犯”或“敌人”。从川普的竞选演说到极右派的舆论动员中,这种语言被反复使用,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仇恨引爆器”:1,他们不看法律文件,不尊重法律程序;2,一律定性“非法”,一律归入“危害国家安全”的范畴;3,再配合犯罪率、失业、毒品等社会问题进行“因果拼贴”。
其目的不是推动移民政策改进,修复移民程序中的漏洞,而是制造极化和民众恐慌,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回避复杂议题提供了极其廉价的工具。

三、法律判断让位情绪标签,是对法治精神的背叛:
语言非中立工具,将移民问题全部简化为“合法 vs 非法”,虽然简单明快,但实际是对法治的严重背叛。美国政府建立在程序正义基础之上。当它不再根据程序来判断非法合法,而是根据一个标签来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合法,那就已经走向极权。更糟糕的是,这种伪概念正在改变民众对移民法本身的理解,使得“驱逐”成为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过程。“非法”一词被无限延展,最终处于程序中的难民、DACA、身份等待期的人群被一同打包成“非法移民”。

四、尊重法律,提升鉴别政治话术的能力:
移民问题复杂,确实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改革。
但改革前提是必须废弃“非法移民”这一煽动性误导性标签。身份问题只能由法律定义,而不是由政治口号定义;移民治理必须依托制度工具,而不是情绪动员。
文明法治社会不应该允许“非法移民”成为一个无视法理、替代理性、操控民意的伪概念。这应该是民主党的一个抗争方向,提升民众对伪概念的鉴别能力。 source
2025/07/05 11:54:39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