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33😱18💩11🌭3🤪3👾2👍1🤨1🗿1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下午1時17分廣東河源發生一次 4.3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73度,東經114.71度附近,即廣州之東北偏東約160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北偏北約17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有市民向天文台報告表示感到這次地震。
😱33👍5🌭4👾21💩1🥱1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下午1時17分廣東河源發生一次 4.3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73度,東經114.71度附近,即廣州之東北偏東約160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北偏北約17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這次地震,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295👍3😱3💩3🥱1👨‍💻1
珠江口至深圳附近正有較強雷雨帶發展,並進一步靠近本港, 短期內本港部分地區雨勢較大及有雷暴。
🐳32🖕4🌭32💩2😭2
[暴雨速報] 天文台在下午4時2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可能或已錄得每小時30毫米的大雨,而且雨勢可能持續。
🐳62🤣6💩32😁2😎2🔥1🤡1
[暴雨速報] 天文台在下午6時45分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雖然暴雨警告已經取消,但市民仍須警覺有關河道氾濫可能帶來的危險。
💩23👎6👏32🕊2🤣2🤬1🍌1
受低壓槽影響,本港下午出現大驟雨,天文台一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截至晚上8時,多處地區今日已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

本港正逐漸轉受偏東氣流影響,預料未來一兩日強對流風險有所減少。然而,部分地區,特別是東部,仍可能有一兩陣驟雨。
🐳43😭54👍3🤬3💩1🫡1
受東風潮影響,天文台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本港離岸及高地正吹強風,維多利亞港內的北角測風站亦一度錄得強風。

與此同時,東風潮亦帶來一些低層降雨,局部地區,尤其是東部的雨勢或較頻密。

預計明日端午節風勢仍然較大,並有幾陣雨。讀者外出進行戶外活動,特別是水上活動時,應留意大風可能引起的風險。
🆒43👍9👏31🥰1🤬1🐳1😐1
影響南海中南部的西南季候風將於本週後期至下週初重新增強,加上副熱帶高壓脊主體西伸北抬,預料該區屆時有廣闊低壓槽發展。

副高西伸北抬的幅度,以及西南季候風的強度等因素,均會影響偏東風與西南氣流的實際匯聚情況。因此,該廣闊低壓槽會否發展為熱帶氣旋,可謂言之尚早。

近年社交媒體不時流傳個別電腦模式、單一預報的截圖。然而,熱帶氣旋會否發展,除了視乎大氣環境的變化,亦涉及尺度較細的對流發展,單憑一個電腦模式並無法捕捉大部分變數。因此,氣象機構往往會參考集成預報,以判斷熱帶氣旋生成的概率。
34👍184🤬4🤡4🥱3🐳3🥰1
與低壓槽相關的強雷雨帶正影響珠江口以北的內陸地區。由於偏北氣流較弱,現時低壓槽往南推進的速度較慢。

目前本港吹西南風,惟近地面及大氣中低空的風力不算強,氣流亦未有在夜間於沿岸抬升。然而,探空數據顯示大氣環境相對不穩定,配合日間增溫及低壓槽緩慢南移,本港附近或有零散對流發展。

按照現時預測,本港今明兩日間中有驟雨,讀者外出前宜留意天氣變化。
🐳56🥱9👍53👏1😡1
天文台預料,一道廣闊低壓槽會在下週初至中期為南海中部至呂宋附近帶來不穩定天氣,當中可能有低壓區在南海或菲律賓以東海域逐漸發展,但其發展速度及移動路徑存在變數。
🙏46🐳33😴95👀5🤡3👍2👏1
現時菲律賓以東有一個低壓區,預料會在週末移往呂宋附近海域,但其未來動向及發展存在變數。

目前傳統電腦和人工智能模式預測分歧頗大。前者預料低壓區整合期間出現多於一個中心,但東側渦旋最終佔優,系統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發展。後者則預料低壓區較快移近菲律賓,系統於南海整合發展。

低壓區實際整合情況,相當視乎其對流發展位置和強度,菲律賓的潛在地形輻合,以及西南季候風和副熱帶高壓脊南側東風的匯聚。

按照現時預測,一道西風槽會在下週中通過東亞,屆時副高將轉呈南北走向,引導該系統改往偏北方向移動。然而,低壓區的實際整合位置,將影響此段偏北路徑的「起跑點」。

低壓區未來數日的實際發展,將對後續預測造成「骨牌效應」,是不同電腦模式出現分歧的原因之一。MET WARN 會繼續留意該低壓區的動向,適時更新最新資訊。
👍5310👨‍💻9🤡7👏2😁2👌1
預料現時位於菲律賓鄰近海域的廣闊低壓區會在南海中北部發展,隨後數日大致移向華南沿岸,有機會為今年本港風季揭開序幕。

過去一日,該低壓區的對流有往南海調整的趨勢。此外,傳統電腦模式的預測有所調整,預料低壓系統在南海整合的機會較大,菲律賓以東的渦旋則被調弱。

該低壓區的動向,須視乎其整合速度、中心形成的位置,以及副熱帶高壓脊於週中東退南伸的幅度。

若該低壓區主導季風槽,且菲律賓以東的渦旋未能發展,預料其外圍環流或較廣闊。

按照現時預測,週中開始本港天氣漸轉不穩,驟雨增多,離岸及高地風勢頗大。

MET WARN會繼續關注該低壓區的動向,適時作出更新。
👍68🐳20🥰10👀97🤡6👌3🕊2🫡1
天文台較早前更新九天天氣預報,預料位於南海中部的廣闊低壓區會發展成熱帶氣旋,在本週中後期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至海南島一帶,但熱帶氣旋的發展及移動存在變數。

天文台現時最新預測星期五及星期六間中有狂風驟雨,離岸間中吹強風,高地風力達7級。
🙏59🐳21🤡9😱8🤮8💩7🔥53👍2🥰2🤔1
今日本港多處地區天氣酷熱,部分地區氣溫更達極端酷熱水平。

截至下午3時30分,天文台總部錄得最高氣溫34.2度,為今年最高氣溫。
🔥86🤬11👍32😁2👎1🤮1🙏1🌭1😡1
天文台表示,最早在星期二晚(6月10日)至星期三初時(6月11日)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預料熱帶氣旋在本週中後期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至海南島一帶,天文台會視乎其與本港的距離和發展速度,評估是否需要在星期三稍後至星期四(6月12日)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3🤡31🐳24👀10😁6👍544🥰1🤮1🍓1
預料位於南海中北部的低壓區會在未來一兩日發展為熱帶氣旋,隨後較大機會移向廣東西部至北部灣一帶。

受潛在熱帶氣旋影響,預料本港週三起風勢逐步增強,隨後離岸和高地風力可達強風程度,驟雨亦會增多。至於本港實際風雨影響程度和時序,主要視乎以下兩個因素。

【變數一:低壓區中心整合位置】

今早風場掃描顯示,低壓區的低層環流中心開始明確,但對流仍然集中在中心以西,系統中心附近和外圍的風力均較弱。

基於現時結構,低壓區中心有調整空間,須視乎對流發展和西南季候風流入系統的速度。

若低壓區中心受對流拉扯而往西調整,等同影響後續路徑的起跑點,靠近華南沿岸的位置或因而向西調整。另一方面,若低壓區整合速度較快,將較早受更高層面的氣流引導,靠近華南沿岸的時間可能因應提前。

【變數二:潛在熱帶氣旋路徑的北份量】

電腦模式預測,受本週中後期另一道短波槽影響,副熱帶高壓脊將逐漸轉為南北走向,配合低層西南季候風引導,潛在熱帶氣旋會改為採取偏北路徑,甚至不排除往東北移動。

潛在熱帶氣旋轉向的時間和幅度,須視乎短波槽何時通過中國北部,以及對副高的打擊,電腦模式的預測仍可能進一步修正。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整合情況會對後續路徑產生骨牌效應。若中心整合位置偏西,或系統前期移動速度較快,其轉向點或因應向西調整。在此情況下,潛在熱帶氣旋的路徑和強度變化須考慮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地形影響。

MET WARN會繼續關注此潛在熱帶氣旋的發展,適時作出更新。
54👍20🐳12🕊3💩1🍾1🤗1
日本氣象廳對南海中北部的低壓系統發出烈風警報,預料該系統會在未來24小時內增強為熱帶風暴。

現時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未有其他潛在熱帶氣旋發展。因此,若此系統增強為熱帶風暴,將被命名為「蝴蝶」。

天文台亦表示,該低壓系統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
👍54💩14124👏1🕊1
雖然南海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但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港天氣仍然天朗氣清。天文台同時預測今日天氣極端酷熱,市區最高氣溫約35度。

酷熱天氣警告及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現正生效,需要出外工作的讀者應做妥防暑措施。

截至正午12時10分,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達34.3度;流浮山更一度升至37.6度,為該站創站以來六月份最高紀錄。
🔥71🖕9😁4🌭3🤪3🤮21❤‍🔥1👍1💩1
天文台錄得最高35.6度,與1963年並列6月最高溫紀錄。而流浮山曾錄得最高38.7度。
🔥104🤮7🤯4🌭3🍌3🖕31💩1🐳1👻1👀1
2025/07/14 12:58:5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