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美国移民的来自哪些国家(依据 2022 年数据估计)

在 tech bubble 里总觉得中国印度人多,但其实加起来都不到墨西哥的一半,也各自没有比菲律宾移民多太多。

#data #visual #society
世界各国预期寿命和医疗花费

很有趣的数据,美国垃圾医疗产业和糟糕公众健康的缩影了。纵轴是年龄,横轴是每人的医疗花费。美国用土耳其十倍的花费达到了一样的寿命。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也高出一大截。

#data #visual #wellness #reddit
比例一样的情况下,牛奶里加茶和茶里加牛奶是一样的吗?

竟然……不是。牛奶里有疏水性的脂肪和蛋白质,倒进茶的时候分子会改变形状“蜷缩”起来形成小球,也就改变了味道,会有种轻微的焦糖味。当奶被倒进茶里,头几滴奶被热水包围,更有可能有明显的变化。而茶倒进奶不存在几滴奶被孤立的情况,这种变化就较少。从而这两种制作奶茶的方法即便比例一样味道也会不同。

当然,味道的偏好较为主观,比如 1920 年代的英国就分成了两派激烈讨论(颇似中国的咸甜豆花……)。Ronald Fisher,一位英国数学家,在给另一位生物学家 Muriel Bristol 提供茶的时侯 Bristol 拒绝了,因为她只喝先茶后奶的,并且能尝出区别。Fisher 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比例一样怎么会有区别,于是两人决定盲测 8 杯茶,并且引来一众其它科学家围观。出乎 Fisher 意料的是,Bristol 每一杯的盲测都“猜”对了。

当众丢了面子的 Fisher 不敢相信有味道区别(当时的科学还无法解释)觉得 Bristol 是蒙的,但稍稍计算发现全靠猜的话只有 1/70 的概率能猜对。只要把盲测数量提升到 12 杯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准确的信心。随后几年里他受到这个小实验的启发,总结出了许多现代仍在使用的科学实验概念与方法,如 null hypothesis, statisitical significance (互联网公司做 A/B test 的应该很熟悉),以及用小样本的不准确风险,深刻影响了现代科学实验方法。书里点评道:Not bad for a guy who couldn’t make proper tea.

(看到的时候我内心吐槽道 Not bad for a guy who tried to mansplain what’s proper tea. 就 mansplain 不可怕要是能深刻反思自己学点什么那也不错 🤣

- 昨天在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fungi 里读到的很有意思的知识

#funfact #reading #science #TIL
近十年基本穿的都是哈瓦那的人字拖,使用场景包括平时在家一直穿的拖鞋,出门旅行时候带酒店用,去泳池,偶尔夏天也会穿出街等等。不知道是橡胶自然老化还是这两年世风日下质量下降,总是穿个三四年就会断掉得买新的。前两天断掉之后我决定探索一下其它牌子,在象友的推荐下买了 Teva 的 Mush II,穿了几天体验如下:

喜欢的部分:
- 确实很舒服!因为是泡沫的鞋体而不是橡胶的,会更贴脚更软一些。
- 这一款有很明显的 arch support,还挺贴我脚型的。虽然我哈瓦那那种平板的穿太久了走过一天三万步的吴哥窟也问题不大所以个人不是特别需要 arch support,但想象中走路久应该会更舒服一些?
- 侧面能看到明显的 out sole 和 mid sole 分层,底层是更硬的泡沫上层是软的,理论上来说鞋底耐久度应该比单层泡沫强
- 鞋底比哈瓦那厚更占空间,但因为是布的带子不是橡胶的所以可以完全压平,旅行时候直接压包里可能反而更省空间
- 人字部分稍宽一点但又没有宽到卡通的程度,style 整体感觉更适合出街一些

不喜欢的部分:
- 防滑不太行,在我家那种假木地板上微微有点打滑,不至于摔倒或者需要太注意,但确实比橡胶的抓地力差一些,不知道更滑的 surface(比如实木或者瓷砖)会不会是个问题。经象友提醒在家测试了一下洗澡滑不滑,沾了水之后它突然变更不滑了很神奇(就出来地板上也不滑了),但布面和泡沫干的速度比哈瓦那的橡胶(刷个牙就干了)慢很多,布面甚至第二天还没干。
- 应该是人字部分高度 + 材质的缘故,没有哈瓦那好一脚塞进去,要稍微 fiddle 一小下(当然也更贴脚一些)
- 泡沫材质比橡胶材质热多了,穿久了脚底感觉温温的
- 泡沫材质比橡胶材质声音大,在家走路的时候呱唧呱唧的

整体我觉得还不错挺喜欢的,要仔细思考一下这双当在家的还是出街的(我一直家里同时有两双人字拖)。耐久度有待考察,布的带子和橡胶带子相比可能耐久性会增加,但泡沫的鞋底不知道会不会成为 bottle neck。我们 2027 年底再来见分晓!(?

#消费主义陷阱
椒盐豆豉剪报
比例一样的情况下,牛奶里加茶和茶里加牛奶是一样的吗? 竟然……不是。牛奶里有疏水性的脂肪和蛋白质,倒进茶的时候分子会改变形状“蜷缩”起来形成小球,也就改变了味道,会有种轻微的焦糖味。当奶被倒进茶里,头几滴奶被热水包围,更有可能有明显的变化。而茶倒进奶不存在几滴奶被孤立的情况,这种变化就较少。从而这两种制作奶茶的方法即便比例一样味道也会不同。 当然,味道的偏好较为主观,比如 1920 年代的英国就分成了两派激烈讨论(颇似中国的咸甜豆花……)。Ronald Fisher,一位英国数学家,在给另一位生物学家…
茶加奶和奶加茶一样吗?——读《How to win people and influence fungi》

图书馆看到标题里有真菌内容卖点是趣味科学小知识就顺手拿了,没想到是一个 lightning talk 活动 Nerd Nite 的讲稿合集。之前没听过这个活动不知现场效果如何,但讲稿改编书这种形式就有些良莠不齐(当然也跟我关心的领域有关系),有个别特别有趣的也有很鸡肋的。

以下是我摘出来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选段,随手翻译没有专业背景,如有不准确欢迎指正。感觉又是像上次读 Seattle Book of Dates 一样书觉得一般结果总结出来笔记比书好看的例子哈哈哈

#blog #reading #science #nature
各国的真实大小
via 独立产品灵感周刊 DecoHack #058

因为球面拉伸我们平时熟知的地图会把高纬度国家“放大”,导致不容易直观对比各国国土面积真实大小。这个网站提供了 normalize 之后的面积 overlay。

#newsletter #tool #visual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变强了,但我们仍需投资更多来拯救更多生命。

Our Wolrd in Data 总结了自 1900 年来全世界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是在减弱的。进入文章内还有互动地图可以查看各个年代的受灾地区和死亡人数。

自然灾害不仅仅是自然灾害,由三个因素共同构成:
- Hazard(灾害本身的性质,如飓风的烈度,地震的强度等)
- Eposure(如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预警系统,疏散流程等)
- Vulnerability(受灾之后人们的抵御能力,如房屋的防震能力,政府部门的救助等)

#data #visual #society #GoodNews #导读
OpenAI 疑似盗用斯嘉丽·约翰逊声音事件持续发酵

OpenAI 现在声称 Sky 所用的声音是另一位出于隐私原因不能透露的演员的,并且从未有意使其像斯嘉丽·约翰逊的声音。但出于对斯嘉丽的尊重暂停 Sky 的发布。

前情提要:
- Altman 上周发布 GPT4-o 和 Sky 的 demo 前还打电话给寡姐经纪征求声音授权,这是一年内的第二次,都被拒绝了
- Altman 上周还发推 cue 由寡姐配音的 2013 AI 语音电影 Her

坊间现在传闻 Altman 这一系列逐利的鲁莽行为是最近 OpenAI 两位主管安全部门的创始元老相继离职的原因。

个人觉得可能真的不是用寡姐声音训练,但要说 never intended to resemble 就有点扯淡了,尤其是 last minute 还在试图要授权,明显就是准备好发布了,如果要到授权就直接大肆宣传,没有就当无事发生。这个案子的判决会是如何监管 AI 和版权冲突的重要参考。个人感觉……可能会庭外和解🤔,否则会被迫公开一堆 Open AI 绝对不想公开的资料,包括配音演员是谁已经公司内部的安全和版权问题。

想要听一下对比的话可以看这个 GPT4-o demo 和当年 Her 的预告片里寡姐的声音。

#tech #AI #news #导读
美国各州两个成人两个小孩的家庭要过上富足的生活需要多少年收入

这里“富足”(live comfortably 英文里字面翻译成“舒适”不大准确,“小康”其实挺合适但又感觉被中国用的普遍了和美国标准不大一样,所以这里翻译成富足了)定义是收入需要能支撑 50/30/20 预算法,即 50% 的收入生活必要支出,30% 自由支配收入(娱乐等),20% 投资。

有诸多名校(哈佛、MIT 等)的麻省排行第一,要俩大人养俩娃过上这种生活需要家庭收入 30 万刀以上。度假胜地夏威夷 29 万紧随其后。最便宜的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乡下“密西西比。

当然,按州平均的话会不能准确反映该州大农村和大城市的区别,不过大概看个意思。

看完觉得……养娃太贵了。独居 childfree 个人在加州和华州的开销推算这上面的收入一半不到都能达到这个 comfortable 目标,如果是合居 DINK 的话俩人生活成本均摊就更低了。

#data #visual #money #导读 好久不见的 #每日反生育
椒盐豆豉剪报
这个懒人 TLDR 养生营养系列又来了,这回是我一直在等的水果。博主提到因为所有水果基本都对健康有益,因此这个 tier list 的标准有所调整(不像系列前面的肉类等),只是相对而言。 S tier:牛油果、香蕉、黑莓、蓝莓、西柚、猕猴桃、石榴籽、南瓜(水果??) A tier:红梅、番石榴、橙子、菠萝、覆盆子、Squash(水果???)、草莓、柑橘、西红柿 B tier:苹果、哈蜜瓜、樱桃、葡萄、柠檬(青、黄)、芒果、橄榄、木瓜、李子、 C tier:杏、椰子、白兰蜜瓜、Zucchini …
懒人 TLDR 养生系列没想到还有饮料版,当然,任何饮料都不能过量饮用,这个营养 tier list 的前提都是适量饮用的。

视频出的顺序是按字母序,我当时看到一堆夸了一堆没有太大缺点的饮料都落在了 A tier 还在想到底什么才配是 S tier,水出现的时候恍然大悟哈哈哈哈。说了一万遍的养生秘诀:多喝水!

S Tier:水,虽然没有任何典型的“营养物质”,但它提供了最重要的营养物:水本身

A Tier:甜菜根汁(可能是我最讨厌的饮料之一),红茶,胡萝卜汁,咖啡,绿茶,牛奶,西红柿汁

B Tier:樱桃汁,椰子水,红梅汁,葡萄柚汁,橙汁,石榴汁

C Tier:苹果汁,葡萄汁,菠萝汁,李子汁,运动饮料

D Tier:啤酒,热可可,柠檬水,甜茶,葡萄酒

F Tier:能量饮料(红牛、monster 等),碳酸饮料(可乐),Diet Coke(这里都是没有任何好处完全不推荐喝的)

#wellness #youtube
这两天更新频率减低的原因:去肯尼亚了

第一天在城市附近小 national park 就看到好多动物了。Telegram 就不更新太多刷屏了,反正晚点也要发博客总结。追更可以去这个串

#日常 #travel #nature
2024/06/01 06:34:5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