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someVisa
IMG_3359.JPG
YouTube
【不明白直播】仇日、亲俄:这个时代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2024年9月18日上午,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学生在离校200米处被一名中国男子刺伤,后不治身亡。据悉,这名10岁男童为日本国籍,父母分别是日本公民和中国公民。事发当天,正值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外界普遍将这一事件解读为反日情绪下的仇恨犯罪。
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中国人感到悲痛、愤怒、内疚、无力、迷茫。另一面,则是网络上依旧弥漫的仇外情绪和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人们不得不思考更多的问题:沉默算共谋吗?祭奠、献花、仅仅在人道层面上表达悲伤就足够了吗?对于仇外情绪与暴力背后的政治力量普通中国人可以做些什么?…
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中国人感到悲痛、愤怒、内疚、无力、迷茫。另一面,则是网络上依旧弥漫的仇外情绪和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人们不得不思考更多的问题:沉默算共谋吗?祭奠、献花、仅仅在人道层面上表达悲伤就足够了吗?对于仇外情绪与暴力背后的政治力量普通中国人可以做些什么?…
一些笔记:
1. 袁莉首先自问:普通中国人到底是共谋?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2. 关于日本人学校的谣言流传得比较下沉,比如抖音快手,在其他平台比较少见;
3. 中国一共有10所日本人学校,其中上海有两所。但在上面这些谣言视频中,这一数字被不断扩大,从35所变成了最近的137所;
4. 为什么在如此严格管理的网络环境下,这些谣言视频还能如此流行?最主要的是当局认为这些视频可以转移矛盾,其次是警方也不愿对面制止拍摄,因为可能会被网暴;
5. 有不少日本记者跑去了东京的悼念活动,其实可以帮到在日的华人,为这一事件降温。其实让人感到双重矛盾:一方面在别人的国家感到各种温暖,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国家受到各种仇恨;
6. 在日华人去买花悼念,花摊的日本摊主问 ta 要为谁买花,怎么配花?得知是为深圳的孩子买花,摊主还安慰 ta,两人一起哭泣;
7. 谁会是下一个孩子?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这回因为是一个日本孩子才被大家关注。其实关注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 X 就会知道,这两年类似的无差别攻击事件在中国各地越来越频繁;
8. 仇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尤其是当下的仇恨教育。各国都有仇恨言论,最大的区别是在其他国家都是被政府禁止的,在中国则不同;
9. 各地都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并不都是好的,也不都是坏的,但中国的民族主义是错乱的。如果可以用民族主义来解释对于日本的仇恨教育,即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那么如何用民族主义来解释对美国的仇恨?毕竟美国曾经帮助中国打败日本的侵略。
https://overcast.fm/+AA565Qt0Yy4
1. 袁莉首先自问:普通中国人到底是共谋?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2. 关于日本人学校的谣言流传得比较下沉,比如抖音快手,在其他平台比较少见;
3. 中国一共有10所日本人学校,其中上海有两所。但在上面这些谣言视频中,这一数字被不断扩大,从35所变成了最近的137所;
4. 为什么在如此严格管理的网络环境下,这些谣言视频还能如此流行?最主要的是当局认为这些视频可以转移矛盾,其次是警方也不愿对面制止拍摄,因为可能会被网暴;
5. 有不少日本记者跑去了东京的悼念活动,其实可以帮到在日的华人,为这一事件降温。其实让人感到双重矛盾:一方面在别人的国家感到各种温暖,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国家受到各种仇恨;
6. 在日华人去买花悼念,花摊的日本摊主问 ta 要为谁买花,怎么配花?得知是为深圳的孩子买花,摊主还安慰 ta,两人一起哭泣;
7. 谁会是下一个孩子?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这回因为是一个日本孩子才被大家关注。其实关注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 X 就会知道,这两年类似的无差别攻击事件在中国各地越来越频繁;
8. 仇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尤其是当下的仇恨教育。各国都有仇恨言论,最大的区别是在其他国家都是被政府禁止的,在中国则不同;
9. 各地都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并不都是好的,也不都是坏的,但中国的民族主义是错乱的。如果可以用民族主义来解释对于日本的仇恨教育,即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那么如何用民族主义来解释对美国的仇恨?毕竟美国曾经帮助中国打败日本的侵略。
https://overcast.fm/+AA565Qt0Yy4
overcast.fm
【不明白直播】仇日、亲俄:这个时代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 不明白播客
2024年9月18日上午,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学生在离校200米处被一名中国男子刺伤,后不治身亡。据悉,这名10岁男童为日本国籍,父母分别是日本公民和中国公民。事发当天,正值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外界普遍将这一事件解读为反日情绪下的仇恨犯罪。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中国人感到悲痛、愤怒、内疚、无力、迷茫。另一面,则是网络上依旧弥漫的仇外情绪和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人们不得不思考更多的问题:沉默算共谋吗?祭奠、献花、仅仅在人道层面上表达悲伤就足够了吗?对于仇外情绪与暴力背后的政治力量普通中国人可以做些什…
Exodus 4.14 - 移了半天没移出去
前阵子和同事一起出差,落地之后,需要填写入境卡。现在的入境卡大多都电子化了,只要扫一个 QR 码就能打开对应的网页填写,十分方便。
我很快就填完了入境卡,但我的同事一直卡在那边。我走过去一看,原来 ta 用了微信的扫一扫功能,结果这玩意把很多境外网页都直接屏蔽了,还提示说是不安全网址,根本就打不开 QR 码上的网页。我请同事换了手机内置的相机扫描之后,就顺利打开了入境卡的网页。
填写完之后,我同事惊叹道,原来 QR 码不用微信/支付宝也能扫描。事实上,这不是 ta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前面一次因为我不在场,ta 只好手工填写了入境卡。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4/
前阵子和同事一起出差,落地之后,需要填写入境卡。现在的入境卡大多都电子化了,只要扫一个 QR 码就能打开对应的网页填写,十分方便。
我很快就填完了入境卡,但我的同事一直卡在那边。我走过去一看,原来 ta 用了微信的扫一扫功能,结果这玩意把很多境外网页都直接屏蔽了,还提示说是不安全网址,根本就打不开 QR 码上的网页。我请同事换了手机内置的相机扫描之后,就顺利打开了入境卡的网页。
填写完之后,我同事惊叹道,原来 QR 码不用微信/支付宝也能扫描。事实上,这不是 ta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前面一次因为我不在场,ta 只好手工填写了入境卡。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4/
AwesomeVisa Exodus
Exodus 4.14 - 移了半天没移出去
请让我们用脚投票
前阵子和同事一起出差,落地之后,需要填写入境卡。现在的入境卡大多都电子化了,只要扫一个 QR 码就能打开对应的网页填写,十分方便。
我很快就填完了入境卡,但我的同事一直卡在那边。我走过去一看,原来 ta 用了微信的扫一扫功能,结果这玩意把很多境外网页都直接屏蔽了,还提示说是不安全网址,根本就打不开 QR 码上的网页。我请同事换了手机内置的相机扫描之后,就顺利打开了入境卡的网页。
填写完之后,我同事惊叹道,原来 QR 码不用微信/支付宝也能扫描。事实上,这不是 ta 第一次遇到这种…
前阵子和同事一起出差,落地之后,需要填写入境卡。现在的入境卡大多都电子化了,只要扫一个 QR 码就能打开对应的网页填写,十分方便。
我很快就填完了入境卡,但我的同事一直卡在那边。我走过去一看,原来 ta 用了微信的扫一扫功能,结果这玩意把很多境外网页都直接屏蔽了,还提示说是不安全网址,根本就打不开 QR 码上的网页。我请同事换了手机内置的相机扫描之后,就顺利打开了入境卡的网页。
填写完之后,我同事惊叹道,原来 QR 码不用微信/支付宝也能扫描。事实上,这不是 ta 第一次遇到这种…
端传媒最近发布了两集播客,非常近距离地观察了老中青三代福建女性的移民路程,各有所需,各自独立。
https://overcast.fm/+AAwPrLejHVs
https://overcast.fm/+AAwPrJ16u9I
https://overcast.fm/+AAwPrLejHVs
https://overcast.fm/+AAwPrJ16u9I
overcast.fm
Part 1 | 「出來」的選擇:中餐館相遇的福建女子 —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福建一直是中國的移民大省,改革開放之後,北美成為多數移民的選擇。梅姐、Cindy和池騁都來自中國福建福州,她們分別在二十年前、十年前和兩年前選擇出國,於去年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中餐館相遇——一起做餐館的企台(餐館服務員)。三位福建女子決定出國,這樣的選擇是怎麼產生的,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她們認為這樣的選擇值得嗎?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池騁為我們講述她在多倫多中餐館打工五個月的所見所聞。➤端傳媒新網站、新APP上線優惠:暢讀會員首月5折:https://bit.ly/4dWgvHj➤延伸閱讀三個福建…
Forwarded from 飛蛾書庫
Telegraph
今天这样的生活,其实才过上没几年…
▣ 作者: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专栏作家) 导语: 好日子并不长,值得珍惜。 老年人不要用青春的回忆去美化过去,年轻人不要想着用过去的办法解决现在自己的问题,一切都要向前看。 回顾中国的GDP,不难发现,1978年之后增长并不快。到了1996年后斜率还降低了,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才开始突飞向上猛进。 这是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时间的起点,离现在并不远。 1 现在都说中国治安很好,但这样的情况,并不久。 广西天等县有一个叫温江的村子,村不大,却有100多名青壮年被抓。 他们就是著名的砍手党。…
推荐两本关于移民的非虚构作品吧 -
1. Solito by Javier Zamora
2. Dear America by Jose Antonio Vargas
前者讲述一个九岁小孩从萨尔瓦多出发到美国的经历,今年刚出了中文版,叫《独自上路》
后者讲述了一个菲律宾小孩离开母亲,独自到美国之后的生活经历。豆瓣没有条目,应该不太会有中文版。这本文笔更好,毕竟是普利策奖得主的作品。
1. Solito by Javier Zamora
2. Dear America by Jose Antonio Vargas
前者讲述一个九岁小孩从萨尔瓦多出发到美国的经历,今年刚出了中文版,叫《独自上路》
后者讲述了一个菲律宾小孩离开母亲,独自到美国之后的生活经历。豆瓣没有条目,应该不太会有中文版。这本文笔更好,毕竟是普利策奖得主的作品。
AwesomeVisa
偶然发现 CNA 这部讲述走线的纪录片 Walk the Line 的主持人 Wei Du,也是2022年讲述港人通过 BNO 离开香港的纪录片 One Way 的导演。非常感激她对这一主题不懈的坚持。 https://www.tg-me.com/tms_ur_way/1427
mewatch
Behind the Screen: Walk the Line - mewatch
In our second topic for Behind the Screen, we’ll take an in-depth look at the award-winning documentary series Walk The Line. This gripping series follows a group of Chinese migrants on their journey from Ecuador across seven countries as they attempt to…
Exodus 4.15 - 从一碗面开始的移民
一个人在12岁的时候决定靠自己养活两个妹妹读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13岁的时候,被亲戚第一次带到省城西安,不想从事一般女性会选择的学徒(裁缝之类的),而选择了一半男性才会选择厨师学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饭馆里的厨房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等到主厨离开之后,就问老板能不能由她来当主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不仅成为了西安的第一位女性主厨,还要领导一大帮比她年纪更大的男性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不怎么会英语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决定跑到碗里之外的伦敦继续做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伦敦最好的川菜馆里熬了七年之后,决定单飞,开自己的馆子,开伦敦从来没有过的陕西馆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不仅在伦敦开了多家陕西馆子,还被伦敦各路美食作家追捧,最终被 Netflix 的 Chef‘s Table 拍成纪录片。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这么多的不可能,一个从陕西走出来的姑娘 -- 魏桂荣都做到了。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5/
一个人在12岁的时候决定靠自己养活两个妹妹读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13岁的时候,被亲戚第一次带到省城西安,不想从事一般女性会选择的学徒(裁缝之类的),而选择了一半男性才会选择厨师学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饭馆里的厨房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等到主厨离开之后,就问老板能不能由她来当主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不仅成为了西安的第一位女性主厨,还要领导一大帮比她年纪更大的男性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不怎么会英语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决定跑到碗里之外的伦敦继续做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伦敦最好的川菜馆里熬了七年之后,决定单飞,开自己的馆子,开伦敦从来没有过的陕西馆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不仅在伦敦开了多家陕西馆子,还被伦敦各路美食作家追捧,最终被 Netflix 的 Chef‘s Table 拍成纪录片。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这么多的不可能,一个从陕西走出来的姑娘 -- 魏桂荣都做到了。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5/
AwesomeVisa Exodus
Exodus 4.15 - 从一碗面开始的移民
请让我们用脚投票
一个人在12岁的时候决定靠自己养活两个妹妹读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13岁的时候,被亲戚第一次带到省城西安,不想从事一般女性会选择的学徒(裁缝之类的),而选择了一半男性才会选择厨师学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饭馆里的厨房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等到主厨离开之后,就问老板能不能由她来当主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不仅成为了西安的第一位女性主厨,还要领导一大帮比她年纪更大的男性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12岁的时候决定靠自己养活两个妹妹读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13岁的时候,被亲戚第一次带到省城西安,不想从事一般女性会选择的学徒(裁缝之类的),而选择了一半男性才会选择厨师学徒。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饭馆里的厨房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等到主厨离开之后,就问老板能不能由她来当主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一个人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不仅成为了西安的第一位女性主厨,还要领导一大帮比她年纪更大的男性厨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少努力?…
这是不明白在 DC 的季风书店做的一场对谈,很有意思的几点:
1. 这一批红二代完全生活在一个泡泡里,对外界充耳不闻。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还是满口的“美帝国主义”这类的话语,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跑去农民家里,动不动就掀锅盖以示“关心”;
2. 这一批红二代也没什么文化,对外的书单估计都是下面列的,他们自己估计一两本都没读过。他们读的都是之前所谓的灰皮书,也就是不能对外公开的书。所以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类似“砸锅卖铁”,”撸起袖子”等这种语言风格;
3. 从毛那里学到最多的就是权利和控制,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年的倒退,比如各级企业必须成立党支部等等;
4. 当然也会重返毛的覆辙,也就是自列宁以来不可能的平稳权利交接。一个个接班人都被打倒,有破除了两届连任制,所以后面的权利交接必定还会走上血腥的覆辙;
5. 当然走向复辟式的毛式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逆时代潮流的。最大的挑战是,现在的信息管控不像原先那么有力,即使有那么高科技的防火墙,墙内的朋友还是很快能获得外面的消息(如果他们想的话),而且这么多家庭都有海外关系,所以一手遮天的信息管控是不可能再现的(除非拔网线)
https://www.bumingbai.net/2024/10/ep-116-caixia/
1. 这一批红二代完全生活在一个泡泡里,对外界充耳不闻。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还是满口的“美帝国主义”这类的话语,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跑去农民家里,动不动就掀锅盖以示“关心”;
2. 这一批红二代也没什么文化,对外的书单估计都是下面列的,他们自己估计一两本都没读过。他们读的都是之前所谓的灰皮书,也就是不能对外公开的书。所以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类似“砸锅卖铁”,”撸起袖子”等这种语言风格;
3. 从毛那里学到最多的就是权利和控制,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年的倒退,比如各级企业必须成立党支部等等;
4. 当然也会重返毛的覆辙,也就是自列宁以来不可能的平稳权利交接。一个个接班人都被打倒,有破除了两届连任制,所以后面的权利交接必定还会走上血腥的覆辙;
5. 当然走向复辟式的毛式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逆时代潮流的。最大的挑战是,现在的信息管控不像原先那么有力,即使有那么高科技的防火墙,墙内的朋友还是很快能获得外面的消息(如果他们想的话),而且这么多家庭都有海外关系,所以一手遮天的信息管控是不可能再现的(除非拔网线)
https://www.bumingbai.net/2024/10/ep-116-caixia/
64561008237__FE4F90BC-7C1F-4034-B260-E9D93DF3E887.HEIC
607 KB
现在回看张悬在2013年6月4日在豆瓣小组里写的话,真是觉得讽刺,不知道她自己回看这些会怎么想?
張懸祝福大家,此生一定要為自己做過的一件事。
Deserts
2013-06-04
我在此祝福,
你/妳們每個人這輩子一定要被刪過一次該發的文草,被鎖過一條該傳播的訊息,如同不抱期望但去愛過一個值得愛的人。
當你/妳為了自己的真心這樣去做過,去體驗身為被捂嘴拉下的一個當事者,去感受嘗試言所當言時受到的刺激與感慨,比起萬千歌曲帶來的撫慰,我們值得因此去了解隱藏版的自己,是憤怒還是迷惘,是就此安於閹割還是變得冷靜而勇敢,因為了解自己,我們會從此明白此生所有情緒,所做一切一直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不要看著想親近你們的我被次次刪除,我會因為我的傷心所以在你們面前覺得太過赤裸,加入做個被刪除文章的人吧。這輩子,哪怕做那麼一次。
張懸敬上
張懸祝福大家,此生一定要為自己做過的一件事。
Deserts
2013-06-04
我在此祝福,
你/妳們每個人這輩子一定要被刪過一次該發的文草,被鎖過一條該傳播的訊息,如同不抱期望但去愛過一個值得愛的人。
當你/妳為了自己的真心這樣去做過,去體驗身為被捂嘴拉下的一個當事者,去感受嘗試言所當言時受到的刺激與感慨,比起萬千歌曲帶來的撫慰,我們值得因此去了解隱藏版的自己,是憤怒還是迷惘,是就此安於閹割還是變得冷靜而勇敢,因為了解自己,我們會從此明白此生所有情緒,所做一切一直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不要看著想親近你們的我被次次刪除,我會因為我的傷心所以在你們面前覺得太過赤裸,加入做個被刪除文章的人吧。這輩子,哪怕做那麼一次。
張懸敬上
今天港府发布了2024年施政报告,其中提及会继续加大高才通政策的力度:
1. 增加13所院校,其中9所来自大陆;
2. 延长首签逗留期限从两年至三年
实际上,我们梳理了过去两年的数据,发现这个高才通实在太水了,敬请期待下一篇 Exodus 的分析。
这是去年年初的高才通介绍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2-15/
1. 增加13所院校,其中9所来自大陆;
2. 延长首签逗留期限从两年至三年
实际上,我们梳理了过去两年的数据,发现这个高才通实在太水了,敬请期待下一篇 Exodus 的分析。
这是去年年初的高才通介绍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2-15/
AwesomeVisa Exodus
Exodus 2.15 - 香港高才通政策详解
请让我们用脚投票
本期 Exodus 正好在2023年的第一天发布,希望大家在2023年都跑路成功!
香港政府于2022年12月28日发布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根据该计划的描述:
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这些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这一计划与我们之前介绍的新加坡 Personalised Employment Permit (PEP) 签证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里会详细解读高才通,并与新加坡的 PEP…
本期 Exodus 正好在2023年的第一天发布,希望大家在2023年都跑路成功!
香港政府于2022年12月28日发布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根据该计划的描述:
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这些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这一计划与我们之前介绍的新加坡 Personalised Employment Permit (PEP) 签证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里会详细解读高才通,并与新加坡的 PEP…
柴静采访《河殇》的撰稿人苏晓康,有很多有意思的点:
1. 《河殇》并不是高层授意下的产物,而是央视之前搞砸了一笔经费,找人来收拾残局的作品。苏晓康作为自由撰稿人没拿到稿费,当然也没有管他写什么;
2. 正因为如此,所以审片的时候,大家才看到了拍了什么。其中一位评审是莫言,当场泪崩。于是这也为整个结论奠定了基调,一路绿灯;
3. 为什么央视当时愿意放这部片子呢?因为当时走市场化改革,央视只能收到40%的经费,剩下的自筹,主要靠广告。广告主要看收视率,所以央视当时追求轰动,只有轰动了,才有收视率,才有广告主来投放。《河殇》播出之后,大约有三亿人看到了,而且不少人去信要求重播。所以说这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
4. 六集播出后,有四位高层要了片子 — 赵紫阳,杨尚昆,李鹏,李先念。后两者没有给反馈,赵紫阳的反馈是“怎么能骂老祖宗?”,杨尚昆的反馈是“拍的很好,我要让全军指战员都看这部片子!”
5. 尽管赵紫阳反对批判传统,但当广电部长艾知生去中央书记处请示时,胡启立给的定论是《河殇》是支持改革的,胡启立敢下这个定论一定是有赵紫阳的授意;
6. 其中反对意见最大的是王震,重播彻底激怒了他,他认为这是自由派吹起来斗争的号角,于是在各种场合下批判这部纪录片;
7.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赵紫阳不喜欢这部片子,但是在会见李光耀时,把这部片子送给了李,并说,你们推崇儒家文化,我们这里有部批判传统的纪录片,值得一看。赵这么做是为了表达对于思想解放的支持,也是对于王震的反击。
8. 后来他们准备拍摄《河殇》的续集《五四》,试图纠正之前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比如全盘否定长城,黄河和龙这三个象征。但是激进的街头运动不能取代课堂教育。结果时值胡耀邦去世,学生走上街头,央视就下令解散了剧组。这部剧集胎死腹中;
9. 《河殇》曾经在片中质问,为什么学生你们不走上街头?结果等到学生真的走上街头,当时的知识分子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苏晓康坦承他们当时没有准备好。后面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他们试图劝学生离开广场,结果根本劝不动。他觉得自己似乎感受到了当年蔡元培去北大劝学生的无力感。尽管他没有亲身参与过街头运动,但文革中的经历让他明白这种力量的强大,即使后面赵紫阳亲自去街头劝说也没有用。
https://youtu.be/vwA3lVWbUVg
1. 《河殇》并不是高层授意下的产物,而是央视之前搞砸了一笔经费,找人来收拾残局的作品。苏晓康作为自由撰稿人没拿到稿费,当然也没有管他写什么;
2. 正因为如此,所以审片的时候,大家才看到了拍了什么。其中一位评审是莫言,当场泪崩。于是这也为整个结论奠定了基调,一路绿灯;
3. 为什么央视当时愿意放这部片子呢?因为当时走市场化改革,央视只能收到40%的经费,剩下的自筹,主要靠广告。广告主要看收视率,所以央视当时追求轰动,只有轰动了,才有收视率,才有广告主来投放。《河殇》播出之后,大约有三亿人看到了,而且不少人去信要求重播。所以说这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
4. 六集播出后,有四位高层要了片子 — 赵紫阳,杨尚昆,李鹏,李先念。后两者没有给反馈,赵紫阳的反馈是“怎么能骂老祖宗?”,杨尚昆的反馈是“拍的很好,我要让全军指战员都看这部片子!”
5. 尽管赵紫阳反对批判传统,但当广电部长艾知生去中央书记处请示时,胡启立给的定论是《河殇》是支持改革的,胡启立敢下这个定论一定是有赵紫阳的授意;
6. 其中反对意见最大的是王震,重播彻底激怒了他,他认为这是自由派吹起来斗争的号角,于是在各种场合下批判这部纪录片;
7.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赵紫阳不喜欢这部片子,但是在会见李光耀时,把这部片子送给了李,并说,你们推崇儒家文化,我们这里有部批判传统的纪录片,值得一看。赵这么做是为了表达对于思想解放的支持,也是对于王震的反击。
8. 后来他们准备拍摄《河殇》的续集《五四》,试图纠正之前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比如全盘否定长城,黄河和龙这三个象征。但是激进的街头运动不能取代课堂教育。结果时值胡耀邦去世,学生走上街头,央视就下令解散了剧组。这部剧集胎死腹中;
9. 《河殇》曾经在片中质问,为什么学生你们不走上街头?结果等到学生真的走上街头,当时的知识分子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苏晓康坦承他们当时没有准备好。后面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他们试图劝学生离开广场,结果根本劝不动。他觉得自己似乎感受到了当年蔡元培去北大劝学生的无力感。尽管他没有亲身参与过街头运动,但文革中的经历让他明白这种力量的强大,即使后面赵紫阳亲自去街头劝说也没有用。
https://youtu.be/vwA3lVWbUVg
YouTube
柴静访苏晓康:“我写《河殇》是对我们古老民族的哀痛,没想到它会卷入高层政争”|赵紫阳|王震|邓力群|李鹏
苏晓康是纪录片《河殇》总撰稿,1988年央视播出此片后近三亿人收看,引起巨大政治风波,直接影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命运.1989年《河殇》被禁。对禁忌的评价往往建立在想象和传闻之上,柴静专访苏晓康,增加对事实的了解和对历史的认识。作为重要史料,本频道同步播出《河殇》全片,供观众讨论研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OcZ1IfJQ4
00:00
00:50 “《河殇》究竟是不是赵紫阳授意做的?”
2:44 “拍板的是邓朴方”
3:58 《河殇》分析中国的民族主义:黄河,龙,长城等文化图腾。…
00:00
00:50 “《河殇》究竟是不是赵紫阳授意做的?”
2:44 “拍板的是邓朴方”
3:58 《河殇》分析中国的民族主义:黄河,龙,长城等文化图腾。…
我们都欠罗玉凤一个道歉
不明白播客这期采访了罗玉凤(凤姐):
1.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后来跟着目前去了继父家。她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所以在家里地位极低,要干很多活,还经常被骂。这些童年的经历倒也历练她的性格,即使后来被骂得很惨,她也从来没哭过;
2. 她从小非常聪明,成绩很好。考高中的时候,既可以上高中,也可以读师范中专。她已经在高中就读了,但因为家里供不起学费,开学一周后被母亲转去师范中专,然后她有拿到了师范大专文凭;
3. 毕业之后,她去三峡库区支教,被分配到奉节。她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真正基础社会,第一目睹了权力的黑暗。支教的时候不论执教能力,只看能不能和老教师搞好关系,能不能和校长搞好关系,能不能和政府里的领导搞好关系。但她追求平等,让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助学金,因此和这些人产生了不少冲突,所以两年合同到期后,就离开了奉节;
4. 她辗转到上海之后,住在群租房里,先后在味千拉面,家乐福等公司打工,拿的几乎都是上海的最低工资。她当时兜里只剩两千多,又不能回家,但她想认识更多的人,于是花钱印了那些征婚传单;
5. 在那些征婚传单上,她列出了自己的期望,即想找北大清华金融系毕业的,但她也说希望能共甘苦。结果大家只看到了前面那句,忽略了后面这句。她坦言,发这些传单就是为了出名,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但完全没想到后面这些的负面效应;
6. 因为这些传单,她出了名,不少电视台请她上节目,她单纯地相信那些编导的话语。没想到其中一些把她塑造成那样的负面形象。甚至有人在节目中向她扔鸡蛋,还在天涯发文讲述这些经历。直到她到了美国之后,收到这个人的道歉,说其实那些都是某个节目组安排的。在她看来,官媒这些做法无非是为大家的情绪宣泄找一个出口,而她正好成为了这样一个靶子;
7. 在中国出名的一年多,也就是2010年,她大概赚到了五万美金,然后她就拿着这笔钱去了美国。她说尽管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她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后的十几年被人追着骂。甚至当时在国内的时候,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去面馆吃饭被人用脚踢。到了美国即使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也还是怕见到中国人。
https://www.bumingbai.net/2024/10/ep119-luoyufeng/
不明白播客这期采访了罗玉凤(凤姐):
1.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后来跟着目前去了继父家。她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所以在家里地位极低,要干很多活,还经常被骂。这些童年的经历倒也历练她的性格,即使后来被骂得很惨,她也从来没哭过;
2. 她从小非常聪明,成绩很好。考高中的时候,既可以上高中,也可以读师范中专。她已经在高中就读了,但因为家里供不起学费,开学一周后被母亲转去师范中专,然后她有拿到了师范大专文凭;
3. 毕业之后,她去三峡库区支教,被分配到奉节。她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真正基础社会,第一目睹了权力的黑暗。支教的时候不论执教能力,只看能不能和老教师搞好关系,能不能和校长搞好关系,能不能和政府里的领导搞好关系。但她追求平等,让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助学金,因此和这些人产生了不少冲突,所以两年合同到期后,就离开了奉节;
4. 她辗转到上海之后,住在群租房里,先后在味千拉面,家乐福等公司打工,拿的几乎都是上海的最低工资。她当时兜里只剩两千多,又不能回家,但她想认识更多的人,于是花钱印了那些征婚传单;
5. 在那些征婚传单上,她列出了自己的期望,即想找北大清华金融系毕业的,但她也说希望能共甘苦。结果大家只看到了前面那句,忽略了后面这句。她坦言,发这些传单就是为了出名,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但完全没想到后面这些的负面效应;
6. 因为这些传单,她出了名,不少电视台请她上节目,她单纯地相信那些编导的话语。没想到其中一些把她塑造成那样的负面形象。甚至有人在节目中向她扔鸡蛋,还在天涯发文讲述这些经历。直到她到了美国之后,收到这个人的道歉,说其实那些都是某个节目组安排的。在她看来,官媒这些做法无非是为大家的情绪宣泄找一个出口,而她正好成为了这样一个靶子;
7. 在中国出名的一年多,也就是2010年,她大概赚到了五万美金,然后她就拿着这笔钱去了美国。她说尽管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她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后的十几年被人追着骂。甚至当时在国内的时候,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去面馆吃饭被人用脚踢。到了美国即使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也还是怕见到中国人。
https://www.bumingbai.net/2024/10/ep119-luoyufeng/
AwesomeVisa
我们都欠罗玉凤一个道歉 不明白播客这期采访了罗玉凤(凤姐): 1.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后来跟着目前去了继父家。她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所以在家里地位极低,要干很多活,还经常被骂。这些童年的经历倒也历练她的性格,即使后来被骂得很惨,她也从来没哭过; 2. 她从小非常聪明,成绩很好。考高中的时候,既可以上高中,也可以读师范中专。她已经在高中就读了,但因为家里供不起学费,开学一周后被母亲转去师范中专,然后她有拿到了师范大专文凭; 3. 毕业之后,她去三峡库区支教,被分配到奉节。她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真…
这是罗玉凤2015年接受 NYT 采访谈美国美甲业的观察,非常清晰有条理。
我当时就读到过,没想到9年之后再读,还是很佩服她细致的观察和清晰的逻辑。
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akzsk67mxbky2yz9k1s0x88
我当时就读到过,没想到9年之后再读,还是很佩服她细致的观察和清晰的逻辑。
https://readwise.io/reader/shared/01jakzsk67mxbky2yz9k1s0x88
紐約時報中文網 | highlighted via Readwise
纽约美甲业行业起底:凤姐有话说 | annotated by S
时报近日发表了揭露纽约新移民美甲师生活惨景的报道。辗转纽约美甲业四年的网络红人罗玉凤则直言,在美甲店比在中国好。亲历艰辛与歧视,她仍视美国为实现梦想的土地。
Exodus 4.16 - 给香港高才通泼泼冷水
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了,也是第一批高才通签证到期的时间,很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 PEP 签证门槛越来越高,而香港高才通的门槛不升反降。
香港早已不是五年前的香港,高才通也没有听起来那么诱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算北大清华扩招,也不可能降分扩招。一个标榜自己多么高端的签证一再降低申请门槛,这说明了什么?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6/
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了,也是第一批高才通签证到期的时间,很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 PEP 签证门槛越来越高,而香港高才通的门槛不升反降。
香港早已不是五年前的香港,高才通也没有听起来那么诱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算北大清华扩招,也不可能降分扩招。一个标榜自己多么高端的签证一再降低申请门槛,这说明了什么?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exodus-4-16/
Forwarded from DPS Main
Ethan Guo,一个才19岁的亚裔美国人,计划独自驾驶小飞机穿越七大洲,以期筹集一百万美金用于癌症研究。
他17岁就考取了飞行驾照,已经飞越了美国大陆全部49个州,上次穿越大西洋,有累积超过700小时的飞行经验。之所以要发起这个筹款计划,是因为他的 cousin 此前被诊断出癌症。
https://www.flightagainstcancer.com/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guo.rtw
他17岁就考取了飞行驾照,已经飞越了美国大陆全部49个州,上次穿越大西洋,有累积超过700小时的飞行经验。之所以要发起这个筹款计划,是因为他的 cousin 此前被诊断出癌症。
https://www.flightagainstcancer.com/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guo.rtw
Flightagainstcancer
Ethan's Flight Against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