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电书摊
我小时候喜欢和信耶教的老人辩论。 哪有什么天堂或地狱。 慢慢发现,所有终极的追求都是一个念想。 想起只有这不可证的念想,就像陷入黑森林那样寒冷。 庆幸的事,这样的感觉只会深夜出现。就像网吧的电脑,睡醒就好。
有人认为基督教是西方繁荣的根基。他们认为基督教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建立一个更庞大的、适应更多人口的社会。基督教的封建性使得西方能够作为社会继续进化……本人则认为,无论上帝还是文明,都要在现世有其结构,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我无法穿透信仰,但必须要抓住现世的躯壳。

相比之下,汉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明,相形见绌。我们一直都组不成一个大的社会。熟人社会,主要用血缘维持,行而不远。现在,礼尚往来反而成为了负担,因为人更远了,到头来吃吃喝喝而已。周朝刚开始分封还能够“礼乐征伐出天子”,后来都事实独立了。即使百家争鸣,也没有反对君主制的。现在所说的各种文化自信,其实都是不自信。当然,孟子能在那时候说出“有恒产”,对于暴君“诛伐”,对于产权“正经界”,着实先进。但山动水不动,不适应社会的思想都会被雪藏。连孔子也不是自愿成为孔教的,死了几百年之后,才被汉武帝扒出来。1840至今快两百年了,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到学思想,依然不行。所以人们越发深入宗教、信仰,试图以此改变。
思考这些社会性话题不是目的,其实只是个体探究世界的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神也从绝对不信,到不否认。今天看到Tucker Carlson 也谈上帝存在的证据,不得不对基督教充满疑惑,以及这种信仰的力量。
电书摊
电书摊总论,是本摊的底层逻辑与指导,可以供大家快速穿透本摊。平时所发的消息,多为即时感受。批评电书摊,可以评论或加入电报群。本摊纯为个人观点,而且不是最终观点。
实化思想,也是本摊放在总论里的新原则。
俗话说,虚实相生。思想虽然虚幻,但却可以影响现实。这一点不假。但我们也总是强调知行合一,说明思想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容易被实行的。本摊依照客观主义猜测,如果有一种容易让思想实行的方式,那么这种物质基础是一定存在的。换种说法,知行合一,才能让思想实化,那如何快速知行合一呢?
本摊现在也不想太多,先放上去。
法家那套人性论,主张改造人性,“控萬欲,出一利”。虽然阴暗,但是这种解析一切的思想对我影响巨大。他这种思考方式就像专脱人裤子的流氓,不过有时候看裤子下面也并没什么差别。这是一个隐忧。
总的来说,实化思想并不是一个原则,而是本摊的一种倾向。自我研究中。
电书摊
实化思想,也是本摊放在总论里的新原则。 俗话说,虚实相生。思想虽然虚幻,但却可以影响现实。这一点不假。但我们也总是强调知行合一,说明思想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容易被实行的。本摊依照客观主义猜测,如果有一种容易让思想实行的方式,那么这种物质基础是一定存在的。换种说法,知行合一,才能让思想实化,那如何快速知行合一呢? 本摊现在也不想太多,先放上去。 法家那套人性论,主张改造人性,“控萬欲,出一利”。虽然阴暗,但是这种解析一切的思想对我影响巨大。他这种思考方式就像专脱人裤子的流氓,不过有时候看裤子下面也并没什么差别。这是一个隐忧。…
比如,《大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君主还是庶人都可以通过修身来解决问题,毕竟为政在人。确实,改变自身,当然可以改变世界,但世界也可能改变你。

而实化思想,就是明白思想教化的有限性。有意识的用物质来匹配思想,从而虚实相生。宗教或许是其中一种,但只是其中一种。比如,春节马上到了,我们传统文化要求放鞭炮,吃饺子。但是除夕不放假、不放鞭炮无疑是摧毁文化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是仪式,也可以说是程序。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电书摊
空想的理论 今天我在客厅拖地,听袁腾飞的答疑,有两点特别触动。这第一就是,对理论的看法。他不喜欢理论,而我特别喜欢理论。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存在已久的问题进行阐述。 我从小便爱空谈。特别喜欢理论性,规律性的东西,但我的逻辑学也是一塌糊涂。人称爱讲大道理。我小学时候的玩伴说,你讲这些有什么用?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人,都给我这种感觉。”我知道。“大道理和历史是完全不同的,历史是可考的,大道理是我个人的认知,说白了就是胡扯。所以,人家爱谈历史的同学还有一定的受众,反正我就是受众之一。而向我这种爱讲大道理的,空气中经常…
故事没有真假之说,人们看三国演义也不在乎考究历史。人们喜欢故事藏着很多道理。
所有故事本身都共享一套故事的话语体系。也即何时何地干了什么事。人们看一个故事,不需要额外了解许多概念,故事本身就将这些内化在故事之中。任何故事,无论背景有多么虚幻,大体上和现实生活很接近。这一方面让读者好理解,另一方面也制衡作者。这种故事自身的逻辑本就制约着作者的写作,作者也逐渐尊重笔下的人物。当然,不光符合现实,而且很生动。
理论则恰恰相反。让人感受不到故事内部的冲突,在精炼的同时也失去了参考系。写的人或许内心有个制约,但对于看的人,一是各种建构的概念,二是无法找到作品内部判断对错的标尺,于是只能借助自身经验,很容易否定。
同样是表达一个东西,但故事尤其是长篇能够让人有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展开,也可以用情节来自我验证。但是对于空想的理论,难免会仓促而随意,急躁而轻断。
所以,故事更多是写给别人看,而空想更利于自我反省。对于本摊现在来说,自我研究、自我洗脑、自我空想就好,并无值得给别人看的东西。人就这样,在孤岛之间隔海相望,可望而不可往,呼唤而不可至。
从四年前,到今天已经整整四年。
四年间的沧桑变化深刻的反映在我身上,我相信大家也对这四年感慨万千。
我看他们喊着奇怪的“冻蒜”不明所以,心中难免有一丝惆怅,甚至有种眼眶微红的冲动。这当然和别人无关,我所悲伤的是我这四年不堪回首的经历。这逝去的四年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我们并没有进行一场仪式来送别这段历史。我所感受到的只是这四年的衰老。我的面庞越发沧桑,我的双眼越发哀伤,我的心情越发沉重……这世界生动的教会了我,什么是尔虞我诈、恩将仇报、人人互害,这世界用凛冽的寒风冰封我愤恨的内心。
但是,我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就像《我的四季》中所说,我们不应该自艾自怨为何上天给我们这样一块不毛之地,“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在死寂的黑暗中,我按动着磨掉字母的键盘,凝视着这块曾经见证过上一个四年的屏幕,以个体之名,为他们祈福,也为我们祈福。天命靡常,亘古如斯。继续走,继续,走……
电书摊
现在高中十几个理科班,只有两三个文科班。我问一个要选科的人:
“你想选什么科?”
“理科。”
“如果理科文科一样能赚钱,你选哪个科?”
他回答到“文科”。因为文科更有趣。

就像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赚钱,会有更多的人去投入到他们想干的事情上。人类可以没有科学,但不能人文。科学的工具属性更强,人文的目的意义更大。

当然对于我这种数学很差的人来说,深知“文科的悲哀”。

但对于那些理科好的人,我却发现他们更注重这些从小就忽视的东西。

不过抛弃一切社会因素,我当然也喜欢人文学科。越无用的东西,越抽象的东西,我就越是喜欢。
电书摊
山动水不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我数学不好,反映迟钝,但仍然喜欢水。 海洋的习惯 在文明开局,能够有一片适合航行的大海是幸运的。然后,遵循着海洋文明的目标,一步步从贩卖货物到商品经济。这种海洋的习惯就像我们的个性一样,成为海洋文明难以磨灭的印记。 海洋还是陆地危险? 把精力放在海上,自然就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均势。野心家难以控制大海,自然也就难以控制大海上的人。但是若把精力放在土地上,则“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表面上,水凶险万分,随时能够载舟覆舟;而山厚重深沉,顶天立地。但是,寇可往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萧何,每个文明也有自己的萧何。有的人最大的资本是智商,那么就容易依赖智商,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智商解决,等等。韩信因为会将兵而起势,也因为太会将兵而去势。人的最大优势深植于人的根本,也最容易因为优势的固有缺陷而毁灭。

中原起于农耕,也败于农耕;西方起于海洋,也必将败于海洋。只是这种败,并不是消灭,而是身陷自身的痛苦之中。在痛苦之中,旧事物必须获得新的精神核心,以此完善文化的固有结构。我们站在一端,对自己的问题了解愈发深入,对自己的糟粕愈发痛心疾首,但吾之砒霜未必不是彼之甘露。这些都是十分客观的条件所致,不必或喜或悲。
电书摊
至于所谓劣根性,包括文化劣根性,这类词语放在哪个文化、哪个人都是合适的,因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不过这个词语本身博人眼球,猎奇而已。人都有生死,何况文明。世间的一切都按照规律运行,生存还是灭亡,本就是再客观不过之事,认识然后创造就好。不必妄自菲薄,人是活的,文化也是活的。退一步,还有个体主义挡在前面。

当然,这些都在世界之内。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本摊写的很多东西对他人都是无意义的,这个超客观就更是无意义中的无意义。仅仅是为了界定客观主义,然后尝试谈论一些虚幻的东西。但有时候不打出来总是不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如鲠在喉。现在好多了。
另外今天是腊八,别忘记熬点粥喝。
https://telegra.ph/transcendently-objective-01-18
我以前喜欢看长篇的东西。电视剧要很多集,小说要很多章。我以前对于电影来说是不感冒的,因为它太短了。满足不了人的欲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看的长篇找不到了,而短短一两小时的电影带给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了。

最近一段时间,没有独自看电影,总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上一部看的片子还是终结者,这次看的是末路狂花

我尤其喜欢看外国的片子,那种异国风情的情景置换,就像给鱼缸里的金鱼换了些不一样的水。

人生也酷似影片,值得品位的地方也就几小时的影片就勾勒了。这种不说废话的叙事既避免浪费了观众的生命,又提高了故事的浓度,可谓恰到好处。

从开始看新片子的懵懂,到逐渐熟悉人物,带入情节渐臻佳境,最后各种不同的结局收尾……确实荡涤心灵。
“个体”是我谈论比较多的词语。“个体主义”也是本摊信奉的一个原则。所以,很有必要探讨这一话题。
本篇主要精力放在个体之内。还有很多问题没谈到,比如“自洽”。我想自洽就是在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的情况下,运用规律跨越主客观鸿沟,实现的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自由。
对于很多人,很多质疑,由于隔着两道鸿沟,沟通起来是“剪不断,理还乱”。再者,即使你讲明白,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一些无意义的纷争真的应该避免。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本一主体,千古又于我何加焉?只求得失寸心知。
对于“个体之外”,很大程度是对以往的个体主义的总结。个体主义只是一个我认为必须立足的基点,至于怎么做,如何去作,这是更为精密的事情,只有慢慢来。

https://telegra.ph/individualism-01-21-3
焚书坑

唐代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2024/05/29 03:27:0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