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书摊
前几天,和人斗。我与人说,伟大领袖曾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不要怕,和他慢慢斗争。但这个乐多是苦中作乐。
虽然和我们斗争的这个人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坏种,但是我并不称他为坏种。
此人之前是村里管计划生育的,不过没管几年,计划生育就松了,平常也就是村里的干部。我们这种水稻,他管着水泵,不及时放水,少放水,所以大家平日里和他一直有矛盾。
不过这泵站的实际控制人据说还不是这个干部,是一个包地大户。不过明面上不参与泵站管理, 都是让这个村干部出头。这村干部也确实如忠犬一般,管水管的紧。承包水泵能赚多少我们不知道,反正这种美差也不会让我们这些社员来干。
据说这个包地大户的姑姑是村长爹的媳妇,村长他爹是上任村长,现在他们家已经传至二世了。虽说这二世名声不太好听。但就像李世民上位一样,表面上似乎小村长比老村长更开明一些。但是还是有人往他家门口的大核桃树上喷毒药。只可惜树太大,没打死,只是黄了一点,估计现在已经返青了。村长家找不到是谁干的,就散步风声是谁谁干的,谁谁的儿媳妇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件事。
不过谁谁是不可能干这事的,因为谁谁是个重利的人。谁谁年级打了,而且估计连买农药的钱都不肯出,而且谁谁骂村长家,从来都是光明磊落的。谁谁前几天拉草,一会一趟,很是劳累。他给我打招呼般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的直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这句话算不上什么多玄奥的话,但从他口中笑着说出来,感觉这老头还挺幽默的。不过他们队都不喜欢这老头,说话太冲,太过抠门,不过对我们很好。虽然人们也说他是坏种,我也不觉他就是坏种。
村长家喜欢说一句话,当官不孬种,孬种不当官。包过前面那个管水泵的干部,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们捞的油水多,也都暗地骂他们,但我觉得还算正常。
这些人做事是即有弹性的,就像这个老村长,大喇叭里谁么话都敢讲,讲话极不客气,活脱一个牧羊犬口吻。但遇到具体的人,那说话是极为和气。还有着管水泵的也一样,张口就骂人,把一群人骂的狗血淋头,但是落到具体的人身上,那态度就转变了。窃以为,这些人明白一个道理,群众是傻逼,只会背后骂几句,等别人出头,让别人挨骂,让别人挡枪。但如果有人带领群众,或者是群众中出现了某些具体的人,这些具体的人其实就不是群众了,就不是那些等别人出头的人,就不是那些傻逼。所以态度自然变了,为什么,和村长一起去欺压傻逼难道不好吗?你出头,我村长敬佩你,给你好处,这些傻逼群众就别管了。你如果管这些群众,你就成了这些群众的枪。就像让子弹飞一样。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认为有谁是坏种。群众是坏种,村长村干部是坏种。村长他们的坏是号准了群众的脉,群众的坏,那是号准了那些敢出头人的脉。可实际上,敢出头的人和村长实际上会发展成合作伙伴,因为群众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光想好事不出力。
这一切可解吗?如果民智全开,那自然不成问题。因为群众都出头,那还叫群众吗?那就叫人民了,那就是国家的主人了。
所以,依我看,什么样的人是坏种?什么样才是真坏?愚昧才是真的坏。如果一个人十分清楚的知道做事的后果,如同菩萨畏因一样,算尽所有行为的后果,那自然会选择最优的行为,获得他们认为最大的好处。对于真正聪明,甚至到智慧的人来说,念起就够了。这人自己不会感觉自己是个坏种,其他聪明人也不会感到对方是个坏种。当然对于愚昧的人,就不好说了。如果一个人愚昧,越是愚昧,越算不清自己行为的后果,越是自以为聪明,越是畏果,越是来果,最终无能狂怒,依靠道德武器互骂坏种。这种才是真正的坏种。
对真正看得透算得准的人来说,没有好坏,看不透,好坏就来了。
但悲哀的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多的。有智慧的人也未必一直都是有智慧的。算不准是常态,所以愚昧是常态,所以骂坏种是常态。
但是的但是,我们起码知道,如果我们对某人还停留在坏种之上的认识时,我们对这件事还没算准,所以还得仔细学习思考。
此人之前是村里管计划生育的,不过没管几年,计划生育就松了,平常也就是村里的干部。我们这种水稻,他管着水泵,不及时放水,少放水,所以大家平日里和他一直有矛盾。
不过这泵站的实际控制人据说还不是这个干部,是一个包地大户。不过明面上不参与泵站管理, 都是让这个村干部出头。这村干部也确实如忠犬一般,管水管的紧。承包水泵能赚多少我们不知道,反正这种美差也不会让我们这些社员来干。
据说这个包地大户的姑姑是村长爹的媳妇,村长他爹是上任村长,现在他们家已经传至二世了。虽说这二世名声不太好听。但就像李世民上位一样,表面上似乎小村长比老村长更开明一些。但是还是有人往他家门口的大核桃树上喷毒药。只可惜树太大,没打死,只是黄了一点,估计现在已经返青了。村长家找不到是谁干的,就散步风声是谁谁干的,谁谁的儿媳妇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件事。
不过谁谁是不可能干这事的,因为谁谁是个重利的人。谁谁年级打了,而且估计连买农药的钱都不肯出,而且谁谁骂村长家,从来都是光明磊落的。谁谁前几天拉草,一会一趟,很是劳累。他给我打招呼般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的直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这句话算不上什么多玄奥的话,但从他口中笑着说出来,感觉这老头还挺幽默的。不过他们队都不喜欢这老头,说话太冲,太过抠门,不过对我们很好。虽然人们也说他是坏种,我也不觉他就是坏种。
村长家喜欢说一句话,当官不孬种,孬种不当官。包过前面那个管水泵的干部,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们捞的油水多,也都暗地骂他们,但我觉得还算正常。
这些人做事是即有弹性的,就像这个老村长,大喇叭里谁么话都敢讲,讲话极不客气,活脱一个牧羊犬口吻。但遇到具体的人,那说话是极为和气。还有着管水泵的也一样,张口就骂人,把一群人骂的狗血淋头,但是落到具体的人身上,那态度就转变了。窃以为,这些人明白一个道理,群众是傻逼,只会背后骂几句,等别人出头,让别人挨骂,让别人挡枪。但如果有人带领群众,或者是群众中出现了某些具体的人,这些具体的人其实就不是群众了,就不是那些等别人出头的人,就不是那些傻逼。所以态度自然变了,为什么,和村长一起去欺压傻逼难道不好吗?你出头,我村长敬佩你,给你好处,这些傻逼群众就别管了。你如果管这些群众,你就成了这些群众的枪。就像让子弹飞一样。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认为有谁是坏种。群众是坏种,村长村干部是坏种。村长他们的坏是号准了群众的脉,群众的坏,那是号准了那些敢出头人的脉。可实际上,敢出头的人和村长实际上会发展成合作伙伴,因为群众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光想好事不出力。
这一切可解吗?如果民智全开,那自然不成问题。因为群众都出头,那还叫群众吗?那就叫人民了,那就是国家的主人了。
所以,依我看,什么样的人是坏种?什么样才是真坏?愚昧才是真的坏。如果一个人十分清楚的知道做事的后果,如同菩萨畏因一样,算尽所有行为的后果,那自然会选择最优的行为,获得他们认为最大的好处。对于真正聪明,甚至到智慧的人来说,念起就够了。这人自己不会感觉自己是个坏种,其他聪明人也不会感到对方是个坏种。当然对于愚昧的人,就不好说了。如果一个人愚昧,越是愚昧,越算不清自己行为的后果,越是自以为聪明,越是畏果,越是来果,最终无能狂怒,依靠道德武器互骂坏种。这种才是真正的坏种。
对真正看得透算得准的人来说,没有好坏,看不透,好坏就来了。
但悲哀的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多的。有智慧的人也未必一直都是有智慧的。算不准是常态,所以愚昧是常态,所以骂坏种是常态。
但是的但是,我们起码知道,如果我们对某人还停留在坏种之上的认识时,我们对这件事还没算准,所以还得仔细学习思考。
👍4❤1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
在这句话中,“思”被赋予无限崇高的地位。静思、反思、沉思……诸如此类的词语已经向我们展示“思”的不同类型。“想”与“思”相近,“思想”一词正是这一近义的佐证。遐想、思想、理想、梦想、幻想、异想……这一组词似乎表明涵养中文的古人今人,对“想”这一无限崇高的活动有着极具感情色彩的评价。
各种“思、想”比较
《XXX思想》,这似乎是一个中性的词,但是还是难掩其中的吹捧与骄傲。这些“思想”似乎是天启的箴言,自带光环。“理想”同样自带光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雨果”。“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也应该实现的。而“梦想”则少了一丝实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多了一分个人对美好的希冀。正如,我长大以后想 ……,这就是梦想。“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功夫》如是说。
“思想”、“理想”、“梦想”,当我们把这些好词都提出之后,除了那些中性的,就剩下一些很突兀的存在——“幻想”、“妄想”、“异想”……这些突兀的存在,就是本篇的主角。
所有的词语都是由使用此种语言的人发明创造,隐藏着同种语言使用者的群体认知。为什么“理想”要好于“梦想”?因为理想更偏向于群体利益。群体为了自我延续,也必然会鼓励个体作此种行为,然后赋予此种想法以“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宣言式的表白多么具有煽动性?这就是理想。“梦想”,虽然美好,但是实现有困难。不过相比于“幻想”之流,“梦想”看上去还是好的。换言之,这个好,就是对群体有利。
可能性与有利性此时在“梦想”这个词上达到了平衡。有利性不变,可能性往前一步就是“理想”;可能性不变,有利性往后退一步,就是“幻想”。
一种想法一旦获得了实现可能性,就会对群体产生影响。那些对“思、想”极致贬低的词汇,无一不是极富实现可能性的。不过对这种“思、想”的探讨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这句话中,“思”被赋予无限崇高的地位。静思、反思、沉思……诸如此类的词语已经向我们展示“思”的不同类型。“想”与“思”相近,“思想”一词正是这一近义的佐证。遐想、思想、理想、梦想、幻想、异想……这一组词似乎表明涵养中文的古人今人,对“想”这一无限崇高的活动有着极具感情色彩的评价。
各种“思、想”比较
《XXX思想》,这似乎是一个中性的词,但是还是难掩其中的吹捧与骄傲。这些“思想”似乎是天启的箴言,自带光环。“理想”同样自带光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雨果”。“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也应该实现的。而“梦想”则少了一丝实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多了一分个人对美好的希冀。正如,我长大以后想 ……,这就是梦想。“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功夫》如是说。
“思想”、“理想”、“梦想”,当我们把这些好词都提出之后,除了那些中性的,就剩下一些很突兀的存在——“幻想”、“妄想”、“异想”……这些突兀的存在,就是本篇的主角。
所有的词语都是由使用此种语言的人发明创造,隐藏着同种语言使用者的群体认知。为什么“理想”要好于“梦想”?因为理想更偏向于群体利益。群体为了自我延续,也必然会鼓励个体作此种行为,然后赋予此种想法以“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宣言式的表白多么具有煽动性?这就是理想。“梦想”,虽然美好,但是实现有困难。不过相比于“幻想”之流,“梦想”看上去还是好的。换言之,这个好,就是对群体有利。
可能性与有利性此时在“梦想”这个词上达到了平衡。有利性不变,可能性往前一步就是“理想”;可能性不变,有利性往后退一步,就是“幻想”。
一种想法一旦获得了实现可能性,就会对群体产生影响。那些对“思、想”极致贬低的词汇,无一不是极富实现可能性的。不过对这种“思、想”的探讨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可能之事
幻想,就是不可能之事。
很多人腹诽幻想的原因就在于“不可能”。既然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独自在脑海中捏造一个个幻境,岂不可笑?
但幻想不是超客观,[[超客观]]与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幻想本身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不可能之事”不代表“无意义之事”。恰恰相反,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才“有意义”。
一个饥民,吃不到饱饭,一顿大餐就是他的幻想;一个病人,时日无多,灵丹妙药就是他的幻想;一个太监,无法勃起,性生活就是他的幻想。
我们可能觉得吃大餐应该不是幻想,尤其对经常参加饭局的人来说,大餐稀疏平常。其实这还是“幻想”的标准问题。我倾向于主观说,依据自身对不可能之事的判断。幻想本就是个人之事,即使客观上我可以找到一顿大餐,但只要主观上存在障碍,当然算是幻想。
不过,人是会改变的,随着经验的增加,会逐渐趋向成为一个理性的人。这时候,个体会因地制宜的判断一件事是否可能。在此之前,幻想还处在一种朦胧状态,有一种负罪感。因为如果吃一顿大餐是可能之事,但只是因为我的无能所以幻想大餐的美味,以意淫自慰,这当然太过纠结。所以这时往往没有真正的幻想。或者说无法体会到幻想真正的乐趣。
在某一时刻,这名饥民彻底觉醒。经过理性思考,各种经验,他终于发现,以他的能力与地位,根本无法吃顿大餐。或者即使能吃一顿大餐,但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他彻底明白,逆天改命是不可能之事时,真正的幻想此刻真正诞生。
不可能之事,就是幻想。越明白、越坚信一件事情不可能,越是真正的幻想。
既然不可能,那么我只有通过幻想才能达到“可能”的满足。这时,幻想不再是逃避、精神阳痿之人的挡箭牌,而是真正的欢愉。
“奶头乐”是麻痹底层的迷幻剂,但为什么不能麻痹高层些的人?因为高层的根本不需要奶头,他们拥有更多。对于挣扎在底层与高层中间的人,他们永远很痛苦,因为他们可以拥有更多,但是现在还尝不到,即使咬着奶头,也是忧心仲仲,认为这是无能之事。但,对于不可能翻身的底层,有奶头乐,就偷着乐吧!这时候完全没有任何负罪感,大脑也无比享受奶头的自慰,就像真的一样。
不过,幻想并不是一个分阶层的事情,它是普适的。
人总有求而不得之事,总有无法满足的欲望……比如,我现在很想看见外星人,但是人类连太阳系都无法征服,有生之年,我绝对无法看见,那岂不是很悲催?不过看看《三体》之类的科幻作品,我或许爽了爽。
所以,面对不可能之事,理性衡量其可能性与利弊。要么达成,要么幻想,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犹豫只能败北。不过心死之时,柳暗花始明。可能从此逝,幻想寄余生!
telegraph
幻想,就是不可能之事。
很多人腹诽幻想的原因就在于“不可能”。既然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独自在脑海中捏造一个个幻境,岂不可笑?
但幻想不是超客观,[[超客观]]与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幻想本身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不可能之事”不代表“无意义之事”。恰恰相反,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才“有意义”。
一个饥民,吃不到饱饭,一顿大餐就是他的幻想;一个病人,时日无多,灵丹妙药就是他的幻想;一个太监,无法勃起,性生活就是他的幻想。
我们可能觉得吃大餐应该不是幻想,尤其对经常参加饭局的人来说,大餐稀疏平常。其实这还是“幻想”的标准问题。我倾向于主观说,依据自身对不可能之事的判断。幻想本就是个人之事,即使客观上我可以找到一顿大餐,但只要主观上存在障碍,当然算是幻想。
不过,人是会改变的,随着经验的增加,会逐渐趋向成为一个理性的人。这时候,个体会因地制宜的判断一件事是否可能。在此之前,幻想还处在一种朦胧状态,有一种负罪感。因为如果吃一顿大餐是可能之事,但只是因为我的无能所以幻想大餐的美味,以意淫自慰,这当然太过纠结。所以这时往往没有真正的幻想。或者说无法体会到幻想真正的乐趣。
在某一时刻,这名饥民彻底觉醒。经过理性思考,各种经验,他终于发现,以他的能力与地位,根本无法吃顿大餐。或者即使能吃一顿大餐,但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他彻底明白,逆天改命是不可能之事时,真正的幻想此刻真正诞生。
不可能之事,就是幻想。越明白、越坚信一件事情不可能,越是真正的幻想。
既然不可能,那么我只有通过幻想才能达到“可能”的满足。这时,幻想不再是逃避、精神阳痿之人的挡箭牌,而是真正的欢愉。
“奶头乐”是麻痹底层的迷幻剂,但为什么不能麻痹高层些的人?因为高层的根本不需要奶头,他们拥有更多。对于挣扎在底层与高层中间的人,他们永远很痛苦,因为他们可以拥有更多,但是现在还尝不到,即使咬着奶头,也是忧心仲仲,认为这是无能之事。但,对于不可能翻身的底层,有奶头乐,就偷着乐吧!这时候完全没有任何负罪感,大脑也无比享受奶头的自慰,就像真的一样。
不过,幻想并不是一个分阶层的事情,它是普适的。
人总有求而不得之事,总有无法满足的欲望……比如,我现在很想看见外星人,但是人类连太阳系都无法征服,有生之年,我绝对无法看见,那岂不是很悲催?不过看看《三体》之类的科幻作品,我或许爽了爽。
所以,面对不可能之事,理性衡量其可能性与利弊。要么达成,要么幻想,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犹豫只能败北。不过心死之时,柳暗花始明。可能从此逝,幻想寄余生!
telegraph
Telegraph
真正的幻想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 在这句话中,“思”被赋予无限崇高的地位。静思、反思、沉思……诸如此类的词语已经向我们展示“思”的不同类型。“想”与“思”相近,“思想”一词正是这一近义的佐证。遐想、思想、理想、梦想、幻想、异想……这一组词似乎表明涵养中文的古人今人,对“想”这一无限崇高的活动有着极具感情色彩的评价。 各种“思、想”比较 《XXX思想》,这似乎是一个中性的词,但是还是难掩其中的吹捧与骄傲。这些“思想”似乎是天启的箴言,自带光环。“理想”同样自带光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把理想运用到真…
电书摊
不可能之事 幻想,就是不可能之事。 很多人腹诽幻想的原因就在于“不可能”。既然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独自在脑海中捏造一个个幻境,岂不可笑? 但幻想不是超客观,[[超客观]]与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幻想本身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不可能之事”不代表“无意义之事”。恰恰相反,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才“有意义”。 一个饥民,吃不到饱饭,一顿大餐就是他的幻想;一个病人,时日无多,灵丹妙药就是他的幻想;一个太监,无法勃起,性生活就是他的幻想。 我们可能觉得吃大餐应该不是幻想,尤其对经常参加饭局…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小时候可能有一二,然后越来越多。有些可能之事,会逐渐发现不可能,逐渐变为奢望。这时候只有幻想才可以弥补。
人终究是个体主义的人,无论世界是否给我们真相,都是靠个体来呈现。即使获得再大的欢愉,也是由身体产生。所以我们想要的东西也在我们个体之内,只是身体有底层规则,约束了这一切。物极必反,当不可能之事发生,幻想成为唯一可行获得激励的途径时,它就会绝对地满足个体。
就像我在我的初恋、性瘾和阉割中所述,如果发现你所想追求的感情、人不存在,那么它才会真正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栩栩如生。不存于世,只有存于心。
这是真正的幻想,也是快乐的秘法。这当然是自慰,但当自慰成为唯一途径的时候,自慰便突破了自慰。
人终究是个体主义的人,无论世界是否给我们真相,都是靠个体来呈现。即使获得再大的欢愉,也是由身体产生。所以我们想要的东西也在我们个体之内,只是身体有底层规则,约束了这一切。物极必反,当不可能之事发生,幻想成为唯一可行获得激励的途径时,它就会绝对地满足个体。
就像我在我的初恋、性瘾和阉割中所述,如果发现你所想追求的感情、人不存在,那么它才会真正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栩栩如生。不存于世,只有存于心。
这是真正的幻想,也是快乐的秘法。这当然是自慰,但当自慰成为唯一途径的时候,自慰便突破了自慰。
在《爱死机》中有那么一个故事,一个船长在进行星际穿越时,出现故障,进入了一个偏僻的空港。在此,他偶遇了一个女性朋友,然后与她发生关系。当某一天,他意识到“现实”似乎存在某些问题,他看向这个已成为自己妻子一般的女友,寻求答案。她问他是否一定要知道真相?他肯定回答。一阵眩晕之后,他发现她是一个巨大的虫子,而原本奢华的房间变成了阴森的洞穴……
囿于黑暗森林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楚门的世界、倩女幽魂、沙耶之歌、黑暗森林法则的被发现……无不是发现了世界某种层次的真相,然后内心受到巨大冲击。或在痛苦中重生,或在痛苦中灭亡。
囿于黑暗森林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楚门的世界、倩女幽魂、沙耶之歌、黑暗森林法则的被发现……无不是发现了世界某种层次的真相,然后内心受到巨大冲击。或在痛苦中重生,或在痛苦中灭亡。
Beyond the Aquila Rift
👍2
幻境的模样
这种期待是什么?一种秩序感。社会在有条不紊的运转,我仍然不会担心自己会被人杀死,我具有活着的尊严。我很幸运成为了一个人,可以不必担心被宰杀。有法律和国家可以保护我免受黑暗的侵蚀,有人群可供我缔结各种社会关系,我可以继续这样存在下去,就像我的无数辈祖先那样,一直存在。我的孩子也会一直存在……
黑暗森林的浮现
可这一切似乎都是假的。
我所说的话,只是他们允许我说的;我所信仰的法律,只是他们统治的工具;我所认识的人群,只是为利益互相撕咬的蛆虫;我所希冀的后代,只是他们大快朵颐的食物;我所珍视的国家,只是他们表演的戏服;我所享受的平静,只是他们暂时饱餐后的消食……
一切的秩序,都是他们稳固统治的平静。
终于明白,原来我也是那些我所屠戮的猪羊。我绝对相信现世报,因为我拼命掩饰的那些残酷都是真的。
光之森林,在我明白自己猪羊般的命运时,就变成了黑暗森林。
这种期待是什么?一种秩序感。社会在有条不紊的运转,我仍然不会担心自己会被人杀死,我具有活着的尊严。我很幸运成为了一个人,可以不必担心被宰杀。有法律和国家可以保护我免受黑暗的侵蚀,有人群可供我缔结各种社会关系,我可以继续这样存在下去,就像我的无数辈祖先那样,一直存在。我的孩子也会一直存在……
黑暗森林的浮现
可这一切似乎都是假的。
我所说的话,只是他们允许我说的;我所信仰的法律,只是他们统治的工具;我所认识的人群,只是为利益互相撕咬的蛆虫;我所希冀的后代,只是他们大快朵颐的食物;我所珍视的国家,只是他们表演的戏服;我所享受的平静,只是他们暂时饱餐后的消食……
Saturn Devouring His Son
一切的秩序,都是他们稳固统治的平静。
终于明白,原来我也是那些我所屠戮的猪羊。我绝对相信现世报,因为我拼命掩饰的那些残酷都是真的。
光之森林,在我明白自己猪羊般的命运时,就变成了黑暗森林。
深陷黑暗的绝望
逃离,逃离,逃离,就是我所想的。起初,我还有一丝犹豫,是不是我误会了这个世界?正当我质疑自己的逃离时,从未看见的猎人露出了黝黑的枪口,从此我不再犹豫。
如果你感到怀疑,请说出自己的坐标。
知道自己的坐标就意味着从幻境中醒来,因为坐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我们的真实位置。
把这个真相告诉所有人,所有我爱的人。就像我曾做的那个梦一样,这个世界有鬼。我拿起自己的坐标,四处展示真实的世界,却迎来所爱之人的排斥。
彻骨的寒意侵蚀着我所在的世界,烛火渐渐熄灭。在熄灭的最后一刻,我彻底沉默,隐藏起自己的坐标。换来了火焰的苟延残喘,不过再也没有人看过我的坐标。
虽然没有猎枪,我依然静静的看着这个漆黑的世界。惶恐囿于黑暗森林,也在思考如何走出这片黑暗森林。
逃离,逃离,逃离,就是我所想的。起初,我还有一丝犹豫,是不是我误会了这个世界?正当我质疑自己的逃离时,从未看见的猎人露出了黝黑的枪口,从此我不再犹豫。
如果你感到怀疑,请说出自己的坐标。
知道自己的坐标就意味着从幻境中醒来,因为坐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我们的真实位置。
Merlin and Viviane in Brocéliande
把这个真相告诉所有人,所有我爱的人。就像我曾做的那个梦一样,这个世界有鬼。我拿起自己的坐标,四处展示真实的世界,却迎来所爱之人的排斥。
彻骨的寒意侵蚀着我所在的世界,烛火渐渐熄灭。在熄灭的最后一刻,我彻底沉默,隐藏起自己的坐标。换来了火焰的苟延残喘,不过再也没有人看过我的坐标。
虽然没有猎枪,我依然静静的看着这个漆黑的世界。惶恐囿于黑暗森林,也在思考如何走出这片黑暗森林。
庶民的无力
所谓唤醒更多人,然后冠以“觉醒”之名,痛斥天下凡夫俗子,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那些呼吁让国人好好反思,不沉默就灭亡的人,总是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当然之理。但紧接着,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让水去覆舟。如果单靠反思、呼吁、宣传就可以凝结水的力量覆舟,那还要舟干什么?如果人民不是一盘散沙,虽有力量但却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古就不会有人当皇帝。
我曾想,如果有数万人和我同心同意,那走向共和岂不指日可待?那还要什么武装夺取政权,要什么社会制度,人类这个群体在一开始就不会有压迫。因为人民存在某种生理上的联系。随时具有自由的能力。这时候,还需要什么皇帝,直接成区块链般去中心化了。
所谓唤醒更多人,然后冠以“觉醒”之名,痛斥天下凡夫俗子,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那些呼吁让国人好好反思,不沉默就灭亡的人,总是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当然之理。但紧接着,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让水去覆舟。如果单靠反思、呼吁、宣传就可以凝结水的力量覆舟,那还要舟干什么?如果人民不是一盘散沙,虽有力量但却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古就不会有人当皇帝。
Nighthawks
我曾想,如果有数万人和我同心同意,那走向共和岂不指日可待?那还要什么武装夺取政权,要什么社会制度,人类这个群体在一开始就不会有压迫。因为人民存在某种生理上的联系。随时具有自由的能力。这时候,还需要什么皇帝,直接成区块链般去中心化了。
用政治打败政治
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不论意思,深刻的展现了统治集团对民众的控制能力。
所以,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我们明白:发现黑森林容易,但往往有改变黑森林的幻觉。改变黑森林不能通过唤醒别人的方法,而是要寻求一种真正可以改变的方法。而对大部分人来说,真正改变的方法就是清洗的认识到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改变黑森林是另一个层级的方法,黑森林也是一种规则。所谓改变,就是建构一种新的结构。
简单来说,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政治打败政治。世界上,虽然有自下而上的变革,但是没有自下而上的力量。只有同一层级的力量才可以相互角逐,即使是平民皇帝,所依靠的力量也不是“水”,而是“舟”。即使王朝更替,“舟”从未倾覆,有的只是“舵手”的更换,不同力量的变动。
从这个角度,“人民史观”还是“英雄史观”都没有任何意义,历史的发展是上层力量的角逐。就像代表上帝的教会比上帝更有力量。而上层力量的划分是依靠力量的大小、数量级。力量即正义,绝对的力量即绝对的正义。
就像玄幻小说中那样,如果凡人可以修仙,个人的力量被极限扩大,差异被极限扩大,那才称得上是“英雄史观”。如果所有人民都能够思维互通,互相感受彼此的苦乐,那样才有真正的“人民史观”。而在现在的人类社会,包过其他社会,只存在“力量史观”。
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不论意思,深刻的展现了统治集团对民众的控制能力。
所以,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我们明白:发现黑森林容易,但往往有改变黑森林的幻觉。改变黑森林不能通过唤醒别人的方法,而是要寻求一种真正可以改变的方法。而对大部分人来说,真正改变的方法就是清洗的认识到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改变黑森林是另一个层级的方法,黑森林也是一种规则。所谓改变,就是建构一种新的结构。
Charles IV of Spain and His Family
简单来说,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政治打败政治。世界上,虽然有自下而上的变革,但是没有自下而上的力量。只有同一层级的力量才可以相互角逐,即使是平民皇帝,所依靠的力量也不是“水”,而是“舟”。即使王朝更替,“舟”从未倾覆,有的只是“舵手”的更换,不同力量的变动。
从这个角度,“人民史观”还是“英雄史观”都没有任何意义,历史的发展是上层力量的角逐。就像代表上帝的教会比上帝更有力量。而上层力量的划分是依靠力量的大小、数量级。力量即正义,绝对的力量即绝对的正义。
就像玄幻小说中那样,如果凡人可以修仙,个人的力量被极限扩大,差异被极限扩大,那才称得上是“英雄史观”。如果所有人民都能够思维互通,互相感受彼此的苦乐,那样才有真正的“人民史观”。而在现在的人类社会,包过其他社会,只存在“力量史观”。
个体的作为
既然我们已经明晰了改变黑森林的方法,就会知道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做什么了。就是做我们所能做的。吃饱、喝足、强身健体……什么时候驾驭着我们的这艘破船左摇右晃,需要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我们这些平民才会在这场力量的角逐中成为猎人。但这艘船还是那样,稳如老狗。
对这个黑森林来说,你多拉一坨屎都比燃烧自己那点亮光影响更大。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为力所不能及之事发愁?不过等待最后一根稻草的时间确实也挺难熬的。
即使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走上街头,也只是一股不大的力量。只不过会对舟的某种势力产生一定影响而已。而这种影响只在某种时刻有用而已。
治世之良臣,乱世之奸雄。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奸雄良臣级别的人物,也只能遵循时势。当他真的成为奸雄,也必然代表更多人的利益。但这个人从来不是个人。这就是政治,与个体无关。
既然我们已经明晰了改变黑森林的方法,就会知道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做什么了。就是做我们所能做的。吃饱、喝足、强身健体……什么时候驾驭着我们的这艘破船左摇右晃,需要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我们这些平民才会在这场力量的角逐中成为猎人。但这艘船还是那样,稳如老狗。
对这个黑森林来说,你多拉一坨屎都比燃烧自己那点亮光影响更大。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为力所不能及之事发愁?不过等待最后一根稻草的时间确实也挺难熬的。
即使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走上街头,也只是一股不大的力量。只不过会对舟的某种势力产生一定影响而已。而这种影响只在某种时刻有用而已。
治世之良臣,乱世之奸雄。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奸雄良臣级别的人物,也只能遵循时势。当他真的成为奸雄,也必然代表更多人的利益。但这个人从来不是个人。这就是政治,与个体无关。
电书摊
个体的作为 既然我们已经明晰了改变黑森林的方法,就会知道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做什么了。就是做我们所能做的。吃饱、喝足、强身健体……什么时候驾驭着我们的这艘破船左摇右晃,需要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我们这些平民才会在这场力量的角逐中成为猎人。但这艘船还是那样,稳如老狗。 对这个黑森林来说,你多拉一坨屎都比燃烧自己那点亮光影响更大。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为力所不能及之事发愁?不过等待最后一根稻草的时间确实也挺难熬的。 即使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走上街头,也只是一股不大的力量。只不过会对舟的某种势力产生一定影响而已。而这种影响只在某种时刻有用而已。…
博弈论(Game Theory),纳什均衡,《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一部电影。
在交往中,我们都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往往适得其反。为了谋求可获得的真正利益,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各方不至于掀桌子的均衡状态。
博弈论并不是解药,而只是找寻解药的工具。走出政治黑森林,前提就是冷静的分析各方目的,然后选择并坚持那个对我们最有利,也是唯一的道路。
在交往中,我们都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往往适得其反。为了谋求可获得的真正利益,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各方不至于掀桌子的均衡状态。
博弈论并不是解药,而只是找寻解药的工具。走出政治黑森林,前提就是冷静的分析各方目的,然后选择并坚持那个对我们最有利,也是唯一的道路。
❤2👎1
电书摊
逃出舒适区是一种PUA。舒适区基于一种假定,人的当前状态是快乐而不可取的,且,痛苦之后的状态是可取的。避苦求乐本就是生命的本能,但是舒适区告诉我们本能是不可取的。快乐几乎算是人生最高追求了吧,但是舒适区告诉我们要不断的痛苦。
快乐难道不是应该追求的东西吗?如果我们因为追求快乐而痛苦,这种痛苦还能叫痛苦吗?
PUA,精神控制一个人,就是要摧毁原先的信念,然后建立一套新观念,这和文明训诫人的方式多么相似。这样的文明,有了这样改变群体的方式,又怎么可能是文明的。
以上两者均撕裂了个体思维与个体本身的联系,这不是个体主义的。没有个体主义作为意义的锚点,我们的观念将一次次被反本能。
有时我们需要像原始人那样,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太”文明“。
快乐难道不是应该追求的东西吗?如果我们因为追求快乐而痛苦,这种痛苦还能叫痛苦吗?
PUA,精神控制一个人,就是要摧毁原先的信念,然后建立一套新观念,这和文明训诫人的方式多么相似。这样的文明,有了这样改变群体的方式,又怎么可能是文明的。
以上两者均撕裂了个体思维与个体本身的联系,这不是个体主义的。没有个体主义作为意义的锚点,我们的观念将一次次被反本能。
有时我们需要像原始人那样,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太”文明“。
本摊经常看到一些人告诉我们,某某是痛苦的,但也更必要也更有价值。xx(好的东西)是痛苦的。我认为这有些无聊且窒息。
在我脑海中,没有痛苦和快乐的对立,只有快乐。当然干活很累,身上可能出现各种伤,疲惫的不想说话……但我并不会说这是痛苦的。因为这些痛苦是建立在我的快乐之上的,他们是由我的快乐托举着。如果没有我的快乐,痛苦就像无根之树。
人的生命中,痛苦和快乐确实共同存在,这一点大家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看法。而在我看来,痛苦在快乐面前不值一提,所以根本不需要强调“你想要快乐,就要痛苦。”
这些人把痛苦看成了快乐的代价,实际上并不,痛苦是快乐的一部分。
代价说,忽视了痛苦本身的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他剥离痛苦的必要性与本身的意义。什么是痛苦的本来意义?为了快乐的痛苦是必要的。没有人因为饥饿时的吃饭说吃饭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代价说,太过高看痛苦。
快乐与痛苦,都在个体之内。
对于个人方面的事情,都是个体主义的范畴。做到这一步,知道了自己也就知道了世界。不是说我自我意淫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而是知道了我的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因此获得我的世界的全部控制力。就像那句经文的伟力:
在我脑海中,没有痛苦和快乐的对立,只有快乐。当然干活很累,身上可能出现各种伤,疲惫的不想说话……但我并不会说这是痛苦的。因为这些痛苦是建立在我的快乐之上的,他们是由我的快乐托举着。如果没有我的快乐,痛苦就像无根之树。
人的生命中,痛苦和快乐确实共同存在,这一点大家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看法。而在我看来,痛苦在快乐面前不值一提,所以根本不需要强调“你想要快乐,就要痛苦。”
这些人把痛苦看成了快乐的代价,实际上并不,痛苦是快乐的一部分。
代价说,忽视了痛苦本身的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他剥离痛苦的必要性与本身的意义。什么是痛苦的本来意义?为了快乐的痛苦是必要的。没有人因为饥饿时的吃饭说吃饭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代价说,太过高看痛苦。
快乐与痛苦,都在个体之内。
对于个人方面的事情,都是个体主义的范畴。做到这一步,知道了自己也就知道了世界。不是说我自我意淫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而是知道了我的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因此获得我的世界的全部控制力。就像那句经文的伟力: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Telegraph
个体主义
“个体”是我谈论比较多的词语。“个体主义”也是本摊信奉的一个原则。所以,很有必要探讨这一话题。 个体之内 在《思维可否 ROOT?》中,本摊曾经谈论过什么“定义着人”。社会关系定义着人,人的自然属性定义着人,我还预留了一种“纯粹主观”,也即灵魂之类的可能性。个体之外,大多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个体之内,则属于自然关系的范畴。 个体即主体
👍1
个体权力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Storming of Fort Wagner, July 18, 1863 by Kurz and Allison, 1890Courtesy Library of Congress (LC-DIG-pga-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