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Forwarded from 浮光掠影
按惯例,本频道每个月会直接分享一本我正在读的书(电子书),现在我想改变一下,之后会以推荐语、短评或书摘的形式,不定期(取决于我看书的速度)分享更多好书。相应电子书可以到我的电子书备份频道【三余书窝】获取,不需要关注或加入频道,偶尔去那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书或有想看的书去搜搜看就行了。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為什麼要睡覺?》(姚若潔 译),大陆简体版是《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田盈春 译),我之前已经分享过这本书附录里的《改善睡眠质量的12条建议》,假期里把这本书看完了,很有收获。

上学读书的时候,并没有在意睡眠这回事,通宵达旦是常事,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出来工作及年岁渐长,才意识到缺少睡眠和无规律睡眠对自己的伤害有多大,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睡眠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的危害,以及如何好好睡觉。

作为一本科普书,难免会有错漏,比如作者将阿茨海默症与睡眠不足强关联,为论证睡眠的重要性,引述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事实,所以有读者对此颇有微词,我找到了一篇文章,指出了书中的一些错误。但睡眠对人类很重要,这是共识。

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我建议你选择看一下附录里改善睡眠质量的12条建议,这是可以实践的,对睡眠和身体都有帮助。

#book
👍1
Forwarded from Karen医生の日常
CPR过程请参考指南
对于非专业人士说两点:
第一,不需要掐人中之类的骚操作,没有用
第二,别往人家嘴里灌任何东西,对于没有意识的人你灌东西很可能会进入呼吸道
第三,不要求非专业认识进行人工呼吸,不建议,特别是非亲非故你不清楚有没有传染病的,胸外按压就够了,有条件用球囊通气或者机械通气
第四,一切抢救别人的手段必须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抢救的第一步是看看环境能不能给你抢救的机会,如果是触电的你就这么上去你先把自己搭上了,这是重点。有条件就带上手套,对待所有的病人,你都必须当做有传染病的人来对待,必须戴上手套保护自己。
Forwarded from 浮光掠影
看到 @tingtalk_all 频道的一条广播消息,想起我也好久没在这频道里 #碎碎念 了。

我其实一直都有记录一些碎片化 #想法 的习惯,可以是因为一件小事或是看到某段文字,一些脑海中即时冒出来的想法和问题就会写到便签里,大多思考还很稚嫩,所以就没有发到频道(公共空间),怕叨扰到大家。

频道也一直鼓励大家多 #阅读、多思辨、多 #记录。阅读开阔我们的视野,思辨要求你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接收信息,记录是将你思考过的内容记下来。复制粘贴得来的不是「知识」,只有经过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知识才是你的。

不要因为 #碎片化 的想法不成熟或觉得「可笑」就没记下来,也不要认为写成长篇大论的文字才有价值。钱锺书在《读拉奥孔》:『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 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然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段思想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段思想,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以前我也尝试过把便签里的碎片想法系统化,写了好长的文字,过段时间回头一看,直接删了。我们不是要做研究,也成不了大家(大概率),这些「体系」也就是作无用功,但那些经过思考得来的片段想法,也许多年后你仍会被这些「稚嫩的灵光一闪」所击中。所以,记录吧,不要顾忌,不要犹豫,记录就有价值。

P.S. 本频道一直没有开放评论,一是社恐,二是精力有限,三是怕打扰到大家安静地阅读。看情况吧,可能会开放,我也希望和大家有更直接的交流,期待诸位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频道:浮光掠影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by 《增广贤文》
约会结束时,大家手机里的剩余电量,就是这场 #约会 的评分。by #小林漫画

更多 #漫画开始降温了,你要学会适应这个世界的温度

#小林(林帝浣):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
#韩剧 #鱿鱼游戏 오징어 게임

1080P 在线观看网址:NO视频 | 韩剧看看

NO视频电报频道:@novipnoad
Forwarded from 《一天世界》博客 (Lawrence Li)
iOS 的拖拽不知有多少人常用?例如在一个 iMessage 对话中有张图,想发给别人的话,只要长按待其浮起(相当于做了一个可视化的拷贝操作),保持按住,然后可用另一只手随意操作画面,退回对话列表后将图片在某条对话放开即可。
Bartosz Ciechanowski

关于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的互动博客文章,最大特色就是制作精美,网页上有大量基于 Canvas API 的互动式小动画,以让读者通过交互式模拟进行可视化学习。

文章目录入如下:

2021

07-27:Naval Architecture 造船工程
04-29: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内燃机

2020

12-07:Cameras and Lenses 相机和镜头
07-01:Lights and Shadows 光与影
02-12:Gears 齿轮

2019

12-10:Tesseract 超正方体
10-16:Earth and Sun 地球与太阳
07-24:Alpha Compositing 阿尔法合成
02-15:Color Spaces 色彩空间
01-01:Exposing Floating Point 浮点数

2014

05-14:Mesh Transforms 网格变换
04-08:Exposing NSDictionary 剖析 NSDictionary
05-05:Exposing NSMutableArray 剖析 NSMutableArray
02-18:Drawing Bézier Curves 绘制贝塞尔曲线
01-05:Exploring GPGPU on iOS 探索 iOS 上的 GPGPU

#可视化 #互动 #博客

频道:@TingTalk
我是一名【普信男】_哔哩哔哩_bilibili

#普信男 出圈引发争议,抛开立场不谈,只是从 #语言 的角度,我担心它正在引发原有词性产生偏差。

普通本来是一个中性词,#自信 是一个明显的褒义词。结合相关语境被带向了贬义的方向,#普通 和自信至此被污名化了。试想以后当我们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你蛮自信的”,这两句话的情感色彩就与以往不再相同。

按照原本的词义来理解“普通且自信”这彰显了普通人应该有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精神状态,这挺好的一个意思嘛。

我认为杨笠讲的时候没有问题,这是一种语言的陌生化,表达一些词汇原来没有的意思,所谓话里有话,形成一种默契的理解,为了节目效果嘛没任何问题。可是成天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的话就不合适了,明明汉语不乏高级词汇,完全能够找到现有的很符合语境的词汇替代,不必总是污名化这两个词。

“普通且自信”无非是想说“平庸之辈还自以为是”嘛,用“平庸且自大”替代应该更为恰当吧。

前两天都在发“停止伞兵污名化”,我们应该理解个中缘由吧。我热爱我使用的语言,我不想看到越来越多“普普通通”的词汇都变脏,“自信”也不能大大方方地说出口,语言越来越恶俗化,戾气越来越重,每个词都被幻化出攻击性,成为某些人宣泄垃圾情绪的工具。by 心有灯盏路自明

发现于:城堡 131 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by #南百城

邮件订阅 #城堡阅读周刊 或通过 RSS 订阅:

https://rsshub.app/yuque/doc/297292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弄得一身才华呢?by 山级青年
#小爱同学#小米 #手机(MIUI)的 #语音助手,我经常通过 Ta 设定 #倒计时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我让 Ta 帮我「倒计时半个钟」的时候,Ta 都听不懂,要换成「倒计时 30 分钟」才能意会。
快放 1000 倍,带你看 #受精卵 分裂全过程,以及 3000 帧慢放角蛙、老爷树蛙、牛蛇和肥尾守宫的 #捕食 过程

观赏视频:哔哩哔哩

蛙仙人の爬仙阁 提供场地: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 30 号爬宠实体店

主要繁殖角蛙、树蛙、豹纹守宫、R 属守宫、鬃狮蜥、蓝舌石龙子、八齿鼠、无毛豚鼠等
你身上有哪些 #疤痕?它们还能消除吗?by #柴知道

What scars do you have? Can they be eliminated?

观看视频:YouTube | 哔哩哔哩

小时候打疫苗胳膊上留下的花痕、脸上的痘坑、屁股和大腿上的花纹、烧伤后的疤痕......
你身上有哪些疤痕?
为什么有些疤会凸出来?
它们还能消除吗?
我们从疤痕的形成原理出发,介绍了疤痕的分类和治疗手段。如果你希望祛疤,那么这期视频或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频道:@TingTalk
2025/09/10 11:40:1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