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Forwarded from 浮光掠影
《黑带》杂志十大教科书打斗

1️⃣《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和查克·诺里斯的「罗马竞技场之战」

2️⃣《快餐车》中成龙大战宾尼·尤奎德兹

3️⃣《精武英雄》中李连杰和周比利以弱胜强的「生死相搏」

4️⃣《精武英雄》中李连杰和仓田保昭对于武术的诠释

5️⃣《醉拳2》中成龙和卢惠光的「拳脚大战」

6️⃣《突袭2》伊科·乌艾斯和塞塞普·阿里夫·拉赫曼的「厨房大战」

7️⃣《飞龙猛将》中成龙与宾尼·尤奎德兹二番战

8️⃣《冬荫功》托尼·贾与拉蒂夫·克劳德「泰拳大战卡波耶拉」

9️⃣《群龙戏凤》洪金宝和刘家良两大阵营的首次对话

🔟《败家仔》元彪与陈勋奇的南北武术「切磋」

(P.S.我用英文关键词搜索没有找到 black belt 的这个排名出处,搜索结果都来自中文媒体,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些精彩的打斗表演)

#电影 #功夫 #武术 #打斗

📡频道:浮光掠影
Inoreader 付费用户支持订阅 Telegram Channel 了,免费用户可通过 RSSHub 订阅电报频道。
你是否有时会突然惊觉,正在经历的场景有一种 #似曾相识 的熟悉感?

这种恍如隔世的体验有一个法语名字「déjà vu」,也叫 #既视感,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有两种主流解释:

一种是你确实经历过类似的场景,而你不记得了。当类似碎片化的场景信息再次出现在你眼前时,这种熟悉感泛化到了眼前的整个场景中。

另一种可能,是神经传递的延迟:你并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但眼前的情景同时通过你大脑中的两条通路进入你的意识,信息在其中一条通路跑得快了几毫秒,就把另一条比较慢的通路骗了:咦,怎么有个一样的家伙已经等在这里了?这集我熟!by 丁香医生
#Windows 翻墙软件 Clash.NET 存档

开发者删库前的最后一个版本 1.2.8

1. 从 Telegram 下载
2. 从 蓝奏云 下载(网盘密码 i1gp

@TingTalk:如有其它内置 SubConverter 的 Fuck GFW 利器,还请不吝赐教
因为 #包子 是某位国家领导人的外号,所以我在 2020 年 6 月 21 日 16:00 发的 #朋友圈#微信 屏蔽了,只对我可见,未提示发表失败。

我就奇怪了,等了半个钟,还没有人来取笑我,没想到是触发了敏感词,换成拼音 Bao 后,才迎来一众圈友的毒舌。

今天听了 404 档案馆第 46 期播客 才得知是因为:

2013 年 12 月 28 日 中午 12 点 20 分,#习近平 身穿深色风衣和西装,内穿一件黑毛衣,走进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习近平点了 6 个(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人民币 21 元。点餐后习近平自己端盘找到空位置坐下,并与周围群众解释说:“今天我们去外地调研晚了,所以顺道来这里吃中饭。”就餐的 20 分钟期间,习近平不断和旁边的店员及顾客交谈,边吃边笑着说:“包子很好吃,卫生也非常干净,一定要重视食品安全。”并与周围群众握手、合影。by 维基百科

@TingTalk:没有派头,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但由他而生的敏感词,包罗万象。天地玄黄,日月可鉴,这难道不是文字狱?
Windows 版微信终于可以折叠群聊。
作家们的 #比喻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by #卡夫卡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by #博尔赫斯

童年的朋友,如同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by #木心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by #史铁生

爱情是个脆弱的水手,出过一次航,就憔悴了。by #毛姆

有人说,天花板是病人的一部看不完的书。by #贾平凹

谈话途中他不停地点烟吐烟,仿佛是给对话加上标点。by #萧红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by #钱钟书

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by #张爱玲

心事重重的奥德赛辗转反侧,苦思难眠,像一根翻烤的大香肠。by #荷马

有点耳鸣,仿佛海风穿过生锈的铁丝网。by #村上春树

简单说,缺点就像大便一样。看到自己的大便觉得还好,但看到别人的大便就难以忍受了。by #蔡智恒

@TingTalk:来自 记忆图书馆馆长
🐰 动物园规则怪谈

🦍 规则全文

文字版:原文 - A 岛 by phKeaLx(十六椰子)

配音版:栗川上人 (专业导游做的 PPT 动画)

🐘 二次创作

保安篇 | 游客篇 | 蓝衣员工篇 | 海洋馆员工篇 | 园长篇 | 结局篇 by D级人员零

🦁 解析视频:安迪视频 | 园内的它

🐬 封面作者:小黄帽观察室

@TingTalk昨晚不敢看,怕睡不着,早上起来细细品味
Forwarded from 不周的生活观察
听三五环的刘飞在他的一期播客里讲到「作品感很重要」,当期嘉宾开玩笑的嘲笑说和互联网人聊天就会学习到一些黑话。

我一直不喜欢互联网新词和流行语,因为它定义不明,没办法把一个细节表达清楚。但作品感这三个字我还挺喜欢的。

我们这代人不像父辈那样为了生存出卖自己劳动力,不论做什么养活自己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因为没有生存上的压力,我们会去寻找除了做螺丝钉之外的意义。

作品感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意义。在公司上过班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一个项目结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只是这个项目上的一环,不会有丝毫的作品感。但自己做一个播客、博客或者录的单曲,这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很大方告诉别人,只属于自己的作品会给自己带来很强的自信和归属。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思考活着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每个年代都会被讨论和自问,有时我睡觉前都会因为想这事而睡不着,或许追求作品感是一条不错的路。
2025/09/08 16:32:0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