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哈夫纳在《一个德国人的故事》里说,1933年国会纵火案的时候,德国总统兴登堡立刻颁布行政命令,取消了个人的言论自由以及通信和电话的秘密,警方有权径行搜索民宅,采取没收及拘捕行动。在那个时候,大部分德国人相信的确是德国共产党在国会大厦纵火(事实上很有可能是纳粹干的),这种判断没什么可责备的,但他们必须被责备的地方,“是在纳粹时代首度表现出来的集体软弱性格……一般人像绵羊似的乖乖就范,好像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既然德国共产党把国会大厦烧了,那么政府当然有权采取”强有力的干预行动”……没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从此我们的电话交谈可以被窃听、信件可以被拆阅检查、书桌可以被外力强行打开,仿佛那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欧洲文艺评论

当代西方四位虚拟汉学家:

Libgen,李伯庚
Z-Library,齐理博
Anna Archive,安娜·艾凯吾
Scihub, 赛哈伯
@PACIONON

其实人生的容错率是很高的
这两年慢慢发现很多东西并没有想像中的了不起
没读上大学不会怎样
没找到稳定的工作不会怎样
不结婚不会怎样
不社交不合群不会怎样
自己一个人真的不会怎样
@高飞

Claude 3 用几分钟,搞定了语言学家两年的工作,也是一个惊人的案例。(昨天我们发了一个Claude3几分钟搞定了新量子算法的,今天这个是文科语言学的,人类是不太容易横跨这么大的知识领域的)
原文作者叫An Qu(hahahahohohe on X.com),在X上发布了一个使用Claude3的案例。具体而言,他用了几千个翻译对数据,就实现了一个小众语言的理解翻译,达到了一个专业学者两年的工作。他在 GPT-4 上进行了相同的测试,就失败了。(看好OpenAI近期发布某些重大更新,不然有落伍之忧)

全文如下:
**
今天在测试 @AnthropicAI 的新型模型 Claude 3 Opus 时,我经历了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感觉仿佛见证了一个奇迹。虽然不想听起来太夸张,但这真是我当时的感受。
背景很重要:过去两年里,我一直在为我的母语——车臣语(Circassian)研究自然语言处理(NLP)。车臣语资源非常稀缺,在互联网上几乎无迹可寻。它属于孤立的车臣-阿布哈兹语言群,没有任何相关的语言。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有限的数据资源,让它成为了语言模型面临的一大挑战。
这几年,我艰苦地从少数资源中整理出了64K对翻译配对,并利用特定的模型(如T5、MLM-100、NLLB-200等)成功实现了俄语-卡巴尔迪安语的机器翻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决定对 Claude Opus 进行一项试验。我发起了一个新对话,只上传了5.7K随机选取的翻译对,这只是我64K数据集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没有覆盖全部的词汇量。我想看看它是否能够基于这些例子翻译新的句子。
我没怀有太多期望,仅仅是让它将一个简单的句子——“我躺在床上”从俄语翻译成车臣语。Claude 不仅提供了完美的翻译,还详细解析了语法和形态学结构。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碰巧,这个特定的句子可能正好在提供的例子中。但并非如此。
我尝试构造了一个独一无二、极不寻常的句子,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结果,Claude 再次提供了无懈可击的翻译和分析。仅仅依靠极少量的数据,Claude 的表现竟然接近于我为机器翻译特别训练的模型。这让我难以置信。
进一步的测试包括文学作品中的复杂段落、最近的新闻报道,甚至是语法和书写系统都显著不同的车臣方言文本。Claude 一致地展现了对语言结构深刻的理解,智能地推断出未知词汇,恰当使用借用词,提供可能的词源分析,在翻译中保留原文风格,甚至在需要时创造新词。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基于仅几千个翻译对完成的。车臣语是一种具有复杂形态结构和语法的黏着语言。
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深入理解语言本身,若由一个不熟悉这种语言的语言学家来做,可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然而,Opus 仅仅通过5.7K个随机翻译对,在不到一分钟内就轻松掌握了这些细微之处。
作为对比,我在 GPT-4 上进行了相同的测试,结果完全失败。它甚至无法翻译最简单的句子,更不用说理解语法的复杂性了。我之前也试过在类似的数据集上对 GPT-3.5 进行微调,但得到的也只是杂音。
我不确定 Anthropic 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这明显与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同。虽然许多人对其在合成基准测试中的领先地位表示怀疑,但我亲眼见证的,在一个全新且极具挑战性的基准测试上取得的成果,确实令人震惊,这在训练数据集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排除潜在的数据污染,我尝试了相同的提示,但没有附上样本翻译,结果Claude无法进行翻译,并表示不熟悉车臣语。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我两年辛苦工作的成果,Claude 只用几千个示例就轻松实现了。这对于资源匮乏的语言来说,无疑是一次飞跃,对许多其他领域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进步需要多年才能实现,但它已经发生了。未来已经到来,而且它令人惊叹不已。
" 我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一切源于家父的远见卓识,他携我奔赴美利坚,如今我才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对此我感激不尽。"

——黄仁勋
@智慧的天空2004

说到中等收入陷阱马来西亚应该算一个,自从2011年人均gdp过万美元后就停滞了,之后的十几年就在万元左右徘徊,疫情前我马来西亚的朋友和我说他们工资有十几年不涨了,很多人收入也就二三千马币一个月,但是吉隆坡我认为是个被低估的城市,好吃的好看的丰富程度超过想象。伊朗地毯店的地毯精制美丽,店主也风度翩翩,有西班牙瓷器品牌,陈列设计甚至好过香港,意大利灯具品牌,老板已经代理了三十年了,这种小众品牌居然在人口只有二千多万的马来西亚生存了三十年也是让我惊讶不已,本土的服装设计师品牌性价比很高,不过几百元一件,和国内沾上设计师品牌就四位数的品牌相比简直随便下手,还有平价的香水牌子,商场很多,即使非周末也人头攒动。吉隆坡审美多元,城市气质和氛围其实国际化程度很高,吉隆坡也有很市民的消费,非常值得深度体验。马来西亚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审美这件事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外还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一批老钱带动中产并且支撑这种小众审美,因此撑起了一部分good taste。中等收入陷井也是不一样的。
@齐都督

3月7日,Tiktok干了一件大事:给超过1.7 亿的美国用户弹窗,引导他们给国会议员打电话,要求国会撤销关停Tiktok的议案。

随即国会遭到各年龄段 TikTok 用户的电话轰炸,他们纷纷捍卫自己最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

美国人第一次切身感觉到Tiktok在舆论引导方面有巨大作用。
香港23条立法草案通过二读 叛乱叛国可判终身监禁

香港特区政府近来全速就《基本法》第23条进行立法,周五(3月8日)刊宪的草案提出叛乱罪、叛国罪一经定罪,可被判处终身监禁。
@路诞先生

听说有人看见我喝农夫山泉要脱粉,于是我马上买了一提庆祝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拿着放大镜对企业找毛病、扣帽子,动辄搞意识形态制裁,那咱们以后也别谈什么营商环境了,谁还敢投资?然后外国企业纷纷跑路,中国企业瑟瑟发抖,国家税收锐减,老百姓纷纷失业,网络魔怔人普天同庆。
@混沌自开

努力把为数不多的优势行业整废掉
?!
第四条适合各行各业
@黄小妖

《周处除三害》对陈桂林的悔改动机讲得轻描淡写,因为被贵卿骗活不过三个月,想人死留名,于是去刺杀另外两位黑帮头子,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这两天我一直在看人物原型刘焕荣的报道,其实他本人的故事比陈桂林更有张力,他是全台十大枪击要犯之首,犯了十几条命案,但除了总是刺杀黑老大,还抢赌场捐款修育婴院,呼吁解救雏妓,在监狱里为火灾受灾者募捐等等。更有戏剧色彩的是,他在行刑前,对着镜头大喊:“我对不起国家,ZHMG万岁,谢谢各位!”

有个电视节目叫《台湾启示录》,其实可以从中窥见一个游侠式的传奇人物的成因肌理。#电影

游侠往往出生在一个极为底层却又极为正统的家庭。“陈桂林”这个名字其实就暗示了他外省人的身份。刘焕荣是台中的眷村子弟,父亲本是随国民党去台的一位陆军中校,退伍后在台中卖水果。外省小孩在当时的台湾备受歧视,所以内生了很多学生黑帮组织来自卫,而他们帮派的名字叫“小梅花帮”,这就是一个很有国民党色彩的名字。

说家庭观念极正统有一点为证,刘焕荣犯了事,本要被关十个月,他逃了。他父亲喊他回家来,他就回来了,回来之后有一天,他发现父亲和井茶在谈事,其实是主动交出犯罪的儿子。一个戒严年代的老兵,精神状态约等于《漫长的季节》里王响式的父亲,热爱集体,相信集体,献身集体,一个以国为家到极致,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丝灰度,就觉得自己儿子给国家添了麻烦的那种父亲。

他对父亲极为不理解,又在父亲去探监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极为自责。同样的自责还发生在最后一次被捕后,他请求警官见母亲最后一面,痛哭流涕对不起家庭。

极为底层,便极渴望出人头地,而极为正统,便内生一整套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陈桂林在电影里拜关公便是如此,而刘焕荣热爱画画,他画的画里最多的就是关公像,他曾送给抓他的井茶一幅关公像,这位井茶就是今年台湾大选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

对于这样的眷村二代来说,最理想的人生路线就是从军,光明正大的出人头地。刘焕荣出狱之后,继续读高中,仍然心心念念去当兵。这就来到了游侠诞生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主流不再接纳他了。因为他之前杀人入狱的前科,他无法从军,回家之后,里长告知他快逃,因为有人检举他鱼肉乡里,井茶又要来抓他。于是他又回到了黑帮。

他在自白书里写:一个有前科的人已不被社会谅解,白布染上黑点,一辈子洗不掉。这就是一个极其内化了仁义礼智信观念的罪犯,才会说出来的话,一边做杀人狂魔,一边在精神绞杀自己,这种绞杀甚至不是一种安全焦虑,而是一种观念焦虑。

纵观他的犯罪史,基本都是黑吃黑,目的是为了在黑帮留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还有一桩在菲律宾的案子,杀了富商一家,这桩是洗也洗不清的。同时,他对弱者有着近乎天然的同情,对女人,孩子,受灾者都施予援手。他对警察也有惊人之语:黑道没有英雄,真正的英雄在警届。他的一生甚至很少近女色,唯一一个女朋友是在日本时认识的某风尘女子,相处一年,他入狱后,该女子去狱中看他,他拒绝相见。问及原因,他说只会徒增双方的痛苦,不如不见,干脆让她对我死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古典的中式英雄样本。

他对着镜头说:“逞凶斗狠是小勇,像那个林什么娟(一个在火灾中救小朋友的女老师),那才是大勇。”你可以试着去想象,一个杀人狂魔,完全是一个感动中国式节目的忠实观众。

《周处除三害》很爽,爽到有架空感,但爽背后是一个更值得挖掘的故事,它涉及到传奇行为的形成过程,从一个极端人物出发,可以看到一代人一群人的元精神面貌和生存处境。当然,或许也被拍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了。
2025/07/07 15:20:3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