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紙片有話兒9️⃣

hker_ic101
 《8月普羅近況》!
想問下大家有冇唱歌技巧/教學相關嘅書多左唔用📚📖,或者呢類書可以係邊到買到既建議或者好推介🤩🤩🤩❤️‍🔥普羅想學唱歌🎶🎼🎤

另外!Admin忙完了終於做好左新網報😭😭呢幾日update比大家!有需要既話可以用!🪧

be.your.light.2022
閱讀使人自由

分享嘅書:《牆:沙特短篇小說【存在主義經典.唯一法文直譯完整版】》

作者:沙特
譯:周桂音

1973年嘅小說去到今時今日睇都一啲都唔過時,特別喺呢一個多災多難年代,內容充滿緊迫性,同時教人深思小說所表達嘅價值觀,冇乜好講,呢本係人生必讀經典之一,引用耿一偉教授係書開頭導讀分享其中一段畀大家。

「最後,我不免要問,在這個時代,閱讀沙特小說的意義為何?此時,我只能用個人經驗來回答。再重新閱讀這些小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這個世界上的事物有太多細緻的不同層面,就像沙特對阿拉伯軟糖的描述,豐富了我對存在的感受,這往往是我掛上網絡上時的感受不到的。網絡的世界,更像最後一篇小說《一個領袖的青年》的當代版,讓人落入人云亦云的破碎價值觀,我們越來越不會選擇,我們有的只是別人轉貼別人推薦的選擇。當代世界沒有牆,不是牆不存在,而是螢幕就是一道牆,只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而己。

沙特的小說催促我們思考:
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
還是在逃避存在的責任。

耿一偉



110811tom
超~開心嘅8月16號 DAY137!

今日一起身就收到親友轉發超嘅信~

係好新鮮滾熱辣!阿超喺8月13號先寫嘅信(*´꒳`*)b!佢喺信入面提到:佢已經收到我由加拿大寄嘅第一封信了,知道我安全到埗了!睇嚟我哋雖然相隔異地,但消息都傳得好快(*´∀`*)

此外,佢今次封信分享咗好多正面、開心嘅事!
1. 佢食私飯食得好開心,重拾飲咖啡、奶茶(沉迷咖啡因???)嘅快樂!仲鐘意咗食菠蘿油!:0
2. 做多咗運動,大隻咗ᕦ(ò_óˇ)ᕤ
3. 另外佢話自己沉迷睇書XD, 我覺得喺入面搵到自己鐘意做嘅嘢同享受到都好好(*´∀`)♪

佢寫得好好笑,好具現化咁將二頭肌變大畫出嚟XD

另外我喺加拿大都受到超好朋友嘅接濟,同超一樣久違地飲到港式奶茶!oOo 喺異地都被超嘅好人緣照顧了!!超勁(`・∀・´)

最後返到去將呢幾日見到~好靚嘅大自然分享畀超💛💛🙈

chiu.___.lihi
最近小弟比較忙,都冇時間更新個page,多謝各位手足一直以來都有寫信比家姐同姐夫,佢哋現在狀況都安好,姐夫轉左入赤柱變咗黑柴,家姐呢排瘦左好多(咁啱可以做個產後減肥)😂
時間不經不覺已經過咗幾個月,相信家姐好快就可以繼續同大家出嚟傾偈🫡
喺度亦都好感謝風信子一直以來幫忙轉發信件,另外場內仲有其他手續都好需要你哋嘅支持同埋關心,如果大家有時間嘅話都可以繼續去寫信比唔同嘅手足,等佢哋知道牆內並不孤單同寂寞💛

turekongyun
 小燕子分享🕊🕊
————————————————————————————————
《別讓多巴胺成為大腦的主人》

最近我看了一本由Dr. Anna Lembke 寫的書《Dopamine Nation 多巴胺王國》(請原諒我劣質的中文譯名)。當初在Book Depository 看見此書既是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 又是和精神健康有關時,便把它加到了reading list了,現在看畢後很想和大家分享此書的內容,作者Dr. Lembke提供了很多例子把複雜的理論整理得簡單易明,非常值得一讚。

對多巴胺(dopamine)有認識的人或會猜到這本書的內容 — 成癮(addiction)。Addiction 只一個人難以自製地持續追求對自己或他人有害的物質或行為(A continued and compulsive consumption of a substance or behaviour despite its harm to self or others.) ,例如是手機成癮或自慰成癮等等,而大部份成癮的原因都歸咎於大腦長期暴露在dopamine這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的刺激之下。

以玩抖音(TikTok)作為例子(其實reels 也是),當一個人玩TikTok時,節奏又快又充滿娛樂性的短片令神經元不停傳遞dopamine而令人感到興奮又愉悅,看完一條又一條,沉浸在垂手可得的dopamine中。Tiktok 有如一個爆不完的dopamine炸彈般,在大腦炸開並放出一大堆令人興奮的neurotransmitter。既然快樂是垂手可得,又有何不可呢?

Dr. Lembke在書中指出一個名為opponent-process的理論,他以一個天秤作為比喻:我們的大腦喜愛平衡,當dopamine的刺激過多令天秤斜向快感一邊,大腦便需要更多和dopamine相反的物質去平衡天秤,換而言之,上一刻有多愉悅,下一刻便有多不快(Dr. Lembke用pain此字形容)。為了避免這種不快,只好不斷尋求更多dopamine的刺激令天秤一直斜向代表愉悅的一邊,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也能解釋癮是如何生成,和為何看手機、電腦遊戲、色情片、吸毒等等會這麼容易令人上癮。

除此之外,像Reels和TikTok這種又快又無限量供應的短片也很容易縮短人的專注時間(Attention span)和延遲滿足的能力(delay gratification)。我進入牆內前看過一篇文章,當中提到現代人的Attention span已由12秒縮短至7-8秒,就像我們已把神經元train到越快有dopamine就越好一樣。

是回想一下,有沒有一些手機遊戲,行為令你一玩/做就停不下,一停就心思思想繼續玩/做?我很記得自己在year 2時很沉迷玩PUBG(射擊遊戲),一晚可以玩十多局,第二日上9:00am lecture時整個人又燥又累,幸好之後決心要戒掉,delete了整個app,沒有令我爛GPA。我個人認為一些操作簡單、節奏快、和有獎勵的遊戲是最易令人上癮,不知道你的手機中有沒有類似的遊戲?

Dr. Lembke在書中分享了很多他以前遇過有addiction 的client,心知他自己也曾因戀愛小說成癮而大感困擾(不得不佩服他對讀寫坦白的勇氣),他在書的中段提及戒癮的策略,但可惜很難在此一一分享。

今時今日這世界有很多dopamine炸彈,但請記住,物極必反,為了保護大腦的天秤,學會節制/教小朋友節制於令人愉悅的行為很重要,我認為這對小朋友來說尤其緊要,因為大舞會籍由改變神經元的大小和形狀,以牢牢記着那些行為令自己愉悅(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小朋友的大腦還有很高可塑性,不要太早就容許他們長期暴露於dopamine炸彈之中。

希望大家在這dopamine nation 中能secure一片小小淨土。

17-7-2023

deersexploring
大家好!
一段時間沒有更新facebook,首先同大家問候一下,最近過得好嗎?

目前為止,出發冒險已8個月,魔王早已適應九界的生活,每天辛勤鍛鍊體魄、作畫、閱讀及寫作,也積極把許多思緒和感受轉化到作品之中,為了在不久將來以更好姿態與各位相見。

雖然暫時無法以音樂作為媒介與大家溝通,但是魔王的文章及繪畫作品也定期在Patreon更新。感謝一直支持的地獄眾,也謝謝曾經訂閱鼓勵的朋友,大家的愛就是讓魔王繼續努力創作的動力啊~ 如有興趣文字追蹤魔王的修行旅程,也非常歡迎大家訂閱♡

此外,如各位有意啟奏,可把內容(不限文字及圖畫)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再次感謝 (合十)

https://www.patreon.com/lczz

莊正
【歸位了🌈

畢業12日,而家先得閒打文同各位報平安。

我仲適應緊自由生活,初時最唔慣嘅係出面嘅電視屏幕大過學堂;初時掂返電子產品感覺自己似原始人;食嘢謹慎咗,試過連續幾日肚滯,搞到無覺好瞓。我依家日日成個閒人咁,嘗試追返貼新聞、玩Pikmin Bloom四圍種花、經營自媒體等等,忙住過日嘅時光都幾好。

學堂歲月充滿汗水同鬱結,期間多得另一半S先生、家人、老友等組成嘅關愛隊支援所需,我先度過得順遂。箇中經歷未必如大家想像中咁「浪漫」,我只係受靶較短嘅一位,有更多兄弟要等到明年甚至2026年起畢業。我深明同佢哋之間都係平等,容許我去深入結識,敍述佢哋前路真正要面對嘅挑戰,尤其係一度被大眾遺忘嘅囚權。我希望做到同佢哋同行,即到重聚當天。

今年3月1日下線,正值城市正式「復常」,但無機會喺出面見證,最近幾日行走街道上,人流無再以前咁絡繹不絕,其他嘢表面上無大變化,變嘅實質係人心,仲有一早淪為裝飾嘅九流制度。

喺資訊低度流通嘅學堂裡,無得用電話同Google,每日除咗追睇大台cast同《明報》(《北韓》功夫茶就當笑話睇)外,就只能循書信了解更多主流媒體未報(或唔敢報?)嘅話題,對外「時差」往往相差幾星期,甚至成個月,可幸係我同朋友們一直能夠努力通信,收窄彼此嘅距離。重溫一大疊回信,唔少內容都係報道、議會文件同地圖,將以前一直關注嘅議題帶到學堂長篇大論。下線5個半月,喺翳焗嘅日辰中潛修,思考到對呢個既熟悉又陌生城市應作之事。有朋友勸我喺入面唔好講咁多政治,畀自己抖下仲好,也許只得改變,放低偏執從零開展,奇蹟先可上演,正因美醜都走一遍,令我更加感激這趟試煉。

回望過去10年,自己不計心力投入地區工作同媒體,呢兩年卻曾一度對出生地心灰意冷,唔知條路點行落去,後來態度漸漸明朗;親朋曾喺案件翻叮前建議移居,我都明言拒絕。上兩代祖輩足跡遍布華北同南洋,難得今代喺香港落地生根,由祖宗流傳嘅志氣,令我難以割捨對出生地嘅情感,我哋點解要走?今後更想做好應有嘅社會角色,唔想重現上一代嘅漂泊無定。

有同事曾以「毒癮」比喻做記者喺精神原則上難以甩身嘅經驗,我都身同感受(哈哈),尤其係公司無我喺度就進入半癱狀態,同事都期待我盡快復工。不過呢點唔係最重要,而係當繼續做呢一行時,要預計有幾大機會要重返學堂?70%機會掛~我不嬲以事實回應荒謬,唔當「模糊」紅線/紅海係咩一回事。真正尺度係響自己心中,按行業慣例同任職公司時收到嘅風(即行內前輩所指嘅「signal」),去判斷推進報道嘅實際風險,既然目前真正嘅風險離我好遠,做得就做,要找我晦氣嘅咪睇多次我寫嘅有無道理。我喺權力者眼中或者係nobody,但我深信往後有更大責任去周旋,唔容許權力者將走過場、層層加碼成為生活常態。

出來第一日,朋友首先約我去銅鑼灣飲早茶,禁閉生活造就高求知慾,我得以聽聽佢哋嘅近況,追貼出邊嘅事,但要短短幾日內吸收亦唔容易。行開咗咁耐,至今仲未肯定個人心態係咪同出面嘅事接到軌,甚至有啲跟唔上,不過咁都可以為自己留低一定空間觀察,總好過以前畀演算法同群眾情緒牽住走。我會好好對待每位幫過我嘅人,唔會令佢哋再擔心。

註:圖中張卡係S先生喺我臨畢業前幾日寄入嚟,以書法題下成語「故劍情深」,背後典故教人動容。我感受到未來日子,仍有彼此作為最強後盾,即使只有30%機會可以平安渡過,我亦無悔選擇當初呢份志業。

Tong Kin Fung
新版及舊版m&m‼️
由8月23日開始可以同時入新版及舊版!
舊版只可以入到9月22日‼️
9月23日開始只可入新版‼️

麻煩通知認識的親友🙏🏻
將舊版盡快入晒去啦~

提提大家!每一日可以入5包!
圖二係新舊包裝的分別!

仲有買嗰陣都要小心!!
因為新舊版同時都在市面賣緊架‼️‼️‼️

懲教決策天天更新
感謝親友們分享資訊🥹🙏🏻🙏🏻🙏🏻

handwritingletters
Ahmy的生活狀況(2)

致善人:(很有啟發性)

說實話,這裡的時間異常地慢,稍有不幸或會失去心智平衡。在準備進來之前,我一直思考如何能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渡過這沒有生機的三年,當然以理性的角度思考,就是趁這空閒的三年不斷閱讀增長知識,報讀一些有證書的課程,或做一些創作如文章如歌詞如詩詞等等,來自我增值。對我來說,以上這些我都準備好了,亦以開始實行了。可是,時間依然很慢,心裡仍然有個不受控制的計時器,在一日一日地、一分一秒地倒數,盼望早日回歸。

我所提出的質疑並不無道理,縱然已有充實的計劃,仍然是缺少了最重要和最影響心態的「信念」。話雖如此,十分幸運地,我選中了一本書來解答我的空虛,書名是《蕯古魯談業力》。這本書詳細和清楚地解釋了「什麼是業?」。以普遍認知,業就像是一種獎罰機制,如你善以待人,便得恩惠;如你惡以待人,便得報應。可是,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準確。「業」,其實是一種因果機制。試想想,假如一個作惡的人跟你說他患癌,你真的認為是一種單純的報應嗎?當然在我們的心裡充滿著治癒舒暢的痛快,但更理性地思考,他患癌難道不是他本來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狀況而導致的嗎?我想說的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以因果來解釋,只是「業」的運作就是如此。

「業」是一種機制,無所不在,我們每一個思考和行動都會產生「業」。或許我們不需要清除所有「業」,有時候,能夠運用「業」來有意識地控制我們的行動,屬自由意志。到現在,我心裡有一種想法。現在的我,以及明天的我,也是我一手造成的。我說的不是現在的境況,而是現在的心態和意志。若然今天我選擇虛度一天,那麼我就是一個會影響/吸引別人共同虛度一天的個體。然而,我感覺自己有了一點眉目,如書裡所言,我嘗試將時間放慢,嘗試將放學的時間觀延遲到很後,盡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是者,我信念得以震動,我希望今天的自己都比昨天的自己有所進步,每天都要帶著一些得著進入下一天。就像昨天,我已經開始教人唱歌了。雖然只有一人,但逐漸也吸引了旁邊的人來鑑賞一番。直到今早,已經有人叫我做「教唱歌的後生仔」,可謂「都算係咁啦」。

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所肩負的重任越來越沉重,不管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困境,總不可能二十四小時也保持銳氣吧!?故此,我會用作提點自己,希望將來在失意的時候能記起,「我可以的」。或許,經過我不斷自我檢點後,終有一天這種心態能成為我的常駐武器。

AHMY字
20/8/2023

ahmy_39
#組織者的迷思 - 為什麼吳政亨正面對10年以上至終生監禁的控罪? 】

初選案辯方作供部分接近尾聲,現正由控方向余慧明提問,預計下星期將會完成。接著就是雙方準備結案陳詞的程序。

最近有去旁聽的親友都表示,很多有一直旁聽的朋友都問「吳政亨係邊個?」、「佢嘅控罪係啲咩?」

「佢係被控為初選組織者,量刑係至少10年,最高係終生監禁。」

案件審了百多天,每一個曾到庭上作供的參加者或組織者均在庭上表示,在被捕之前,根本不認識吳政亨,就連吳政亨叫吳政亨也不知道。到現時為止,控方提出的證據當中,包括控方證人(兩位組織者)的口供,均表示吳政亨沒參與任何「大會」的討論、沒參與任何會議,當中更有Wtsapp證據顯示,初選組織者曾向參選人表示,「三投三不投」與大會無關。

聽著一堆堆的證據,小編不禁疑惑:「什麼是組織者?到底當初是以什麼準則去判定一個人是組織者?」

因為三投三不投曾經賣過與初選相關的廣告?
如果我賣廣告支持大灣區發展,是不是代表我是大灣區發展的組織者?

因為初選現在被視為犯法,所以支持初選就被控組織者?
如果現時特首李家超大力推行國安法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而我曾經賣廣告支持國安法,諾貝爾和平獎是否應該加上我的名字?

到底什麼是組織者?什麼是串謀?小編真是一頭霧水。

作為一個香港市民,盡力了解香港法律,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是一種公民責任。雖則民間有句說話叫:「有殺錯無放過」,但我相信香港這個仍然每天以法治自居的城市,不會公然把這句無賴說話放諸於法律體系當中。

到底什麼是組織者?什麼是串謀?
不久之後,法庭自會對全港市民釋出一個公道的解答。

最後繼續呼籲🙇‍♀️
希望大家可以subscribe patreon🙇‍♀️🙇‍♀️繼續支援吳生🙇‍♀️
小編在此感謝大家!
支持吳政亨(李伯盧)關注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GordonNgConcernGroup
----------------------------------------------
吳政亨(李伯盧)關注組:
Fb: https://bit.ly/3x300Ec
Ig: http://instagram.com/gordonngconcerngroup
#香港 #初選 #47人 #吳政亨 #李伯盧
----------------------------------------------

吳政亨(李伯盧)關注組
Hello大家好,今日同大家分享一下的近況啦。

感恩三年與外隔絕大陸嘅監禁生活,終於終告一段落。原來棨然過去親自寄岀大概十幾封的家書,可惜成功收到嘅數目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來自屋企人嘅家信,唔洗講大家都知結果啦🥲(不過,放心之前都只係寄咗各位書信嘅copy畀棨然,所以相信未來你一段時間,我都唔擔心佢會悶/無話題同佢講🤣

棨然返到香港後的狀況,我會講係超符想像中嘅好!不論從第一日返到香港,律師口中轉述、到第二日喺庭上不停向旁聽席的回望 微笑 點頭、到每日探訪時,當中都充滿惜日嘅棨然😊

有清晰嘅思路、樂觀積極嘅態度、渴望了解緊貼牆外嘅大小事項、清晰表達到自己嘅需要,當然不忘繼續分派工作畀我🥲(太可惡啦!) 所以家人們都立立即放下咗好多不必要嘅擔心、憂慮。
而且棨然都表明,暫時所還押的環境、膳食方面都比從化好,所以都適應得到,係悶啲姐!

目前棨然的需要:
-期望己向福利官申請的事項,可以快快的得到批准(暫時只有郵票獲批)
-希望屋企人能夠揾到合適嘅書籍,好使棨然可以解悶(棨然想睇科學、經典文學、哲學書籍,歡迎大家提供書籍的建議)
-棨然能夠適應、捱過單人倉嘅生活
-法律援助的申請能夠成功,揾到合適的律師

最後,零食、物資上大家請亦不必為棨然擔心,因為棨然怕肥,所以屋企人都被禁止每日提供零食。

相反,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寄信畀佢,並寄到 尖沙咀郵政信箱98847號。

最後最後,多謝大家(尤其12人關注組)過往三年,對棨然對我哋家人嘅支持、鼓勵以及關心,謝謝大家!❤️❤️❤️

#yanlegobrother #鄧棨然

yanlegobrother
昨天閱畢邵家臻先生的新書《坐監情緒學》,原以為是探究囚禁心理學的學術讀本,但讀到腦中的更多是在囚者與身邊人的真實感受,也恍如看到一年前的自己。

不少篇章亦講到各種各樣的書。在我的經歷,「書」的確是能夠穿越時空、高牆與鐵柵,連結牆內外以至在囚者們彼此的人文載體。以下分享我的一段回憶:

----------

八月二十六日,赤柱監獄,烈日當空。完成報到程序的我們,走到石屎路的盡頭,進入一座看來歷史悠久的囚倉。

六人分成三對,二人一房,接受檢疫隔離。跟我同房的不是那位戰戰兢兢的非禮犯,而是剛才在等候室對他冷嘲熱諷的「秋哥」。

四十呎的斗室,容納了兩張單人床,還有毫無遮掩的金屬座廁,以及在罅隙間伸出觸鬚的蟑螂們。除了每天十數分鐘的洗澡時間,我們整天都要待在炎熱的囚室,等候檢測結果──職員說約莫兩三天時間。

身處火爐,兩三小時也是受罪,秋哥卻顯得清涼自在。脫得只剩下內褲的他,抽了口煙,告訴我他已是第二十次入冊了。他幾乎認識門外路過的每個職員、甚至長官,使我確信他所言非虛。

順理成章,他說多,我聽多。當他不是在講述監房地的規則和往事,便是沉浸在一本厚如牛津高階詞典的《修羅戰神》第N集。我則在手頭上五本都已讀過的書,選了《World War Z》重來,讓靈魂飄離囚獄,參與那場全地球「同心抗疫」(The Walking Plague)的世界大戰。

可惜,第三天,戰事再次劃上句號,而職員通知檢測結果仍是問號。更要我命的是,用來寫作的原子筆完全斷墨了。秋哥見我愁眉不展,揚起嘴角說:「俊仔,比個魔術你睇下。」他拆開原子筆,劃了火柴,點起用廁紙搓成的燃芯,輕輕的來回燒燙筆芯。就這樣,又擠出了一點墨水和笑容。

到了第五天,連廁紙和火柴也殆盡。秋哥讀完我的《從前,遇上100%的香港》,敲擊牆壁,揚聲向鄰房的古惑仔發問:「喂,有冇『勝』借住嚟睇呀?」

「有本『XX六七』……」隔了房門和走廊,聲音含糊不清。

「咩碌柒話?講乜㗎?」

「『碌柒死』呀,總之好睇啦。」

秋哥又表演他的魔術──把涼蓆捲成卷軸狀,從門底的氣窗伸出走廊,再用雙手展開;拉回來的時候,上面已多了本沒有封面圖案的書。

秋哥看了一會,把書讓給我。我翻開封皮:書名《鴛鴦六七四》,作者馬家輝。馬先生的名字我聽過,以戰後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卻沒有讀過。我跟隨主角「哨牙炳」的步伐,走過五十年代的灣仔街頭與虎豹別墅,讀了一節,又在筆記簿簡筆幾點……

我未能完成這場跨越歷史時空的旅程,因為檢測結果終於在第六天到來。秋哥和我被分配到不同的「期數」(工作組別),先離去的他道:「記住寫我落你本書度呀。」

他以為我正在寫「坐監記」。我跟他匆匆作別,沒有機會解釋我寫的是香港版的《一九八四》。還有的是,因為隔離、因為他、因為《鴛鴦六七四》,《一九八四‧香港》將會多了在九龍街頭散步和虎豹別墅被炸毀的小橋段。

一切正如我在筆記簿記下的《鴛鴦六七四》楔子標題:

「壞事情,不等於壞結局」。

----------

圖片:修改自傳媒參觀赤柱監獄時拍攝的照片。

#坐監情緒學
#鴛鴦六七四
#一九八四香港

良臻 楊子俊
誠邀
各位再寫信打爆佢信箱❤️‍🔥

由2023年9月起
請將信件寄至:
灣仔郵政局郵政信箱23159號
(信封無須註明收信人)

寫信給林堅信注意事項:
❣️用不大於A4信紙;信紙不一定要白色啊,可以多啲彩色圖片
❣️懲教署會審閱每封信件,各位寫信時,記得好好保護個人私隱
❣️由於懲教所會使用消毒噴霧消毒信件,請盡量不要使用易化墨的墨水筆書寫。推薦使用秀麗筆、Pilot Juice/ Juice up


請勿使用塗改液或改錯帶
入 勿附加任何裝飾,信紙不能有貼紙、金粉或立體装置
切勿在信件內印上男性單人照
信封內勿附加任何物品,如書簽、釘、錢、郵票、回郵信封、卡片等
切勿透露任何個人資料、其他監獄情況、涉及逃獄的資訊及抗爭口號
避免直接列印、原文直出的新聞。如想寄新聞或者評論文章,請在文章上下寫上自己給林堅信的訊息,這才會被視為「個人信件」而獲准接受

來信請於右下方註明頁數及總頁數,如P1/4, P2/4,因懲教有機會抽起「有問題」內容
請在信件上方預留空位,方便處理
內容可多寫感受、生活、點滴、社會動態、個人近況
請於信内寫上回郵地址

kinshun_shun
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魔王的繪畫作品🤪
果然一貫地充滿中二畫風~
希望大家喜歡 (笑)

更多作品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czz

莊正
 外星人s~

Yo~又黎分享日常~

話說仲有個半月左右就坐監三年了~果然⋯喺香港坐監真係虛渡光陰😵‍💫 即係會有種「吓,三年喇?」咁⋯除咗身體嘅老化(?)其他乜都冇,即Touchwood 坐左20年,除咗拎走咗我20年,其他係Nothing⋯LOL

同埋唔知咩原因,坐監坐耐咗係會「滑牙」,即係對所有嘢嘅敏感度(情緒/感情/反應)都會降到最低,即係冇感⋯開始滑牙呢⋯

BTW!今日睇咗E.O.S. (之前睇新聞知道有呢隊女團🧐)首歌嘅MV(喺Chill Club)粉了!已加名😝

仲有之前睇完《造聲4》入嘅Collar ,Sica,Alice,WinWin, Yoyo,Lolly talk啲名⋯ 仲有仲有,Ian ❤️, Jer MC,謙公,洪嘉豪,陳宗澤,肥仔啲名😚

唔好話啲咩!型吓都好🤩
(唔知型乜,型俾邊個睇 LOL)

最後!尋筆友!
(FB MK 仔 「Hi ,be friend?」😂 siu4 ~」

不大眼的大眼星 🫠

(Admin 感想:
-牆內牆外的距離係一季全民造星

-加d明星名入探訪名單係佢哋嘅小確幸

其實好傷感😢

#三粒星
#徵筆友
#寫信師要人

saamlapsing
2025/07/01 12:54:01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