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RTHK即時新聞
法國參議院通過退休改革法案 全國示威人數較預期少
法國參議院通過具爭議的退休改革法案。總理博爾內形容是重要一步,相信政府在國會可以取得多數票支持。參議院當地星期六晚以195票對112票通過法案。參議院與國民議會一個聯合委員會將敲定最終法案文本,兩院可能在星期四最終表決。在參議院通過法案前,巴黎等多個城市再有民眾上街示威反對法案,但人數較預期顯著減少。在巴黎,有示威者向警員擲石,又放火焚燒垃圾桶及打爛玻璃窗,警方拘捕超過30人。內政部說,全國大約有36萬8千人示威,較原先預計80萬至100萬人大幅減少。在巴黎,大約4萬8千人上街,不到警方估計10萬人的一半。政府的改革法案提出將退休年齡由62歲提高至64歲,工作滿43年才能領取全額金等,工會強烈反對。總統馬克龍過去一星期,兩度拒絕工會會面的緊急要求。
2023-03-12 15:57:21 (1)
法國參議院通過具爭議的退休改革法案。總理博爾內形容是重要一步,相信政府在國會可以取得多數票支持。參議院當地星期六晚以195票對112票通過法案。參議院與國民議會一個聯合委員會將敲定最終法案文本,兩院可能在星期四最終表決。在參議院通過法案前,巴黎等多個城市再有民眾上街示威反對法案,但人數較預期顯著減少。在巴黎,有示威者向警員擲石,又放火焚燒垃圾桶及打爛玻璃窗,警方拘捕超過30人。內政部說,全國大約有36萬8千人示威,較原先預計80萬至100萬人大幅減少。在巴黎,大約4萬8千人上街,不到警方估計10萬人的一半。政府的改革法案提出將退休年齡由62歲提高至64歲,工作滿43年才能領取全額金等,工會強烈反對。總統馬克龍過去一星期,兩度拒絕工會會面的緊急要求。
2023-03-12 15:57:21 (1)
第一副總理由丁薛祥接任 據傳此人為習氏親信之親信
本月12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召開全體會議,本國務院總理李強之提名,通過國務院(中央政府)之銓敘事案,拔擢共產黨第六倫比之丁薛祥為第一副總理。據傳,丁氏深得習氏信賴,為其「親信之親信」。此外,李強亦為習氏心腹,可見國務院之銓敘,亦以「習一強」之態勢而為之。
習氏任職於上海時,丁氏從之。翌年2013年,習氏出任黨魁,升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遂召丁氏於黨中央。2017年,銓丁氏於黨中央辦公廳主任,以為習氏祕書,視察、出境及會談與共。及2022年10月,丁氏擢升於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因其全無地方治理經驗而直入最高指導部,故備受關注。
另有三人亦當選副總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68歲)接任劉鶴(70歲)原職,負責金融政策,以為習氏於經濟之智囊,其以習氏供職於福建省時為其親信而聞。其餘兩名副總理則分別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出身兼前遼寧省黨委員會書記張國清(58歲)及前陝西省黨委員會書記劉國中(60歲)。
本次出任國務委員(副總理級)之五人分別為前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長李尚福;作為習氏供職於福建省時之部下,深得其信任之公安部長王小洪;前江蘇省黨委書記吳政隆;前貴州省黨委書記諶貽琴;外交部長秦剛。此外,本月12日新通過之銓敘事案亦承認李氏出任國防部長,吳氏出任國務院祕書長。
去年秋,共產黨大會召開時,雖無女性升入中央政治局委員;然於國務委員之銓敘,黨大會時唯一一位地方女性首領諶氏得蒙拔擢。
主要閣僚則為安徽省黨委書記鄭柵潔,其茲升進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氏,福建人,為習氏供職於福建時諸福建友人之一人,曾任主管對臺政策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之副主任。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行長易綱前此被料將交代職位,然於此次銓敘事案中獲再任資格,未之交代。
本月13日,全人代將採納政治活動報告等文書,後習氏再作講演,俄閉幕。其後,李強將舉行一場記者招待會。
Source:🔊 每日新聞(北京)
Published time:2023/03/12 11:11 (JST)
Updated time:2023/03/12 14:41 (JST)
Journalist:岡崎英遠
本月12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召開全體會議,本國務院總理李強之提名,通過國務院(中央政府)之銓敘事案,拔擢共產黨第六倫比之丁薛祥為第一副總理。據傳,丁氏深得習氏信賴,為其「親信之親信」。此外,李強亦為習氏心腹,可見國務院之銓敘,亦以「習一強」之態勢而為之。
習氏任職於上海時,丁氏從之。翌年2013年,習氏出任黨魁,升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遂召丁氏於黨中央。2017年,銓丁氏於黨中央辦公廳主任,以為習氏祕書,視察、出境及會談與共。及2022年10月,丁氏擢升於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因其全無地方治理經驗而直入最高指導部,故備受關注。
另有三人亦當選副總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68歲)接任劉鶴(70歲)原職,負責金融政策,以為習氏於經濟之智囊,其以習氏供職於福建省時為其親信而聞。其餘兩名副總理則分別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出身兼前遼寧省黨委員會書記張國清(58歲)及前陝西省黨委員會書記劉國中(60歲)。
本次出任國務委員(副總理級)之五人分別為前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長李尚福;作為習氏供職於福建省時之部下,深得其信任之公安部長王小洪;前江蘇省黨委書記吳政隆;前貴州省黨委書記諶貽琴;外交部長秦剛。此外,本月12日新通過之銓敘事案亦承認李氏出任國防部長,吳氏出任國務院祕書長。
去年秋,共產黨大會召開時,雖無女性升入中央政治局委員;然於國務委員之銓敘,黨大會時唯一一位地方女性首領諶氏得蒙拔擢。
主要閣僚則為安徽省黨委書記鄭柵潔,其茲升進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氏,福建人,為習氏供職於福建時諸福建友人之一人,曾任主管對臺政策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之副主任。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行長易綱前此被料將交代職位,然於此次銓敘事案中獲再任資格,未之交代。
本月13日,全人代將採納政治活動報告等文書,後習氏再作講演,俄閉幕。其後,李強將舉行一場記者招待會。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2 11:11 (JST)
Updated time:2023/03/12 14:41 (JST)
Journalist:岡崎英遠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習近平於雜談中言及CNN 或在意外媒對其報導
此前,本月11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全體會議之電視實況捕捉到國家主席習近平雜談關於海外媒體之報導之畫面。
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行將即位總理之李強雜談。據香港媒體所作實況,其時習氏開口即稱「CNN……」,隨後又記錄到習氏稱「習近平的兩個茶杯象徵權威,其餘人則僅有一個」之聲音。
歐美等地媒體此前就習氏在會前擺放兩個茶杯之習慣分析道:「此舉旨在提高其權威。」習氏之本次雜談,或暴露其在意海外媒體所作有關其自身之報導。
Source:🔉 ANN
Published time:2023/03/12 19:37 (JST)
Updated time:2023/03/12 19:40 (JST)
此前,本月11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全體會議之電視實況捕捉到國家主席習近平雜談關於海外媒體之報導之畫面。
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行將即位總理之李強雜談。據香港媒體所作實況,其時習氏開口即稱「CNN……」,隨後又記錄到習氏稱「習近平的兩個茶杯象徵權威,其餘人則僅有一個」之聲音。
歐美等地媒體此前就習氏在會前擺放兩個茶杯之習慣分析道:「此舉旨在提高其權威。」習氏之本次雜談,或暴露其在意海外媒體所作有關其自身之報導。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2 19:37 (JST)
Updated time:2023/03/12 19:40 (JST)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Solidot
微塑料影响新陈代谢和发育
2023-03-13 15:56:00 by 奇迹之夏
微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被称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颗粒在饮用水、食物甚至空气中都被检测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和水被人类和动物吸收。有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会在体内积聚。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科学家调查了 PET 颗粒对生物体代谢和发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积聚在模型动物的几个器官中,包括肝脏、肠道、肾脏和大脑。此外,PET纳米塑料导致胚胎行为异常,因为观察到较少的运动。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3-3/20230309024608375.htm
#科学
2023-03-13 15:56:00 by 奇迹之夏
微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被称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颗粒在饮用水、食物甚至空气中都被检测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和水被人类和动物吸收。有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会在体内积聚。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科学家调查了 PET 颗粒对生物体代谢和发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积聚在模型动物的几个器官中,包括肝脏、肠道、肾脏和大脑。此外,PET纳米塑料导致胚胎行为异常,因为观察到较少的运动。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3-3/20230309024608375.htm
#科学
Forwarded from RTHK即時新聞
食安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款進口芝麻醬產品
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款進口芝麻醬產品,因為可能受致病菌沙門氏菌污染,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有關產品名稱為 Organic Hulled Tahini,品牌Ceres Organics,淨重300克,來源地是墨西哥或以色列產品,在新西蘭包裝,進口商屬牛奶有限公司,最佳食用日期是今年5月25日。中心表示,初步調查發現進口商曾進口受影響批次的產品,已按指示將受影響產品停售及下架,並展開回收。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進口商熱線 22991133查詢。
2023-03-13 17:08:31
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款進口芝麻醬產品,因為可能受致病菌沙門氏菌污染,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有關產品名稱為 Organic Hulled Tahini,品牌Ceres Organics,淨重300克,來源地是墨西哥或以色列產品,在新西蘭包裝,進口商屬牛奶有限公司,最佳食用日期是今年5月25日。中心表示,初步調查發現進口商曾進口受影響批次的產品,已按指示將受影響產品停售及下架,並展開回收。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進口商熱線 22991133查詢。
2023-03-13 17:08:31
Forwarded from 竹新社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于3日凌晨因衰老逝世,享年88岁。葬礼已在亲属范围内举行。告别会将另行安排。
大江就读东京大学法文系期间开始写作,1958年凭借《饲育》获得芥川奖,早早确立了作家地位,开创了自己的小说世界。他之后发表了以自己和家人为原型的作品《个人的体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最终决心与残疾的孩子共同生存下去。其他作品还有以故乡四国的森林为背景创作的《万延元年的足球》等。大江获得众多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在海外也受到瞩目。1994年,大江成为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
大江基于战后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和平与拥护宪法,著有《广岛札记》和《冲绳札记》。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他曾积极呼吁去核电化。
(共同社)
大江就读东京大学法文系期间开始写作,1958年凭借《饲育》获得芥川奖,早早确立了作家地位,开创了自己的小说世界。他之后发表了以自己和家人为原型的作品《个人的体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最终决心与残疾的孩子共同生存下去。其他作品还有以故乡四国的森林为背景创作的《万延元年的足球》等。大江获得众多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在海外也受到瞩目。1994年,大江成为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
大江基于战后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和平与拥护宪法,著有《广岛札记》和《冲绳札记》。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他曾积极呼吁去核电化。
(共同社)
中國遊客之爆買商品不可期 各航司鑑於出入境限制緩和而計畫增開航班
日本政府決定自本月起緩和針對中國旅客之出入境限制,受此影響,航空及飯店等觀光相關產業之市場主體決定調整經營戰略以因應新業態。儘管截至目前中國方面仍未解除團體赴日旅行之限制,然日本航空早已下定決心意圖增開日中之間航空班次。話雖如此,有分析人士指中國人因COVID-19疫情對經濟所造成之次生災害而保有強烈儲蓄意願,其之爆買如曩昔者或不可期。
本月8日,鑑於出入境政策緩和而宣佈增開航班之日航,其負責人十分期待日中航線之利用實態將漸趨正常,稱:「若緩和繼續,則我司或將增開航班。依我之見,此後我司應不會改易現下決策。」
目前,該航司所經營日中航線之數量為每週13次往復航班,僅前疫情時代之一。然而,本次增開航班之決定業已復活自令和二年春季以來停運之「北京至羽田」航線。含此變化,自本月26日起,該航司將逐次增開航班,並最終恢復至前疫情時代之五成有餘水準。
全日本空輸亦擬於不久後公佈其航班增開計畫。儘管目前該航司所經營日中航線充滿空位,利用者寥寥無幾,然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日中航線因有足量貨運需求,縱無旅客之實在,我司亦能從中贏利」。該公司表示,其正調整經營策略,以備旅日遊客數量之恢復。
所經營飯店奄及全國之「王子大飯店」,其今年二月之利用實況,若以有客室數計,則恢復至平成三十一年約九成水準;若以人員計,則外國住戸之規模恢復至該年約七成水準。前疫情時代,中國人約佔該飯店外客之三成,旅日中國公民之數量苟能恢復,則其於該飯店之外客佔比或能上漲至前疫情時代水準。鑑於此,該飯店之經營者現正討論有關為與當地代理商合作而推出特定旅行方案及行銷手段之專案。該飯店負責人稱:「眼下恰為頗受旅日遊客欣賞之櫻花之綻放季節,若中國旅客亦有所動,則至善至美。」
然而,中國旅客數量之增加並不能直接推出旅日外國人之消費之完全恢復。據瑞穗證券所述,中國人民銀行於去年10月~12月所實施家計調査顯示,逾六成受訪者此後無「消費」或「投資」之意願,而「傾向於俾更多資金用作『儲蓄』」。儲蓄之風氣,自2002年(平成十四年)以來於今為烈。而致中國人皆有此傾向者,應為「Zero-Corona」政策之下,收入之普遍低迷及不動產行業之衰頹。
瑞穗證券市場經濟高階分析師稻垣真太郎預測:「中國人於消費之態度,日益謹慎。即使企業料旅日遊客規模可恢復至前疫情時代水準,並因之紛紛調整經營措施,以俟新業態之將臨,然外國遊客之消費極可能以徐緩之速率恢復,而非疾速如企業之料想者。」
Source:🔉 產經新聞
Published time:2023/03/13 19:22 (JST)
Updated time:2023/03/13 19:22 (JST)
Journalist:福田涼太郎
日本政府決定自本月起緩和針對中國旅客之出入境限制,受此影響,航空及飯店等觀光相關產業之市場主體決定調整經營戰略以因應新業態。儘管截至目前中國方面仍未解除團體赴日旅行之限制,然日本航空早已下定決心意圖增開日中之間航空班次。話雖如此,有分析人士指中國人因COVID-19疫情對經濟所造成之次生災害而保有強烈儲蓄意願,其之爆買如曩昔者或不可期。
本月8日,鑑於出入境政策緩和而宣佈增開航班之日航,其負責人十分期待日中航線之利用實態將漸趨正常,稱:「若緩和繼續,則我司或將增開航班。依我之見,此後我司應不會改易現下決策。」
目前,該航司所經營日中航線之數量為每週13次往復航班,僅前疫情時代之一。然而,本次增開航班之決定業已復活自令和二年春季以來停運之「北京至羽田」航線。含此變化,自本月26日起,該航司將逐次增開航班,並最終恢復至前疫情時代之五成有餘水準。
全日本空輸亦擬於不久後公佈其航班增開計畫。儘管目前該航司所經營日中航線充滿空位,利用者寥寥無幾,然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日中航線因有足量貨運需求,縱無旅客之實在,我司亦能從中贏利」。該公司表示,其正調整經營策略,以備旅日遊客數量之恢復。
所經營飯店奄及全國之「王子大飯店」,其今年二月之利用實況,若以有客室數計,則恢復至平成三十一年約九成水準;若以人員計,則外國住戸之規模恢復至該年約七成水準。前疫情時代,中國人約佔該飯店外客之三成,旅日中國公民之數量苟能恢復,則其於該飯店之外客佔比或能上漲至前疫情時代水準。鑑於此,該飯店之經營者現正討論有關為與當地代理商合作而推出特定旅行方案及行銷手段之專案。該飯店負責人稱:「眼下恰為頗受旅日遊客欣賞之櫻花之綻放季節,若中國旅客亦有所動,則至善至美。」
然而,中國旅客數量之增加並不能直接推出旅日外國人之消費之完全恢復。據瑞穗證券所述,中國人民銀行於去年10月~12月所實施家計調査顯示,逾六成受訪者此後無「消費」或「投資」之意願,而「傾向於俾更多資金用作『儲蓄』」。儲蓄之風氣,自2002年(平成十四年)以來於今為烈。而致中國人皆有此傾向者,應為「Zero-Corona」政策之下,收入之普遍低迷及不動產行業之衰頹。
瑞穗證券市場經濟高階分析師稻垣真太郎預測:「中國人於消費之態度,日益謹慎。即使企業料旅日遊客規模可恢復至前疫情時代水準,並因之紛紛調整經營措施,以俟新業態之將臨,然外國遊客之消費極可能以徐緩之速率恢復,而非疾速如企業之料想者。」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3 19:22 (JST)
Updated time:2023/03/13 19:22 (JST)
Journalist:福田涼太郎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新潮社
中國遊客之爆買商品不可期 各航司鑑於出入境限制緩和而計畫增開航班 日本政府決定自本月起緩和針對中國旅客之出入境限制,受此影響,航空及飯店等觀光相關產業之市場主體決定調整經營戰略以因應新業態。儘管截至目前中國方面仍未解除團體赴日旅行之限制,然日本航空早已下定決心意圖增開日中之間航空班次。話雖如此,有分析人士指中國人因COVID-19疫情對經濟所造成之次生災害而保有強烈儲蓄意願,其之爆買如曩昔者或不可期。 本月8日,鑑於出入境政策緩和而宣佈增開航班之日航,其負責人十分期待日中航線之利用實態將漸趨正常,稱:…
▎經濟學延伸閱讀: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Deflation)指特定經濟體內商品及服務之價格(物價)總體性下跌之現象,常發生於因經濟衰退而消費者對商品及服務之需求減少,以致市場供需關係呈「供過於求」時。另一方面,通貨緊縮令每單位通貨之購買力增強,通貨因之升値。若某經濟體出現通貨緊縮,則其商品之價格將降低,惡化企業業績,俾僱員薪水減少,進而消退消費意願,終於進一步使物價下降,引發「通縮迴圈(Deflationary Spiral)」。此時,中央銀行須頒行緩和性金融政策以諟正物價水平,增加通貨供應量,以令經濟恢復。
通貨緊縮(Deflation)指特定經濟體內商品及服務之價格(物價)總體性下跌之現象,常發生於因經濟衰退而消費者對商品及服務之需求減少,以致市場供需關係呈「供過於求」時。另一方面,通貨緊縮令每單位通貨之購買力增強,通貨因之升値。若某經濟體出現通貨緊縮,則其商品之價格將降低,惡化企業業績,俾僱員薪水減少,進而消退消費意願,終於進一步使物價下降,引發「通縮迴圈(Deflationary Spiral)」。此時,中央銀行須頒行緩和性金融政策以諟正物價水平,增加通貨供應量,以令經濟恢復。
獨家新聞:內部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於下週訪問俄羅斯
據多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最早於下週訪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會晤俄國總統普丁。
上月,中國政府釋出烏克蘭係爭和平草案,然其動機及實效為西側諸國所質疑。就此,中國外交部未之評論,克里姆林宮則低調回應之。
更詳細情報目前尚不明確。
是次擬行會談之時間定於習氏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成功空前連任三屆國家主席職位後不久,其形式為習氏及普氏二人線下面談,而上次俄中兩國舉行此種形式會談之時間為去年九月。
本月13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佩斯科夫答有關路透社報導之提問時稱其不會言及習氏訪俄之事,其表示:「外國政要訪俄之事,通常先經協調再行公佈。」
Source:🔉 REUTERS
Published time:2023/03/13 17:00 (JST)
Updated time:2023/03/13 19:33 (JST)
據多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最早於下週訪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會晤俄國總統普丁。
上月,中國政府釋出烏克蘭係爭和平草案,然其動機及實效為西側諸國所質疑。就此,中國外交部未之評論,克里姆林宮則低調回應之。
更詳細情報目前尚不明確。
是次擬行會談之時間定於習氏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成功空前連任三屆國家主席職位後不久,其形式為習氏及普氏二人線下面談,而上次俄中兩國舉行此種形式會談之時間為去年九月。
本月13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佩斯科夫答有關路透社報導之提問時稱其不會言及習氏訪俄之事,其表示:「外國政要訪俄之事,通常先經協調再行公佈。」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3 17:00 (JST)
Updated time:2023/03/13 19:33 (JST)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中文維基新聞廣播頻道
zh.wikinews.org
日本口罩令解禁 首日民眾仍繼續配戴 -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Forwarded from 守夜的黑貓
本台在疫情爆發之初曾介紹過的蔣彥永醫生去世了。去世時間有3月11日15時39分、3月12日15時39分、3月12日16時39分幾種說法,具體哪種可信無據可查,只知道享耆壽92歲。今日再講下蔣彥永醫生的軼事聊以緬懷。
蔣彥永成為2003年SARS疫情吹哨人和李文亮一樣,都是緣於地方政府瞞報疫情。2003年4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招待會,時任衛生部長張文康宣布北京「只有12宗非典,死亡3宗」,SARS「已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國工作、生活、旅遊都是安全的」,看到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一名外國記者戴着口罩,他又說:「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張文康談笑風生,神色輕鬆,都快讓人相信了。蔣彥永2003年時已退休十年,但當他聽到「12例」這個數字時,敏銳地判斷出這個數字很離譜,隨後花了一天時間進行確認,準備找媒體曝光。蔣彥永年齡大了,對媒體不熟悉。因為鳳凰衛視和CCTV-4兩家電視台對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報導給他印象頗深,他於4月4日晚和4月5日分別發郵件給鳳凰衛視和CCTV-4。兩家電視台不負眾望,果然配合政府瞞報疫情,沒做出任何反應,但郵件確實被收到且小範圍流傳。之後4月8日,蔣彥永先後接到了《華爾街日報》和《時代》周刊的採訪。雖然《華爾街日報》先進行了採訪,但《時代》周刊率先發表了報導,當晚就發布在了網站上。即便被國際媒體報導以後,中共中央反應依然十分遲緩。4月10日北京都被WHO列為疫區了,鍾南山還在按衛生部指示糊弄外國記者。4月12日胡錦濤會見香港特首董建華,被抱怨廣東隱瞞SARS疫情。之後中共中央才逐漸意識到基層在瞞報。最後又經過一番中南海高層鬥法,至4月20日才免掉衛生部部長張文康。
在SARS疫情爆發後,蔣彥永並未因此被雪藏,《三聯生活周刊》還對他做了長篇報導: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3761.html 《中國經營報》在2003年5月甚至刊登文章質問輿論回避談論蔣彥永。蔣彥永在第二年被拘禁是因為他在2004年2月24日給兩會領導及中央領導寫了一封題為《關於為89年六四學生愛國運動正名的建議》的信。
2015年3月,蔣彥永向港媒《有線新聞》揭露軍醫院普遍違法「擅自移植、買賣死囚器官」,當中勾結周永康所掌控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公安、檢察院、法院。301醫院更會派車至刑場拉死囚「爭搶活鮮器官」。這事其實早就有了,被法輪功反覆講,但因為法輪功可信度實在太低,沒人信。最後周永康被習近平打虎,中國官方自己把這事捅出來了,外界才確認這事,反正鍋都給周永康背了。
蔣彥永成為2003年SARS疫情吹哨人和李文亮一樣,都是緣於地方政府瞞報疫情。2003年4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招待會,時任衛生部長張文康宣布北京「只有12宗非典,死亡3宗」,SARS「已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國工作、生活、旅遊都是安全的」,看到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一名外國記者戴着口罩,他又說:「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張文康談笑風生,神色輕鬆,都快讓人相信了。蔣彥永2003年時已退休十年,但當他聽到「12例」這個數字時,敏銳地判斷出這個數字很離譜,隨後花了一天時間進行確認,準備找媒體曝光。蔣彥永年齡大了,對媒體不熟悉。因為鳳凰衛視和CCTV-4兩家電視台對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報導給他印象頗深,他於4月4日晚和4月5日分別發郵件給鳳凰衛視和CCTV-4。兩家電視台不負眾望,果然配合政府瞞報疫情,沒做出任何反應,但郵件確實被收到且小範圍流傳。之後4月8日,蔣彥永先後接到了《華爾街日報》和《時代》周刊的採訪。雖然《華爾街日報》先進行了採訪,但《時代》周刊率先發表了報導,當晚就發布在了網站上。即便被國際媒體報導以後,中共中央反應依然十分遲緩。4月10日北京都被WHO列為疫區了,鍾南山還在按衛生部指示糊弄外國記者。4月12日胡錦濤會見香港特首董建華,被抱怨廣東隱瞞SARS疫情。之後中共中央才逐漸意識到基層在瞞報。最後又經過一番中南海高層鬥法,至4月20日才免掉衛生部部長張文康。
在SARS疫情爆發後,蔣彥永並未因此被雪藏,《三聯生活周刊》還對他做了長篇報導: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3761.html 《中國經營報》在2003年5月甚至刊登文章質問輿論回避談論蔣彥永。蔣彥永在第二年被拘禁是因為他在2004年2月24日給兩會領導及中央領導寫了一封題為《關於為89年六四學生愛國運動正名的建議》的信。
2015年3月,蔣彥永向港媒《有線新聞》揭露軍醫院普遍違法「擅自移植、買賣死囚器官」,當中勾結周永康所掌控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公安、檢察院、法院。301醫院更會派車至刑場拉死囚「爭搶活鮮器官」。這事其實早就有了,被法輪功反覆講,但因為法輪功可信度實在太低,沒人信。最後周永康被習近平打虎,中國官方自己把這事捅出來了,外界才確認這事,反正鍋都給周永康背了。
Telegram
守夜的黑貓(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元宵節快樂!
今天介紹一下2003年SARS的抗疫英雄蔣彥永。蔣彥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的外科醫師,獲少將軍銜,同時也是中國著名異議人士。由於SARS疫情期間蔣彥永向外媒揭露真實疫情,才使得中國中央政府和各國了解到疫情實際嚴重程度,從而拯救了無數生命。
2003年4月3日,衛生部長張文康在記者招待會上稱:「北京市只有12例非典,死亡3例。中國的非典已得到有效控制。歡迎大家到中國來旅遊,洽談生意,我保證大家的安全,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然而僅301醫院一家醫院的病例就超過了這…
今天介紹一下2003年SARS的抗疫英雄蔣彥永。蔣彥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的外科醫師,獲少將軍銜,同時也是中國著名異議人士。由於SARS疫情期間蔣彥永向外媒揭露真實疫情,才使得中國中央政府和各國了解到疫情實際嚴重程度,從而拯救了無數生命。
2003年4月3日,衛生部長張文康在記者招待會上稱:「北京市只有12例非典,死亡3例。中國的非典已得到有效控制。歡迎大家到中國來旅遊,洽談生意,我保證大家的安全,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然而僅301醫院一家醫院的病例就超過了這…
▎經濟學延伸閱讀:擠出效應
在經濟學中,擠出效應(crowding out)指一種現象,其發生於政府過度參與市場經濟下某一部門時。擠出效應會在市場之供應面及需求面給市場其它部門造成嚴重影響。
一般情況下,政府超發國債時,可誘發擠出效應。例如政府透過超發國債及減稅,可大量吸收民間部門資金,導致貨幣供不應求,以致政府在實行積極性財政政策——如擴充公共事業等——時,引發實質利率上升,終於使民間部門難以籌措資金。因此,為避免擠出效應,中央政府於發行國債時須事先謹嚴計畫,以避免壓迫國民經濟之發展。
在經濟學中,擠出效應(crowding out)指一種現象,其發生於政府過度參與市場經濟下某一部門時。擠出效應會在市場之供應面及需求面給市場其它部門造成嚴重影響。
一般情況下,政府超發國債時,可誘發擠出效應。例如政府透過超發國債及減稅,可大量吸收民間部門資金,導致貨幣供不應求,以致政府在實行積極性財政政策——如擴充公共事業等——時,引發實質利率上升,終於使民間部門難以籌措資金。因此,為避免擠出效應,中央政府於發行國債時須事先謹嚴計畫,以避免壓迫國民經濟之發展。
一名二歲女童被其父貨車碾死於兀蘭 本案相當離奇
本週一,一名2歲女童死於兀蘭一停車場,死因為一起事故。該事故牽涉3名行人以及1臺卡車。
一位33歲男子——其時正位於涉案車輛之車輪後方——目前已遭警方逮捕,理由為過失駕駛致人死亡。
本臺記者瞭解到,該司機恰為死亡稚童之父親。
在回應中,新加坡警方及新加坡民防部隊(Singapore Civil Defence Force, SCDF)稱,彼等於事發當日下午2時40分接報,獲悉兀蘭第326街區第32道發生一起事故。
據警方所述,該名2歲稚童被送往醫院時已經失去意識,入院後須臾不治。
另外2名行人——一名4歲男童及一位34歲女子——被送往醫院時則仍清醒。
據漢語日報《聯合早報》報導,捲入此案之四人皆為一家,在案件發生之前,其一家人適於附近一間咖啡廳用餐。
當地居民告訴《聯合早報》稱,該稚童所乘幼兒推車事發時突然滑動,並被卡車撞倒,隨後稚童摔出車外。
一支發佈於Facebook頁面SG Road Vigilante的影片記錄到了警方和新加坡民防部隊到場時之樣態。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Published time:2023/03/14 14:02 (SGT)
Updated time:2023/03/14 17:02 (SGT)
Journalist: Gabrielle Chan
本週一,一名2歲女童死於兀蘭一停車場,死因為一起事故。該事故牽涉3名行人以及1臺卡車。
一位33歲男子——其時正位於涉案車輛之車輪後方——目前已遭警方逮捕,理由為過失駕駛致人死亡。
本臺記者瞭解到,該司機恰為死亡稚童之父親。
在回應中,新加坡警方及新加坡民防部隊(Singapore Civil Defence Force, SCDF)稱,彼等於事發當日下午2時40分接報,獲悉兀蘭第326街區第32道發生一起事故。
據警方所述,該名2歲稚童被送往醫院時已經失去意識,入院後須臾不治。
另外2名行人——一名4歲男童及一位34歲女子——被送往醫院時則仍清醒。
據漢語日報《聯合早報》報導,捲入此案之四人皆為一家,在案件發生之前,其一家人適於附近一間咖啡廳用餐。
當地居民告訴《聯合早報》稱,該稚童所乘幼兒推車事發時突然滑動,並被卡車撞倒,隨後稚童摔出車外。
一支發佈於Facebook頁面SG Road Vigilante的影片記錄到了警方和新加坡民防部隊到場時之樣態。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4 14:02 (SGT)
Updated time:2023/03/14 17:02 (SGT)
Journalist: Gabrielle Chan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臺灣船業巨擘長榮海運在向僱員發放鉅額年終獎金後再向其支付最高十一個月工資規模之年中獎金
臺灣船業巨擘「長榮海運」又曝大新聞。在去年十二月因向僱員支付最高52個月工資規模之鉅額年終獎金而登上報紙頭條後,長榮海運將再次向其僱員支付10~11個月工資規模之年中獎金(mid-year bonuses),以表彰其在2022年之良好業績。
據悉,在加上該次新預算而後,該公司僱員之2022年潛在總獎金已侔於近五年來的工資總額。
本週,該公司已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之年度財政淨利潤額,其規模達到3342億新臺幣(約合147億新加坡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漲幅達39.82%,其原因在於全球海運貨運業之反彈——世界諸國近來紛紛解除COVID-19禁令,且海運費用相較平年有所上升。
長榮海運為其僱員「慷慨解囊」的新聞已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臺灣之Facebook使用者稱,其「非常羨慕」該公司僱員。
人力資源大門網站「Yes123」於今年一月所作調査顯示,大量受訪者將長榮海運視為「傳統經濟」公司中最優秀僱主。長榮海運獲此殊榮,已連續二年。
2021年,長榮海運為其僱員發放40個月工資規模之年終獎金,為臺資上市公司年終獎金規模之最。
長榮海運並未以時回應本臺採訪,但該公司已向當地記者表明,其僱員已經按其業績表現分到了相應的補助金。
當地媒體透露,長榮海運之平均工資約為60000新臺幣,約合2600新加坡元。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Published time:2023/03/15 16:58 (SGT)
Updated time:2023/03/15 17:58 (SGT)
Journalist:Yip Wai Yee
臺灣船業巨擘「長榮海運」又曝大新聞。在去年十二月因向僱員支付最高52個月工資規模之鉅額年終獎金而登上報紙頭條後,長榮海運將再次向其僱員支付10~11個月工資規模之年中獎金(mid-year bonuses),以表彰其在2022年之良好業績。
據悉,在加上該次新預算而後,該公司僱員之2022年潛在總獎金已侔於近五年來的工資總額。
本週,該公司已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之年度財政淨利潤額,其規模達到3342億新臺幣(約合147億新加坡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漲幅達39.82%,其原因在於全球海運貨運業之反彈——世界諸國近來紛紛解除COVID-19禁令,且海運費用相較平年有所上升。
長榮海運為其僱員「慷慨解囊」的新聞已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臺灣之Facebook使用者稱,其「非常羨慕」該公司僱員。
人力資源大門網站「Yes123」於今年一月所作調査顯示,大量受訪者將長榮海運視為「傳統經濟」公司中最優秀僱主。長榮海運獲此殊榮,已連續二年。
2021年,長榮海運為其僱員發放40個月工資規模之年終獎金,為臺資上市公司年終獎金規模之最。
長榮海運並未以時回應本臺採訪,但該公司已向當地記者表明,其僱員已經按其業績表現分到了相應的補助金。
當地媒體透露,長榮海運之平均工資約為60000新臺幣,約合2600新加坡元。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5 16:58 (SGT)
Updated time:2023/03/15 17:58 (SGT)
Journalist:Yip Wai Yee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二〇二二年第四季度新加坡失業者數翻倍 然科技企業裁員者數低於預期
儘管新加坡國內總僱傭人數現已恢復至前疫情時代水準,但2022年10月~12月(第四季度)期間的失業者數環比上一季度觀測値1300人有大幅上升,現增至2990人。
然而,覆蓋大多數科技領域的資訊及交通部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tor)之失業人數在去年下半年卻低於市場預期,僅890人。
去年十一月,人力部長陳詩龍(Tan See Long)向議會報告,稱相關領域企業自去年七月起,在之後的四個半月中共報告了1270起解僱事案。本週三,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 MOM)發言人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最終版市場報告書簡報會上表示,較早的解僱個案來源於法定解僱照會(mandatory retrenchment notifications),任何企業皆可在計畫解僱僱員之前向政府申報該照會。
發言人補充道:「實際情況與照會件數有些許差異,因為一些解僱計畫實際上並未實施,同時亦有部分解僱計畫已在事實上完成,但並未記錄到照會中。」
電子加工(670人)、批發交易(450人)及資訊交通(370人)領域構成了去年第四季度失業者數——2990人——之主體。
相較於去年上半年,去年下半年之失業者數更多。備受關注的高科技領域僱主,如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約車服務業巨擘GoTo,因日趨無常的國際環境及COVID-19疫情期間的過度擴張,而不得不精簡成本以維持開支。
商業性改造是去年第四季度發生大解僱的一個重要而且普遍的因素。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Published time:2023/03/15 11:21 (SGT)
Updated time:2023/03/15 18:21 (SGT)
Journalist:Tay Hong Yi
儘管新加坡國內總僱傭人數現已恢復至前疫情時代水準,但2022年10月~12月(第四季度)期間的失業者數環比上一季度觀測値1300人有大幅上升,現增至2990人。
然而,覆蓋大多數科技領域的資訊及交通部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tor)之失業人數在去年下半年卻低於市場預期,僅890人。
去年十一月,人力部長陳詩龍(Tan See Long)向議會報告,稱相關領域企業自去年七月起,在之後的四個半月中共報告了1270起解僱事案。本週三,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 MOM)發言人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最終版市場報告書簡報會上表示,較早的解僱個案來源於法定解僱照會(mandatory retrenchment notifications),任何企業皆可在計畫解僱僱員之前向政府申報該照會。
發言人補充道:「實際情況與照會件數有些許差異,因為一些解僱計畫實際上並未實施,同時亦有部分解僱計畫已在事實上完成,但並未記錄到照會中。」
電子加工(670人)、批發交易(450人)及資訊交通(370人)領域構成了去年第四季度失業者數——2990人——之主體。
相較於去年上半年,去年下半年之失業者數更多。備受關注的高科技領域僱主,如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約車服務業巨擘GoTo,因日趨無常的國際環境及COVID-19疫情期間的過度擴張,而不得不精簡成本以維持開支。
商業性改造是去年第四季度發生大解僱的一個重要而且普遍的因素。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5 11:21 (SGT)
Updated time:2023/03/15 18:21 (SGT)
Journalist:Tay Hong Yi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科學家在僅有一對雄性而全無雌性之條件下「革命性地」創造了小鼠
本週三見刊的一項新研究帶來了一個「革命性的」發現:此前,科學家首次在僅使用雄性小鼠細胞之條件下培育出了卵細胞,使一對雄性小鼠生下了七隻小鼠。
然而,在概念驗證實驗中開創的革命性技術距離應用到人類身上還有很長一段路,其中包括低成功率、適應性風險及廣泛的倫理問題等。
不過,該研究為男同性戀情侶,甚至是獨身男性,提示了生殖意義上的一種新向度,使他們可以在生物學意義上直接誕生子嗣而無須女性之中介。
該研究付梓於《自然》雜誌,由來自大阪大學和九州大學的生殖遺傳學教授林克彦(Katsuhiko Hayashi)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完成。
林教授及其團隊此前在實證研究中便已發現自雌性小鼠取下體細胞並轉換該細胞為卵細胞,且使之發育並最終誕生健康小鼠,是完全可能的。
在該團隊目前所作最新實驗中,他們計畫復刻同樣操作於雄性小鼠。
如人類一般,雄性小鼠亦具有X及Y染色體,而雌性小鼠則僅有2個X染色體。
科學家自雄性小鼠的尾巴取下足量體細胞,並在培養皿中將其轉化為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此種細胞具有全能性,可以分化為任何型別之細胞。
在此過程中,約6%的被試細胞脫去了Y染色體,僅保留1根X染色體——此種情形,科學上通稱為「XO」。
透過熒光蛋白(fluorescent protein)和一種被稱為逆轉素(reversine)的藥物,研究人員最終得以在被試細胞中復刻出既存的X染色體,並以此創設XX染色體組。
▎僅1%成功率
這些細胞隨後將被用於製造卵細胞,而卵細胞則會被不同雄性小鼠之精子所受精,所得受精卵則會被植入到代孕小鼠之子宮中。
在一共630次重複實驗中,最終僅7隻小鼠成功出生。這表示,該實驗之成功率僅1%有餘,十分低下。
該研究指出,成功出生的小鼠並未展現出任何異常之處,並且仍然保留了生殖能力。
林教授在上週舉辦於倫敦的第三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ome Editing)上公佈了他的新發現,並在會上警告道:「在該科技應用於人類之前,它還有許多障礙亟待克服。」
他向與會人士表示:「鼠類與人類中介有著巨大的差異性鴻溝。」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性測定實驗室的領導人Nitzan Gonen告訴法新社,林教授的本次發現極富「革命性」,但同時他也表示該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並未參與該研究的Gonen表示:「理論上,該技術可使兩位相同性別的男性伴侶擁有子嗣。一方提供精子,而另一方則提供卵子。」
Gonen還表示,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提供精子和卵子。他表示:「這有點像是克隆技術,就像科學家對多莉克隆羊所作的那樣。」
▎里程碑意義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Jonathan Bayerl和舊金山大學的Diana——兩位生殖學專家——稱,目前他們尚不清楚該技術可用於人類。
不過,這兩位生殖學專家在《自然》雜誌上評論道:「儘管如此,該研究仍然開創了『生殖學研究的里程碑』。」
這兩位生殖學專家稱,該研究在未來的一個可能用途是將只倖存有一隻雄性動物的瀕危物種從滅絕之邊緣拯救回來,但前提是存在另一個物種的雌性,其子宮可用於代孕。
不過,Gonen警告道,目前該技術實在是「過於低效」,因為高達99%的依靠該技術生成的受精卵皆無法存活。
Gonen補充道,鼠類的孕期僅有三週時間,但人類卻需要九個月以上,中間難保不會出現更多潛在問題。G其稱,如果必須進行猜測,她認為該技術在科學意義上可能會在約10年~15年的未來可用於人類。其還表示,這段時間包括了處理倫理爭議的時間。
法新社報導稱:「我們可以完成某事,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希望進行某事,尤其是當我們在談論新人類(new human being)時。」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Published time:2023/03/16 13:54 (SGT)
Updated time:2023/03/16 14:28 (SGT)
本週三見刊的一項新研究帶來了一個「革命性的」發現:此前,科學家首次在僅使用雄性小鼠細胞之條件下培育出了卵細胞,使一對雄性小鼠生下了七隻小鼠。
然而,在概念驗證實驗中開創的革命性技術距離應用到人類身上還有很長一段路,其中包括低成功率、適應性風險及廣泛的倫理問題等。
不過,該研究為男同性戀情侶,甚至是獨身男性,提示了生殖意義上的一種新向度,使他們可以在生物學意義上直接誕生子嗣而無須女性之中介。
該研究付梓於《自然》雜誌,由來自大阪大學和九州大學的生殖遺傳學教授林克彦(Katsuhiko Hayashi)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完成。
林教授及其團隊此前在實證研究中便已發現自雌性小鼠取下體細胞並轉換該細胞為卵細胞,且使之發育並最終誕生健康小鼠,是完全可能的。
在該團隊目前所作最新實驗中,他們計畫復刻同樣操作於雄性小鼠。
如人類一般,雄性小鼠亦具有X及Y染色體,而雌性小鼠則僅有2個X染色體。
科學家自雄性小鼠的尾巴取下足量體細胞,並在培養皿中將其轉化為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此種細胞具有全能性,可以分化為任何型別之細胞。
在此過程中,約6%的被試細胞脫去了Y染色體,僅保留1根X染色體——此種情形,科學上通稱為「XO」。
透過熒光蛋白(fluorescent protein)和一種被稱為逆轉素(reversine)的藥物,研究人員最終得以在被試細胞中復刻出既存的X染色體,並以此創設XX染色體組。
▎僅1%成功率
這些細胞隨後將被用於製造卵細胞,而卵細胞則會被不同雄性小鼠之精子所受精,所得受精卵則會被植入到代孕小鼠之子宮中。
在一共630次重複實驗中,最終僅7隻小鼠成功出生。這表示,該實驗之成功率僅1%有餘,十分低下。
該研究指出,成功出生的小鼠並未展現出任何異常之處,並且仍然保留了生殖能力。
林教授在上週舉辦於倫敦的第三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ome Editing)上公佈了他的新發現,並在會上警告道:「在該科技應用於人類之前,它還有許多障礙亟待克服。」
他向與會人士表示:「鼠類與人類中介有著巨大的差異性鴻溝。」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性測定實驗室的領導人Nitzan Gonen告訴法新社,林教授的本次發現極富「革命性」,但同時他也表示該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並未參與該研究的Gonen表示:「理論上,該技術可使兩位相同性別的男性伴侶擁有子嗣。一方提供精子,而另一方則提供卵子。」
Gonen還表示,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提供精子和卵子。他表示:「這有點像是克隆技術,就像科學家對多莉克隆羊所作的那樣。」
▎里程碑意義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Jonathan Bayerl和舊金山大學的Diana——兩位生殖學專家——稱,目前他們尚不清楚該技術可用於人類。
不過,這兩位生殖學專家在《自然》雜誌上評論道:「儘管如此,該研究仍然開創了『生殖學研究的里程碑』。」
這兩位生殖學專家稱,該研究在未來的一個可能用途是將只倖存有一隻雄性動物的瀕危物種從滅絕之邊緣拯救回來,但前提是存在另一個物種的雌性,其子宮可用於代孕。
不過,Gonen警告道,目前該技術實在是「過於低效」,因為高達99%的依靠該技術生成的受精卵皆無法存活。
Gonen補充道,鼠類的孕期僅有三週時間,但人類卻需要九個月以上,中間難保不會出現更多潛在問題。G其稱,如果必須進行猜測,她認為該技術在科學意義上可能會在約10年~15年的未來可用於人類。其還表示,這段時間包括了處理倫理爭議的時間。
法新社報導稱:「我們可以完成某事,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希望進行某事,尤其是當我們在談論新人類(new human being)時。」
Source:
Published time:2023/03/16 13:54 (SGT)
Updated time:2023/03/16 14:28 (SGT)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新華社社論:中國批判美國銀行破產問題為非健全規定及政治性內鬥所致
中國國營媒體新華通訊社就美國某銀行新近破產一事作社論而批判道:「美國國內政治性內鬥及非健全規定為該事案之主因。」現美中兩國之間關係緊張,新華社作此論,恐有激化兩國關係惡化之虞。
本月15日,新華社釋出分析性社論,主張:「涉事銀行之經營者肇因其於經營判斷之失策,最當負責;然反思此案,易知美國於金融監管及宏觀政策之闕如及過錯,實為本案最重要之因素。」
其更言及川普前政權時代解放部分中小企業於嚴苛規定之決策,指:「本次破產問題已充分暴露因國內政治論爭而遽變的金融監管。」
本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相關人士就金融安定之疑問交換意見,並表示「將充分管理信用擴大之節奏」,力圖在維持「妥當的」信用成長之餘安定經濟成長、僱用及物價。
Source:Bloomberg
Published time:2023/03/16 22:57 (JST)
Updated time:2023/03/16 22:57 (JST)
中國國營媒體新華通訊社就美國某銀行新近破產一事作社論而批判道:「美國國內政治性內鬥及非健全規定為該事案之主因。」現美中兩國之間關係緊張,新華社作此論,恐有激化兩國關係惡化之虞。
本月15日,新華社釋出分析性社論,主張:「涉事銀行之經營者肇因其於經營判斷之失策,最當負責;然反思此案,易知美國於金融監管及宏觀政策之闕如及過錯,實為本案最重要之因素。」
其更言及川普前政權時代解放部分中小企業於嚴苛規定之決策,指:「本次破產問題已充分暴露因國內政治論爭而遽變的金融監管。」
本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相關人士就金融安定之疑問交換意見,並表示「將充分管理信用擴大之節奏」,力圖在維持「妥當的」信用成長之餘安定經濟成長、僱用及物價。
Source:Bloomberg
Published time:2023/03/16 22:57 (JST)
Updated time:2023/03/16 22:57 (J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