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美与自我发现
理想雪系列小说的《翠鸟协会》一文中,曾有过一个一笔带过的形象:“也有痴迷于美学、享誉全球的设计师:‘我只忠诚于美。’”。
这个人的原型,是我自己。虽然并没有享誉全球,也不会设计,但我确确实实忠诚于美。
早些年,青春期,我十分痴迷于异性。现在想来,或许只是激素影响。因为大学的某一天,我忽然对此感到迷惑。
痴迷异性究竟只是因为天性使然,还是其他东西呈现出来的表象?
而后,我开始尝试同时将目光转向别的方向:富有魅力的同性、小动物、游戏美术,甚至包括一些苦难和悲剧文学。
最后一些东西从感官上来说,它并不算好看,甚至相去甚远。那些不可名状的架空世界怪物,那些在悲剧中死去的人物,都算不上感官上的享受。
但他们在这一门类中,或显或隐、或大或小地显现出他们自己的光辉。
像是《黑神话》中那些各色的怪物,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惊悚与恐惧,而是“贴切”——“他们就应该长这样”。
看了很多作品之后,我才终于发现:我不是痴迷于异性,而是忠诚于美学。
只是美学叠加激素,让异性的“曲线美”耀眼得如昼间皓日,遮挡了所有星星的光芒。
我像是一个孩子一样,追着夕阳拼命地跑,希望能够抓住美的影子。
然后有一天,我忽而意识到了——
那些我所钦慕的异性,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无时无刻注意到自己的美吗?
好像并不是。
可能和我们一样,她们更多考虑的是今晚吃什么、怎么还有早八、老师好讨厌、要挂科了、工资怎么还没有下来、男朋友他怎么了。
所以,通过“抓住美”让自己愉悦,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那么我是否能成为“美学”?
这个时候,自我发现才终于进入我的思考中。
那之后,我总是希望:我能如她们一般,能让别人在某一两个瞬间,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有美。纵然那时候或许我自己都察觉不到。
我开始留长发,注意体型,减少自己的小肚子;跳舞更注重美感与音乐;摄影开始向女性摄影师那样思考,不仅仅注重光影与构图,也在意起氛围与表情;阅读越发在意起背后的逻辑之美与深度考量。
自我发现和对美的追求,这才逐渐纳入我的生活。
而对于美感的痴狂,自它被我发现后,便一直驱使着我前进。像一块磁铁,不由自主地向它迈进。
我或许永远都追寻不到美,也或许,对美的追求,就是美的一部分。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0 日
写在后面
小部分早些年认识我的朋友应该了解:很久之前,我的所有头像都是形容姣美的女性,并以粉色为主。
阴差阳错选中粉色,大概也只是在自我发现之前,觉得这是最能代表女性的颜色,也是最能代表女性之美的颜色。
而后的某一天,全部换掉了。全部换成了男性。
有几个朋友开玩笑说都不好认出我了。那之前,“头像是大面积粉色女孩子的人”就是他们在群聊中辨认我的标志。
我之后也一直没改回原来的风格。
可能我暗暗地仍然付有希望:希望我能如头像里的男孩子们那般帅气、潇洒、杀伐果断、富有钝感力却能在关键的时候有极高的敏锐(某个一米六的洁癖兵长)。
当然我一直在寻找粉色为基调色的男性头像,只是太难找了。
#文章 #情感 #感触 #生活细节 #奇思妙想 #私货 #黑历史预订
理想雪系列小说的《翠鸟协会》一文中,曾有过一个一笔带过的形象:“也有痴迷于美学、享誉全球的设计师:‘我只忠诚于美。’”。
这个人的原型,是我自己。虽然并没有享誉全球,也不会设计,但我确确实实忠诚于美。
早些年,青春期,我十分痴迷于异性。现在想来,或许只是激素影响。因为大学的某一天,我忽然对此感到迷惑。
痴迷异性究竟只是因为天性使然,还是其他东西呈现出来的表象?
而后,我开始尝试同时将目光转向别的方向:富有魅力的同性、小动物、游戏美术,甚至包括一些苦难和悲剧文学。
最后一些东西从感官上来说,它并不算好看,甚至相去甚远。那些不可名状的架空世界怪物,那些在悲剧中死去的人物,都算不上感官上的享受。
但他们在这一门类中,或显或隐、或大或小地显现出他们自己的光辉。
像是《黑神话》中那些各色的怪物,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惊悚与恐惧,而是“贴切”——“他们就应该长这样”。
看了很多作品之后,我才终于发现:我不是痴迷于异性,而是忠诚于美学。
只是美学叠加激素,让异性的“曲线美”耀眼得如昼间皓日,遮挡了所有星星的光芒。
我像是一个孩子一样,追着夕阳拼命地跑,希望能够抓住美的影子。
然后有一天,我忽而意识到了——
那些我所钦慕的异性,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无时无刻注意到自己的美吗?
好像并不是。
可能和我们一样,她们更多考虑的是今晚吃什么、怎么还有早八、老师好讨厌、要挂科了、工资怎么还没有下来、男朋友他怎么了。
所以,通过“抓住美”让自己愉悦,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那么我是否能成为“美学”?
这个时候,自我发现才终于进入我的思考中。
那之后,我总是希望:我能如她们一般,能让别人在某一两个瞬间,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有美。纵然那时候或许我自己都察觉不到。
我开始留长发,注意体型,减少自己的小肚子;跳舞更注重美感与音乐;摄影开始向女性摄影师那样思考,不仅仅注重光影与构图,也在意起氛围与表情;阅读越发在意起背后的逻辑之美与深度考量。
自我发现和对美的追求,这才逐渐纳入我的生活。
而对于美感的痴狂,自它被我发现后,便一直驱使着我前进。像一块磁铁,不由自主地向它迈进。
我或许永远都追寻不到美,也或许,对美的追求,就是美的一部分。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0 日
写在后面
小部分早些年认识我的朋友应该了解:很久之前,我的所有头像都是形容姣美的女性,并以粉色为主。
阴差阳错选中粉色,大概也只是在自我发现之前,觉得这是最能代表女性的颜色,也是最能代表女性之美的颜色。
而后的某一天,全部换掉了。全部换成了男性。
有几个朋友开玩笑说都不好认出我了。那之前,“头像是大面积粉色女孩子的人”就是他们在群聊中辨认我的标志。
我之后也一直没改回原来的风格。
可能我暗暗地仍然付有希望:希望我能如头像里的男孩子们那般帅气、潇洒、杀伐果断、富有钝感力却能在关键的时候有极高的敏锐
当然我一直在寻找粉色为基调色的男性头像,只是太难找了。
#文章 #情感 #感触 #生活细节 #奇思妙想 #私货 #黑历史预订
Forwarded from TinyReadiviearning (南国微雪 Miyuki | One Idiot | 笨蛋网络 820 号)
#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佐野洋子*
有一只 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了 100 万次,又活了 100 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有 100 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 100 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什么国王。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而且,他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国王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然后,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猫讨厌什么水手,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因为猫不会游泳,水手赶忙用网子把猫捞起来,可猫还是淹死了,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一样的猫,大声地哭了起来,然后,把猫埋到遥远的港口的公园的树下。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猫讨厌什么马戏团。魔术师每天把猫扔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接着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了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拍手声。有一回魔术师失手了,魔术师拎着是两半的猫,大声地哭起来,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后面。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偷,小偷和猫在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的轻轻的转来转去,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着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一天,猫被狗给咬死了,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哭,一边走,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到了小小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猫讨厌什么老太太。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着外面,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不久,猫老死了,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老太太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一个小女孩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女孩。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了,有时紧紧地抱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给勒死了。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猫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猫太喜欢自己了,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猫的新娘。有的送条大鱼当礼物。有的献上新鲜的老鼠。有的送来了少见的目天鼠。还有的去舔猫那漂亮的虎斑纹。可猫却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猫有点生气了,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猫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都没有活完吧。”“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猫在白猫的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一百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他一直呆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了 100 万次……”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一个个走掉了。“它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然后,它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猫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生活下去啊。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第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哇哭哇,猫哭了有 100 万次。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猫也静静地一动不动的躺在了白猫身边。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每日一文
*佐野洋子*
有一只 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了 100 万次,又活了 100 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有 100 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 100 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什么国王。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而且,他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国王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然后,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猫讨厌什么水手,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因为猫不会游泳,水手赶忙用网子把猫捞起来,可猫还是淹死了,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一样的猫,大声地哭了起来,然后,把猫埋到遥远的港口的公园的树下。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猫讨厌什么马戏团。魔术师每天把猫扔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接着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了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拍手声。有一回魔术师失手了,魔术师拎着是两半的猫,大声地哭起来,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后面。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偷,小偷和猫在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的轻轻的转来转去,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着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一天,猫被狗给咬死了,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哭,一边走,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到了小小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猫讨厌什么老太太。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着外面,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不久,猫老死了,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老太太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一个小女孩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女孩。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了,有时紧紧地抱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给勒死了。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猫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猫太喜欢自己了,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猫的新娘。有的送条大鱼当礼物。有的献上新鲜的老鼠。有的送来了少见的目天鼠。还有的去舔猫那漂亮的虎斑纹。可猫却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猫有点生气了,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猫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都没有活完吧。”“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猫在白猫的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一百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他一直呆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了 100 万次……”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一个个走掉了。“它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然后,它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猫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生活下去啊。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第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哇哭哇,猫哭了有 100 万次。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猫也静静地一动不动的躺在了白猫身边。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每日一文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吐槽 我才知道财政局在我们这存的 1.3 个亿定期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而且还因为财政局给上面的背书下军令状,不得不提前支取,明明离到期只有两天了,白白损失几十万。 太草台班子了,绷不住了。 #吐槽 #今天听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吐槽
再一次深感所有人都是草台班子(包括我自己)。
去年十月十一月份,人行下调利率,省分行让我们也下调利率。最新利率按省人行最高指导利率和省农发行存款定价利率孰低执行(我知道你们看不懂,当初我也看不懂)。
后面还加了一条,现在单位机关定期没到期的不要调,等这个定期周期到期了再调。
财政局三个月定期前两天到期了,我今天忽然想起来这个事,开始填表单改利率。
表单咋填,我忘了,跑去问已经轮岗了的原柜面主管。
她:“你为啥要调利率啊?”
我:?
所有人都忘了这个事情了。要不是有 Microsoft TODO 我也铁想不起来。
七千多万,调整前后利率相差 40BP,一天就相差了 700 多块钱……
我都不敢想,要是其他行有一年到期的,那是不是直接忘得影都没了……
#吐槽 #麻了 #今天听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再一次深感所有人都是草台班子(包括我自己)。
去年十月十一月份,人行下调利率,省分行让我们也下调利率。最新利率按省人行最高指导利率和省农发行存款定价利率孰低执行(我知道你们看不懂,当初我也看不懂)。
后面还加了一条,现在单位机关定期没到期的不要调,等这个定期周期到期了再调。
财政局三个月定期前两天到期了,我今天忽然想起来这个事,开始填表单改利率。
表单咋填,我忘了,跑去问已经轮岗了的原柜面主管。
她:“你为啥要调利率啊?”
我:?
所有人都忘了这个事情了。要不是有 Microsoft TODO 我也铁想不起来。
七千多万,调整前后利率相差 40BP,一天就相差了 700 多块钱……
我都不敢想,要是其他行有一年到期的,那是不是直接忘得影都没了……
#吐槽 #麻了 #今天听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Forwarded from TinyReadiviearning (南国微雪 Miyuki | One Idiot | 笨蛋网络 820 号)
# 七个铜板
*莫里斯*
穷人也可以笑,甚至可以说,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常常是笑的。
我们一家经历过最悲惨的贫困。但是,在悲惨的童年岁月中,我却曾经笑得那样厉害。这是因为我有一位快活的母亲。她总是笑得那么甜蜜,笑得流眼泪,有时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有一次,我俩花了整整一下午来找七个铜板,而且终于找到了。
头三个铜板是我母亲一个人找到的。她希望在缝衣机里再找到几个,因为她时常给人家做点儿活,赚来的钱总是放在那里面。
我看着母亲在抽屉里边搜寻,在针、线、顶针、剪子、扣子和碎布条的中间摸索。
“不管怎么样,我们得把这些小坏蛋找出来。啊,这些淘气的、淘气的小铜板!”
她蹲在地板上,把抽屉放下来,像用帽子扑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屉翻了个身。她那样子,叫你不能不笑。
我蹲在地板上,注视着有没有晶亮的小铜板悄悄地爬出来,可是没有。我碰了碰那个翻身的抽屉。
“嘘!”母亲警告我,“当心,会逃走的呀。你不晓得铜板是个多么灵活的动物,它会很快的跑掉,它差不多是滚着跑的。它滚得可真快呀……”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当我们平静下来的时候,母亲说:“你瞧,我要洗衣服,得用肥皂,可是肥皂起码要花七个铜板才能买到,少一个就不行。我已经有三个了,还差四个。它们都在这个小屋子里,可是它们不喜欢人去惊动。假如它们生气,就一去不回了。你得很巧妙地、毕恭毕敬地对待它。你不是会唱迷人的曲儿吗?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从它的蜗牛壳里面逗出来呢。”
“铜板叔叔快出来,
你的房子着火啦……”
我一面唱,一面就把它的“房子”翻过来。下面是各种各样的破烂儿,就是没有钱。我母亲撅着嘴在乱翻,但是毫无结果。她绞尽脑汁地想是不是把钱放在别的什么地方了,但是她什么也想不出来。
不过,我的心里倒动了一个念头:“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有个地方有一个铜板。”
“在哪儿,我的孩子?我们快把它找出来吧,别让它像雪一样融化掉。”
“玻璃橱里,在那个抽屉里。”
我们走到早已没有玻璃的玻璃橱前,还好,我们在它的抽屉里找到了那个铜板。
“得,我们已经有了四个铜板,再有三个就够了。在天黑以前,我们再找到那三个,这样,我还可以洗不少衣服呢。”说着,她拉出了那个连底也没有的抽屉。然后,她把它套在我的脖子上,于是我们坐在地板上,放声大笑。
“别笑了,”她突然说道,“我们马上就有钱了。我就要从你爸爸的衣服里找出一些来。”你说怪不怪,我母亲把手伸进父亲衣服的口袋,就马上摸到了一个铜板。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瞧,”她叫道,“我们找着了!我们已经有多少啦?简直数不过来了!一、二、三、四、五个!再有两个就够了。两个铜板算什么?既然有了五个,另外两个就要出现的。”她非常热心地搜寻那些衣袋,可是,天哪,什么结果也没有。她一个也找不出来了,就连最有趣的笑话也没法把另外两个铜板逗出来了。
下午快过去了,夜不久就要来临。
这时,母亲拍了拍前额。“哦,我有多么傻!我怎么不看看自己的衣袋。”
你相信吗?她真在那里找着了一个铜板——第六个。我们都兴奋起来,现在只缺一个了。
“把你的衣袋也给我看看,说不定那儿也有一个!”我的衣袋?里边什么也没有!
到了晚上,我们有了六个铜板。除了打心坎里笑我们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时,一个叫花子走了进来。
我母亲笑得几乎昏过去了。
“算了吧,我的好人,”她说道,“我在这儿糟蹋了整整一个下午,因为需要一个铜板。少了它就买不到半磅肥皂。”
那个叫花子,一个脸色温和的老头儿,瞪着眼睛看着她。
“一个铜板?”他问道。
“是的。”
“我可以给你一个。”
“这还了得,接受一个叫花子的布施!”
“不要紧,我不会短少这一个铜板的。”
他把一个铜板放在我的手里,然后蹒跚地走开了。
母亲停了一会儿,然后发出一阵响亮的笑声。
她笑得透不过气来,几乎要窒息。她弯着腰把脸埋在手掌里,我去扶她的时候,一种热乎乎的东西流过我的手。
那是血,是我母亲的血,是她宝贵的、圣洁的血。
#每日一文
*莫里斯*
穷人也可以笑,甚至可以说,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常常是笑的。
我们一家经历过最悲惨的贫困。但是,在悲惨的童年岁月中,我却曾经笑得那样厉害。这是因为我有一位快活的母亲。她总是笑得那么甜蜜,笑得流眼泪,有时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有一次,我俩花了整整一下午来找七个铜板,而且终于找到了。
头三个铜板是我母亲一个人找到的。她希望在缝衣机里再找到几个,因为她时常给人家做点儿活,赚来的钱总是放在那里面。
我看着母亲在抽屉里边搜寻,在针、线、顶针、剪子、扣子和碎布条的中间摸索。
“不管怎么样,我们得把这些小坏蛋找出来。啊,这些淘气的、淘气的小铜板!”
她蹲在地板上,把抽屉放下来,像用帽子扑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屉翻了个身。她那样子,叫你不能不笑。
我蹲在地板上,注视着有没有晶亮的小铜板悄悄地爬出来,可是没有。我碰了碰那个翻身的抽屉。
“嘘!”母亲警告我,“当心,会逃走的呀。你不晓得铜板是个多么灵活的动物,它会很快的跑掉,它差不多是滚着跑的。它滚得可真快呀……”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当我们平静下来的时候,母亲说:“你瞧,我要洗衣服,得用肥皂,可是肥皂起码要花七个铜板才能买到,少一个就不行。我已经有三个了,还差四个。它们都在这个小屋子里,可是它们不喜欢人去惊动。假如它们生气,就一去不回了。你得很巧妙地、毕恭毕敬地对待它。你不是会唱迷人的曲儿吗?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从它的蜗牛壳里面逗出来呢。”
“铜板叔叔快出来,
你的房子着火啦……”
我一面唱,一面就把它的“房子”翻过来。下面是各种各样的破烂儿,就是没有钱。我母亲撅着嘴在乱翻,但是毫无结果。她绞尽脑汁地想是不是把钱放在别的什么地方了,但是她什么也想不出来。
不过,我的心里倒动了一个念头:“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有个地方有一个铜板。”
“在哪儿,我的孩子?我们快把它找出来吧,别让它像雪一样融化掉。”
“玻璃橱里,在那个抽屉里。”
我们走到早已没有玻璃的玻璃橱前,还好,我们在它的抽屉里找到了那个铜板。
“得,我们已经有了四个铜板,再有三个就够了。在天黑以前,我们再找到那三个,这样,我还可以洗不少衣服呢。”说着,她拉出了那个连底也没有的抽屉。然后,她把它套在我的脖子上,于是我们坐在地板上,放声大笑。
“别笑了,”她突然说道,“我们马上就有钱了。我就要从你爸爸的衣服里找出一些来。”你说怪不怪,我母亲把手伸进父亲衣服的口袋,就马上摸到了一个铜板。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瞧,”她叫道,“我们找着了!我们已经有多少啦?简直数不过来了!一、二、三、四、五个!再有两个就够了。两个铜板算什么?既然有了五个,另外两个就要出现的。”她非常热心地搜寻那些衣袋,可是,天哪,什么结果也没有。她一个也找不出来了,就连最有趣的笑话也没法把另外两个铜板逗出来了。
下午快过去了,夜不久就要来临。
这时,母亲拍了拍前额。“哦,我有多么傻!我怎么不看看自己的衣袋。”
你相信吗?她真在那里找着了一个铜板——第六个。我们都兴奋起来,现在只缺一个了。
“把你的衣袋也给我看看,说不定那儿也有一个!”我的衣袋?里边什么也没有!
到了晚上,我们有了六个铜板。除了打心坎里笑我们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时,一个叫花子走了进来。
我母亲笑得几乎昏过去了。
“算了吧,我的好人,”她说道,“我在这儿糟蹋了整整一个下午,因为需要一个铜板。少了它就买不到半磅肥皂。”
那个叫花子,一个脸色温和的老头儿,瞪着眼睛看着她。
“一个铜板?”他问道。
“是的。”
“我可以给你一个。”
“这还了得,接受一个叫花子的布施!”
“不要紧,我不会短少这一个铜板的。”
他把一个铜板放在我的手里,然后蹒跚地走开了。
母亲停了一会儿,然后发出一阵响亮的笑声。
她笑得透不过气来,几乎要窒息。她弯着腰把脸埋在手掌里,我去扶她的时候,一种热乎乎的东西流过我的手。
那是血,是我母亲的血,是她宝贵的、圣洁的血。
#每日一文
死亡是万物的基石
这个标题略显奇怪,似乎没有人会这样想。活着的我们,总是朝着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金字塔,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个模型里,最底层是生理需求,是水、食物、冷暖和空气。但其实它还有更隐形的底层:生命,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死亡。
我们似乎都知道。
但只有疾病与灾厄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切身发肤地体会到健康和生命很重要——那是最贴近死亡的一层。
死亡是万物的基石。
我时常对深受严师苛父之苦的朋友们说,他们对你有更高的要求,只是因为他们默认了你的身体和健康没有问题,理应有更高的追求,而一旦你的基础不复存在了,他们便只会盼望着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世上。
有谁希望自己汗水浇灌的学生、血脉一承的子女躺在病床上睁不开眼呢?
无论什么,基础都最要命。
然而,正因为基础承载了这两个字本身,许多人不重视。
基础决定了受众一定广泛,然而这个世界和人性只奖励稀缺性,我们会选择性无视基础。
只是,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渐渐剥夺每一口呼吸的自由的时候,当蝗灾旱涝饥荒爆发让人“易子而食”的时候,当火花迸裂车窗粉碎不得不剥去肢体的时候,当为了分文半币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时候——我们从未想过这些广泛的资源会如此致命。
农业保证社会最基础的秩序,身体健康保证人最基本的生存。
“一定要抵抗让你不适的要求。他们都是外人,无法理解你的感受。”
我从来都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旁人绝对无法切身理解:感觉和感受。
触摸爱人时的感觉、听到自己获得奖学金时的感受、身体被针刺火灼时的感觉、亲眼看见朋友被送进抢救室的感受。那些时刻的每一秒,都是绝对隐私、只属于自己的体验。
如果想传达这种体验,我们会发现它无比困难。
一个动作,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是告诉对方怎样发力,但过于微小的错误,我们无法察觉。我们也不是对方,无法替对方完成。那一刻的感觉,只有对方的身体了解。
一种难过,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是告诉对方我现在究竟难过到何种程度,但对方是否领悟到了,我们更加无法了解。我们不清楚对方简单地拍拍抱抱自己,是否真的代表感同身受,抑或只是敷衍安慰。那一刻的感受,多巴胺的抑制,呼吸的困难,只有我们自己懂得。
所以,当我们真的与死亡擦肩而过时,那种体验,只有别人亲身经历才能懂得一点点。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刻骨铭心”的程度有多深。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身体与健康有多么重要。
最后我想说,死亡只是一个代言人。它的幕后,叫做“未知”。只是死亡最能威胁我们生存。如果有一天,未知生物入侵,或许也会让我们体会到这种感觉。
只是死亡对万物平等,也对万物未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活渐越困难的当下,我所能做的,只有告诉身边的所有人:降低期待,坚持下去,活着就是对时代的最大抵抗。
无他,我只是相信,曙光终会到来。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3 日
#文章 #感触 #情感 #奇思妙想 #静默思念
这个标题略显奇怪,似乎没有人会这样想。活着的我们,总是朝着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金字塔,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个模型里,最底层是生理需求,是水、食物、冷暖和空气。但其实它还有更隐形的底层:生命,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死亡。
我们似乎都知道。
但只有疾病与灾厄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切身发肤地体会到健康和生命很重要——那是最贴近死亡的一层。
死亡是万物的基石。
我时常对深受严师苛父之苦的朋友们说,他们对你有更高的要求,只是因为他们默认了你的身体和健康没有问题,理应有更高的追求,而一旦你的基础不复存在了,他们便只会盼望着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世上。
有谁希望自己汗水浇灌的学生、血脉一承的子女躺在病床上睁不开眼呢?
无论什么,基础都最要命。
然而,正因为基础承载了这两个字本身,许多人不重视。
基础决定了受众一定广泛,然而这个世界和人性只奖励稀缺性,我们会选择性无视基础。
只是,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渐渐剥夺每一口呼吸的自由的时候,当蝗灾旱涝饥荒爆发让人“易子而食”的时候,当火花迸裂车窗粉碎不得不剥去肢体的时候,当为了分文半币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时候——我们从未想过这些广泛的资源会如此致命。
农业保证社会最基础的秩序,身体健康保证人最基本的生存。
“一定要抵抗让你不适的要求。他们都是外人,无法理解你的感受。”
我从来都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旁人绝对无法切身理解:感觉和感受。
触摸爱人时的感觉、听到自己获得奖学金时的感受、身体被针刺火灼时的感觉、亲眼看见朋友被送进抢救室的感受。那些时刻的每一秒,都是绝对隐私、只属于自己的体验。
如果想传达这种体验,我们会发现它无比困难。
一个动作,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是告诉对方怎样发力,但过于微小的错误,我们无法察觉。我们也不是对方,无法替对方完成。那一刻的感觉,只有对方的身体了解。
一种难过,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是告诉对方我现在究竟难过到何种程度,但对方是否领悟到了,我们更加无法了解。我们不清楚对方简单地拍拍抱抱自己,是否真的代表感同身受,抑或只是敷衍安慰。那一刻的感受,多巴胺的抑制,呼吸的困难,只有我们自己懂得。
所以,当我们真的与死亡擦肩而过时,那种体验,只有别人亲身经历才能懂得一点点。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刻骨铭心”的程度有多深。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身体与健康有多么重要。
最后我想说,死亡只是一个代言人。它的幕后,叫做“未知”。只是死亡最能威胁我们生存。如果有一天,未知生物入侵,或许也会让我们体会到这种感觉。
只是死亡对万物平等,也对万物未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活渐越困难的当下,我所能做的,只有告诉身边的所有人:降低期待,坚持下去,活着就是对时代的最大抵抗。
无他,我只是相信,曙光终会到来。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3 日
#文章 #感触 #情感 #奇思妙想 #静默思念
Forwarded from TinyReadiviearning (南国微雪 Miyuki | One Idiot | 笨蛋网络 820 号)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
*马良*
有的人会失眠,有的人会喝醉,有的要嚎哭整晚,有的人会去街上独自走一夜,有的要在自己身上划一刀烟头烫个疤。还有的必须自甘堕落把自己当块抹布一段时间,有的打了无数通电话给一个永远不接电话的人打通了却马上挂掉。也有人会独自旅行,不会游泳的人开始学潜水,有人会突然抄佛经吃斋,还有的会突然成为有保质期的作家诗人或者歌手。有的人会剪掉头发穿没有穿过的衣服演另外一个人,还有些人只是轻描淡写地努力笑了笑自此把后半辈子所有真的笑容都消耗殆尽。当然也有人只是呆坐在床沿沉默很久直到长长嘘出一口气然后躺下马上就睡着了。
人突然长大的一瞬间是各式各样的,时间和时间之间有一层胎衣,我看见过无数的人在无数不同的位置穿透了这层薄膜,他们来自不同的母体,怀着不同的碎童年,带着愤怒和诧异,最终都降临到这个最现实的世界,成为了差不多的大人。
#每日一文
*马良*
有的人会失眠,有的人会喝醉,有的要嚎哭整晚,有的人会去街上独自走一夜,有的要在自己身上划一刀烟头烫个疤。还有的必须自甘堕落把自己当块抹布一段时间,有的打了无数通电话给一个永远不接电话的人打通了却马上挂掉。也有人会独自旅行,不会游泳的人开始学潜水,有人会突然抄佛经吃斋,还有的会突然成为有保质期的作家诗人或者歌手。有的人会剪掉头发穿没有穿过的衣服演另外一个人,还有些人只是轻描淡写地努力笑了笑自此把后半辈子所有真的笑容都消耗殆尽。当然也有人只是呆坐在床沿沉默很久直到长长嘘出一口气然后躺下马上就睡着了。
人突然长大的一瞬间是各式各样的,时间和时间之间有一层胎衣,我看见过无数的人在无数不同的位置穿透了这层薄膜,他们来自不同的母体,怀着不同的碎童年,带着愤怒和诧异,最终都降临到这个最现实的世界,成为了差不多的大人。
#每日一文
Forwarded from 微信搬运工
Telegraph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量数据雷同
有朋友惊奇地向我求证,国家药监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多份生物有效性数据雷同。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一共 1988 个(包括同一药物不同规格或剂型)。 下载以后对比发现,尽管公开的数据非常有限,确实有多个品种连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都完全一样。 比如瑞舒伐他汀钙片,原研药是阿斯利康生产,商品名「可定」,一共 12 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南京正大天晴与 Lek Pharmaceuticals d.d 的对比如下图: 无独有偶,盐酸曲美他嗪片,原研药由施维雅生产,6 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南国微雪 | 一切,都很美丽。
补充
突然忘了在这里发了,补一个。
过往年份的年度计划请查看置顶。
突然忘了在这里发了,补一个。
过往年份的年度计划请查看置顶。
你究竟更男性化还是更女性化?
网上冲浪,看到一张图(第一张),感觉十分破防。遂转发给一些朋友。其中一个男性朋友给我返了另一张图(第二张),他说这个更破防。
奇怪的是,我对第二张感触并不如第一张深。
我想起学生时代,那时候总爱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网站做一些测试。其中有一个测试就是性别倾向(并非性取向)。最后我的结果是“偶尔女性化”。
2020 年,那个时候对于性别话题还没有现在这么敏感。
我将这个测试发给了几个朋友。喜欢的女生,两个异性好友,和几个同性好友。有几个朋友没理我。剩下的那些,测试结果与他们本身高度统一。
“您的结果十分女性化。”
“您的结果极其男性化。”
这种结果其实才正常,也是最适合谈恋爱的性格。只是那时候的我,总隐隐有种感觉:这种结果正常,但并不最优。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变,这个感觉,也依然存在——并且随着当下的风气愈演愈烈。
我十分理解男生为什么对第二张图更破防。
男性世界里,占有欲、胜负欲和性欲,占了很大一部分。
女性世界里,更多则是陪伴、分享、欣赏和感同身受等等其他一些东西。
折射过来,就是第一张图。
偏好这样的事情,很难改变。就像很难叫悲观的人去乐观,或者叫不爱吃辣的人每顿饭下小米椒。
写到这里,看起来每个人似乎必须站队,必须选一个世界进入,同时舍弃另一边的美好。看起来一个人不可能“既男又女”,或者“不男不女”。
不,不是这样的。
性别倾向不是两个点,不是导通与高阻。与很多事情相同,它是一条线。我们都有感性和理性的时候,并不总处于两个极端。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稳定态,更偏向于这根轴线上的哪一端,这才是真正想说的话题。
《亲密关系》一书中对这种用语误导也进行过纠正——一个人看起来“既男又女”,只是因为同时具有“工具性”(男性特征)和“表达性”(女性特征)。而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优秀的人总是雌雄同体的”。
如果你对这两张图都感到破防,那么恭喜,你可能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7 日
#文章 #吐槽 #奇思妙想 #私货 #琐碎日常
网上冲浪,看到一张图(第一张),感觉十分破防。遂转发给一些朋友。其中一个男性朋友给我返了另一张图(第二张),他说这个更破防。
奇怪的是,我对第二张感触并不如第一张深。
我想起学生时代,那时候总爱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网站做一些测试。其中有一个测试就是性别倾向(并非性取向)。最后我的结果是“偶尔女性化”。
2020 年,那个时候对于性别话题还没有现在这么敏感。
我将这个测试发给了几个朋友。喜欢的女生,两个异性好友,和几个同性好友。有几个朋友没理我。剩下的那些,测试结果与他们本身高度统一。
“您的结果十分女性化。”
“您的结果极其男性化。”
这种结果其实才正常,也是最适合谈恋爱的性格。只是那时候的我,总隐隐有种感觉:这种结果正常,但并不最优。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变,这个感觉,也依然存在——并且随着当下的风气愈演愈烈。
我十分理解男生为什么对第二张图更破防。
男性世界里,占有欲、胜负欲和性欲,占了很大一部分。
女性世界里,更多则是陪伴、分享、欣赏和感同身受等等其他一些东西。
折射过来,就是第一张图。
偏好这样的事情,很难改变。就像很难叫悲观的人去乐观,或者叫不爱吃辣的人每顿饭下小米椒。
写到这里,看起来每个人似乎必须站队,必须选一个世界进入,同时舍弃另一边的美好。看起来一个人不可能“既男又女”,或者“不男不女”。
不,不是这样的。
性别倾向不是两个点,不是导通与高阻。与很多事情相同,它是一条线。我们都有感性和理性的时候,并不总处于两个极端。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稳定态,更偏向于这根轴线上的哪一端,这才是真正想说的话题。
《亲密关系》一书中对这种用语误导也进行过纠正——一个人看起来“既男又女”,只是因为同时具有“工具性”(男性特征)和“表达性”(女性特征)。而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优秀的人总是雌雄同体的”。
如果你对这两张图都感到破防,那么恭喜,你可能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1 月 27 日
#文章 #吐槽 #奇思妙想 #私货 #琐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