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家里亲戚想让我考个CP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J4m1J7ba


发展心理学里面,有一个皮亚杰的道德发展四阶段的理论,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不想事的阶段,我就是中心,我就是对的,我就是一切,我不需要考虑别人。然后呢是他律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会把某种道德规范和某种外在权威的说法看成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他们只会从行为结果去判断好坏,而不去考虑更加复杂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动机或者环境因素,比如说,他们会认为只要你动手打人了,就一定是错的,你就一定是坏人,不管你打的是谁,是不是自卫。

在下一个阶段是自律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会意识到道德规范是有什么用的,大家都遵守规则,你遵守我也遵守,能让大家变得更好。所以呢,他们会开始在意道德的公平性,以及他们会意识到,道德规范是社会约定的,那么同时它也就是相对和可变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公正阶段或者到自主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终于超越了刻板的道德规范,不会去盲从外部规则和权威,他们会根据一种行为的意图情景后果去综合的进行复杂的道德推理和复杂的道德判断。

在我看呢,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突破不了儿童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6-8岁的儿童,他律阶段。很多人会非常机械的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事物去下各种各样的道德判断,他们看到争议性的事情的时候,只会建立一种简单的巴普洛夫式的映射,他们看到了这个事情中包含了a要素,那么就马上下一个b结论,比如说,这个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男朋友还以集美们看头,那他是小小仙女,恶心。这个人在the shy 1到1杠16之后还说加油,明年再来,他是韩杂原点粉,饭圈垃圾。电竞韩援世界赛失误啊,他是精忠报国奸细。大文豪的经典作品中出现过出轨情节,应该被打倒,三观不正。觉得国外的科幻片比流浪地球拍的好,被洗脑的牧羊犬。一个人不反对费死,一个人支持立法给虐猫者惩罚。喜欢詹姆斯,不觉得应该完全取消彩礼。喜欢易烊千玺啊。这样的a条件我还可以无限的列下去,它们都可以导致一个简单粗暴的b结论。

那么对于这些人呢,他们不会去仔细的看别人具体说的什么话,只会简单粗暴的下判断,给出一个泾渭分明的立场,这就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二极管思维的背后,有些更底层的思维方式,二极管的人会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去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他们也不认为讨论能够导致进步。其次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同群体不同身份之间不再有合作和博弈的空间,也不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一些正向的影响。

再次在互联网的传播结构下,人和人之间都是直面相遇一期一会的,面对一个在互联网上大概率你再也不会遇到的ID名字,啊,你非要要求网民去了解对方所思所想和对方展开平等理性的对话是反人性的,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就是根据对方的ID性别根据几十个字的评论内容去给对方贴上一个身份标签,然后粗暴的根据这个标签去发泄情绪。

最后内容平台的算法在鼓励更快节奏更鲜明力立场对抗性更强更刺激的情绪化的内容,自媒体呢在煽动情绪,受众呢被驯化成了寻找嘴替的消费者,那在各方的共谋下全民的情感能力和道德能力被腐蚀和滑坡。除了这些偏宏观的社会意识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二极管的增多,也有年龄问题,在年少的

时候会想要有一种可以依附的价值观念,想要有一种可以坚守的道德底线。很多人在继承了他们祖辈的意识形态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念会形成一种偏执的坚守,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经历了一定的事情之后,才会逐渐的接纳一种更加包容和多元的世界观。
小时候怕黑,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只敢跟着路过的大人蹭着走,唯恐走到一半别人拐弯了。

现在也长大了,会有害怕的小朋友跟在身后了。

当然,我也可以自己买好吃的从羡慕的小朋友中间有过。
鹤望兰
小时候怕黑,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只敢跟着路过的大人蹭着走,唯恐走到一半别人拐弯了。 现在也长大了,会有害怕的小朋友跟在身后了。 当然,我也可以自己买好吃的从羡慕的小朋友中间有过。
猫站在滑滑梯上,有点为难。
滑滑梯是小孩玩的,可猫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小猫了。
要说是大人,猫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要说是大猫,又没有什么看家本领。
一个中猫吧,猫想,我是一个中猫。
中猫就是这样的,爬上来,没站一会,就要准备往下滑了。
Forwarded from 浮生东京
精灵坠崖的海,无需任何滤镜。
Dr.
Forwarded from 天仙子
刚刚听播客,讲到了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倦怠的重要性。有那么几刻我恍惚地感觉到自己和其他的所有人活在两个平行时空里,只进行最有限的交集。强社交几乎没有(我也不愿意有),弱社交也几近消失(读博读的.jpg),只有很少的几个朋友我想努力维护好关系。我把自己与社会的联系通道关闭了,但我也没有真正地接近自然。在「自我-社会-自然」这样的三角中,我把自己摘了出来。那我到底是在和什么做交流?是不是有第三个名为想象的轴贯穿了「自我-社会-自然」这样的平面?我是在与我想象中的世界交流吗,我的世界究竟还有别人存在吗。想到这就觉得有点沉重。或许我也应该走出去,多和别人聊聊天了。

……

答辩成功,以后可以称自己为 Dr. 了,开心了几秒钟,然后继续日常的工作。晚上导师请吃饭,吃了大餐,喝了两杯酒,很满足,结束后跟同学在城市里散步、聊天、消消酒力、闲聊到晚上九点多。原来只是和别人面对面的聊聊家常、在城市漫步、就会这么愉快。入夏后天黑的晚,蓝调时间天空盈满轻盈而锋利的蓝色,橘黄的路灯连成一片,远处地平线的粉黄色柔和光团还未完全落下。入夏的风清澈爽朗,抚摸过皮肤,我们讲了许多笑话、许多期许,未来未来、过去过去,现在只是一片完满的蓝色,所有的言语落入风中飘向远方,我心中什么也不剩了,只有阵阵困倦从脑后漫上来。
Gone, but Not Forgotten
Evan Call
#今日の歌 —— Gone, but Not Forgotten

頑張ったものは皆戦士だ

所有拼尽全力的人都是战士
Forwarded from Chell’s Red Pill
细想了一下,同龄人基本从小就开始做题,社会化基本没有,产生不少巨婴挺正常的。一种就是极端social animal,把自己的性需求、情感需求发泄到名为朋友的工具人身上;还有一种就是极端自卑/社恐,有人稍微对ta好那么一点就产生强依赖情绪。最惨的情况不过是前一种人利用后一种人。
Kop That Shit
Aystar
#今日の歌 —— Kop That Shit

建议还是不要公放,含 shit 量极高
就差两个就2k了!求救大家!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Forwarded from &'a ::rynco::UntitledChannel (Rynco Maekawa)
远古知乎
居然还有幻想通过“(学生时期)与众不同的体悟,灿烂丰富的感情,纤细敏感的情绪以及丰富的思考”这种极度个人化的品质。获得“人缘好,颜值高,社交能力出众,家庭有钱(或这类人的钦募)这样社会价值方面的东西的
红极一时的「傲娇」属性,如今却遭各种嫌弃,这是为何? - 墙头草栽培家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4489655/answer/3485142983

傲娇女主的主要受众是对异性接触不多且对人物关系敏感的男性

这类男性与异性接触少,幻想不出正常的交往关系,现实中就容易成为别人人生中的旁观者。对有好感的女生几乎不会主动,接触也是被动的,等待式的。比如,收你作业的小组长,管你说小话的纪律委员,找你解题的她,让你帮忙搬桌子的她。

自己和女生最大的交流就是在于幽默的烂话逗众人一笑,而其中正有忍笑的她。或是调侃对方几句,惹得女生作势要锤你,或者打着玩。

所以对于剧情中“闯入”自己生活,且性格活泼激烈的女性,很容易代入。而且男主的模板几乎是很完美的弥和了自身的属性,自认为成熟,稳重,温柔,有不被人察觉的过人之处。

这需要受众现实有强大的自信心,内心强大,即你要真的认为自己是成熟的,稳重的,温柔的,有过人之处的。

这一切需要一个有巨大上升空间的社会,让每个人看到无限可能。这样的总体趋势,才能让广大这样的受众,感受到自信。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其实是最没优势的。只要大环境稍微改变,没有家庭的底蕴,没有真的过人之处的“现实亚撒西男主”,心境崩塌的极快。可能一次毕业,一次评优评先,甚至一顿饭听见了什么消息,都能让他不再自信。
昨天,我公司也是开了全体大会,之前hr 被调去分管了新媒体,舔得老板要求全体营销,于是全体学习抖音营销课,以后人人要营销,处处要点赞转发评论拍摄自媒体。

希望傻逼hr也能抖音讲讲感恩奉献论。
Forwarded from 俄罗斯文学
我们在二十岁的时候都是英雄,什么都干,什么都敢干,可是到三十岁就疲劳不堪,什么也干不成了。

В двадцать лет мы все уже герои, за всё беремся, всё можем, и к тридцати уже утомляемся, никуда не годимся.

А. П. 契诃夫《伊凡诺夫》

汝龙丨译 source
2025/07/03 14:46:3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