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聊到澳洲的一個怪現象。通常體力勞動工資都很高,但非常累人幼教工作,一直很缺人,工資卻很低。非常不符合市場規律。
對此我能想到的部分原因是,從事幼教工作的大都是女性,在很多薪酬議題方面,女性的聲音是被忽視的。其他原因實在想不到。
另外,我又查了一下全世界發達國家幼教薪資,比較絕望的是,從絕對值來看,澳洲居然算高的。當然從國內相對工資來看,可能在一些國家幼教工資不算低,但絕對不算高。
對此我能想到的部分原因是,從事幼教工作的大都是女性,在很多薪酬議題方面,女性的聲音是被忽視的。其他原因實在想不到。
另外,我又查了一下全世界發達國家幼教薪資,比較絕望的是,從絕對值來看,澳洲居然算高的。當然從國內相對工資來看,可能在一些國家幼教工資不算低,但絕對不算高。
看到熱河路的新聞,想起我和王念北不僅去過熱河路朝聖,還去過山陰路。山陰路上,還碰到了另外兩位李志歌迷。
弔詭的是,南京好像有兩條山陰路,其中一條離市區非常遠(應該不是李志住過的那條),差點去錯了。
現在想想,這種朝聖之旅重點是妳認為是就行,至於那條路是不是真的是歌裡寫的同一條路,不重要。
此外,李志把山陰路寫在歌裡,也未必就真住過,藝術創作不能這麼較真。
弔詭的是,南京好像有兩條山陰路,其中一條離市區非常遠(應該不是李志住過的那條),差點去錯了。
現在想想,這種朝聖之旅重點是妳認為是就行,至於那條路是不是真的是歌裡寫的同一條路,不重要。
此外,李志把山陰路寫在歌裡,也未必就真住過,藝術創作不能這麼較真。
為什麼小地方的大學生更容易在上大學之後放飛自我?
為什麼美國窮人往往更胖?有一個說法是,窮人對孩子想吃更不容易說「不」。
富人的孩子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滿足,所以當她們想吃加工食物時,父母更容易說「不」。
反觀窮人,孩子想買遊戲機,太窮還是節約一點吧;孩子想去國外遊學,費用太高還說算了⋯⋯在說了這麼多「不」之後,很難忍心在自己可以負擔的起的加工食物上說「不」。當吃加工食物成為一種必要的心靈慰藉,肥胖就很難避免。
這讓我想到了一種現象:從小地方去大城市上大學的人,很容易在大學「墮落」,什麼都愛做,唯獨不想好好做功課。我想這和小地方高中的教育手段分不開。
小地方的教學質量往往不高,功利地講也很難猜中高考的命題思路,為了應對考試,不得不採用延長學習時間、題海戰術等走量的應試方法,這時「考上大學就輕鬆了」變成了一種難得的慰藉。
我的多數中學老師其實都沒上過大學,對於大學生活的想像更多來自道聽途說。少數上過大學的老師,很多也真的在大學裡放飛自我,不好好學習。有個別老師知道大學學習很重要,想學好也很辛苦,但因為中學的學習實在太苦,怎麼忍心打破「大學輕鬆」的幻想呢?
於是我們真信了,而且實踐了,最重要的是,由於嚴進寬出,我們都還畢業了,所以「大學就輕鬆了」被證實了。但為此我們付出的代價只有自己清楚,還大都不好意思承認。
#胡思亂想
為什麼美國窮人往往更胖?有一個說法是,窮人對孩子想吃更不容易說「不」。
富人的孩子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滿足,所以當她們想吃加工食物時,父母更容易說「不」。
反觀窮人,孩子想買遊戲機,太窮還是節約一點吧;孩子想去國外遊學,費用太高還說算了⋯⋯在說了這麼多「不」之後,很難忍心在自己可以負擔的起的加工食物上說「不」。當吃加工食物成為一種必要的心靈慰藉,肥胖就很難避免。
這讓我想到了一種現象:從小地方去大城市上大學的人,很容易在大學「墮落」,什麼都愛做,唯獨不想好好做功課。我想這和小地方高中的教育手段分不開。
小地方的教學質量往往不高,功利地講也很難猜中高考的命題思路,為了應對考試,不得不採用延長學習時間、題海戰術等走量的應試方法,這時「考上大學就輕鬆了」變成了一種難得的慰藉。
我的多數中學老師其實都沒上過大學,對於大學生活的想像更多來自道聽途說。少數上過大學的老師,很多也真的在大學裡放飛自我,不好好學習。有個別老師知道大學學習很重要,想學好也很辛苦,但因為中學的學習實在太苦,怎麼忍心打破「大學輕鬆」的幻想呢?
於是我們真信了,而且實踐了,最重要的是,由於嚴進寬出,我們都還畢業了,所以「大學就輕鬆了」被證實了。但為此我們付出的代價只有自己清楚,還大都不好意思承認。
#胡思亂想
From: @Leask
Twitter 剛剛更新了開發者協議,已經禁止任何開發者用 Twitter API 開發任何和 Twitter 官方客戶端類似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宣布所有第三方以 timeline 為主的 Twitter 客戶端立即死亡。
https://www.pcmag.com/news/twitter-officially-bans-third-party-clients-as-twitterrific-shuts-down
https://developer.twitter.com/en/developer-terms/agreement
Twitter 剛剛更新了開發者協議,已經禁止任何開發者用 Twitter API 開發任何和 Twitter 官方客戶端類似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宣布所有第三方以 timeline 為主的 Twitter 客戶端立即死亡。
https://www.pcmag.com/news/twitter-officially-bans-third-party-clients-as-twitterrific-shuts-down
https://developer.twitter.com/en/developer-terms/agreement
一些个人博客类 #Channel推荐
【Alien外星人】@SteamVents
我是一个本科政治学的转行程序员。「Alien外星人」= 60%财经+30%时政+10%个人生活。除公共话题以外偶尔谈谈技术、团队管理和桌游。
【啰哩啰嗦】@notonlyshare
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不周】@buzhouxiansheng
不周的碎片博客
更新频率:日更
内容: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
【Alien外星人】@SteamVents
我是一个本科政治学的转行程序员。「Alien外星人」= 60%财经+30%时政+10%个人生活。除公共话题以外偶尔谈谈技术、团队管理和桌游。
【啰哩啰嗦】@notonlyshare
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不周】@buzhouxiansheng
不周的碎片博客
更新频率:日更
内容: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
我對 Readwise Reader 的一些偏見
因為手裏的閱讀器出現了一點顯示問題(部分字符亂碼),於是嘗試了一下 Readwise Reader,我的體驗是這確實是為「高效閱讀」人士所準備的閱讀器。使用過程中,感覺整個應用都在期待我快速讀完,快速做好筆記,最好還能馬上將自己的閱讀分享出去(然後馬上忘記?),並且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真正的問題是,這款應用並不像是給大量(且緩慢)閱讀書籍的人準備的。比如,至少目前它不提供翻頁功能,這就導致了其在電子墨水屏上非常難用。或曰真正熱愛閱讀的人在什麼環境下,用什麼設備都能讀,但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也深知閱讀對眼睛造成的困擾,那種眼睛已經紅腫疼痛但卻還想繼續讀下去的痛楚。以 Readwise Reader 廣告中宣稱的理念,卻不能很好地在墨水屏上使用,只能說這種廣告是不真誠的,歸根結底它還是一款鼓勵那些不愛閱讀的人去閱讀的應用。至少測試版測試到現在還是如此。
#体验
因為手裏的閱讀器出現了一點顯示問題(部分字符亂碼),於是嘗試了一下 Readwise Reader,我的體驗是這確實是為「高效閱讀」人士所準備的閱讀器。使用過程中,感覺整個應用都在期待我快速讀完,快速做好筆記,最好還能馬上將自己的閱讀分享出去(然後馬上忘記?),並且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真正的問題是,這款應用並不像是給大量(且緩慢)閱讀書籍的人準備的。比如,至少目前它不提供翻頁功能,這就導致了其在電子墨水屏上非常難用。或曰真正熱愛閱讀的人在什麼環境下,用什麼設備都能讀,但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也深知閱讀對眼睛造成的困擾,那種眼睛已經紅腫疼痛但卻還想繼續讀下去的痛楚。以 Readwise Reader 廣告中宣稱的理念,卻不能很好地在墨水屏上使用,只能說這種廣告是不真誠的,歸根結底它還是一款鼓勵那些不愛閱讀的人去閱讀的應用。至少測試版測試到現在還是如此。
#体验
readwise.io
Grow wiser and retain books better: Readwise sends you a daily email resurfacing your best highlights from Kindle, Instapaper, iBooks, and more.
海龍說
郝海龍博客: 值得期待的乳齒象(Mastodon)客戶端(iOS 為主) https://haohailong.net/2023/promising-mastodon-clients
Ivory 已上架 App Store,目前还属于 Early Access 版本。
App Store
Ivory for Mastodon by Tapbots
Ivory is a brand new app that brings over a dozen years of experience building the award-winning Tweetbot for Twitter, over to the Mastodon network. We obsess over every detail and put good design and experience first. Download and experience it for yourself.…
我如此喜歡並推薦使用乳齒象,或許只因為我對社交網絡的定位非常初級和樸素,覺得就是抒發一點個人的小情感小想法,寫寫非虛構私小說,通常不會有「營運」的想法。反過來說,如果有目的性很強的營運需求,使用推特乃至臉書可能都是更好或至少更能達到目的的選擇。
(我其實很佩服那些看到社交網絡就想到營運的人。我可能永遠成為不了他們。)
(我其實很佩服那些看到社交網絡就想到營運的人。我可能永遠成為不了他們。)
本月《林中来信》如约送上五篇会员通讯(4篇常规通讯+1篇 #渡鸦月报 ),欢迎成为会员。
林中来信73|心魔(2023年1月第1期)
幸好我没有生活在一九九三年的美国西孟菲斯,否则以我青年时期的爱好,很可能也会被小镇居民怀疑杀人。
https://laixin.one/lx73-devil-in-hearts
林中来信74|我们的爱经常迷失于工具之海(2023年1月第2期)
很多时候,学习使用这些工具,或许只是一种对困难的逃避,但就算这些工具真的有效,我们也至少要记得学习工具是为了解决手里的问题,而不是成为工具大师——除非你享受这样的人生展开方式。
https://laixin.one/lx74-lost-in-sea-of-tools
林中来信75|讨价还价后的真实:我看《瞬息全宇宙》(2023年1月第3期)
或许你也有过某一天,想来一个伊芙琳式的多重宇宙穿梭,因为非如此则不可能有万全之法。我只能说,如果你没有类似的经历,祝福你永远不会有。
https://laixin.one/lx75-eeaao-review
林中来信76|人口下降意味着什么?(2023年1月第4期)
在中国,自从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人口增长并不代表某种进步,反而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如果下降了,实在应该充满喜悦地、坦率地说「下降」,而不是忸忸怩怩地嘤咛一声「负增长」。
https://laixin.one/lx76-plan-early
渡鸦月报19|麻木:作为一种英雄主义(2023-01)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如果愚蠢被认为是爱国、焦虑与嫉妒、「闹觉」、「新概念作文式」的句号用法
https://laixin.one/rm19-2023-01
(欢迎成为《林中来信》会员)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Substack
《林中来信》存档 / Laixin.one | 郝海龙 | Substack
Letters from the bush capital. Click to read 《林中来信》存档 / Laixin.one, by 郝海龙, a Substack publication. Launched a year ago.
一些關於筆記系統的反思。的確,如果妳預設了在閱讀或學習時要記大量系統的筆記,反過來可能讓你拒絕學習,至少拒絕那些難學的東西。有時筆記會讓學習過程更加疲憊,帶著這種預判就只想躺平。
https://sashachapin.substack.com/p/notes-against-note-taking-systems
https://sashachapin.substack.com/p/notes-against-note-taking-systems
Sasha's 'Newsletter'
Notes Against Note-Taking Systems
...
这两天手受伤了,所以想发点大段的内容,只能使用语音输入。但是我发现的中文语音输入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中文当中如果要使用一些常用的英文表达,那这个时候的识别可能就会有一些奇怪的情况出现,比如说最近最火的这个chatGPT他可能就识别不出来。
然后就是可能有一些最新的词,如果你想引用的话,也好像不是那么的顺畅。当然,我用的是苹果的这个语音识别功能,可能没有实时联网更新数据库。所以当你想要用语音输入的时候,就必须让自己的状态,回退到一个现代中文的语境,这样准确度才能上升。
这条就是用语音识别功能输入的。当然我还是手动略作修改。
语音输入就是啰嗦🥲
然后就是可能有一些最新的词,如果你想引用的话,也好像不是那么的顺畅。当然,我用的是苹果的这个语音识别功能,可能没有实时联网更新数据库。所以当你想要用语音输入的时候,就必须让自己的状态,回退到一个现代中文的语境,这样准确度才能上升。
这条就是用语音识别功能输入的。当然我还是手动略作修改。
语音输入就是啰嗦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刚刚得知加拿大移民2023年晚些时候认可 PTE 成绩,口语和写作较弱的朋友可以考虑放下雅思,转考 PTE。
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corporate/publications-manuals/operational-bulletins-manuals/standard-requirements/language-requirements/designated-testing-agencies.html
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corporate/publications-manuals/operational-bulletins-manuals/standard-requirements/language-requirements/designated-testing-agencies.html
www.canada.ca
Designated language testing organizations - Canada.ca
Designated language testing agen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