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浮生东京
#Blog
🏞 日本浮生录 :一场跨越千年的樱花之旅
🔗 Blog | 少数派 |公众号
全文共计6229字,预计阅读时间 23分钟。
2025年,是我在日本生活的第五年。这五年里,我见过无数场樱花,从东京街头的行道树,到京都河畔的垂枝樱,从北国雪未融尽时的早樱,到南方海边迎风盛开的夜樱。每一场花开都很美,却也渐渐让我开始思考:还有什么,是我没见过的樱花风景?
于是这个春天,我决定踏上一场特别的旅程——去追逐传说中的“日本三大千年巨樱”,亲眼目睹一下那些跨越千年依旧盛开的巨樱。
欢迎使用RSS订阅博客:https://song.al/feed.xml
欢迎使用follow订阅:https://app.follow.is/share/feeds/41147805272531972
频道 @LifeJapan
🏞 日本浮生录 :一场跨越千年的樱花之旅
🔗 Blog | 少数派 |公众号
全文共计6229字,预计阅读时间 23分钟。
2025年,是我在日本生活的第五年。这五年里,我见过无数场樱花,从东京街头的行道树,到京都河畔的垂枝樱,从北国雪未融尽时的早樱,到南方海边迎风盛开的夜樱。每一场花开都很美,却也渐渐让我开始思考:还有什么,是我没见过的樱花风景?
于是这个春天,我决定踏上一场特别的旅程——去追逐传说中的“日本三大千年巨樱”,亲眼目睹一下那些跨越千年依旧盛开的巨樱。
欢迎使用RSS订阅博客:https://song.al/feed.xml
欢迎使用follow订阅:https://app.follow.is/share/feeds/41147805272531972
频道 @LifeJapan
Forwarded from 散步中
朋友来找我做博客嘉宾,我说我没录过,我也不是谦虚你另请高明吧,但他说是想聊聊搬到SF的体验,我说我可以: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0eee0d7a449ae8581a382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0eee0d7a449ae8581a3820
Xiaoyuzhoufm
04. 在南湾上班,为什么却住在旧金山?
听《Bay Area人文活动汇总》上小宇宙。 一本旧金山湾区的本地文化生活大全。
活动信息都在微信公众号 - Bay Area人文活动汇总
活动信息都在微信公众号 - Bay Area人文活动汇总
关我辟事 Vol.39:台湾遛弯
本半月摘要:
- 折腾好了「跬步」页面,输出倒逼输入也可以用在健身上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折腾。
- 这个春天真的整个长毛象都在台湾,之,预览抢先看
- 结束了「纸牌屋」重温马拉松之后影视 consumption 又回归正常。若干 pleasantly surprised 的影视
#blog #关我辟事 #travel
本半月摘要:
- 折腾好了「跬步」页面,输出倒逼输入也可以用在健身上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折腾。
- 这个春天真的整个长毛象都在台湾,之,预览抢先看
- 结束了「纸牌屋」重温马拉松之后影视 consumption 又回归正常。若干 pleasantly surprised 的影视
#blog #关我辟事 #travel
椒盐豆豉
关我辟事 Vol.39:台湾遛弯
这半个月感觉很快就过去了,之前一周在出行前赶工,然后去台湾玩了一周,昨天刚回来,今天还晕乎乎地在倒时差。从温暖的热带岛屿回到西雅图一上来就接着个只有 10 度出头的大阴天,今年的冬天可真是顽固啊。
本半月摘要:
折腾好了「跬步」页面,输出倒逼输入也可以用在健身上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折腾。 这个春天真的整个长毛象都在台湾,之,预览抢先看 结束了「纸牌屋」重温马拉松之后影视 consumption 又回归正常。若干 pleasantly surprised 的影视
本半月摘要:
折腾好了「跬步」页面,输出倒逼输入也可以用在健身上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折腾。 这个春天真的整个长毛象都在台湾,之,预览抢先看 结束了「纸牌屋」重温马拉松之后影视 consumption 又回归正常。若干 pleasantly surprised 的影视
人到中年,就会开始养生…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这两年是越来越养生了,而且都是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逐个开始养成的习惯,几年下来定睛一看竟然已经基本覆盖了养生的各个方面。其实从博客内容也看得出,近年来消费主义内容是越来越少,养生内容逐渐增多。索性在这里做个总结。
本文是我 2024 年 3 月 Patreon 的月度选题。下期选题已经发布欢迎金主点击投票:
- 我的典型一天
- 一些近年来买过的“伪需求“物件
- 人生拐点
#blog #patreon #wellness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这两年是越来越养生了,而且都是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逐个开始养成的习惯,几年下来定睛一看竟然已经基本覆盖了养生的各个方面。其实从博客内容也看得出,近年来消费主义内容是越来越少,养生内容逐渐增多。索性在这里做个总结。
本文是我 2024 年 3 月 Patreon 的月度选题。下期选题已经发布欢迎金主点击投票:
- 我的典型一天
- 一些近年来买过的“伪需求“物件
- 人生拐点
#blog #patreon #wellness
椒盐豆豉
人到中年,就会开始养生…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这两年是越来越养生了,而且都是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逐个开始养成的习惯,几年下来定睛一看竟然已经基本覆盖了养生的各个方面。其实从博客内容也看得出,近年来消费主义内容是越来越少,养生内容逐渐增多。索性在这里做个总结。
2024 年 11 月的最高访问量网站我也是有点懵,like people are visiting bing more than chatGPT??? And people are still visiting msn and yahoo???
#data #tech
#data #tech
看评论 apparently this is a common thing for motorcycle??? 真是行走的 death machine……
话说年轻的时候还 yolo 买过摩托车,骑了没多久就感觉确实不适合我这种怂人,后来停在公寓 gated 车库里被偷了保险赔掉了,也算一种冥冥注定吧…
#reddit
话说年轻的时候还 yolo 买过摩托车,骑了没多久就感觉确实不适合我这种怂人,后来停在公寓 gated 车库里被偷了保险赔掉了,也算一种冥冥注定吧…
Reddit
From the motorcycles community on Reddit: My battery short-circuited while riding
Explore this post and more from the motorcycles community
今天和朋友聊到了一些传统行业的人觉得厌班的一个原因是工作太 repetitive。只在科技行业干过的我确实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确实每天都在处理新的 challenge ,完全不会觉得工作 repetitive 这件事(厌班有别的理由)。
之前一直觉得科技行业不配 getting paid this much,因为做的东西也就是一些草台班子糊弄根本不高级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压根没想过可能很多别的工作真的是非常机械重复。从处理新的 challenge 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可能 maybe 这些草台班子 bullshit job 里还是有一丝丝含金量的?(not saying its worth the pay though)
#career
之前一直觉得科技行业不配 getting paid this much,因为做的东西也就是一些草台班子糊弄根本不高级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压根没想过可能很多别的工作真的是非常机械重复。从处理新的 challenge 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可能 maybe 这些草台班子 bullshit job 里还是有一丝丝含金量的?(not saying its worth the pay though)
#career
我本该喜欢生物学的
“作者说他本应该喜欢生物学,但是课堂上教的内容都很枯燥,“令人惊讶的事实却毫无惊讶之感”,“只是无生气的名字背诵”。
后来他看到了一些书,书中的描述相当引人入胜,让他重新对生物学感兴趣,之后他接触到了更多的生物学内容,也在尝试自己写一些交互式教程。”
via Taxodium weekly
我也有同感。上学时候倒是没有讨厌生物课,但确实自己读书乐趣大太多了,不知道是课本写得差,还是任何东西一旦变成考核任务就枯燥了起来。
顺便摘抄几本原文举例里提到的书:
- 大灭绝时代
- 基因传
- 细胞传
我补充一下自己读到的近两年让我有同感的书:
- 战斗细胞(Immune)
- “她”的力量(Bitch)
- 祖先的故事
同理还有历史、人文甚至政治的很多书。在我博客 reading tag 里应该也能看到一些读书笔记。
甚至连编程都是,当年上本科的时候我可是抱着打死都不当程序员的心态上了三年多的。后来迫于生计当了码农之后发现,也还好嘛。
#newsletter #indieblog #reading
“作者说他本应该喜欢生物学,但是课堂上教的内容都很枯燥,“令人惊讶的事实却毫无惊讶之感”,“只是无生气的名字背诵”。
后来他看到了一些书,书中的描述相当引人入胜,让他重新对生物学感兴趣,之后他接触到了更多的生物学内容,也在尝试自己写一些交互式教程。”
via Taxodium weekly
我也有同感。上学时候倒是没有讨厌生物课,但确实自己读书乐趣大太多了,不知道是课本写得差,还是任何东西一旦变成考核任务就枯燥了起来。
顺便摘抄几本原文举例里提到的书:
- 大灭绝时代
- 基因传
- 细胞传
我补充一下自己读到的近两年让我有同感的书:
- 战斗细胞(Immune)
- “她”的力量(Bitch)
- 祖先的故事
同理还有历史、人文甚至政治的很多书。在我博客 reading tag 里应该也能看到一些读书笔记。
甚至连编程都是,当年上本科的时候我可是抱着打死都不当程序员的心态上了三年多的。后来迫于生计当了码农之后发现,也还好嘛。
#newsletter #indieblog #reading
Substack
I should have loved biology too
How I went from hating it to being obsessed, the allure of great writing, and a post-scuba-dive moment of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