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Back in NYC (1974)

百老汇羊专辑最摇滚最咄咄逼人的癫狂一曲,在谜之耐听的重复riff/groove下彼得的意识流发挥带旋律布道了快三分钟也不厌烦,但后半段曲子的两次转折更是奇幻诡异美的极致。
有始有终吧,这周也该推荐Pink Floyd了😊 我的态度是,没有创世纪的怪癖对我胃口,但比红王更适合我这种流行听众。当然客观上他们算前卫摇滚也有争议,尤其是那张月之暗面。

他们也是几个前卫摇滚里最早出道的,那会儿还是67迷幻之年,主唱也不是后来的Roger Waters而是Syd Barnett. 首专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是对他们来说独此一份的迷幻名作,也有预言了太空摇滚器乐的长曲。但对我来说魅力还是Syd的顽童迷幻歌谣。

Lucifer Sam (1967)

riff的阴暗色调和曲子的阴阳转换极具辨识度。
👍1
A pillow of winds (1971)

Syd因精神问题离队两年多后的专辑Meddle是乐队找到新方向的重要一张。虽然二十分钟的Echoes是大名曲不过我一直不是太有感觉呢。还有一些别的有气势的佳作,我反而现在最喜欢这首有些惆怅的抒情歌谣。
Time (1973)

不需多说的月之暗面专辑,我现在总调侃当流行乐听,也不是坏事。但这首的歌词也是极其触动人心,人生的无力感在时间流逝中越发深刻。铺垫略长但也是其成为行业标杆的录音的最强展现,演绎也有对他们而言罕见的冲击力,间奏solo更是太空摇滚的里程碑。
👍2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1975)

Pink Floyd或许是最感人也是我最喜欢他们的一张,用最深邃而诚恳的前卫杰作致敬初代主唱Syd的专辑Wish you were here. 开场的疯狂钻石是少有极长氛围铺垫但禅意般的拿捏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推进一直保持着聆听兴趣的。后段才出现的演唱部分也是激情澎湃。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标题曲大概是他们情绪最复杂而最赤裸的时刻,有趣的是演唱者竟是吉他手David Gilmour. 他不加修饰的表达却给曲子增加了情感厚度和萧瑟的意境。前奏的老唱片灰蒙质感中突然插入的清脆拨弦也让人印象极深刻。
这周推荐一些英国电子乐奇才Aphex Twin的作品。其实吧电子我大多时候不算很喜欢,但这位的灵感和影响力都是电子乐史上首屈一指,Radiohead转型的电子风格也有他的影响。个人来说还是喜欢他90年代中后期搞的节奏轰炸多于前期的氛围。

Heliosphan (1992)

是他奠定地位的selected ambient works 85-92里我现在最喜欢的,画卷展开的循序渐进,也是专辑里最经典动听美感的,其他的曲子则未来或赛博感强很多。
Alberto Balsalm (1995)

开始各种猎奇个人形象专封的I care because you do总体我依然不太感冒,但倒挺偏爱这首的。寂寥空旷的节奏和惆怅的音乐可以一直听下去。
Laughable butane Bob (1995)

感觉两张EP Hangable auto bulb是他轰炸式高频节奏风格的开端,这首还格外有工业质感,和极其优美的音乐碰撞是他接下来几年屡试不爽的迷人配方。
4 (1996)

Richard D James Album绝对是我最能get的一张AFX,开场就奠定了高密度节拍和隽永旋律的美学。恰到好处的铺垫与引出热烈旋律线。
Vordhosbn (2001)

是AFX进入半隐退前的一张略有争议的双碟,延续了上张风格。这首又是高频且变幻莫测节奏的佳作,电流般激烈的音色和有压迫感的旋律。
Avril 14th (2001)

双碟专Drukqs最出名的一首美丽钢琴曲。本身已经是让人陶醉,Kanye的采样用法又是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周推荐以“慢工出细活”著称,风格独树一帜的女唱作人Fiona Apple. 她极具质感的低沉音色,别致的节奏编排和爵士另类双重影响的细腻作曲都极为吸引人而耐听。1996年仅19岁时首专Tidal就有名曲criminal给她带来格莱美奖,但她艺术上成熟还得到1999年以“标题写不下”著称的特立独行的二专。标题是一首诗,很多时候就被简称为When the pawn.

To your love (1999)

感受她阴沉而锐利的作曲与编排,副歌点睛的管乐。
👍1
2025/07/14 15:24:40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